机械牛门票,山区农民耕地还用耕牛吗?

2024-07-07 10:24:59 83阅读

机械牛门票,山区农民耕地还用耕牛吗?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我们这边,还有农民用耕牛耕地,但非常少了,大部分人都用上了小型耕地机器。记得在十几年前,也就是零几年的时候,我们这普遍还是用耕牛耕地,很少人家里买了机器。而今,大部分人家都用上了机器,牛也很少见了。

机械牛门票,山区农民耕地还用耕牛吗?

在我们这,现在还留在家里种田的人家,大部分都用上了机械。不过,由于我们这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田地都是梯田,所以只能用小型机器。很多人家里都不养耕牛了,一来耕牛需要放养、照料,比较费时费力。二来用牛耕地效率比较低下,没有机器快。不过,还是有些人家,现在还用耕牛耕地,因为地形影响,没有平坦的马路,即便是小型机器,也得自己把机器扛到田里去,费时又费力,更何况是大一点的机械设备了。

只是,现在在家种地的人也很少了,更不用谈用什么耕地了。现在在家种田不赚钱,而且像我们这边,都是梯田,难以使用机械设备,从耕地到播种、插秧,再到施肥、收割,几乎都得使用人力,费时又费力。因此,很多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把家里的牛卖了,地也随之荒废了。

总而言之,现在山区农民耕地,还有用耕牛的,只是比较少了。一般能用机械设备的地方,几乎都用上了机械设备,毕竟使用机器效率更高,而且更加省时省力。

朋友们,你们认为呢?欢迎留言交流。

千里牛904拖拉机质量怎样?

千里牛是河南千里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大马力拖拉机。 产品质量可靠,值得信赖。

千里牛904拖拉机主要特点,搭载名牌玉柴发动机,1.8+4啮合套式换挡,可选装16+8爬行档,挡位匹配合理,强度可靠,适应性广,农田作业及运输作业适应性好;2.150L双置加大油箱,作业时间长。3.全封闭水田前驱动桥。

千里牛904拖拉机高效,绿色,低碳,环保,故障率低,回报率高的中型拖拉机,质量顶呱

圈养的牛拉肚子了该怎么办?

在养牛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着养殖户,而牛拉稀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引起的牛拉稀原因也很多,以下带大家了解一下牛拉稀怎么治,牛拉稀用什么药,有什么见效快的偏方。

一、霉菌性拉稀

牛饲喂发霉饲料极易引起霉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持续拉稀,粪便恶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使用各种抗菌剂治疗无效。

治疗:每次可灌服0.9%食盐水2500~4000毫升,每日2~3次,同时供给新鲜青绿多汁饲料。重者需静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3000毫升、天牧能量激活素注射液或(牲命特号注射液)2--4克+天牧恒温385注射液1~2克。

二、中毒性拉稀

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郁,结膜呈淡红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目光呆滞,步态蹒跚,后肢踢腹。严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颤抖,呈昏迷以至虚脱状。初期排灰色稀粪,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如不及时治疗最后便血死亡。

治疗:静脉注射10%葡萄糖1000-2000ml天牧维生素B1注射液20ml+天牧恒温385注射液1~2克、天牧碳酸氢钠注射液500--1000ml;重症者需静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400毫升。

三、不洁性拉稀

牛由于采食脏物、污水,极易引起细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反刍减少甚至废绝,持续拉稀,初期排粪如喷射状,后期排粪乏力,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

治疗:可用天牧肠炎康200--300g加适量水灌服,每日3次;严重时肌注天牧牛羊百病消,

四、草食性拉稀

牛采食过多的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粪便稀薄呈青绿色,病牛精神、食欲良好,体温正常。

防治:轻者只需饲喂适量干草或稻草,控制嫩草和青料的采食量,即可康复。重者可取生姜50~75克,捣碎炒熟,加白酒50~100毫升,1次灌服,每日3次,连服2~3天可愈。

五、过劳性拉稀

耕牛整日卧地,疲惫乏力,食欲减少或废绝,长期持续拉稀,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

防治:天牧扶正肽200--300g+天牧肠炎康200--300g,1次灌服,每日3次,连服3~5天可愈。

你知道哪几种中国古代的酷刑?

这个问题有点瘆人,但又真的很吸引人,很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行刑的方法也算得上有点“文化”的味道——就是有点血腥!

我试着来说说,尽量把这问题说得轻松点、温和点,不让大家感到恐怖。

醢 (hǎi),又名菹醢(zū hǎi)——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如果我说这种残酷的刑罚,很多成年人是不知道或者完全不了解的,估计会得到很多赞成;

如果我说这种残酷的刑罚,很多少年儿童是不陌生的或者是知道一点的,大家应该会很吃惊吧?

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小孩子们,十有八九都会接受国学启蒙教育,在他们摇头晃脑背诵的《笠翁对韵.四支》中,就有:

菹对醢,赋对诗。

点漆对描脂。

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

沽酒价,买山资。

国色对仙姿。

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

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

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

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菹在这里当“酸菜、腌菜”的意思来用,醢在这里当“肉酱”的意思来用。但是这两个字不是常用字啊,很少有人会一眼认出,那就查字典呗,一查可不就看到了,原来这两个字不仅仅是指肉菜的意思,还是古代的酷刑啊!

所以,无须讳言这些“血腥的文化”,大可以作为一种业余知识了解一下。

我最先看到遭受这种酷刑的人,是在我小时候偷看爷爷的藏书《封神演义》中看到的。这个人是商周交替之际的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哥哥。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这其中的“西伯拘而演《周易》”,背后的故事就有“伯邑考被剁成肉酱”。不止于此,剁成肉酱后还被做成“肉羹”,逼着西伯(就是周文王姬昌)吃下去。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周文王因为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很好,声望非常高,“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威胁到了商汤的统治,这引起了商纣王的警觉,于是就把周文王拘禁在羑(yǒu)里。

文王在被拘禁的这段时间里,自己并没有闲着,而是把上古伏羲氏开创的“八卦先天易”,悉心研究,最终演绎成六十四卦,并且流传下来,被人们称为《周易》。这就是“西伯拘而演周易”。

文王被拘禁,西周国内也不能就这么等下去呀,要想方设法把文王接回国,于是文王的大儿子伯邑考就带着“宝物(贿赂品)”,来到成汤的都城朝哥(今天的河南淇县),希望能贿赂纣王,进而把自己的父亲救回去。

但是这次朝哥之行,虽然救回了父亲文王,却也丢了自己的性命,被“醢”了!

当时伯邑考应该属于“小鲜肉”,非常水灵,这就吸引了纣王的老婆妲己的春心萌动。但是伯邑考是正人君子,没有理会妲己的勾引,这让妲己恼羞成怒,用诡计让纣王把伯邑考杀了。

仅仅杀了伯邑考还不解恨,纣王还把伯邑考剁成肉酱,做成肉羹,让人送给文王吃,用以试探文王是不是真的“圣人”。其背后的逻辑是“圣人一定不会吃自己的孩子”——好笑不好笑?

文王已经从卦象上推断出自己的儿子被纣王杀了,纣王派人送来的肉羹就是自己儿子的肉做的。但是文王含泪把这肉羹吃下去,骗过了纣王,再加上其它方面的工作,纣王终于放了文王。

文王在回到自己的国土界后,一下子就承受不住了,失子的心痛、吃子的悔恨交织在一起,让他连吐三口, 吐出三只小白兔,这三只小白兔就是伯邑考三魂所化,它们跑向文王的住处,拜见文王的夫人和母亲。之后,它们被清福神柏鉴接引到封神台。

姜子牙代玉虚元始天尊封神时,念伯邑考的忠孝之心,封他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命为尊贵之神。

中天北极紫薇大帝

“醢”这种刑,是非常残酷的,它不是仅把人弄死这么简单,还要让人“死无全尸”!

而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对身体的完整性是非常看重的,即使是死了也追求“全尸”。

“醢”就有在人死后也得追加刑罚的意味,也就是“死了也不让他安生”!所以说它够残酷。

历史上有记载的受到“醢”刑的“名人”:

孔门七十二贤人中的子路,他是因为参与了卫国的政变,被当做乱臣,砍成肉泥。孔子听闻后极为悲痛,于是就将家中的肉酱倒掉,不再食用。子路

汉初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之一的梁王彭越。这个事情在《史记.黥布列传》中有记载:“夏,汉诛粱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看到没有,刘邦也是个狠人,他学着商纣的做法,不仅把彭越剁成肉酱,还把这肉酱当作赏赐品,送给其他的王侯。这哪里是赏赐,这分明是恐吓——这就是和我作对的下场。彭越

范疆、张达,这两人是三国蜀汉佞臣,他们曾被张飞鞭笞羞辱,怀恨在心,合谋杀害了张飞。后来被张飞的儿子张苞抓到,处以醢刑磔(zhé )——把肢体分裂

“磔”字本来不是用于人的,古代人们在祭祀的时候,会肢解牺牲,分裂祭神,以除不祥,这叫磔禳,杀牲以祭神就叫“磔”。

后来,取“肢解”这个意思,把“磔”引申为一种对人的最为惨烈的酷刑,也就是分尸。

所以说“磔”这种刑罚脱胎于祭祀。

人们习惯把砍头、腰斩、枭首、弃市这类杀死犯人的刑罚称为“磔刑”,再后来,又渐渐演化出“磔裂(车裂人体)”、“磔诛(凌迟处死)”。

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或者牛,分别向五个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五块,所以名为车裂。有时,执行这种刑罚时不用车,而直接用五条牛或马来拉,所以车裂俗称五牛分尸或五马分尸。

被处车裂刑罚的人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商鞅。不过商鞅幸运的是,他不是活着被车裂的,他是战败身死之后,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的,避免了被活生生撕碎的痛苦。

商鞅

还有很多被“车裂”的名人,比如:吴起、苏秦、嫪毐(lào ǎi)等等。

吴起的“被车裂”同商鞅一样,也是在身死之后。吴起是大军事家,一生“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曾先后辅佐魏国、楚国。在楚国的时候,因为他的“变法”触犯了权贵们的利益,权贵们必欲除之而后快。楚悼王去世时,吴起前去吊丧,被心怀不满的楚国贵族们用箭射伤。他用楚王的尸体作掩护,也没能逃脱被射杀的后果。要知道,按照楚国法律的规定,“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但就这样也没有阻止这些人射杀吴起,可见弄死吴起的决心有多坚决。 吴起被射杀后,他的尸身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吴起

苏秦的“被车裂”应该说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他当时被人刺杀了,虽重伤但未死。苏秦主动要求齐王以“苏秦是奸细”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捉到了刺杀苏秦的凶手,并杀了凶手为苏秦报了仇。

吴起和苏秦都是有才、有能、有胆、有识,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大神。他们被“车裂”,可以说是这种刑罚的“光荣”。

嫪毐,这哥们被车裂,可以说是这种刑罚的“耻辱”。只因为这哥们走的是旁门左道,凭“异能”被人称为“轮哥”。大家都戏称,别人的车裂是“五马分尸”,而这哥们得用“六马分尸”才行。哈哈哈哈……嫪毐

扯远了,回到主题上来。

再来看看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的处刑方式很残忍,大致是将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让犯人在极度疼痛中,慢慢死去。中国古代各种残酷的刑罚中,最惨无人道的莫过于凌迟。

凌迟是以很慢的速度把人处死。而要体现这种“慢”的意图,就是一刀一刀地割人身上的肉,可能是割十六刀,也可能是割三十二刀、六十四刀、三百六十刀,还有可能是数千刀,总之是“力气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直到差不多把肉割尽,才剖腹断首,使犯人毙命。

因为过于残忍,所以不是罪大恶极,一般都不会被凌迟。

哪些罪是罪大恶极呢?以《大明律》作参考,大约可以表达为:

谋逆君主之罪:重大暴动、叛国、谋取皇位。伦常之罪:子女谋害父母、弟幼谋害兄长,妻子谋害丈夫、奴仆谋害主人。凶残与不人道之罪:活生生斩断他人四肢(施以巫术);杀害同一家族三人以上;组织帮派以制造恐怖。

而实际上,遭受凌迟之刑的人,也并不全是大奸大恶之辈,有很多人或多或少是因为触碰了统治者的利益,而被当成了牺牲品,成了帝王立威震慑的工具。

历史上被处以凌迟的名人非常多,其中以宋、元、明、清之际为最。

《水浒传》里的王婆,被凌迟120刀;《感天动地窦娥冤》中张驴儿“毒杀亲爷,奸占寡妇,凌迟120刀处死;明初名臣方孝孺,因为拒不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被朱棣下令“磔诸市”并被诛十族,此处的“磔”便是凌迟;明正德年间的宦官刘瑾、崇祯时进士郑鄤两人均被“寸磔”,也就是凌迟,据传刘瑾被割了3357刀,郑鄤被割了3600刀。明末名将袁崇焕,袁崇焕被整整割了3543刀,大约有近万人抢到了崇焕之肉而生食之,并以此炫耀为能事。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为救部下性命,坦然引颈受戮(凌迟)。行刑之际,石达开大义凛然,毫无惧色,身受千刀万剐而不吭一声。围观百姓无不落泪,连清军士兵也为之折服,可谓一时人杰。方孝孺

袁崇焕

石达开

新中国成立之后唯一受凌迟之刑的是汉奸张百奎,此事在《巨鹿县志》1993版上有记载:

张百奎先是投靠日本人,抗战胜利后又投靠蒋介石,他亲手及亲自下令杀害共产党干部28人、党员7人、抗日战士27人、群众74人,被人们形容为“六亲不认,畜牲不如”。

解放后,潜逃隐藏在上海的一个杂货店里的张百奎被抓捕归案后,押回巨鹿县审判。

前往审判现场控告张百奎的群众成群结队,个个苦大仇深,他们一致要求要将张百奎千刀万剐,不能让其“好死”。

可是“千刀万剐”的刑罚早已废止,我党更是严令禁止使用——不管犯人的罪恶多大,执行死刑只能枪毙,不许使用刀砍、绞架、凌迟等酷刑。

经过审判,张百奎被判处极刑,立即执行死刑。

枪决张百奎的行刑人员枪打偏了(故意的?),子弹从张百奎的裤裆处穿过,政府人员一撤离,民兵将刑场围了起来,现场的大喇叭传出维持秩序的声音:

“大家不要挤,一个个站好队!现在宣布一条纪律:在拉张百奎时,一律先从下往上的拉,每人限拉一两肉!”

排队等着剐张百奎的队伍足足有一千米长,连张百奎的亲戚也在队伍之中,足见其民愤有多大。愤怒的群众纷纷用自带的刀子剐了他,张百奎每被拉一刀,身子就像麻花一样扭动,当他双腿的肉被拉去半截的时候,他就一命呜呼了。

上面讲的“醢”和“磔”都是把人弄死的刑法,也有虽不弄死人但也非常残酷的刑法。

比如:墨、劓、剕、宫等等,这些刑法看似没把人的肉体直接弄死,但是对人进行了精神上的打击,或击垮人的意志,或让人“社死”,让这些受刑之人“生不如死”。

墨刑,也叫黥(qíng)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以后再也擦洗不掉,以此表示犯罪的标志。汉初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之一的英布,就是受过黥刑的,所以又被叫做黥布。劓(yì)刑,就是割鼻子,把鼻子割掉了,再美貌的容颜也毁了。这在没有整容技术的古代,可以说是判处了一个人在容貌上的“死刑”。受过这种刑的人,大家肯定都会想到同一个人“哈迷蚩”,对《说岳全传》里的人物。剕(fè)刑、刖[yuè]刑、膑刑。古时“剕”和“刖”的意思相同,就是断足(砍去双脚),而“膑”是挖去膝盖骨。和氏璧的发现者卞和即被施以刖刑,军事家孙膑受到的刑罚就是膑刑。孙膑

宫刑,就是阉割,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欲练神功,挥刀自宫”,这是修炼《葵花宝典》的不二法门。但是作为一种刑罚,这真的是非常侮辱人格的处罚。“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就受到过“宫刑”的刑罚,好在司马迁的心理够强大,才给我们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

还有很多刑法,我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到:

比如“请君入瓮”,大约应该是准备把犯人活活煮了。来俊臣摆了同事周兴一道的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典故;

比如“点天灯”,大约是把人当成“蜡烛”,活活烧死。《三国演义》中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之后就被点了天灯;

比如“梳洗”,这个可不是梳妆打扮,而是指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

比如“金瓜击顶”、炮烙(páo luò)、虿盆(chài pén)、抽肠、骑木驴、剥皮……

有兴趣大家可以自行去了解,我就不再细述了。这种东西看多了,会影响心情的愉悦程度,建议大家不要沉迷其中。

斗地主好玩吗?

我觉得好玩!

热衷于斗地主这个游戏,因为斗地主是一个极考验人心理,忍耐,胆识的游戏。

在斗地主游戏过程里,没有朋友,只有利益。说白了,就是坑人与被坑!你不坑别人,并不代表他不会害你!在敌友身份不断交换的过程,感受到博弈的乐趣。

以前,也不只一次的说过“给别人出路,就是给自己绝路”,斗地主是这样的,自己得把能控制的都控制住,能不让别人多出一张,绝不让他出!善良的想法在这里是没有市场的,如果你愿意输,除外!这样的话也就是控制力的一种培养。

斗地主游戏还说明一个道理,不要有过分的贪欲。那只会让自己万劫不复。曾经手握火箭,4个A,3个2一对K外,很不错的牌。为了不至于空炸(玩黄金岛),结果自己被挨三炸!不是因为技术层面出了差错,而是在该放弃的时候,选择了贪欲。当被炸后,自己的心何等凄凉,对方不会同情你,却一定会在笑,笑你活该!所以,我记住了,能跑完,绝不拖拉,少赢点没事,总比亏本好!­扩展到生活,不也是这样,游戏的同时让人领悟生活的某些道理,这也是斗地主的魅力之一。

当断则断,该忍时,绝对有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冒险做无谓的牺牲!忍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境界。能做到宠辱不惊为上层境界!­

心态永远是最重要,上帝负责发牌,而出牌得靠自己,老天不会总是垂青于自己,所以牌好与坏也是相对概念。眼里的好牌最终跑不了,那也是一种浪费。看上去不管有多好,打起来有多顺,结局是输,那什么都是没意义的!

一个能玩好斗地主的人,心思是需要细腻的,根据牌局的进展情况,随时改变出牌策略,能将可赢可输的牌打好。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

一个人被得到认可,总该是开心的,如此也就会更加乐意去打好手中的牌,也会更加享受斗地主的过程了!

斗了很多年的地主,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也结交到了不少爱好斗地主的朋友,大家通过对牌局的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升了自己斗地主的水平。能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也是相当开心的一件事情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