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之契约,父母怎么处理最好?

2024-08-14 06:06:59 96阅读

霸王之契约,父母怎么处理最好?

当孩子出现状况、犯了错误的时候,往往也是检验父母能否给孩子提供高品质的爱,以及向他们教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良好时机。

这里有5个步骤可供各位父母参考借鉴。

霸王之契约,父母怎么处理最好?

第1步:控制情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担心、心疼而责骂孩子,先冷静下来。另外还要引导好孩子的情绪,孩子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有时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对于恐惧、生气、害怕这些情绪不能很好的表达,此时父母要告诉孩子不需要害怕,生气,紧张等等。

第2步:传递信息。向孩子传递爱的讯息,告诉孩子你的真实感受。通过表达这些感受,告诉孩子,都是源自于你对TA的爱和关心。

第3步:了解真相。通过前期感情铺垫,让孩子自己把受伤或出状况的真相说出来,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了解清楚,孩子在说的时候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4步:解决问题。如通过召开的家庭会议,或别的方式,引导孩子来一起关注问题的解决。父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思考如何避免下次问题的发生。

第5步,耐心倾听。一定要耐心听取孩子对解决问题的反馈,他心里有什么想法,引导TA说出来,如果孩子的看法和父母差异很大,应该再耐心引导,直到父母孩子之间,对问题的处理方式达成共识。这样,下次遇到问题,孩子就可以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了。

下面有个故事,这位妈妈处理的方式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6岁的儿子,一直是个勇敢的孩子,磕了碰了的小伤小痛从不在话下,但他还是没有长大,还无法评估不同的受伤程度该如何应对,有一天发生这样的一件事。

晚上洗澡前,儿子悄悄地凑到过来说:“妈妈,今天可以不洗澡吗?”

妈妈不解地问,“为什么啊?”

儿子嘘了一声,然后轻声说:“你要答应我保守秘密,我再告诉你。”

妈妈点了点头。

“我是不想被姥姥姥爷知道,不然要被他们说死了。”儿子边说卷起袖子,只见左臂上出现了五道长长的血痕印子。

看到血淋淋的伤口,妈妈的心一下被揪了一把,瞬间被吓到了,不自觉地抓着儿子的手臂想看得更清楚些,儿子却趁妈妈不注意,一溜烟挣脱跑出了洗手间了。妈妈脑子一下蒙了: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怎么受伤的?儿子怎么不想告诉大人呢?……

儿子躲进自己的房子,妈妈此时强迫自己冷静了30秒,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除了一大堆疑问,首先要缕清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关注孩子的“感受”。

妈妈站在房门口,千言万语、众多疑问汇成一句话:“你的伤口疼不疼?”

儿子一脸轻松地回答到:“还行,不是很疼。”

看看儿子的状态还行,妈妈又关心地问:“受伤的时候,你害怕吗?”

儿子满不在乎地说:“我才不怕呢!”

妈妈此时有些激动,但尽量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你不疼、不怕,好样的,但妈妈心疼你、担心你!”

儿子走出房门问,“为什么呀?妈妈,你看,没事的,你不用那么紧张啊?”

“你是我儿子,因为爱你,担心你受到伤害,所以才紧张啊。”

当妈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发觉自己心里刚才压着的火气和满是担心都化解消散了,内心有暖暖的爱意流动。儿子在自己和老公的教育下,向来比较独立,但有时候还不太懂得保护自己。

妈妈这时语气缓和了许多:“你走过来,给妈妈看看伤口。”这回儿子乖乖照做了,刚才的调皮变为了安静。

接下来就顺利了许多,妈妈询问儿子是怎么受伤的,做了相应的伤口处理,并教他下次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

第二天,全家人一起开了一场家庭会议,大家都心平气和。一家人一起讨论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受伤,以及受伤了应该如何处理等等。

儿子参与非常积极,在大人的引导下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不少点子挺管用的,从这次受伤的经历中,一家人很欣慰地看到,儿子学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这位妈妈从这件事上思考了很多。孩子出现状况或者犯错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作为父母,不少人却很容易因焦急和担心而责备孩子,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会促成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疏远、抵抗、反叛等等。

当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先冷静几分钟,然后告诉自己:“这是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一次机会,不用着急,好好处理,坏事会变好事的!”,

最新有什么电视剧?

电视剧有《隐秘的角落》《锦绣南歌》《局中人》《暮白首》《小娘惹》。

电影有《斗战胜佛之大圣之泪》《霍家拳之铁臂娇娃》《机械画皮》《奇门相术》。

《隐秘的角落》秦昊、王景春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整部剧整体完成度非常高!从小演员到职业演员全体在线!他们的表演感受力令人震惊!故事内容细思极恐,没有过激的处理,却分裂得让人不寒而栗,而且配乐的每个音符都将人物的内心戏渲染到极致…

虽然这部剧已经大结局了,但还是强烈推荐,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12集,刚刚好,值得一看!

《锦绣南歌》李沁、秦昊主演的电视剧,于2020年7月1日在腾讯look播出。该剧讲述了在刘宋元嘉年间,天下积弊积弱,皇帝刘义隆羽翼未丰,为改变时局,立志推行新政的故事。

剧中李沁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武打动作,可萌可飒,干净利落。

《剧中人》潘粤明、张一山等主演的年代谍战剧,于2020年6月23日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look、优酷look同步播出。 该剧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原本分属不同革命阵营的兄弟二人在南京重逢后,却因共同的信仰一起奋斗,一起投身于革命浪潮中的故事。

战火纷飞的岁月,诡谲多诈的官场。失散八年后的兄弟再次相见,一个是阶下囚,一个是审讯者。“你是我大哥,干吗活得那么累?”“你是我弟弟,非要特立独行吗?”一场蓄谋已久的“局”慢慢浮出水面,一段生死对弈逐渐拉开帷幕。

不得不说,两位主演的演技真的没话说。喜欢悬疑推理和谍战片的可以去看看哦。

《暮白首》任嘉伦、张慧雯主演的电视剧,于2020年6月18日在优酷、爱奇艺播出。 该剧主要讲述了凌虚阁少阁主那岚岳与龙吟城的二小姐容婳邂逅相爱,一步步揭开龙吟城秘密的故事。

《小娘惹》肖燕、寇家瑞、岳丽娜等主演的电视剧,于2020年6月5日在东方影look道首播。该剧改编自新加坡2008年新传媒台庆同名大戏,讲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挠的奋斗史的故事。

一个人怎么树立威信又不得罪人?

前一段时间,公司刚上任的车间姜主任与员工老高,因打卡问题发生了争吵,并直接找到了办公室,希望办公室能做出个评判。

事情的起因经过是这样的:

姜主任所在车间为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公司定下的产品产量要求,需要组织车间部分人员进行加班。老高因为技术好,产品加工经验丰富,也被安排到加班行列当中。

有一天,员工老高找到了姜主任称,自己加班走得晚,忘记打卡了,想把头一天漏打的那一次给补上,以免影响加班费,月底考勤时还会影响满勤奖。如果不信的话,可以调监控查看。

但在姜主任看来,漏打卡就是漏打卡,就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倘若漏打一次,补打一次,那以后谁还把打卡当回事儿,同时,姜主任更感觉,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个人的威信就受到了挑战,不利于日后的严抓细管。

一边强调管理的严肃性,一边关注自身利益的维护,两人争执不下,便找到了办公室。

后来,办公室调取了那天的监控,证实老高确实加班晚走忘记打卡了。但他们只能提供证明,至于漏打卡是否补签,决定权还在于车间主任能否签字上报。

最终,姜主任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没有上报。带来的结果,便是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但却把员工老高给彻底得罪了,连续好几天,老高不玩活儿,搞得姜主任很是被动。

从中能够看出,一边是能否树立个人威信,一边是是否得罪他人,做为一名管理者想两者兼顾确实很难。

很多时候,威信的树立,往往都是建立在得罪他人的基础之上的。但一味地强调威信,很可能被孤立,而成为“孤家寡人”,可总是想着不得罪他人,又会成为“老好人”,没了原则与立场,最终,更是谁也不待见。

那么,这样的所谓管理难题,是不是就没有解了呢?其实也未必完全如此。

管理学当中有一著名定律,称之为喜欢定律。即,管理者不必和所有的下属都是朋友,没有人可以让所有的下属都喜欢他。同时,他也不可能喜欢所有人。但,这不妨碍你与他们和谐相处。

这说明,管理者在树立个人威信时,不必过于患得患失,赢得大多数人员的支持,做到心服口服即可,那些不支持的人员,纵使心里不愿意,但面子上过得去,行动上能够遵照落实,足矣。

讲到这儿,如何使得树立个人威信与不得罪人两者兼顾统一,形成最大限度的交集呢?建议管理者从4个方面入手:

1. 成就他人当管理者的管理角度与利益取向均能指向为员工切身利益考虑的时候,最终很容易得到员工的支持,哪怕出现暂时的不解与得罪,但还是能回归到支持。

个人曾在公司主抓过一段时间的全公司“5S”管理。在工作开展前调研的时候,发现每个车间都会多多少少存在用于方便员工换衣服就坐的制式长条凳子,如今,随着车间人数的变化,存在有些车间凳子不够用,有些车间凳子用不了的情况。

为此,个人决定全公司统一调配方便员工入坐换衣服。一来,节省费用,二来,方便日后管理。此决定一下,那些凳子多的车间,立即讲出各种理由证明凳子的重要作用,有的还趁机藏了几只,总之,就是各种不情愿,尽管如此,个人还是将统一调配落实到底。

事后证明,期间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由于出发点是为大数人员工利益着想,还是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肯定。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这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侧面,涉及到更具体、更扎心的职务提拔、福利待遇、利益维护等等,倘若管理者始终抱着先人后己,为下属考虑的想法,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则会化不解为支持,变抵触为感动,继而赢得员工内心的尊敬,提升自己的威望。

2.提前预警有句话,丑话说在前面,先小人后君子。说的是,做事之前,要先将不好的情况,不愿发生的事情讲在前面,一旦出现意外,也好使对方有个心理准备与应对策略。

对于管理而言,管理者在公布计划、安排工作之前,对于可能出现的结果,特别是那些因工作失误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前向下属打好招呼,解释清楚,以便让下属提前做好防范,并警告他们不要“违规”,倘若一旦触犯那只能自作自受。

但有的管理者却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前不在乎,不提前讲到位,问题出现后,又左右埋怨到处追责,只会引起员工的抵触,让团队泄气。

“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领导。”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树好威信且又管好下属,很大程度上在于领导是否有先见之明,将该说的话说,说在前头,该做的动作,做在前面。

3.借助制度借助制度管,是管理者提升威信且不得罪人的主要方式。

倘若单纯用人管,往往是越管越乱,毕竟,不同的管理者,不同的管理风格,今天下属适应了,再换一个管理者,又懵了;凭借制度管,才能越管越好,有效避免因人的变化而出现管理不规范、随意化的问题。

对此,如何真正尊重制度,用制度为个人的威信加分、增效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做到公示。公示的制度才有约束力,否则,不如没有。企业拟定好了制度后,及时加以公示,让全体员工学习理解,牢记在心,形成共同遵守的氛围,则会使想“起刺”的员工失去了群众基础,实则就是为管理者实施管理、树立威信做好了铺垫。

二是带头落实。落实很忌讳对己宽,对人严,这一点尤为关键。制度作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它对管理者的要求远胜于针对普通员工。如果你不带头遵守,反而给自己不受约束的特权,不能以身作则,那么,不但制度随之形同虚设,而且,你在员工的心目中也很容易威信扫地。

三是接受监督。将对人的管理通过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管理者也自觉将自己放到制度里面,接受广大员工的监督,起到示范作用,那么,做为下属也必然会随之自觉加强对自己的约束,此时,管理者依照规章,按规办事,纵使严一些、狠一些,员工也容易接受。

再好的制度也要靠落实而生威,再强的威信也要制度而树立,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主动揽过最容易被下属瞧不起的领导,就是有功独揽,有错猛躲。立威且不得罪人,讲究的是既能有福同享,也能有难同当。

假如员工真的犯了错,做为员工的上级,能够主动迎上去,将错误替他担下来,正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对此,哪位员工都会心生感激,对这样的领导死心塌地地追随,大大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由此,领导威信自然被树立起来。而用逃避责任的方式来做管理,不但管不住人,也做不好事,更立不住威。

管理如同缝制一件衣服。如果你能把一件次品的责任揽过来,带领员工纠正过错,教会他们怎么才能把这些细节做好,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赢得那些优秀员工的认可。

结语管理当中的立威与不得罪人,原本就是一对矛盾体,想立威就需严管理,而严管理则又得罪人,想要两者兼顾,就要重立威却不唯立威,慎得罪人却又不怕得罪人。

用正确的方法,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就会得出满意的结论。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DNF心愿礼盒多少钱?

3元1个 12元5个 118元50个 。。。。。 一口气买的越多 相对会稍微便宜点 主要开出来的就是 药(HP、MP、属性药、HP+MP药) 复活B 喇叭 达人和霸王之契约 品级调整箱 这些是最多的 运气稍微好点 会出 随机强化券 高级(普通)时装券(7天、30天、永久) 运气好点的话会出 宠物 +10强化券 神一样的RP会出 稀有装备券(永久) +12强化券 +13强化券纯手打 差不多就这些 不知道有没有遗漏的

为何二战盟军医护兵不怕暴露在德军枪口下?

为何二战盟军医护兵不怕暴露在德军枪口下?

我居然看到有人说“德军有素质,尤其是军官,能够遵守《日内瓦公约》,党卫军除外,所以盟军医护人员敢于暴露自己”以及“盟军医护兵不怕是因为他们的敌人是德国人”。

他们的言外之意是德军官兵素质高到会放过对面的医护兵?

这还算好的,有人居然写标题文章《二战唯一安全的兵种,《日内瓦公约》规定谁攻击立即送上军事法庭 》,声称“德军作为盟军最大的敌人,也很遵守战场规则,从来都不杀盟军的医疗兵”。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以美军为例,在1944年6月6日,也就是诺曼底登陆的D-DAY之前,欧洲战区美军医务人员总数为132705人,其中62000人在战斗部队。到1945年3月,人数增加到245387人。至5月欧洲的战争全部结束,共有13174人的伤亡,死亡2274人。

欧洲战区的美军陆军地面部队阵亡141088人,陆军航空队阵亡36461人,海军阵亡5781人,海岸警备队阵亡246人,医务人员2274人的阵亡比例不小了。

有种说法是,美军在欧洲的医官不配枪,在太平洋战争的配手枪,这也不对。

每个medic都有配枪,接受过与步兵一样的训练,战场上不拿枪,有时候只是为了更多的携带药品、器械、担架和帮助人员脱困。如果需要他们投入战斗,他们二话不说就能扛枪上场。

还有的是战地医生,他们与卫生员不一样,纯粹是把临时野战医院给无限推近到了前线,这些人拥有明显的标志,按道理说,有眼色的人是不会打他们的。

实际上美军的医务兵和军医相当彪悍,许多人都是直接上战场。如《拯救大兵瑞恩》里描写的诺曼底海滩临阵做手术的那帮医生,有个家伙前阵子还在给人截肢、输血,后阵子就扛着MG42的火力冲德军雷达站了。

正因为有许多战斗在一线亦战士亦医生\卫生员的官兵,美军在1945年1月专门设立了一个“战斗医务技能章”,该章含金量不小,颁发给上校以下,旅以下地面作战部队与敌人直接交火情况下完成医疗支援任务的。

简单说就是,作为前线医务人员,只要参加了战斗并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那就能申请这个章。实际上,因为医务人员确实很勇猛,美军在1947年为二战这些战斗医务技能章获得者又都追授了一枚铜星勋章,理由是“医务者参与了战斗,完全符合铜星勋章诠释的战斗职责”。

(注:铜星勋章1944年设立,授予作战勇敢,表现英勇的人员)

美国的战地医务者这么莽,德国人会不打他们?就算德国人不打医护兵,那医护兵也会打德国人。

有人拿《日内瓦公约》说话,但公约的约束力在二战时期是几乎不存在的,几乎所有的缔约国都有严重的违约,德国更是洗都洗不干净。指望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种族灭绝的纳粹“高尚”地放走医护兵,那你实在天真的可以。

29年的《公约》也规定了,只要交战国双方一边是缔约国,公约就是双方有效的。然而这个霸王条款也没能挽救医护兵的生命,傻瓜才会在要命的前沿战壕里去遵守什么公约。

而且,就算违反了公约也不会有任何惩罚,有人说违约会被送去军事法庭,这就很不对劲。

军事法庭不管《日内瓦公约》,只存在各国军事法规所限定的军人行为和责任。在1945年按照《联合国宪章》成立“国际法庭”之前,《公约》根本没有实际的法律执行机构。

那么医务者有不被打的情况么?有。医务兵可以在通告好的情况下,解下武装,打着白旗去战场完成收尸和救运伤员的工作。

美军二战的战地医务人员有两种,一种是随队指定的医护兵,一种是带有正牌医疗执照的随军医生。

前者相当于我们的卫生员,他们不会治病,只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战地抢救。比如扎个止血带,用敷料、填料进行基础止血,帮忙注射吗啡止痛,负责拖伤员到野战医院等等。

后者是正牌医生,金贵得很,所以一般不直接上场,战时军队一般会设立几级野战医院,最前沿的是临时野战医院,医生负责各种应急医疗。比如血管止血、气胸处置、外伤缝合、输血甚至紧急截肢等等,尽最大可能性抢救伤员,为后送治疗赢得时间。

电影《钢锯岭》里的主角道斯就是个医护兵,电影也告诉我们了,这种医护兵按惯例也是要提枪上场的。只是道斯信仰极端宗教,坚决只肯救人不肯拿枪,为此事他还被战友胖揍并长期挨白眼。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德军发扬素质教育精神,在战场上放过美军医护兵的情况。医务兵也是战士,只要看见了,赶紧打死他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操守。

美军后来1965年又搞了个野战医务专家技能章(EFMB),专为没办法上一线打仗获得战斗医务技能章的医务工作者准备。但这种章同样需要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射击、体能、笔试、医疗技能、分解枪支统统都要会。

总而言之,美军的传统就是把医务兵当战斗奶妈训练,1941年以后就是这种画风了。实际上很多国家的医务兵、战地医生都有战斗任务。

他们首先是军人,其次是医务者。他们有救人的手,但不会放下杀人的枪,对面的枪口也不会放过他们。任何一种敢于直接暴露的行为,其实都源于人们宝贵的勇气,而绝非什么“德国人的素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