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v8,你的mate8还在用么?

2024-07-30 16:27:22 81阅读

m8v8,你的mate8还在用么?

手持mate8来回答。2016年元旦入手,到现在仍在正常使用。我可不能说三年多了没换手机是因为mate8质量有多么的好,那样的话会有人嘲笑我“没钱换手机就直说呗”,唉,确实如此,三年不换手机还不是因为咱穷嘛!😓不过,这手机确实还在正常使用,要不然,我这日子怎么过?现在这社会,人离了手机是活不成的。我的mate8可以说宝刀不老,使用三年九个月了,除了换过两次电池,没别的毛病。

mate系列毕竟是华为的亲儿子,每次都能率先享受系统的更新升级,一直到安卓8.0时,也没忘了咱mate8这个老古董。可是我给升级后,感觉机子运行很卡,双清了也不管用,只好回退到7.0,说明硬件方面确实是跟不上了。后来人家升级9.0时,机型名单里就没有咱了,呵呵,也该淘汰啦!

m8v8,你的mate8还在用么?

说点什么呢?mate8作为2015年10月上市的机子,当年的顶级配置现在来看,早都落伍了,麒麟950跟现在最新的990差了整整四代了,既然没啥可说的了,那就说点特色的吧。这机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电池耐用。当年市面上的手机,大部分电池都在2000到3000毫安时,而华为mate系列当年广告宣传是主打商务,电池容量高达4000毫安时,适合经常外出的人,出差啊什么的,重度使用一天半,待机两三天都没问题。我刚买来时做过测试,大清早开始用,电量从100%用到半夜剩下5%,期间包括刷微博,浏览网页,淘宝购物,聊微信和QQ,看电视剧等等,最后查看使用记录,亮屏时间竟然超过了12个小时,确实令人惊叹!当时截了图,一直留着,可以做个证据。现在市面上的手机,4000毫安时的电池也是司空见惯了,但能不能亮屏12小时,很难说了。有兴趣的可以测试一下。

mate8还有一个特色功能,那就是双卡双待而且双通!双卡双待毫不稀奇,但是,mate8所具备的双通这个特性,在目前的手机行业里估计都绝迹了吧。双通就是当卡1通话时,如果有人给卡2打电话,是可以打通的,而且有来电显示,你可以选择挂断卡1,接通卡2,或者不理会卡2,继续保持卡1的通话。而单通呢,就是当卡1通话时,卡2处于无法接通状态,对方干着急,而你自己也根本不知道谁曾经打过你的卡2。据我所知,华为从mate9开始就取消了双通,原因是降低成本。有人说双通没多大意义,也是,对于电话量不多的人来说确实没什么用。但是对于销售行业的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那种“工作一个号,家庭一个号”的人,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因为不同分类的人,会拨打你不同的号码,如果你手机是单通,就会误事。(想验证一下你的手机是不是双通,很简单,用你的卡1拨打你的卡2,能打得通、有来电显示的就是双通)。

又想起一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没什么用的配置,那就是mate8内置了FM。走路或者骑车子,散步或者遛狗时,戴着耳机听听收音机里的新闻或者音乐节目,也是一举两得嘛。现在的手机都是取消了收音机的,而且连3.5毫米耳机插孔都没了,居然用充电口来插耳机。越是现在取消了的,越让我觉得mate8弥足珍贵。

好了,最后再截个图,这是我的mate8屏幕,喜欢这个动态大时钟。

明天下午mate30国内版就要正式发布了,希望定价不要太高,否则我的mate8又得再撑一年啊。😭

速度与激情7最后出现的是宝马什么车?

宝马M8M8将会基于今年11月上市的8系车型打造,预计会搭载宝马的4.4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且很有可能会有超过600匹马力的动力输出,强于577匹马力的奔驰S63 AMG双门跑车。另外,新车也很有可能采用M5上的M xDrive四轮驱动系统。近

宝马s68发动机和s58区别?

宝马的S68发动机和S58发动机是不同的发动机,下面是它们的区别:

1、气门数量和配置不同:S68发动机采用的是32气门配置(每缸四气门),而S58发动机则采用的是24气门配置(每缸两气门)。

2、燃油系统不同:S68发动机采用的是直喷加双涡轮增压,而S58发动机则采用的是高精度直喷技术和比S68更先进的可变凸轮轴控制系统,使得发动机在工作时更加智能化和高效。

3、排放控制技术不同:S68发动机采用的是宝马的M TwinPower Turbo技术,并安装了3个三元催化器、2组NOx传感器、Adblue尿素喷射系统等,以实现更好的排放控制效果;而S58发动机则配备了新一代的空气送入和排放控制技术,可以更好地遵循当地的排放法规。

4、排量不同:S68发动机是4.4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而S58发动机是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5、最大输出功率和扭矩不同:S68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625马力,峰值扭矩为750牛米;而S58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03马力,峰值扭矩为650牛米。

6、适用车型不同:S68发动机适用于宝马M8车型,而S58发动机则适用于宝马M3、M4和X3 M、X4 M等车型。

7、发动机结构设计不同:S68发动机采用双涡轮增压技术,并配备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和可变排气气门正时系统;而S58发动机则采用了比S68更先进的第五代B48/B58发动机方法技术,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传祺七座v8参数?

传祺v8的动力系统其实相当的成熟了,配备的是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52马力,峰值扭矩390N·m,变速箱采用的是爱信八挡自动挡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的匹配,应该算得上是老朋友了,传祺车企和爱信车企的合作由来已久,而且匹配度没有问题。

这辆传祺M8的底盘设计采用的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四轮独立悬架,并且是全系,有着不错的操控性能与舒适性。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别克GL8的底盘设计吗?很多人认为是四轮独立悬架,对不对?既对,也不对,因为别克GL8在低配车型上采用的是扭力梁的非独立悬架。

苹果芯片功耗排名?

苹果芯片功耗排名如下:

1、截止至最新的iPhone XS上搭载的A12,从iPhone 4首次搭载A4处理器开始,目前已经有9代的苹果A系列处理器;

2、A4是一颗45nm制程的ARM Cortex-A8的单核心处理器,GPU为PowerVR SGX 535,L2的缓存为640KB,在同等频率下性能表现好于三星S5PC110,但是其核心的结构和此前使用的三星处理器十分相似,仅仅是主频升高,核心的CPU架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3、A5是第一款苹果设计的双核处理器芯片,号称 CPU 的是初代 iPad 的两倍,GPU 是初代的 9 倍;采用了支持多核心的Cortex-A9架构处理器同时搭配Powervr SGX543图形芯片;A5X是其性能的加强版,图形处理器采用的是四核心,用于第三代iPad,图形处理能力为iPad 2上的两倍;

4、A6由苹果旗下的子公司Intrinsity设计、三星代工制造,采用了独特架构设计,性能介乎于Cortex-A9和Cortex-A5之间,基于32nm工艺制程;能够动态调整CPU电压/频率特性;GPU集成的是一颗三核心的PowerVR SGX 543MP3图形处理单元,性能是A5的两倍多;和A5一样,A6X是专为iPad推出,在CPU主频上提高,GPU更换成SGX554MP4,拥有四核心;

5、A7采用的是全新的64位设计,使用Arm-v8 64位指令集,自家的Cyclone架构;A7处理器的性能比iPhone 5上的A6快2倍,是初代iPhone上使用的处理器的40倍,图形能力是初代的56倍。此外还开始搭载协处理芯片M7,专门负责计算手机的各项传感器数据,并且可以保持极低的功耗;

6、A8采用了最先进的20nm工艺制造(台积电代工),面积更小巧,能耗比更为出色,也同时继承了专门的M8运动协处理器;相比于A7,A8在CPU性能提升25%,图形性能提高了50%;A8X集成多达30亿个晶体管,介于NVIDIA GK104 35亿个、GK106 25亿个之间,在CPU上采用三核心设计比A7提升了40%,2GB的内存,GPU型号为PowerVR GX6850;

7、A9处理器拥有双版本和代工厂,6s为APL0898,封装的是三星2GB LPDDR4 RAM由三星代工,14nm;6s Plus 的 A9 处理器型号为APL1022 ,封装的是海力士 2GB LPDDR4 RAM,由台积电代工,16nm;A9是A8性能的130%,单核的跑分为2526分,多核为4404分;A9X回到双核心设计,GPU采用6个GPU单元,总共12个GPU核心,用有384个流处理器;

8、A10内核上的编号为TMGK98,延续了A9 TMGK96,而核心面积大约125平方毫米,封装使用了台积电最新的InFO技术;A10 Fusion性能是第一代iPhone芯片的120倍,比iPhone 6s中的A9提升40%。同时这是A系列的首个四核处理器,采用的是两个大核和两个小核的设计;高性能核心的运行速度最高可达iPhone 6 的2倍,而高能效核心在运行时的功率则可低至高性能核心的五分之一;

9、A11采用台积电最先进的10nm工艺制程,采用六核心的设计,大河性能相比A10提升25%,4颗小核相较A10提升70%,多性能处理提升75%;搭载的GPU是苹果自研的三核心 GPU ,性能较 A10 性能提升 30%,而功耗则降低了 50%;首次搭载神经网络引擎,用于AR和图像识别;

10、A12的处理器采用最新的7nm的制程,使用的是苹果自研Fusion架构,均为2(性能核心,性能提升15%)+4(能效核心,功耗表现提升50%);GPU采用新一代自研GPU,核心从三核升级到四核,官方性能提升了50%;神经网络从双核升级为八核能够实现50000亿次计算次数;根据苹果的数据,2个大核提升15%,4个小核功耗表现提升50%;采用了新一代自研GPU,核心数升级为4核,性能提升50%。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