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冲激,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绝对冲激,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这种情况应该不多见!
作为正常男人如果想念一个女性,他会主动向她示好,跟她交流,或者发发短信聊聊天,经常性的给些问候,以取得对方好感;再或约她见见面,请人家吃个饭什么的,反正有的是表达方式,为什么一定要想到越来越强烈,而不愿意沟通交流呢?
根据这个男人的表现,我初步判断为:这个男人患了臆想症,就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目前的话没什么过激行为,算是稳定的,轻微的。我建议你最好是上医院咨询一下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给些合理建议。一旦文在寅的民主党继续执政?
想知道朴槿惠是否在监狱永远被服刑,首先要知道韩国总统几年一届,根据韩国宪法规定,韩国总统任期为五年一届,也就是说总统的任期只有一届,文在寅的这届总统任期到2022年就要卸任,那么,文在寅与朴槿惠之间有无恩怨我们暂时不谈,但是,其他人一旦当选下任总统后,对朴槿惠特赦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所以说,朴槿惠不会永远留在监牢。当然,这还要根据下任总统的人选来定,那么,目前为止,韩国都有谁会更有希望当选下任总统呢?
从目前韩下任总统的呼声中可以判断出,三位最有实力的人选被选上的几率为最大第一位,自由韩国党黄教安,曾经何时任朴槿惠时期的法务部长,副总理,总理,直到朴槿惠因崔顺实闺蜜干政案爆发后,这才接替她为代理总统。
其时,黄教安在代理总统任期到了之后,就自动辞去自己所有职务回了本党内,在文在寅选举现任总统时期,黄教安选择了自动放弃。这也是朴槿惠在被收压后一度对其失望的地方。不过,这也只是朴槿惠当时想当然罢了!要知道,朴槿惠被弹劾程序启动后,当时的黄教安支持率同样是惨不忍睹,在那样的情况下,如何与蒸蒸日上的文在寅一决高下呢?当时黄教安的选择急流勇退其实并没有错,那只是保存实力罢了!
而现在呢?黄教安经过一轮沉淀后,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直面强大对手,勇往直前选择参加下届总统大选!当然,从目前黄教安的各项行动中就不难看出,他对下届总统大选必定是全力以赴。从他在曹国一案中带领韩国民众上街游行到青瓦台前剃度再到目前的,韩,国会大厅内静坐,这一系列的表现,都证明他在为自己下届大选做着充分的准备,而他目前民调支持率一连四个月承上涨趋势,从此来看,黄教安赢得下届总统的机会还是占据比例蛮大的。
一旦下届总统被他胜出,那么,目前被关押在监牢中的朴槿惠被特赦的机会几率占95%以上,毕竟黄教安是被朴槿惠提拔上总理之位,而且他们又在同一自由韩国党内,可以说朴槿惠是黄教安的一个重要跳板还有提携之恩,所以说,只要自由党黄教安获胜,朴槿惠就有被特赦机会。那么,如果是其他人获胜后,是不是朴槿惠就没有被特赦机会了!
从目前为止,韩国有关特赦总统法案并没有被修改,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坐上总统大位,都有特殊朴槿惠的权利,并非只能黄教安一人可以做,当然,前提是他人是否愿意了第二,现任韩国总理李洛渊,同样是下届总统最热人选,也是目前为止在韩总理大位上最久的一位
文在寅的这任总统到2022年就要面临卸任,而为了不被他人清算,不得不为自己的安享晚年,最美夕阳红时光考虑,那么,想要韩国共同党继续执政,就必须推选出自己一派强有力的人选来争夺下任总统大位。从文在寅的阵营中也就李洛渊比较合适,不过,李洛渊虽然是韩国在位最久的总理,但支持率明显低于黄教安。这样以来,想要在下届大选中获胜就难了!
不过,李洛渊与朴槿惠之间并无瓜葛,如果李洛渊真有幸被选上下届总统,那么,特赦朴槿惠的几率可占50%以上。为何这样说呢?
首先,李洛渊是在2017年10月被当选总统的文在寅提拔的,但虽然受文在寅提携,但他本身与朴槿惠并无恩怨,李洛渊从记者生涯的21年资深媒体人步入政坛,虽然在政已有17年之久,但他与朴槿惠几乎没有正面冲突,更没有过往积怨,所以说,一旦李洛渊获胜,对朴槿惠特赦机会虽然说不大,但还是有的。
第三位候选人秋美爱
秋美爱是文在寅的铁杆支持者,而且,从秋美爱过往经历来看,一旦她当选下任总统,特赦朴槿惠的几率会更小,甚至于小于10%以下!
秋美爱是被前总统金大中看中并提拔,要知道,其女本身就是一名律师出身,后又经过自己努力考入了地方法院做上了法官,从他被金大中提拔后,到成为卢武铉拉选票的使者,被称之为(小猪妈妈与秋贞德)来看,此女无论经历与能力都是德才兼备人选,但是在文在寅两次大选中都出过力,而且在崔顺实干政案爆发后,她不但力挺文在寅,还是推倒朴槿惠的中坚力量之一,算是朴槿惠的对手冤家,一旦她当选,朴槿惠几乎没有什么希望。
但是,她想当选总统的几会同样是很渺茫。要知道,韩国一直以来都是男权政治,而唯一一位女性总统朴槿惠能当选,那还是与其父亲曾经为总统身份分不开,毕竟朴正熙曾经制造过(韩国双江奇迹)又是在位最久的总统,对于韩国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而朴槿惠又在当时得到李明博的大力推荐和提拔,这才以51.64%险胜当时文在寅的47.93%当选了第18届总统。而现在,虽然秋美爱同样得到了文在寅的提拔 坐上了法务部长一职,但想以此为准,来奠定自己的总统大位,想以此为跳板,恐怕很难。
毕竟朴槿惠是占了天时,地理,人和全部的情况下才夺得头筹,而她从出身到现在的法务部长一职来看,虽然官途也算一帆风顺,但距离总统之位还有所距离。
特别是朴槿惠的倒台后,让韩国民众对女性总统的执政能力上出现了偏激看法,所以说,她当选机会要小于李洛渊与黄教安。
从文在寅与朴槿惠的恩怨来看,虽然文在寅无法继续参与下届大选,但是,毕竟他现在还是韩国总统,对于利用好本身资源来参加大选还是占据有利地形,从他提拔秋美爱上任法务部长一职,再到修改司法和(选举法与对高级公务员成立调查处)来看,这是明显有针对性的有效出击,一旦有利于自己的选举法案通过,那么,这将对自由韩国党黄教安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而调查世越号再次启动,同样是对待黄教安党派的清理行动。
所以说,目前虽然黄教安支持率高于其他候选人,但是,少了职务上的便利,无法做到稳赢局面,最后的花落谁家还真是未知数。
总结:文在寅在这一年中的支持率忽高忽低后,吸取了提拔曹国的教训,虽然目前黄教安支持率还是最高,但是,距离下届大选还有两年之久,目前还真无法去判断谁能胜出,而对于朴槿惠来说,黄教安的胜败将直接影响到她劫后余生的重返家园问题,当然,世事无绝对,也许李洛渊当选后,同样会特赦也说不定。但无论谁当选,朴槿惠都还有机会被特赦出狱的,只是机会分大小而已!画质特别好的电影有什么推荐?
翻了半天,没人说《星际穿越》?
近未来的地球黄沙遍野,小麦、秋葵等基础农作物相继因枯萎病灭绝,人类不再像从前那样仰望星空,放纵想象力和灵感的迸发,而是每日在沙尘暴的肆虐下倒数着所剩不多的光景。
在家务农的前NASA宇航员库珀(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接连在女儿墨菲(麦肯吉·弗依 Mackenzie Foy 饰)的书房发现奇怪的重力场现象,随即得知在某个未知区域内前NASA成员仍秘密进行一个拯救人类的计划。
多年以前土星附近出现神秘虫洞,NASA借机将数名宇航员派遣到遥远的星系寻找适合居住的星球。
不曾如此贴近浩瀚星空,被它环抱;不曾如此触摸生命之弦,遁入五维幻境。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又有谁敢说,面对巨浪滔天的异星球水域,依然端坐如钟,麻木如鸡?
反正我是在座位上被宇宙的浩渺无垠震撼了良久,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北京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看《2001太空漫游》的时候。
但彼时由于条件限制,画质只能退居其次,靠剧情和构图的奇妙引人入胜。
作为后来者的《星际穿越》,仿佛带着太空漫游的魂,向身处现代的我们缓缓招了个手。
除了画质,《星际穿越》中,被太空“魔法”桎梏的父女线,也是一大看点之一。
被科幻片整哭的,举个手我看下?
父女二人穿越遥远的星系银河,感受了一小时七年光阴的沧海桑田,窥见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壮伟与神秘。在浩瀚宇宙的绝望而孤独角落,总有一份超越了时空的笃定情怀将他们紧紧相连……
现在都有什么好玩的新的横竖版类街机游戏?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街机游戏在国内90年到95年比较流行,那时候各种游戏百花齐放,像快打旋风,恐龙快打,雷电,雷龙,三国志,名将等经典游戏百万不厌,街机厅更是生意火爆。
随着时代进步,游戏也再不断更新,国内后期基本没有多少街机厅了,所以游戏引进的也非常少,但是街机游戏在现在还是很多的
接下来介绍几款不错的游戏
1.怒首领蜂大复活(竖版弹幕STG)出品年代:2008年
怒首领蜂系列是弹幕STG类出类拔错的游戏,大复活是怒首领蜂08年出品的一部作品,令人窒息的弹幕射击,丰富的玩法,多种BOSS种类,爽快的打击感,最人着迷的是游戏中的连击得分系统,动则100连200连,看着都是一种享受和成就啊,一部让玩家沉迷的街机游戏。
2.怒之铁拳4(横板闯关游戏)出品年代:2020年
怒之铁拳4(Streets of Rage 4)是世嘉标志性横版清关动作游戏系列的回归之作,除了新版人物还保留的123代的角色,一共17个角色供玩家选择,支持线上联机,多种游戏模式,超爽的连击系统,丰富的游戏剧情,热血的战斗画面,带感的背景音乐,这些足以让人痛快的晚上一天一夜。(千万不要玩狂暴模式,真的太难太难了)
3.战斗狂怒(横板2D闯关游戏)出品年代2018年
战斗狂怒,支持本地1-3人合作游戏。游戏的操作非常简单,三个按键就可以完成华丽的连续技,游戏内还有多种路线多种剧情和结局,多种游戏模式,有街机闯关模式,在游戏中赚取分数来解锁新的服装和配色,在自定义模式可以更换角色和敌人的配装和配色,对战模式等,人物风格都很卡通,给人眼前一亮,但又保持老街机游戏的那种复古感,总体来说打击爽快,画面精美,音乐很赞,难度适中,融入个两三天没问题。(我连续玩了一个礼拜)
4.The takeover 中文名:接管(3D横板动作闯关)出品年代:2017年
接管简直就是3D版的怒之铁拳,不论是人物建模,出招方式,游戏剧情都非常的相似,就连游戏音乐制作人都是同一人,古代佑三,所以接管的游戏音乐非常的棒,画面也提高到了3D的效果,场景很精致,从街道,酒吧,游戏厅,辗转至丛林,山顶,而且游戏中还加入了公路追逐战,和空中追逐战,玩家需要驾驶越野车和战斗机和敌人作战,长达22关的游戏流程,每一关都有不同的体验,简直就像重返街机厅一样,画面音乐都更加优秀了,玩了就停不下来,不通关根本不罢休啊。
以上是我为您介绍几款的新街机游戏,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安倍晋三如此坚定的制裁韩国?
这个问题虽然以日韩之间的贸易摩擦这一单一事件所表现出来,但其背后却是日本侵略历史问题、以及国际产业竞争等宏观问题的集合。
对韩制裁,日本为何选择氟聚酰亚胺、光刻胶以及氟化氢?2019年7月1日,在大阪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会议2019年峰会刚刚落下帷幕之时,日本政府立刻宣布,对韩国企业进行制裁,限制其进口氟聚酰亚胺、光刻胶以及氟化氢三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及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原材料。
正如二战时日本对珍珠港的军事偷袭,打的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头几年抬不起头来一样,这次对韩国电子产业的经济偷袭也成功将韩国逼到了经济衰退的悬崖边上。
在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是当前高端移动设备所采用的AMOLED面板市场上,仅三星一家就占据95%的市场份额,而在半导体领域中,来自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则把控着DRAM市场70%以上的占有率,而三星还是世界上除去台积电以外唯一掌握7nm制程的芯片制造商。
然而看似辉煌的背后,却也显现隐忧。根据韩国官方统计数据,2017年韩国在半导体领域原材料方面的自给率仅为50.3%,而具体到核心原材料如“高纯度氟化氢”及“光刻胶”,韩国的生产能力基本为0。
反观日本,则牢牢把控着这几种材料市场的绝对份额,其中“氟化聚酰亚胺”和“光刻胶”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高纯度氟化氢”则也超过了70%,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日本选择这三个材料予以定点打击。
而这次制裁真正让韩国如芒在背的原因则是其畸形的产业结构。严重依赖出口拉动的韩国经济,其半导体产业的出口额在2017年时已经达到全部对外出口的将近2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7%,2018年韩国经济增长一半靠半导体产业拉动。
故纸堆中,日本翻出协议,是韩国言而无信,还是日本不肯反省?根据日本官方给出的声明,此次制裁是因为日本政府表示有证据显示韩国向朝鲜走私相关材料以用于制造有毒武器。半导体材料制造有毒武器,日方之所以给出这个不负责任的原因,就是讽刺韩国,制裁你“莫须有”已经足够。
而这次摩擦真正的导火索是去年11月韩国最高法院就劳工问题作出的对日不利判决。但日本方面认为日韩之间的历史问题,包括慰安妇问题、韩国劳工问题在1965年两国建交时签署的《(韩国)对日请求纲要》后,已经彻底解决。
然而韩国方面则认为,《对日请求纲要》是军政府独裁时期,在未得到民众的授权与认可下,擅自与日发达成的无效协定,因此不予承认。
但根据日本方面7月29日向外界公布的该份文件的全文所显示,该协定共有8个条款,其中明确写明了“被征用的韩国人的工资及赔偿款等其他赔偿金额请求权均包含在内”,而与该协定同时公布的另一份日韩两国在1961年5月的会谈纪要中,韩国代表明确表示“我们想以国家的形式统一(劳工赔偿)请求,面向国内的拨款我们将会以国家政策的形式在必要的范围内给予(个人)。”
而根据日韩最终就《对日请求纲要》达成的协定,在日本政府最终应韩国政府要求赔偿5亿美元之后,日韩双方确认相关历史问题“完全且最终”地解决。
因此,日方认为韩国法院的此次判决明显违反国际法,并且更让日方无法接受的是,2019年2月8日,韩国国会议长文喜相表示天皇应向韩国民众谢罪,所谓打人不打脸,韩国人不仅要打脸,还要当着你面掀你祖宗牌位,早想动手收拾韩国的日本这次有了由头,师出有名,立刻抡起了狼牙棒。
日韩之争,背后是产业竞争的“零和博弈”虽然从长期来看,技术的进步会不断的扩大宏观总需求,继而确保全社会的持续增长,但是在短期之内,产业竞争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在电子产业特别是在显示面板及半导体领域,韩国就是踩在日本的尸体上而站起来的。
二战之后,日本利用作为朝鲜战争后勤补给基地的机会迅速完成资本的再积累及经济的恢复,而为应对随之而来的美苏争霸,美国也开始有意识的扶植日本产业发展,以作为远东地区对抗中苏的桥头堡。
1962年,以日本电气公司引进美国仙童公司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为起点,日本开启了其在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之路。
借助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宏观大背景之下,日本半导体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及现实面板产业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日本的老师傅硅谷的一众高科技公司在日企的猛攻之下,都徘徊在破产的边缘。
面对持续的贸易逆差,美国利用政治上的优势发动了对日本经济的打击。而随着《广场协议》的签署,日元大幅升值,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储存芯片的价格随即快速跳涨。
而自60年代起在政府主导下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则受益于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及芯片价格的暴涨开启了快速发展之路。
然而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在产业的中下游诸如芯片制造、封装以及终端消费品如手机、电脑等领域全面溃败,但是多年的技术及产业积累以及强大的学术及科研能力,使得日本牢牢把控着显示面板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上游产业链,即原材料及制造设备领域。
因而,日本也成了韩国为数不多的贸易逆差国之一。但日韩之间的历史问题已持续多年,为何日本偏偏要选这个时间在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对自己的大客户下手呢?
面对中国的追赶,韩国半导体产业向上突围的政策对日本核心产业造成的威胁是日本发动打击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快速崛起,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国家也积极引导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强化核心竞争力。
而在中国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上突围的过程中,首先遭遇到的就是韩国的相关产业,而具体到面板及半导体产业就是原材料的集成与终端的制造。
相对于韩国,中国拥有更加明显的比较优势,即产业链及市场。中国是当前全球唯一拥有全产业部门的国家,并且相比于只有5000余万人口的韩国只能依赖国际市场所不同,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良的“温室”环境,而在国家的调控与引导之下,在诸如造船、汽车、电子产品终端方面已经对韩国形成全面的取代之势。
而在半导体及面板产业的中游,及IC设计、制造、封装以及终端制造等领域,以华为海思、紫光集团、京东方、小米、OPPO、VIVO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产业集团也在今年突破技术壁垒,迎来崛起,对韩国在这一领域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
因而,日本选择这一时机对韩国发动打击,会迅速有中国企业填补起制裁韩国所引起的半导体原材料需求缺口,因此并不会对日本的相关行业造成影响。
而在大阪G20会议期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频频向中国释放友好信号,寻求不断改善中日关系的契机,也印证了我们的这一分析。
此外,韩国方面在半导体行业上不断向上游试探的准备也是令日本倍感担忧的原因之一。2019年4月30日,韩国政府发布“系统芯片产业愿景和战略”,计划投资1万亿韩元来促进半导体行业研发能力及培养相关技术人才,而一旦韩国在上游原材料领域取得突破,等待日本相关产业的将会是彻底的灭亡。因而日本也不得不在还有能力之时提早动手,将韩国的企图扼杀于摇篮之中。
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美国挑动日韩摩擦,牺牲二者利益以求自保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想突破美国对其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控制以成为正常国家,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地位,从而进一步促进、巩固其经济发展,以防止《广场协议》的再次出现。
而另一方面,面对与俄罗斯的领土争端、朝鲜的导弹威胁以及中韩两国的历史矛盾及领土争端,日本又迫切依赖美国对其提供军事保护,从而确保其以最低的军事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与日本类似的是,通过朝鲜战争美国完成了对韩国的军事掌控,而通过亚洲金融危机又完成了对韩国的经济掌控。
而在美国眼中,日韩两国是盎克鲁-撒克逊体系的外围国家,其存在的目的是和平时拓展美国利益及价值观,战争时充当冲突的桥头堡,以确保美国本土的绝对安全。
因而日韩的分分合合,也都是为美国利益而服务的。
正如两国建交,即使日韩矛盾不共戴天,在美苏对抗的大背景下,强扭的瓜,日韩也要吃下去。而在今日面对中国挑战之时,美国再次从幕后勒紧狗绳,挑动日韩矛盾,破坏东北亚发展局势。
2002年中日韩三国首脑提出建立自贸区、并在自贸区内推进本币互换规模、逐步排除美元的想法。
根据中国方面的设想,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将形成一个覆盖15亿以中高收入人群为主的超级市场,区域内的经济总量将达到近30万亿美元的规模,而中日韩三国互为贸易逆差国的极为互补的贸易结构,将在关税全面减免之后,迎来进一步的腾飞。
然而,这一关乎三国未来的宏伟计划,在17年后的今天,仍未落地,其原因就是每当三国谈判取得进展之时,美国就会用各种手段,加以阻挠。
2012年自贸区谈判刚一启动,日本方面谈判代表松下忠洋以74岁的高龄“为情所困”选择自杀,而后亲华派、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莫名死亡。
2018年12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日韩自贸区第14轮谈判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2月8日韩国议长就对日本天皇发表不恰当言论。引发新一轮日韩摩擦。
更别提慰安妇问题、萨德问题、钓鱼岛问题、竹岛/独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上,在美国的影响与挑拨之下,三国之间矛盾重重,合作共赢变得举步维艰。
而在韩国因此事向美国求援时,美国却一改往日对他国指手画脚的态势,退避三舍,表示无能为力。
结论总而言之,日韩贸易摩擦表面上,是在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大背景下,日本侵略历史问题在没有得到清算的前提下,军事独裁政府为得到日本的资金与技术,在美国的统筹之下,暂时搁置争议、草率建交而最终形成的。
但是剖析其内在原因,在东北亚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三国产业换代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所引发的产业博弈之争,而放眼全球,则是美国为应对中国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去美元潮流的利己主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