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无招,你入股市几年了?
股神无招,你入股市几年了?
疫情过后,大家被迫宅在家里,收入缩水,当时我就想学习理财,进入股市,那人家在家闲着亏钱,我在家还能赚钱,岂不美哉。于是抱着月入上万的梦想报名理财小白学习营,努力学习,结果前后学了大半年,换了俩学习机构,实操小半年,赚了个零花钱。
股票理财是一个技能,学习研究越长,技能越强,自然收入会增加。我们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这句话我很赞同。第一次报名学习,听着老师讲自己完全不知道的知识,好兴奋,对股票上的专业知识理解有了质的飞跃。天天下班回家,拿着小本本,坐上小板凳,爬楼学习,我妈说我上学时有这么认真嘛,清华北大早就找上门了。由于第一家机构诱导加入性很强,只教了几天干货,后面就没戏了,第一次学习就被腰斩了。
后来换了一家学,教的实操比较多,我就一边学一边自己操作,但是在自己有把握的前提下。第一次打新债中签开心的不得了,上市那一天紧张的不得了,卖的时候深怕动作慢了价格掉很多,第一次就稀里糊涂的转了73元。其实自己不是很懂,还好没亏,多少赚了一些。第一次根本没掌握所谓知识,纯属运气,第二次中签一下子涨停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弄了,好在我爸是股市资深老韭菜,在他的指导下,终于卖出理想价格,一下子1000赚了279。
股市赚到钱,需要雄厚的知识,需要努力学习,我身边有在股市赚了几十万的,所以提升能力才是赚钱王道。
股票让多少人痛心?
股票投资,不能用全部资金投入去,这样才能不会影响到家庭的开支。一定要用闲钱去投资,这样的投资才是理智的。
我们坚决做一个投资者,不能投机取巧。投资者多半是赚钱的,而投机者多半是亏钱的。
当某人在某支股票赚了钱,自己也投了进去,最终却亏了钱。当股票大涨时,自己大量建仓买进,当股票猛跌时,自已就变成了韭菜,被慢慢割肉、套牢了,最终严重亏损。
所以股票投资一定要自己研究调查,不能盲从,不能受到外界的消息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同时,股票投资者的心态一定要过硬,要戒贪,这样才能在股市中有立足之地。
保险公司真的会给参保人带来保障吗?
人们对保险的几大误区(基本涵盖所有疑惑):
一、担心保险公司倒闭怎么办
我相信有这种担忧吧?说实话,我2007年开始自己追着保险合同买保险(因为做业务天天坐车到处跑),那时候就很害怕保险公司破产。在我害怕保险公司破产的那个年纪,买保险就找最大的保险公司,规避风险。现在来看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那么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保险公司的破产问题。
首先:法律规定,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未经国务院相关部门(银保监会)批准,不得解散。人寿保险业务,就是给人上的保险,比如健康险、寿险和意外险。只要有这种业务的保险公司,想破产都不行,得批,还得善后了之后才会批。见法律条文《保险法》第八十九条(附图一)
同时,人寿保险合同,相当于是一份独立的财产就和信托一样,它是独立的,受法律保护的。即使是说人寿保险公司确经法律批准解散了,那么他承保的人寿保险也依然存在,国家会指定其他的保险公司接管,同时承担责任。见法律条文《保险法》第九十二条(附图二)
所以,你就明白了,人寿保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保险公司未经批准,不得破产,即使被批准破产,那么持有的保险合同和对应责任,也不会落空,国家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接管。这里最佳的案例就是:安邦。安邦出了重大问题,被银保监会接管,然后银保监会又指定几个中央企业成立了大家保险公司,承接了安邦保险的人寿保险责任。这个是热搜事件,我不用再啰嗦了。
二、担心保险里面有坑
很多人都是非常担心自己买保险遇到坑的,也确实有人买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更有人出险无法理赔(实际上比例非常低,只是影响大),所以很多人觉得保险里面有坑。在这里,我说句公道话,保险只有合适不合适,而没有坑。为什么呢?我从几个层面讲:
1、法律层面:我们先看法律条文
法律层面规定,所有的人寿保险(健康、意外、人寿)在上市之前,保险条款和费率都必须经过国家批准,才可以上市销售。保监会依照职责,审核里面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明显不利于投保人的内容,责令其改正。见《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五条(附图三)
2、法律的保障之下,保险没有坑,为什么人会感觉被骗呢?因为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是主因,买保险之前没有如实告知自己存在的问题而导致本身不能保最终却投保的情况发生是次因。我举几个例子:比如重大疾病保险,有的倾向于肿瘤的保障、有的倾向于心脑血管方面的保障、有的倾向于理财。那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买到合适的,才能最佳匹配。买到不合适的,就很倒霉,那就会反过来误认为自己买到了坑里。
比如有一款保险对于肿瘤癌前病变和恶性肿瘤本身的防范是非常强大的(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不说具体的保险公司)。能陪3+3等于6次,所以,对于家族有肿瘤因素的(长辈们多发肿瘤患者),是非常适合的。但是倘若投保人之前没有了解这个保险的倾向性,明明自己是心脑血管风险更大,却买了重点在于防范肿瘤的,那么就是买了不合适的保险,将来心脑血管方面出来了问题,没法获得多次赔偿的话,他就会认为自己遇到了坑,遇到了骗子。
再举个例子,有一款保险是非常有利于心脑血管风险大的人的,只需要轻微脑中风,没有后遗症就能获得赔偿。我们都知道,轻微脑中风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是极为普遍的,CT扫描下去,很多人都在不知道的时候有过,有时候仅仅是两天头晕脑胀的,自己不知道而已。比如我非常亲近的一个人,四根大脑主动脉,一根半都封闭了,但是生活不受影响,一切照常。如果买了这个保险,早就赔偿了好几次了。对于心脑血管有风险的人来说,这就是性价比极高的。但是,倘若肿瘤风险大的人,买了这个,那他就无法享受这个匹配性,就会觉得自己掉坑里了。
所以,我用一个法律条文和两个例子,证明了:保险没有坑,只有适合不适合。购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购买。这个情况下,你对面的保险推销员的素质就极为重要了。
三、从理财的角度看待保险
很多人买保险的出发点不是风险转移,不是极端情况下的保障,而是以理财划不划算的角度来看待保险的。这样的人呢,要么超级自信,相信这辈子自己与风险绝缘,买保险的目的就是理财。要么就是超级幼稚,以为风险控制和高收益能够兼得。我们做投资的都知道,任何行动必须给自己预留安全垫,保险是什么,就是你要出海打渔,因为你知道你对抗不了风浪(人世无常),所以要买个救生衣穿上,你不该考虑买个救生衣划不划算的问题,你该考虑的是,没有救生衣出事了怎么办?如果你有别的办法来解决风浪来了怎么办的问题,那你可以考虑划不划算的问题,因为你有选择呀,所有此时才有划不划算的说法。如果没有别的办法,那你就只能有救生衣才行呀。一般这种人,往往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回头大骂,NND,老子又浪费了救生衣的钱。
保险是风险管理,不是投资赚钱。我之所以买了一大堆保险,并且在投资工作之余,弄了个保险当副业,就是因为我经常想,老子每年这么辛苦赚钱,不容易啊,还解决不了养老的问题,那么赚钱就一定要可持续啊,不能被什么东西打断我才能将来安心养老啊。所以,我会想,要是每年让我扔掉一些钱保我平安,破小财消大灾我都愿意。现在有了保险,我不但把风险管理了,并且这些钱还并没有扔掉,那何乐不为呢?我把这个理念跟我身边好多赚钱主力的人讲了,他们都觉得非常有道理。
四、先给小孩和老人买
有很多家庭买保险的时候会想,我现在身强力壮,但是小孩老人我好担心啊,我先给小孩买一个吧。给老人买,但是年纪大的,保险公司又不保,他就觉得给小孩投保是首位的,就是没想到自己。实际上这样思考问题的人呢,他是对保险的理解太浅了,因为保险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防范极端情况的发生,那么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大的极端情况是什么呢?是赚钱主力出问题了。因为赚钱主力除了问题,不但要开支很大,还断了经济来源。
所以,家庭首要需要保险的,是顶梁柱而不是小孩,不管小孩和老人出了什么问题,只要家里面赚钱这个主力是OK的,那么这个家庭就不会坠入大的深渊。所以每一个家庭如果你认同保险,如果你要购买保险,你的第1份保险一定是先要配给家庭的顶梁柱。之后才是小孩和老人。
当然,最正确的认识是:家庭成员大家都有保险是最好的。现在哪个人买了车不知道上保险的意义?不知道没有社保很可怕?这其实就是保险意识,只是太粗浅而已。
五、认为富人才需要保险
保险是干什么的?富人和工薪家庭来说,谁的抗风险能力低?谁的保障紧迫性就更高。富人遇到问题,可能卖一套房子就能把问题都解决了,可是工薪家庭呢?哪一个工薪家庭遇到一个大病患者试试,基本上拖累三代人。
事实上,大多数工薪家庭往往认为自己没钱不买保险,这是最可悲的穷人思维。而富人们给自己配置了全套的保障。很令人难受的事实就是这样!世界观导致了富人就是富人,即使遇到了风险也轻松应对。而穷人就是穷人,一个大浪打来就万劫不复。马太效应!
此时,应该会有骂声,比如说:“你这混球,你知道我们穷人的不易吗?我从哪里缴纳高昂的保险费?” 这里我会回敬一句“你才是混球,你一年省下来的烟钱就够你给全家配套百万医疗险了,你知道百万医疗一个家庭一年连一千块都用不上吗?是你这个混球不去研究罢了,说白了就是没有责任心,nnd”。
六、只看品牌,不认性价比
一个保险产品好不好,该不该选择,与哪家保险公司无关,与哪个保险推销员无关,与给不给你返还部分佣金(有些报销推销员为了出单,会有这个恶习)无关。只跟合同条款有关,各位一定记住,保险的本质,是一纸合同,是白纸黑字约定的风险转移方案。只有写在合同上的对你好,才是真的好,其他的都是噱头。性价比高不高,产品好不好,有且只有一个衡量标准:保险条款对你好不好。
因为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证了,保险公司倒闭不倒闭是不需要考虑的,保险责任只要写在合同里,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况且,每一家保险公司的设立有多严格?这里我就不引用《保险法》了,我只告诉你结论:每一家保险公司,只要存在,都是血统强大,挖一挖族谱,都会吓住你。
好啦!你的问题回答完了,希望对你有用。这些答案,是我在微信公众号(公号名:欠进化)的原创科普文章。没想到可以用来回答问题,缘分也是我的荣幸!
亏了8w还能回本么?
能回本。20万本金亏了8万,亏损8/20×100=40%,还有12万本金呢。要回本,只需要赚到8/12×100=67%的净利润即可,按照一个波段行情的差价幅度20~100%估算,大概需要1~4年。可行的具体方案有:一年内幸运地捉住一只涨幅在0.7到一倍左右的股票;一年内精选和参与四只涨幅在20%以上的股票;连续四年,每年只做一只股票或基金的一个上升波段,获利20%就卖出。
实战案例1:一年内幸运地发掘出一只涨幅一倍的股票。
2022年1月初,有粉丝在8.42买进了山煤国际。当时的精选逻辑是:股价又回到了8.20附近,而该股属于业绩高成长性目标;澳大利亚限制对中国的煤炭出口,国内煤炭供应存在缺口会涨价;美国近年的天量流动性放水,会让一些大宗商品价格大涨,比如能源。实际走势达到了翻倍的预期。
实际上,在2021年,也有粉丝在8.20左右参与过山煤国际,在中间震仓时都在一直坚持持仓。
实战案例2:一年内幸运地发现了一只涨幅在0.7倍以上的股票。
当日复盘发现有成为新能源汽车龙头股的潜质,之后股价上涨且振幅超过了70%。
有粉丝4.40元左右参与的。该股至今振幅超过了67%。精选的逻辑是该股22年有较大可能性实现扭亏为盈,因此股价具有较为确定性的补涨可能和股价修正。参考资料详见《身处全球能源涨价趋势,煤炭股、油气股还存在低估值股票吗?》(2022-05-28 00:25·养生投资),相关资料截图如下。
实战案例3:发现一只涨幅在20%以上的股票。
案例的精选时间、参考时间如箭头所示。参考点位22.60,10个交易日振幅达到30%以上,超过了20%的预设目标。
5个交易日,振幅达到24%,超过了20%的预期目标。参考资料详见《大变大争大立时代的股市炒作逻辑:国家安全战略发展方向都有机会》(2022-06-09 02:05·养生投资),相关资料截图如下。
点赞、关注,分享更多。
以上复盘资料和心得,仅供交流探讨,不做买卖依据。深交所确定长生生物退市?
退市前*ST长生录得七个涨停板的提法并不正确,那只是那只是长生停牌等待深交所裁决前的走势,爆炒的资金无疑是在博弈长生不会退市,如今深交所正式确定长生生物退市,算是博弈失败,接下来这些博傻的资金,包括跟风炒作的散户要承担失败的后果,亏钱是必然的,甚至很可能是巨亏,这也是炒作退市股博弈失败的必然后果。
长生的股票将进入从1月16日起迈入退市风险警示期,交易30个工作日,然后将按照流程,一步步走向退市——深交所将在长生这交易30个工作日后先作出对该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在暂停上市半年后,深交所将对其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然后又迈入30个工作日的退市整理期,再之后才是退守三板市场。
也因此,这些昔日抢板*ST长生的炒作资金,还将在A股市场享有60个交易日的事件,也只有减持挂跌停板,等人解救,或许在*ST长生终止上市最后一日,又涌现一批敢于火中取栗的博傻资金,但是必须注意,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像长油那样在三板雄起然后回归A股,长生按照退市办法新补充情形——重大违法退市是不得恢复上市的!散户如果此前追高中招,只有能卖则卖,别心存侥幸!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