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饭股神,如果别人愿意借给你1000万?
盒饭股神,如果别人愿意借给你1000万?
我想对于这种所谓的“好事情”,大部分人都是同意的,但是冷静下来,这1000万真的可以拿吗?
现在如果有人给我1000万,那么我肯定会马上欣然同意的。毕竟1000万,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可能这1000万可以让他们过一辈子中产生活。但是我自己是个非常冷静的,永远都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我看到10年后要归还5000万,我就需要仔细斟酌一下了。
这是一个有偿赠与,或者说是一个投资,而且所要求的回报率非常高
1000万,10年之后偿还5000万。如果是贷款的话,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年息转化范畴,可以说是高利贷。但是如果说是投资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对于受投方来说,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如果想要这笔钱,那么对于受投方来说,绝对是一场投资能力的考验。
我们假想这1000万有一下几种用途
用于自我消费,挥霍。我刚刚看到了下面很多回答,都是欣然接受,因为对于他们目前的状况来说,1000万绝对可以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也可以满足一时的消费挥霍欲望,但是10年后,面对他们可能就是一辈子都无法偿还的债务。
用于简单的投资理财,存银行,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收益,那么就目前看,银行的存款利率年华最多不超过5%,正常的投资理财产品略带风险也不可能超过10%,那么就算这1000万不动,10年后,也不足以用这1000万生够5000万,所以肯定是不合理的。
用于投资固定资产。为什么我要单独拿出来说,因为前几年投资房产的回报率可以说比任何一项投资的回报率都高。但是这两天已经非常疲软。很多投资房产的都是把房子砸在了自己手上,房子也是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按照现在的趋势,现在用1000万购买房产,希望在10年后房产在抛售出去的前提下,所获得资金要大于或者说起码等于5000万,这肯定是不可控的。就算等于5000万来说,得到这1000万的人,没有任何利益可言,这完全是没有意义的。
用于投资市场去交易。股票,期货,债券,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这也是唯一可以在10年之内将1000万的本金变成5000万的办法。这就需要受投人具备很强的投资能力。因为从表象看,在股票,期货市场能挣钱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很多人都是惨淡立场。所以对于没有任何投资能力,不能玩转资本市场的人来说,几乎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拿这1000万也是风险极高的,但是这也是唯一可以拿这1000万的办法。
作为自己的创业资金。其实在这个创业成功率极低的时代,你说10万要在10年内赚50万,这个真的可能比1000万在10年之内赚够5000万容易的多。但是用10万去创业赚钱肯定又没有用1000万去赚钱容易。其实这也是一个悖论。所以,如果采用这个办法,其实风险还高于第四点。
我想大家都看过《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电影中描写男主角的失散多年的伯父给他留下了巨额财富。但是为了考验男主角,给了他10个亿的现金,让他在规定的时间消费完。但最后我们发现,资金数量级越大,在投资市场稳定性越高,结果就是男主角再怎么乱花,钱都没有花完。最后只能以保险的方式,将钱全部“赔”给了哪些购买了减肥险的人。
虽然说这是一部喜剧,但是也反应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状态,越有钱的人越有钱。钱怎么都花不完。越没钱的人越没钱。但是对于1000万的现金来说,还不足以在资本市场掀起多大的波澜所以要用1000万在10年之内赚到大于5000万还是有风险的。
所以对于我目前的的能力来说,面对如此高的的获取代价,我可能还是需要三思而后行,当然这个时代不乏充满激情也充满自信的人,可能在比人看来,1000万10年之内赚5000万非常容易,甚至还可以多赚一个5000万,直接笑纳也没什么不可能!
想找个每天赚400到500块的活?
踏踏实实做点事应该有机会,投资方式有很多,理财产品也是琳琅满目,大家的选择余地有很多。但整体来看,当前无论是做什么项目,这都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是正常市场背景下,每天跑的勤快些,去送外卖应该可以赚400多。但现如今,各大外卖方法与商家的矛盾日益增加,压力越来越大。
从理财的角度来看,想法是不错的,每日收益要达到400-500块钱的话,非同小可,如果不是有索罗斯或者股神巴菲特那样的投资能力,一般普通投资人恐难以实现。
按照这种预期回报率计算,相当于日均收益率最高达5%,我们知道那些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非保本型浮动收益产品都是风险极大的,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不靠谱的行为
年轻人最应该看的十本书有哪些?
《霍乱时期的爱情》
年轻的电报员阿里萨,爱上了少女费尔米娜,门不当户不对的他们被迫分开。后来,费尔米娜结婚生子,而阿里萨在53年里谈了622场恋爱。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阿里萨还在拼死挣扎,就为了亲口告诉费尔米娜,自己依然深爱着她。
这本书里穷尽了爱情所有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如果你想知道,爱情到底是什么,你可以读读这本书。
《活着》这本书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一生。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
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活着”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既强大又软弱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时候来自于喊叫,有时候来自于进攻,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抗着孤独,但同时却又离不开这种孤独,充斥着矛盾。这似乎也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读完这本书,或许你会对“孤独”一词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这本文学著作讲述了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他不仅仅是一本小说,他借主人公的离奇经历,引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描绘了人们在崇高的理想和卑微的现实中的艰难抉择。
如果你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或者你正迫切地渴望逃避现实,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是一位伟大的投资思想家,《穷查理宝典》收录了查理·芒格过去20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
如果一生只有20次下注的机会,你会如何把握?看准了下重注,这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如何确保自己看准并且知止,是人生的智慧与境界。
人人都想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现代社会投资理财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本领。如果你想走进投资的世界,提高财商思维,这本书不容错过。
《人类简史》都知道垃圾食品不健康,为什么我们却拒绝不了奶茶、火锅、炸鸡?
为什么女生一上淘宝就忍不住买买买?
其实这些都赖我们的老祖宗。因为他们曾经吃不到高热量食物,对这类食物的追求才保留在我们的基因里;因为远古时代女性主要负责采集,所以购物欲深深地留存在她们的潜意识中。
人类从过去到现在还有哪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人类文明是否是一场基于想象的狂欢?想了解的话就去看《人类简史》这本书吧。
《人性的枷锁》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菲利普曾经有过很多辽阔的畅想,学会计的时候心心念念想当画家,等到去学了美术的时候又想当医生,他只身闯荡欧洲,但一个梦想也没有实现,最后反倒还破产了。最终,他选择回到现实,和自己的挚爱携手在小渔村度过了安稳顺遂的余生。
我们都跟菲利普一样,也曾一腔热血想勾勒出一副精美绝伦的人生图景, 但是具体要如何做,才不至于最后一事无成?
秘密就在这一句话里——专注眼前。
《围城》“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为什么男主方鸿渐,每做一次决定,最后都会觉得痛苦?
他从一座城里挣扎着逃了出来,但是最终只是陷于另一座城的禁锢,无论怎么挣扎都逃脱不了被束缚的命运。
那么婚姻到底是什么?这座围城又是怎么样的?无论你此刻是否已经身处围城,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小妇人》有人早早结婚,有人多年独身,有人远走异乡辛苦打拼,有人留在家乡常伴父母......
到底哪种才是更好的生活?到底哪一条路更好走?
如果此刻的你迷茫不定,可以看看《小妇人》这本书中四姐妹的选择:
老大梅格漂亮端庄,有些爱慕虚荣;老二乔自由独立,渴望成为作家,老三贝丝善良羞涩,热爱音乐,老四埃米聪慧活泼,爱好艺术,希望成为一名上流社会的“淑女”。
所有时代的所有女孩成长过程中所要面对和经历的,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初恋的甜蜜和烦恼,感情与理智的抉择,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贫穷与富有的矛盾。
相信看完这本书,你也会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
《自控力》说好要早睡,结果又熬到半夜两点;
说好只玩半个小时,结果捧着手机根本停不下来;
说好今天要写完这份报告,结果还是推到了明天......
拖延——放纵——愧疚——拖延
这是否是你的日常?你是否对自己的拖延症深恶痛绝?是否迫切地想提高自控力?
《自控力》这本书来自斯坦福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书里面提供了许多提高自控力的实操方法,84%的人表示这本书行之有效,有需要的话就快去读一下吧。
怎么感觉应该是海伦叶荣添在一起?
TVB鸿篇巨制的电视剧创世纪2天地有情主要讲的是叶荣添和马自强为了帮助好兄弟许文彪完成建设无烟城的伟大理想重新振作起来,许文彪同母异父的弟弟张自力误以为害死哥哥的凶手是叶荣添,为了替哥哥报仇他从菲律宾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香港。
因为叶荣毅的死,叶孝礼一直打压叶荣添,张自力来到香港后投靠了叶孝礼,利用他的地位和财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来叶荣毅绑架叶荣亨的事情败露,叶孝礼和叶荣添和解,叶荣添也知道了张自力的真实身份。
叶荣添跟张自力解释了许文彪的死因,知道真相后张自力还是没有放过叶荣添,他暗地里跟霍景良合作破坏他们的无烟城计划。在一番计划之下张自力反水霍景良,夺取霍氏集团董事长之位,并杀死霍景良。
成了霍氏主席之后,张自力和叶荣添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张自力此时被恶魔附身,要致叶荣添于死地,在张自力爸爸的通风报信下叶荣添逃过多次险境。最终张自力叔叔识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抓住了他们,通知自力过来。
自力来后质问爸爸为什么,一番争执之下自力发疯似的打死叔叔和众多手下,拉着叶荣添离开,不料半路遇到泥石流被困车内缺氧昏迷。最终张自力抢救无效死亡,叶荣添命大活了下来。没有阻碍后叶荣添一帆风顺,多年后完全了许文彪建设无烟城的理想。
创世纪2原本的剧情并不是我上面写的那样,之前的剧本是被绑架到菲律宾的叶荣亨和彭芷蔚被救回来后,叶荣亨知道了自己是被亲哥叶荣毅和许文彪联手绑架的,之后他性情大变,性格扭曲,跟许文彪一样黑化,彭芷蔚惨遭轮奸,同样也恨透了许文彪。因此叶荣亨和彭芷蔚联手坏事做尽,阻挡叶荣添建设无烟城。
当时吴奇隆是台湾的偶像明星,人气极高,因此他的经纪公司不愿意吴奇隆饰演反派角色,破坏正面形象,无奈下剧组更改剧本,让张自力顶替叶荣亨成为许文彪之后的又一大反派。
在创世纪1中,叶荣添有两个红颜知己,因为不愿看到颖欣终日活在担忧之中,叶荣添放弃颖欣,颖欣后来嫁给了许文彪。许文彪死时她被陷害成了杀夫凶手,逃狱时被警察击毙。
霍希娴多次被叶荣添利用,她悲痛欲绝。无奈下选择结婚,之后又因为放不下叶荣添,疼爱她的丈夫希望她幸福选择跟她离婚。叶荣添的鲁莽导致颖欣惨死之后,霍希娴离开了香港。
创世纪2原来的剧本是离开香港一段时间后,霍希娴放不下叶荣添,她重新回到香港跟叶荣添在一起,最后结婚。因为在电视剧开拍的时候陈慧珊不幸患病,要去美国治疗,剧组在不得已之下修改剧本,要郭可盈接着饰演颖欣双胞胎妹妹美娜和叶荣添走到一起。
创世纪2最让人诟病的是张自力从一个小混混转身一变成了商业精英,这点不符合常理,难以让人接受。创世纪2之所以没有创世纪1经典,估计就是因为多次修改剧本。
你认为全民读书日活动的意义在哪?
谢邀!
在我看来,越是提倡什么,证明越缺乏什么。
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提倡的内容都不一样,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各个时代所喊的口号。终身学习这个概念也是这几年喊的比较厉害的。
我们阅读或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有句话可以对现在我们的阅读和应用的关系做一个形象的总结: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这是为什么?
另外,我们现代人有一种知识焦虑症。以为只要表现出一种自己在不断看书学习的状态,自己就可以获得知识,就可以进步就可以成功。然而,很多时候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安慰。
有多少人真的懂的怎么阅读?有多少人所谓阅读看的是毫无营养的快餐小说?有多少人会去看一本专著?加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主流。,可是,碎片化学习的方式能够形成知识体系吗?能够真正让我们得头脑武装起来,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吗?图书馆里面厚厚的专著,又有几个人会去认真研读。
我不是说读小说不好,更不是反对碎片化阅读。俗话说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的心,就算躲在厕所利用三五分钟看一篇文章,也是有收获的。关键在于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提倡全民阅读日,也恰恰说明了我们的终身学习,大多数是在喊口号。如果每个人都认可并贯彻执行终身学习,还需要设立“全民阅读日”?
以上,若有不妥,欢迎指正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