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命运之柱,如何判断庄家出货的手法?

2024-08-04 06:07:26 82阅读

突袭命运之柱,如何判断庄家出货的手法?

俗语说得好: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只要手中有钱,买股票谁不会?但买了股票之后,由于主力的持仓量较大,如何在满足目标盈利的情况下将其 再换回钱,难度就明显增高了。

出货,作为主力运作中的最后一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决定主力运作成功与否的最关键一环,也是最难的一环。有些主力正是由于出货环节把握不好,功亏一篑。接下来给大家系讲解一下主力出货技巧,希望对各位投资者的实盘操作有帮助!

突袭命运之柱,如何判断庄家出货的手法?

在庄家的市场运作过程中,出货派发是最后一道程序,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庄家,只有将手中的筹码派发出去,才能使账面的盈利变为实实在在的获利。虽然庄家的行为较为隐蔽、较为高明,但在派发的行动中,或迟或早、或多或少总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总是会有一些征兆。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一些现象,就要注意庄家的出货了。

庄家出货的征兆

1,到达目标位

庄家在炒作股票时,一般都在事先设计好了,股价上升的高度和庄家出货的点位或出货的股价区域。当股价达到予定的目标位时,庄家就根据计划开始派发筹码。

2,该涨不涨

股价在一定的高位,目标股的基本面,技术面和大盘都向好的情况下,该股理应上涨,但是就是不涨,甚至下跌,说明庄家出货。

3,消息频传

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股评人士都大力宣传目标股,重大的资产重组,业绩大幅度的提高等,这些都是庄家在市场中放出的烟幕弹,为掩护自己全身退场做准备。

4,脱离价值

股价过度透支其内在价值,多数股票的股价翻倍,甚至为几十倍,必然股价有强烈的回归要求,表明目标股离头部不远了。

这里我要说的是,听到的好事不断,但是股价却是表现雷声大,雨点稀。

庄家出货筹码的形态特征

(1)庄家获利空间:洗盘一般小于20%,出货一般大于50%,甚至100%。

(2)是否护盘:洗盘时股票价格维持在短期均线之上,即使跌破也不会引起大幅跌落,缩量盘稳后又会继续向上;出货时股票价格跌破短期均线,不能重回线上继续向上运行。

(3)支撑压力:洗盘的目的是为了恐吓市场中的浮动筹码,股票价格在主力打压下快速走低,但在其下方能获得强支撑;而出货的目的是为了兑现筹码,所以往往股票价格在主力拉抬下快速走高,但在其上方出现明显滞涨。

(4)价格方法:洗盘,主力会构筑新的价格方法,为下一次的发力做蓄势准备,整理后最终都会向上突破;而出货,则是在方法整理后低点不断向下移。

(5)成交量:洗盘的成交量特征是缩量,随着股价的破位下行,成交量持续不断地萎缩,常常能创出阶段性地量或极小量,但上涨时成交量却放得很大;出货前股价往往经过大幅上涨,成交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且在股价转入下跌走势后,成交量依然不见明显缩小。

(6)均线系统:洗盘时仍然呈向上发散,趋势走好,多头排列不变;出货时被破坏,或者开始向下。

(7)筹码分布:洗盘时,底部的筹码一般总会有10%左右沉在下面不向上移动;出货时底部的筹码基本全部移动到了新的筹码分布区内。

(8)整理时间周期:洗盘的时间周期通常都较短,一般5至12个交易日就结束;出货的时候,股价盘整的时间周期即使超出洗盘的时间周期(5~12个交易日),仍然会表现出不温不火的震荡整理走势或缓慢阴跌走势。

一般来说,主力的派发出货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主动派发出货;另外一种是被动派发出货。

1.被动派发出货

①大盘出现比较大的转势行情,主力无法继续拉升股价,必须暂时套现离场,等待更好的时机。

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发生恶化或者出现重大问题,主力必须套现以规避风险。

③重大利空消息出现,无数股民恐慌抛盘,股价崩塌,主力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只能跟着股民卖出。

④政策大力打压,增加拉升难度,主力不得不套现离场。

⑤主力的资金已经到期,必须及时套现归还。

⑥主力的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必须不计成本地卖出套现,以便能够及时处理资金问题。

2014年4月初,证通电子(股票代码:002197)在经过一段下跌行情后,股价滑落至一个较低的位置。随后该股在低位形成了堆量形态,并开始放量上涨,主力介入的迹象比较明显。2014年4月,上证指数大幅下跌,迫于大势的压力,介入证通电子的主力无奈被迫派发出货,随即该股股价开始大幅下跌(如图5-2、图5-3所示)。

图5-2 2014年4月上证指数K线图

图5-3 2014年3月至4月证通电子K线图

2.主力主动派发出货

①股价已经达到了主力的目标价位;

②大盘的人气已经上涨到极限,买盘汹涌,大规模套现的良机出现;

③出现了与庄股相关的难得的利好消息,引起了买盘的蜂拥而入;

④上市公司基本面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是主力全身而退的好机会。

介入嘉寓股份(股票代码:300117)的主力在大幅拉升股价后,成交量也在跟着不断增加,说明此时市场人气较为旺盛,而主力也正是看中了这种环境所创造的机会,趁机大肆出货,快速套现。当主力套现了结的时候,股价也跟着迅速大幅下跌(如图5-4所示)。

图5-4 2015年4月至5月嘉寓股份K线图

主力出货案例图解

1、短线主力的出货手法

2、中线主力的出货手法

3、长线主力的出货手法

4、拉升末期的低开高走出货手法

5、拉升末期的高开低走出货手法

6、盘头阶段的低开高走出货手法

7、盘头阶段的高开低走出货手法

8、盘头阶段的天量出货手法

9、盘头阶段的震荡出货手法

10、盘头阶段的杀跌出货手法

庄家出货技巧

1、涨跌停板出货:

庄家短期内发力将股价拉至涨停板,由于急拉资金成本较小,然后在涨停板上封住大单,此时散户便会跟风而入,随后主力撤掉之前的大买单,在涨停板上偷偷出货,待买单减少时再封大单,不断循环,跟风的散户一一被套,因此高位放巨量涨停,大概率是庄家出货。

2、高位盘整放巨量突破:

庄家在高位突破时,放出巨量(超过10%的换手率),散户只要静下来想想,庄家此时已经获利颇丰了,为何突破会放巨量,很明显,巨量是短线跟风盘扫货和庄家边派边拉共同达成的,这是明显的庄家出货手段,此时庄家都开始出货了,这股还有得玩吗?

3、飘带式出货:

股 价飘带式拉高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出货方法。操盘手在每一个买盘上都挂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买盘,促使股价逐渐飘带式上移,总会有沉不住气的人勇敢买进,其实上面的卖盘都是主力自己的,因为持仓者都想卖最高价格,一般不会挂出卖,所以,你如果买进来,那就离下跌差不多了。要注意:多数人认为飘带式是主力拉高的方 式,其实这是一种出货的方式。

4、利用消息出货:

这里的消息不必 多说,就是散户自己常说的“我有内幕消息”。有理智的散户都该想想,你作为一名资金量10-50万的散户,比你资金大10倍以上的很多,为什么“内幕”消息就能第一时间让你知道,如果不是第一时间,那么这还叫内幕消息吗?真要拉,传达你这都多久了,早都拉了几十个点了,可是为何现在还没启动,是主力要带上 你一起赚钱吗?

我们在理解分时图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理解分时图出货形态,因为庄家开始出货,那么后面下跌便是 一种必然,那么庄家出货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形态这就是分时图的作用,理论上任何一种分时形态都表现出资金意图,无论是吃货洗盘还是出货都必然的通过分时图表现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看分时图的出货形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盘大量,分时冲高回落都是出货表现。

5.凶狠的对敲出货:

对敲出货的特点:

1、突然出现大手笔买单,股价直线上扬,随后快速回落,如此反复多次,整个过程几秒钟内就完成了,散户根本来不及反应;

2、一大手笔买单压顶,下面不断有大买单涌现,让散户误以为庄家吸货,纷纷跟风入场;

3、股价抽风后恢复平静,后市或继续横盘(在出货初期常出现),或大幅下跌(在出货末期常出现);

4、对敲出货至少会持续3-5个交易日;

5、量升价平,放量滞涨。

经典案例:

6.拉高出货

拉高出货有一个较普遍的共性,就是庄家往往在大盘刚刚止跌后不久,就开始有计划地拉高出货。这是因为这类股票筹码比较集中,只要庄家自己不抛售手中的筹码,股价受到的实际上行压力并不会很大。另外,只要大盘不跌,就不会有过多影响拉高的因素。拉高出货是主力利用 大盘反弹或个股重大利好大幅拉升股价吸引散户追涨买入暗中出掉自己手中筹码的一种出货方式。

主力拉高出货的经典示例图:

庄家出货的时间和空间

1,出货的时间

庄家出货是整个坐庄过程中最难的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庄家的出货是有计划的撤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时间。出货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庄家持有的筹码多少,大势的好坏,操盘手法高低等因素坚定。

① 庄家出货最低需要时间为半个月至三个月;

② 高位振荡出货的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甚至更长;

③ 庄家以跌停板出货的时间一般在2个星期以内;

④ 以快速拉升并快速下跌的方式出货需要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2,出货的空间

股价上涨的幅度较大,股价达到了高位,成交量显著放大,股价已达到出货的空间。庄家出货的空间最低需要在20%以上,累计上涨幅度越大的股票,所需出货的空间越大。上涨数倍的股票需要股价再拉升30%—50%的空间,或者砸盘跳水20%—30%的空间才能出货。

面对出货我们应该怎么做?

1、一定设立止损点。

凡是出现巨大亏损的,都是由于入市的时候没有设立止损点。而设立了止损点就必须执行。即便是刚买进就套牢,如果发现错了,也应卖出。做长线投资的必须是股价能长期走牛的股票,一旦长期下跌,就必须卖!

2、不怕下跌怕放量。

有的股票无缘无故地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交量的放大。尤其是庄家持股比较多的品种绝对不应该有巨大的成交量,如果出现,十有八九是主力出货。所以,对任何情况下的突然放量都要极其谨慎。

3、拒绝中阴线。

无论大盘还是个股,如果发现跌破了大众公认的强支撑,当天有收中阴线的趋势,都必须加以警惕。尤其是本来走势不错的个股,一旦出现中阴线可能引发中线持仓者的恐慌,并大量抛售。有些时候,主力即使不想出货,也无力支撑股价,最后必然会跌下去,有时候主力自己也会借机出货。所以,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见了中阴线都应该考虑出货。

股市里面亏大钱的原因,发现有下列几个常见现象,值得投资人深思。如果能够对此加以重视、反其道而行之,则投资人可以因祸得福,寻找到股市里面赚大钱的方法。

亏钱原因一:高位重仓低位轻仓绝大多数股民的心态,往往是熊市的末段,胆很小,只敢小批量买入。但是,随着股指的上行,股民赢利的增加,开始胆大,并且往往是越来越大;到了牛市的高峰期,甚至有人头脑发热、借贷入市。这就构成了输钱和输大钱的一个重要原因:低位的时候轻仓,高位的时候重仓。可见,要避免亏大钱、进而赚大钱,就必然要做到:“低位敢于重仓,高位勇于离场。”这一方面需要投资人有看大势的“慧眼”,另一方面,要有低位力排众意、敢于重仓的勇气,高位要有不恋小利、甘于淡泊明志的自制力。由此看,在股市里面尤其是在二级市场要能够获大利的话,不但要有大智慧,而且要有高超的修养。

亏钱原因二:投资不当血本无归从银广夏的例子看,输大钱的重要原因在于选股不当。可见,不论机构还是股民,都有选股不当的问题。都有缺乏基本投资理念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在选品种的问题上,要做到“避免输大钱,着力赢大利”,则必然要注意:大盘高价,从来都是投资的大忌。在小盘、中低价股上选择中长线的投资品种,才是获得厚利的常胜之道。

亏钱原因三:不止损赔大钱相当多股民是这样由小亏变为巨亏的:买了股票,赚钱没有走,结果变成打平;打平时想赚了再走,结果变成浅套;浅套时想扳本再走,结果变成深套。深套之后,总有一天终于熬不住了,终于认赔,恰恰卖出卖在地板价上。小赚小亏变成巨亏,就是这样演变的。

上述现象中,固然有投资人不识大势的原因,但是,也有不知道止损、不善于止损、没有壮士断腕勇气的原因。一般说,每到总账亏损10%的时候,要么是操盘人出了问题,要么股市出了问题,投资人到此就可以,也应该反思亏损的原因了。

张郃在关羽手底下可以撑几个回合?

张郃,曾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交手,可惜战绩从未理想。

张郃既位列于河北“四庭柱”,是一名与颜良、文丑齐名的猛将;又位列于曹魏“五子良将”,是一位与张辽、徐晃齐名的智将。官渡之战,曹操亲口夸赞张郃为“韩信归汉”;汉中之战,刘备亲口夸赞张郃为“胜夏侯渊十倍”;巴西之战,诸葛亮亲口夸赞张郃为“魏之名将,非等闲可及”,还说“除非张翼德,无人可当”。

张郃与蜀汉五虎将都有过遭遇,除关羽外,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全部交过手,但战绩非常惨淡。

张郃VS张飞,被打惨。

张郃五次遇张飞,最终被打惨。

当阳桥,在张飞的三声怒骂面前,张郃夹在曹营十大猛将中,根本不敢出头,甚至大气都不敢喘;夏侯杰怒吐肝胆汁是一个导火索,曹操调转马头就跑,而张郃则紧随其后溜之大吉。

赤壁败逃的葫芦谷口,张飞跳出来大骂“操贼哪里走”,让曹营众将“尽皆胆寒”;骑无鞍马的许褚,还有张辽、徐晃三人上前群殴张飞,而张郃则紧跟着曹操夺命狂奔。

直到巴西之战,张郃终于雄起了一回,为了立功,竟然主动请缨去攻城。主帅曹洪客观实际地劝说道,现在是张飞镇守巴西,非同小可,不宜冲动。张郃听了之后,牛皮吹得哐哐响,“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此去必擒之!”然后主动拿下了军令状,慷慨进军。但是在真正与张飞交手后,张郃的牛皮立马就爆了,被张飞连败三次。

第一次,阆中之战,张郃与张飞列阵单挑三十合,并不落下风。张郃看到后山上的旌旗(张飞虚张声势),立即心虚,急忙退军,被张飞挥兵掩杀,败逃二十余里。

第二次,菪渠之战,张郃夜间截营,与张飞厮杀三五十合,仍未落败。张郃的后军被魏延杀散,大惊之下,溃败而走,三寨俱失,连续撤退五十余里。

第三次,瓦口关之战,张郃与张飞单挑十余合之后,诈败未遂,坚守不出;瓦口关被攻破之后,张郃在仓皇之下与张飞单挑不到十合,就火速退走。

张郃最终被全歼了三万人马,是作战生涯中被打最惨的一次!在被张飞追逐而逃命的路上,张郃滚鞍下马,从林间小道爬上山坡,钻草丛逃命而去。在回到南郑后,张郃被曹洪以军令状喝斩;郭淮说张郃是曹丞相的爱将,不宜杀头;曹洪作罢,让张郃将功折罪,带兵去进攻葭萌关。

张郃最终小命得保,当别人问他凭什么“视张飞如小儿”时,张郃说,我从未说过那种话!

张郃VS赵云,被打蒙。

张郃五次遇赵云,最终被打蒙。

穰山之战,张郃首次遭遇赵云。黎明时分,张郃与高览前后夹击,堵截住了落单的刘备。此时,单枪匹马、连夜奔波的赵云从后军突袭而来,一枪挑了高览。在看到昔日的搭档被一枪秒杀后,张郃的内心阴影是巨大的,胆气受到了百万点暴击,仓皇与赵云接战。三十合后,张郃带着人马狼狈而逃。

长坂坡,张郃带大队人马拦截赵云。在单挑十余合后,赵云不敢恋战而走(意在突围),大意之下摔入了陷马坑。张郃立即挺枪就刺,但在看到赵云的红光护体、腾空而出后,张郃简直吓尿了,抱头就走。

赤壁败逃的乌林道口,赵云突然从刺斜里杀出,曹操被惊吓到几乎坠马。曹操命令张郃、徐晃双战赵云,张郃只好硬着头皮硬上。在曹操突围后,张郃立即给徐晃使了个眼色,于是二人赶紧跑路了。

汉水之战,张郃、徐晃带队将黄忠包围多时,正要威风抖擞之时,赵云驰援而来,接连刺死了慕容烈、焦炳。张郃看到赵云,立即就软了,在看到赵云的枪法“遍体纷纷,如飘瑞雪”时,张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大叫一声就跑(声音都变腔了)。徐晃听见张郃惨叫,立即跟着远遁。

空营计,赵云匹马单枪立于营外,寨门大开。曹操亲自率大队人马进攻,张郃、徐晃也稳定心神后围了上来。在看到赵云一人一骑后,张郃与徐晃面面相觑不敢上前。曹操下令进攻,张郃、徐晃硬着头皮向前,但是看到赵云岿然不动,张郃立即翻身就回,连带着徐晃也扭头就跑,于是曹操及其大队人马一起奔逃。

张郃绝对是被赵云打蒙、吓蒙了,而且还三次将猛将徐晃带跑偏,也是没谁了!

张郃VS马超,被打跪。

张郃仅遭遇马超一次,就被打跪了。

潼关之战,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曹操是曹贼、奸贼、恶贼、逆贼,又奋威交加,用了八九合就把于禁打到拉稀。张郃不认识马超,之前也没听过他的名头,看他是个生瓜蛋子小白脸,以为是个好捏的菜。于是在于禁脆败后,张郃上场了。“战二十合,张郃亦败走”。

张郃明确感觉到了马超的凶猛之势,犹如泰山压顶般让他喘不过气来,于是仓促应付了几下就火速撤退了,回到队内,张郃的心脏还在狂跳。在看到马超与许褚的恶战后,张郃心中更加后怕,“我去!好悬!真看走眼了,还好我跑得快!”

张郃VS黄忠,被打脸。

张郃被曹洪派来侵犯葭萌关,遇到了前来御敌的黄忠。张郃一看是个老头,当即就笑了,“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战耶?”张郃忘了前不久大战张飞时吹过的牛,这次又过了一把嘴瘾。张郃在与黄忠单挑二十余合后,感觉后军有异动,心慌之下,急忙撤军。

张郃被黄忠全力追杀,最终节节败退了九十余里!张郃这个脸,被打得够肿的!

纵观张郃与四虎的交手,被张飞打惨,被赵云打蒙,被马超打跪,被黄忠打脸,其战绩简直惨不忍睹。如果张郃遇到关羽,表现如何呢?如果张郃敢于挑战关羽,可以抵抗多少回合呢?

张郃的武力,到底如何定位?

张郃在张飞等四虎面前,似乎完全当不起“猛将”之称,其实,这正是张郃“智将”的完美体现。张郃有将帅之才,相对于其武力,他的智力和策略更胜一筹;曹操、刘备、诸葛亮对于张郃的夸赞,其实更多的是在认可他“智将”这一层面。张郃每逢与人单挑,其作战策略是:

其一,遇到不如自己者则穷追猛打,比如在巴西之战中努力作战刺死雷铜,在街亭之战中奋威作战杀退王平。

其二,遇到与自己相当者则努力作战,比如在官渡之战时遇到张辽,单挑四五十合平手;在许褚、高览也开始单挑后,四人捉对厮杀,张郃又与张辽单挑多时。

其三,遇到明显强于自己者,要么是消极怠工,比如南郑之战时车轮战庞德,只打了三五合就撤了;要么是明哲保身,风向稍有不对,则立即保命要紧,遇到赵云、马超这种杀人王,张郃跑的比谁都快!

此外,张郃的疑心特别重,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即撤退,也就是说,他宁可误判,也不愿承担风险,这从他与张飞、黄忠的单挑表现就能看出来。

正是张郃的明哲保身、谨慎保命等处世策略,让他隐忍到了三国后期,成为“四庭柱”、“五子良将”中仅存的一位。在老赵云病逝后,张郃竟然傲视群雄、天下无敌。在剑阁之战中,关兴、魏延演戏太逼真,张郃追着关兴穷追猛打,又被“诈败王”魏延骂糊涂了,最终被引诱到木门道后遭乱箭射死。

张郃真正的武力到底如何呢?我们忽略他与赵云、马超的作战表现,可以主要参考以下两点:1.作为河北军的头号战将,可与张辽单挑数十合(保守估计六七十合),完全战平,且余力饱满,但斗志不足;2.领了军令状奋力作战时,可以单挑张飞近五十合,丝毫不落下风。

综合来看,张郃的武力,绝对不像他在赵云、马超面前所表现的那么菜,他应该有非常接近张辽的战斗力,但他向来底气不足、战斗意志力太差。如果张郃奋力作战,估计能够抗住张飞(瓦口关时期)七八十合。

张郃单挑关羽,可以支撑多少回合?

张郃归顺曹营时,关羽已经离开,二人从未谋面,但张郃绝对饱闻关羽之威名,估计耳朵都起茧子了。直到华容道,张郃终于遭遇了关羽。许褚、徐晃等人都保持沉默,张辽在关羽面前苦苦求放过,张郃见此阵仗,耷拉着脑袋,头都不敢抬!赤壁之战时期,关羽的武力,基本还保持了巅峰期的水准。巅峰期的关羽,战斗力十分恐怖,可以奋力战退许褚+徐晃,可以三刀砍死文丑,不仅攻击力刀刀暴击,其防御能力、应急反应都是出类拔萃。

如果张郃敢于在华容道口站出来单挑关羽,因为此前疲于奔命、体损严重的因素,他极有可能十合之内被打傻;如果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命,也会在二十合之内被打败。这个时期,即便是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单挑,张郃在关羽面前,也支撑不到五十回合;如果想在关羽面前溜之大吉,则八成会被赤兔马追而斩杀。

巴西之战时期,关羽已经五十四五岁了。此时的关羽,相对于张飞的武力表现一如既往地稳定,他的武力值已经大幅度下滑,不仅体力下降明显,而且耐久力更差,青龙刀已经有些压手,赤兔马也早就老态龙钟了。客观地讲,关羽此时的武力值,大概只有巅峰时期的七八成,当他遇到了马超的部将庞德,打了一百五十回合,最终却力不从心。

如果张郃在瓦口关碰到的是关羽,双方公平单挑的话,张郃估计能支撑七八十合;如果张郃能够突破心理,打了鸡血似的提升斗志,绝对能够力抗关羽上百合。

那些挂科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有人会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就不是完整的大学”。当然这句话,见仁见智!有的人觉得学习是很重要的事情,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求自己门门功课80,90以上;有的上大学之后,就开始放纵自己,在期末考试中挂科【成绩低于60分】!大学挂科现象严重吗?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一讲“大学挂科那些事”:

一.怎么样才会挂科?

大学有两种课程(1)必修课(2)选修课。

1.必修课挂!

(1)根据大多数大学的评分标准,一般都是28开或者37开,46开等等。【意思是:平时成绩(考勤,课堂作业)占20%—40%,期末考试成绩(考试卷面成绩)占80%—60%】

(2)期末考试都是百分制,其实并不是说那张卷子你低于60分就会挂科,而是说在老师即使给你平时分打满,你卷面成绩折合过来依然打不到60分!

举个例子:如果是28开,平时分老师给你打满 ,如果你挂的话,说明你的期末卷面成绩低于50分!但是说实话,期末考试卷面分低于50分的同学,考勤和课堂作业几乎不可能的高分!2.选修课挂!

选修课又分(1)专业选修课(2)通识选修课!【这两种选修课的成绩都不计入大学学业成绩GPA,以及学位课成绩】

(1)选修课考试成绩评定的方式各种各样,小编见过的有:(1)上交一篇电子版或者手写板的结业论文或者报告(2)开卷考试(3)完全依赖考勤和课堂作业(4)闭卷考试(5)实验操作考试(6)实验报告等等。

(2)这些选修课,如果你挂了,说明你完全没有把大学的课程放在心上。因为完成这些课程可以说大学里最简单的事情了【当然有的专业选修课闭卷考试,还是蛮难的!】。选修课考试只要不是闭卷,基本上都可以过!

二.挂科后有什么后果?1.挂科后果分析(1)必修课挂科,GPA会陡然下降!

小编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没有挂过科!小编有一个室友第一次挂科是挂在了生物化学这门课(5学分),他之前的GPA是3.1左右。生物化学他只打了48分,成绩一出来,他的GPA立刻变成了2.7左右!

(2)必修课挂太多,学分欠大多会被警示!

大学里有的必修课不是学位课【比如: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马哲,毛概等等】,其他又部分课是学位课【小编是临床医学,我的学位课有:内科学,诊断学,外科学,生理学等等】。一般来说,学位课学分高【小编一门诊断学7学分,内科学8学分】。

如果学位课挂到GPA低于2.0,1.8,1.5,1.2(各个大学标准不一样)!会收到无学士学位的学业警示!如果必修课挂太多,学分欠到18,20,25,30学分(各个大学标准不一样),学校会给予留级,留校察看,劝退,勒令退学等等的警示!

(3)挂科记录,影响保研,本科期间的部分奖学金和助学金!

有的很多大学(比如小编的本科一所湖北的普通一本大学),如果要参加保研的学生必须是本科期间没有挂科记录!

本科期间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校级几等几等还有社会奖学金。这些奖学金都是按照学业成绩来评定的!如果挂科比较多,GPA一定会下降!很难竞争过别人!

(4)GPA下降,影响出国留学!

现在参加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出国读研究生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出国读硕士。不管你是去美国,英国,香港,日本或者新加坡。除了语言成绩之外,还需要GPA成绩!

不少TOP30的大学要求:本科是211及以上,GPA大于3.2。本科非211,GPA大于3.5。TOP80大学要求:本科211,GPA大于3.0。本科非211,GPA大于3.3。

我们可以看到挂科影响GPA,GPA又影响出国留学!所以想出国的同学们谨慎挂科,期末好好复习!

三.挂科之后如何补救(就是第二个问题,挂科的人后来都怎么了?)

这第二个问题很有意思!“那些挂科的人后来都怎么了?”

答案:当然是参加补考!补考如果没有过,就参加重修。如果年年重修都没有过,参加毕业清考。毕业清考还是没有过,就延迟毕业!

结语:

挂科就是不及格!挂科不应该成为大学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它更应该成为一个“耻辱柱”!

(1)如果你在大学阶段一次都没有挂科,那么你很不错,你把学习放在心上!未来的学习记得加倍努力,争取保研或者拿奖学金,刷GPA等等!

(2)如果你在大学阶段挂过一两次课,没有关系!你要提高警惕,你之前的学习态度或者学习方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你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目标和习惯!并且加油补考,如果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虑补考通过后重修刷分!【因为挂科补考的分数通过的话,不管你补考试卷上多少分,最终成绩都是60分!所以如果你想刷GPA,你可以考虑重修刷分!】

(3)如果你在大学阶段挂了很多科,那么你要格外警惕了!因为你很有可能会面临留级,或者退学!挂科挂到留级,小编班上也有两三个同学,他们的确是上课几乎不来,连医学实验课也不怎么来,医院临床见习实习也很少去!他们就是学习态度太不端正了,有点自我放弃的节奏!希望这些同学早日觉醒,早日发现学习的重要性和兴趣!

欢迎大家,关注“大学生生活”!

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的?

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正是这样的人,可能连勃列日涅夫自己都不相信,他最终能问鼎苏联权利之巅。

说的勃列日涅夫,很多人可能觉得他能力非常“平庸”,似乎除美男子之称外,再找不到能拿出手的真本领。

然而正是这种所谓的“平庸”,才让勃列日涅夫在两位强人之争中“捡了漏”,成功问鼎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

很多人认为,勃列日涅夫的华丽转身,是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之间妥协的结果,实际上也可以算是一种捡漏。

在苏联的最高领袖中,勃列日涅夫有两个长处是别人所没有的,一是他善于讲笑话,二是他身后的声誉高。

几年前的一次俄罗斯民调显示,有39%的民众对勃列日涅夫表示欣赏或尊重,这个好感度远高于其他领袖。

可能有人会问,如此这般为何还能问鼎权利之巅?答案就是“平庸”, 因为平庸才使他躲过无数次政治斗争。

下面我们就聊一聊,勃列日涅夫是如何从打酱油角色完成逆转达到人生巅峰的?

在勃列日涅夫登顶之前,基本算是一个打酱油角色,几乎没人认为这位身材魁梧的美男子能成为苏联领袖。

尽管青年时期的勃列日涅夫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他的升迁之路却是异常的顺利,33岁时就已担任州书记。

二战爆发后,勃氏先后担任集团军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勃列日涅夫从未上过前线。

二战胜利后,勃氏深得斯大林信任,成为苏共中央书记。在当时苏共委员会中,他是公认能力最弱的一个。

但人缘特别好,原因就是他对谁都不会构成威胁。勃氏也明确表态,自己没有领袖的能力,更没有啥野心。

进入核心领导圈的勃氏,一路扶摇直上,先后担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

1960年,勃列日涅夫担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这个虚职让他躲过了激烈争斗。

没有人相信,四年后的一场政变,让勃列日涅夫成为了苏联领袖。就连他本人也难相信,他会脱颖而出。

当时的赫鲁晓夫正在度假,首都的一场政变却在悄然而至。对于这场政变的策划者,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

大部分学者认为,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克格勃负责人谢列平及中央主席团书记苏斯洛夫是主谋。

原因是主席团开会之前,勃列日涅夫才接到通知匆匆赶回莫斯科,当时的报告不是他做的,而是苏斯洛夫。

苏斯洛夫在苏联政坛,被人经常称为“灰衣主教”,比较擅长幕后策划。谢列平和波德戈尔内也有觊觎之心。

作为参与者的勃列日涅夫,在听到有人让他给赫鲁晓夫打电话时,勃氏竟差点被吓晕过去,非常惶恐不安。

在赫鲁晓夫被判下野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成为最高权力的有力争夺者,双方谁都不愿将领导权拱手相让。

局势处于僵持之际,“无心争权”的勃氏成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过渡人物,他也只是个理论家,且性格温和。

实际上,勃列日涅夫的当选,就是当时各方政治力量寻求平衡的一种结果。勃氏仅被视为是一个过渡领袖。

勃氏成为领袖后,苏联依然是“三驾马车”当政,勃氏不急不躁,强调集体领导,用了12年才完全掌握权力。

据赫鲁晓夫之子回忆,当时的情况僵持不下,大多数人赞成自然过渡,即由第二书记接替第一书记来当政。

当时勃列日涅夫不仅拒绝打电话,而且不愿做反赫报告,他说自己与赫鲁晓夫共事多年,无法向其解释。

最终,苏斯洛夫承担了这两项任务,完成了政权更替。在两强之争中,苏共不得不使用勃列日涅夫来过渡。

就这样,应该是“打酱油”角色的勃氏,恐怕连自己都没想到会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且执政达18年之久。

勃氏当政期间,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达到巅峰,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军费在16年间增长了五倍多。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享年76岁。他一生获得200多枚各种奖章和勋章,送葬队伍由44名高级军官组成。

赫鲁晓夫对勃氏的评价是:不能坚持自有原则,易受他人和自己情绪影响,意志坚强的人可牵着他鼻子走。

谢列平对勃氏的评价是:他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州级干部,而非大国领袖。他没有归纳能力,知识微乎其微。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人人都认为“平庸无能”的人物,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最终执掌苏联达18年。

俄舆情中心的调查显示,勃氏是仅次于普京声望的最高领导人。有61%受访者认为勃氏时期的苏联最辉煌。

总而言之,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勃列日涅夫问鼎权力之巅,多少有些“捡漏”之嫌,但他并非是能力平庸。

为什么我国古代历来少有攻打朝鲜半岛?

历史上,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扯不断,理还乱的状态。虽然朝鲜半岛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但是发生在朝鲜半岛的大多数战争,都和中国有关。

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是由商末周初时,殷纣王的叔父箕子所建立,史称“箕子朝鲜”。 定都于王俭城(今朝鲜平壤) 。战国时期,燕国的的影响力已经达到朝鲜半岛,箕子朝鲜归附燕国,直到燕国被秦国所灭,箕子朝鲜才成了辽东郡以外的边疆国家。

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逃往匈奴亡命,其部下燕人卫满也率领1000多名部属,逃亡到朝鲜半岛。之后,卫满召集早已亡国的战国时齐国和燕国移民中的亡命之徒,组成军队,推翻了“箕子朝鲜”政权,夺取都城王险城。卫满即位,史称“卫氏朝鲜”。末代“箕子朝鲜”君主箕准战败后,南下逃亡到了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自立为韩王,不与卫氏朝鲜相往来。“卫氏朝鲜”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成为了西汉王朝的藩属外臣。

有了西汉藩属外臣的身份和西汉朝廷在军事、经济方面的支持,“卫氏朝鲜”便开始不断地侵凌和征服临近小邦,真番、临屯都主动前来归顺,卫氏政权的势力因此迅速膨胀,领地扩大到方圆千里。发展到卫满孙子右渠时,由于卫氏朝鲜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并直接威胁到西汉对东北亚诸民族的统治。

公元前108年秋,汉武帝征召天下死囚组成军队,派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率军五万人从海陆两路进攻“卫氏朝鲜”。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朝鲜王右渠被杀,都城王险城被汉军攻克,存在90余年的“卫满朝鲜”就此灭亡。汉武帝灭了卫氏朝鲜后,在其管辖地先后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历史上称其为“汉四郡”。这也是中原王朝首次对朝鲜半岛进行直接管辖。

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一直持续到西晋灭亡,随着中原王朝管辖朝鲜半岛北部的郡县体制的瓦解,新崛起的边疆政权高句丽开始逐步蚕食统治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四分五裂,高句丽趁机继续蚕食,不仅朝鲜半岛,就连归属中原王朝的辽东地区也被高句丽逐渐占领,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中原王朝再次大一统。

隋朝一统天下后,位于朝鲜半岛的“海东三国”,即北部高句丽以及南部的百济和新罗,均向隋朝称臣。由于高句丽占据着原属中原王朝领土的辽东地区,俨然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隋朝势必要解决高句丽问题。最终爆发了隋朝与高句丽之间的四次战争。

公元598年,高句丽联合靺鞨企图进犯隋朝辽西边疆,隋文帝杨坚派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三十万水陆大军进攻高句丽。因陆路隋军碰上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又遭遇疫病;水路隋军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最终,隋军无功而返,死者十之八九。而高句丽的君主也被三十万隋军所威慑,立即派遣使者前往谢罪。于是隋文帝罢兵,待其如初。

隋炀帝即位后,为收复辽东故土,曾三次御驾亲征发动对高句丽的攻伐。第一次是公元612年,隋炀帝召集天下各路隋军113万, 兵分三路进攻高句丽。左右两路军再分十二路,每路军马各有各自的军事目的,加上大量的辅兵及运粮部队,形成二十四条进兵路线;另外还有来护儿率领水军从海上进攻,突袭高句丽都城平壤。结果,由于隋炀帝指挥不当,造成辽东城久攻不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所率水军也最终战败;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所率的九支军队更是惨败,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以及左屯卫将军辛世雄等皆战死,当初渡过辽河的30万大军回来的只有2700余人。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遂以惨败而告终。

公元613年,隋炀帝筹划第二次征讨高句丽。这次隋炀帝谨慎许多,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然而,正当攻打辽东城的关键时刻,隋炀帝后方失火,杨玄感造反了。消息传来,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第二次征讨高句丽失败。

公元614年,隋炀帝再次下诏,征发天下之兵,攻打高句丽。当隋炀帝的车驾到达怀远镇时,此时隋朝国内已经大乱,所征之兵多数未能按期到达。而高句丽也因自身困弊的原因,派遣使者前来投降,于是隋炀帝便班师回朝。来护儿认为此时正是攻破高句丽的好机会,想继续进攻,不肯奉诏,但是诸将听从隋炀帝的命令,都请返回,来护儿才奉诏退军返回。而高句丽的请降只不过是缓兵之计,事后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隋炀帝下令将帅严阵以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最后没有成行。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先后四次大举进攻高句丽,不但没有征服高句丽,反而使自己崩溃灭亡。

隋亡唐兴, “海东三国”又向唐称臣,而此时高句丽国力已经恢复,联合百济攻打新罗,以断绝新罗入唐之道。面对这种局面,尽管有隋炀帝的前车之鉴,但唐朝的君臣坚定不移地对高句丽进行讨伐。公元644年7月,唐太宗派遣营州都督张俭等率幽、营二都督府兵及契丹、奚、靺鞨等部讨伐高句丽;同年,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兵4万余,战舰500艘,自莱州(今属山东)渡海直指平壤,以太子詹事兼左卫率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步骑6万及兰、河二州胡族兵马直趋辽东,与张亮合势,水陆并进,讨伐高句丽。

公元645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战,唐军先是连克盖牟(今辽宁抚顺)等10城。新城、建安、驻跸三城大战,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杀高句丽军首级达到四万余人。战果远大于损失,高句丽开始被不断削弱,此战为唐高宗灭高句丽打下基础。

公元647年三月,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率三总管兵征伐高句丽;公元648年,唐太宗派遣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军以讨伐高句丽,最终在泊灼城战败。唐太宗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征伐高句丽的目标。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继续执行唐太宗的战略,以削弱高句丽的实力。公元660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军队,联合新罗攻伐百济,百济王义慈及太子隆、次子以及各城都投降于唐军。百济灭亡后,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此后数年里,大唐将领率军轮番攻伐高句丽,此时的高句丽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无有还手的实力。唐将刘仁轨更是在白江口大破援助高句丽的日本,大扬国威。

公元668年,大唐毕其功于一役,李勣率军攻打到平壤城下,彻底灭亡高句丽。从此,高句丽消失于历史中。高句丽被灭后,唐朝建立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故地。朝鲜半岛北部自西晋以来,又一次归入中原王朝的统治。

唐朝联合新罗灭亡高句丽之后,唐朝与新罗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而又爆发了长达7年的战争。最终,新罗再次长期臣服于唐朝。后来因唐朝忙于同吐蕃作战,对朝鲜半岛采取收缩政策,放弃百济故地,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使新罗得以统一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

唐王朝灭亡后,朝鲜半岛的新罗同其宗主国唐朝一样,在9世纪末也土崩瓦解了,形成了后高丽、后百济以及苟延残喘的新罗三国鼎立之势。高丽王朝建立以后,于公元936年实现了“三韩一统”,并且积极北拓,将疆域扩展至清川江流域。此时,高丽逐渐与契丹的辽朝接壤,进而产生边界纷争。另一方面,因高丽向隔海相望的宋朝称臣,对辽朝构成威胁,最终导致辽丽战争的爆发,辽朝先后对高丽发动三次战争。

公元993年,辽朝派萧恒德东征高丽,旋即与高丽将领徐熙和谈,约定高丽弃宋归辽,辽将鸭绿江以东土地赐给高丽。但是此后高丽仍暗中朝贡于宋朝,并且高丽大将康兆不经辽朝同意就废立国王,这引起了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不满。

公元1010年,辽圣宗以高丽内乱为由,御驾亲征,讨伐高丽。高丽都城开京失守后,因辽军战线太长,而高丽军队又在后方造成滋扰,导致辽军后方不稳。因此,辽圣宗耶律隆绪在得到高丽国王亲自朝贡的口头承诺后,便开始撤军。此后高丽食言,国王没有亲自朝贡。辽圣宗转而要求归还辽朝当初赐给高丽的江东六州,高丽不还,战火再起。

公元1018年冬,辽圣宗派萧排押进攻高丽,翌年正月直抵开京,但未能攻克开京便折返,撤军途中于龟州遭遇姜邯赞麾下的高丽追兵,辽军失利,几乎全军覆没。战后,高丽继续向辽朝称臣纳贡,不再接受宋朝册封,辽朝也不再求高丽国王亲朝归还江东六州。

辽丽战争后,高丽进入和平发展时期,随着辽东女真的崛起,高丽和女真之间也开始了摩擦。女真有很多部落,其中在高丽北边有一片区域被称为曷懒甸,也就是今天朝鲜咸镜道境内,当时这里有女真人大大小小三十多个部落,他们并不归高丽统治。女真完颜部崛起后,开始整合大大小小的女真部落,组建女真部落联盟,曷懒甸地区的女真部落也愿意归附女真完颜部。这引起了高丽的强烈不满,于是和女真完颜部爆发战争。

公元1107年,高丽派尹瓘、吴延宠领兵十七万,兵分五路对曷懒甸地区发起了进攻。女真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另外由于寡不敌众,所以损失惨重。之后,高丽在曷懒甸筑起九座城池,妄图长期占据。女真完颜部派颜斡赛为将,领兵出征。经过一系列的战争,高丽损失惨重,最终被迫向女真完颜部求和。金朝建立以后,高丽向金称臣纳贡。金将原属辽朝的保州、宣州等地赐给了高丽,因此,高丽将疆域拓展至鸭绿江下游沿岸。

金、元政权一直对曷懒甸地区实施管辖权。到了明朝初年,高丽王朝被李氏朝鲜取代,李氏朝鲜向明朝称臣的同时,大举蚕食曷懒甸地区。虽然女真首领向明成祖提出此地为古辽、金之地,但明成祖朱棣的天朝思想作祟,认为朝鲜之地都属大明管辖,没必要和他们去争,于是将这一地区彻底划给了李氏朝鲜。

蒙古兴起之后,曾协助高丽平定了高丽境内反蒙的契丹移民,并与高丽结成“兄弟之国”的关系。此后蒙古连年遣使向高丽索取岁贡。公元1225年,因蒙古使臣著古与被高丽所杀而使两国关系中断。蒙古以杀使事件为由,先后对高丽展开了七次战争(窝阔台时期3次,贵由时期1次,蒙哥时期2次,忽必烈时期1次)。起初,高丽难以抵挡蒙军,不得已向蒙古称臣纳贡。后因不堪蒙古的压迫而迁都江华岛,长期抵抗蒙军。最终高丽王室于1270年投降蒙古,而高丽反蒙势力到1273年被彻底消灭。

蒙丽战争后,高丽的国体被保留,并成为了蒙元的“驸马国”,直到公元1356年才摆脱了蒙元的控制与干涉。蒙元时期,朝鲜半岛既是中原王朝的下属行政机构,也是独立于中原王朝的高丽王国,高丽的主权遭到空前的破坏。

元朝末年,爆发红巾军起义。公元1359年12月,红巾军毛居敬率领大军四万渡过鸭绿江,讨伐高丽。红巾军连续攻克高丽西北部义州,麟州,宣州,定州和西京(平壤)。之后因为天寒地冻,被高丽反击后失利,双方均伤亡惨重。

公元1360年11月,红巾军十几万部队再次侵入高丽西北部,攻克安州,越过慈悲岭,高丽军主帅安佑,金得培逃逸。红巾军攻进高丽首都开京(今开城)。由于大雪,红巾军多于营中取暖,高丽军趁红巾军准备不足攻入开京,红巾军大败。虽然高丽大胜红巾军,但也严重打击了延续400余年的高丽的实力。几十年后,高丽政权被曾进攻过开京红巾军的李成桂推翻,接受大明王朝的册封,成为了“李氏朝鲜”。

公元1592年,日本发动大规模侵朝战争,作为李氏朝鲜的宗主国,明神宗万历皇帝派遣大军援助朝鲜,这场战争持续七年之久。最终日军难以为继,不得不从朝鲜半岛撤退。中朝联军在陈璘、邓子龙、李舜臣的指挥下,取得了露梁海战的胜利,但李舜臣和邓子龙壮烈牺牲。明万历年间的这场朝鲜战争,以中朝联军的胜利告终。

万历年间的这场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损失惨重,国力在衰落的基础上进一步被削弱,同时国内党争愈演愈烈;大明王朝的本土虽未遭遇战乱,但是国内受到严重损耗,使得辽镇兵额削减,给处在中国东北的建州女真人努尔哈赤扩展势力提供了机会。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祭告天地,正式起兵反明。当时的朝鲜因万历皇帝援助朝鲜打败日军入侵的原因,坚定站在了大明王朝的一边,在公元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派兵支援明军。之后,努尔哈赤又接连挑起诸多事端,将朝鲜彻底卷入后金和大明王朝之间的战争。

公元1627年,即位不久的皇太极派努尔哈赤之侄阿敏带领3万女真军队入侵朝鲜,迫使朝鲜称弟纳贡。朝鲜派遣王子李觉赴后金为人质。同时,后金和朝鲜还约定互不侵犯领土。然而朝鲜对大明始终忠心,依然反金亲明,在后方给后金捣乱,最终引发了公元1637年后金大规模征伐朝鲜,这次的灾难堪比倭乱。皇太极统帅大军亲征朝鲜,长驱南下,直抵朝鲜首都汉城,朝鲜国王被围四十余日后出城投降,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对清朝称臣纳贡。

清朝末年,朝鲜政局动荡不安,先后爆发了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两次变乱都被清朝军队平息。随着清王朝外部势力格局的变化,朝鲜的地理位置对清朝来说极为重要。因此,清朝不再满足于朝鲜的称臣纳贡,而是试图将朝鲜变为实质性的属国,以保障清朝的安全。袁世凯总督朝鲜时,不断干涉朝鲜内政外交、加强清朝对朝鲜的控制。中日甲午海战中,清朝战败,其势力被一举逐出朝鲜半岛,从此朝鲜半岛被日本控制直至二战结束。

纵观历史,从西汉开始,中国的历代王朝基本都曾多次征伐朝鲜半岛政权,大小战争无数。从西汉到西晋,有唐一代,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区域都直接归属中原王朝直接管辖。大部分历史时期,朝鲜半岛的政权都是以中原王朝藩属国的名义存在。朝鲜对中原王朝的大一统不构成威胁,且其所遵循的文化也是中原的儒家文化,并以中原王朝为宗主国。因此,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原王朝自然也就给予了朝鲜一定的独立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