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龙金典2011,有人试过编写个程序来炒股吗?
钱龙金典2011,有人试过编写个程序来炒股吗?
题主所说的程序来炒股,应该指的是量化交易。这种想要在股票上实现自动交易,不是程序不行,而是股票不太适合自动化交易,适合选股!因为它是T+1交易制度。
通常情况下,金融期货(股指)、大宗商品期货等采用T+0的标的更适合量化交易。
但是,程序化交易一定是量化交易。你说的编个程序自动炒股,应该说的是程序化交易吧。我做程序化交易这么多年,写过的策略也是非常多,可以准确的讲只要不是盘感,都可以量化出来并实现自动化交易。
例如,各种K线形态、组合、波浪理论等等,像W底、2B法则等等这些都可以量化出来,并实现自动化交易。
实现一个自动化交易策略,并不难!现在国内都有比较多的程序化交易方法,比如非编程语言TB、文华、金字塔、MC、MT4等,编程语言类的方法,Python为开发语言的天勤量化、聚宽等等。
另外自己也可以搭建自己的CTP,不借助任何商业方法。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交易思路,自动化交易!
方法的使用并不是会的越多越好,而是选中1-2个方法越精越好。
最好是Python和非编程语言方法都选择一个,这样你的策略开发、部署更加灵活。
程序化策略编写实践!1.交易开拓者TB系统策略展示:
如下图所示:
2.天勤量化的python代码:
如下图所示:开平仓部分代码
以上,就是关于回答你问题的全部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三连一下^_^,赚大钱、行大运。
如何使股票成交量的成功率提高呢?
具体的特例,关于成交量如何看的细节解析:
如下图所示,2011年1月11日和12日,银鸽投资(600069)的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一开盘就涨停,引起持股投资者强烈的看涨预期,因此,该股持股投资者惜售心理很强,造成市场只有人买,而没有人卖,成交量极低。
1.堆量是一种有序的成交量温和递增,堆量反应出的是健康的上涨形态。从“庄家市”的角度讲,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 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 在大举出货。
如下图所示:
价坑和量坑的辨别:
成交量的变化呈现圆弧底(量坑)的状况(见图),经过价跌量增——价跌量减——价稳量缩——价扬量增这样一个过程。成交量未见放大之前不必进场,因为我们不知道这只股票到底要盘多久,也不知道量缩是卖盘极度轻微,还是买盘过于衰弱,股价还会不会再往下跌破底部。
如上图,出现价格坑的地方,正好对应成交量的量坑。如图你在任何一个价格买入,就算你买在比较高的位置,价格是13块。后期价格也在快速上涨!
量与价关系
1、成交量就是资金的力量
永 远记住:资金决定成交量,成交量决定趋势,趋势决定涨跌,趋势决定投资者的命运。成交量对应的是成交金额,即“钱”,俗语称:“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 万不能的”…… 资金是逐利的,一个品种的涨与跌,都是资金对于价格的把握而形成,有人鸣枪发号,有人呐喊助威,每一个过程都会有资金的身影在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在成交 量上。
图一:起跑的枪声
图二:加油助威
.2.价量关系
a.价格波动有着特有的节奏,成交量也会随着这个节奏在发生着变化; 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 在价与量的争论中"价在量先"的论调似乎占了上风; 价格的变化中,引发心态的变化,最终造成成交量的变化,顺理成章;
b.共振: 引导价格向上的过程中,量能不会过份放大,只是在同一个级别上缩量和放量 结合价格观察是最重要的; 价格下跌时,主仓不发生变化,量是萎缩的;期间的反弹同样没有成交量;也就是说此时仍然没有对价格的引导的意向;
成交量问题延伸知识:
成交股数VOL,这是最常见指标,也是平常谈论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适合于对个股成交量做纵向比较,即观察个股历史上放量缩量的相对情况。最大缺点在于忽略了各个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别,难以精确表示成交活跃的程度,不便于对不同股票做横向比较,也不利于掌握主力进出的程度。当然在对个股研判时,目前最常用的还是成交股数。
成交金额AMOUNT,直接反映参与市场的资金量多少,常用于大盘分析,因为它排除了大盘中各种股票价格高低不同的干扰,通过成交金额使大盘成交量的研判具有纵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说的两市大盘多少亿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额。对于个股分析来讲,如果股价变动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数或换手率就难以反映出庄家资金的进出情况,而用成交金额就比较明朗。如附图中的浦发银行(600001)在2003年5月中上旬构筑头部时,用成交股数VOL来看,高位放量并不明显,主力似乎没有出货的迹象,但用成交金额AMOUNT来看,实际上已有一个高位放量、主力出货的过程。
换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为看图时固定运用的指标,比较客观,有利于横向比较,能准确掌握个股的活跃程度和主力动态。换手率可以帮助我们跟踪个股的活跃程度,找到“放量”与“缩量”的客观标准,判断走势状态,尤其是在主力进货和拉升阶段,可以估计主力的控筹量。当然大部分的分析软件上不提供换手率的走势图,只提供当日的换手率数值,因此运用换手率时还需找一个好软件才行。一般而言日换手率﹤3%时为冷清,一种情况是该股属于散户行情,另一种情况是已高度控盘,庄股在高位震荡之际往往成交量大幅萎缩,换手率低。日换手率﹥3%且﹤7%时为活跃,表示有主力在积极活动。日换手率﹥7%为热烈,筹码急剧换手,如发生在高位,尤其是高位缩量横盘之后出现,很可能是主力出货;如果发生在低位,尤其是在突破第一个强阻力区时,很可能为主力在积极进货。
实战中还可运用均量线(移动平均量线)对VOL、AMOUNT、TUN进行帮助研判,一般可设三个参数,即5日均量线、10日均量线及20日均量线。由于均量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市场成交量的主要趋向,与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的原理相同,可运用黄金交叉、死亡交叉等均线理论进行研判。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大家!
你炒股第几年开始赚钱的?
我学炒股之后第三年开始赚钱,在没学习炒股知识之前,我按照价值投资理论来炒股,刚好遇到大牛市,赚了很多钱,这就是运气,我真的不懂炒股,我是觉得我运气好,所以我一直拿着,拿几年能回本。可惜,这些赚钱的经验,让我后面亏了大钱!
到了18年,我接触了头条,更学习了打板,然后遇到师父:“你炒股连利弗莫尔是谁都不知道?”好,因为他,我认识了利弗莫尔,我先学会亏损了死拿,后学会了打板,然后再学利弗莫尔,按照师兄的话说,就是结合出一个亏的四不像来了。应该止损的时候,我想起拿三年能回本,我坚持住。直到遥遥无期的下跌,以及ST和退市,把我逼疯,逼崩溃了。
直到19年,师父回来,他带着我学习基本知识,从最基础学习,因为他说:亏损就是因为基础知识认识不清。也因为这一年学习,我学完了基本知识。也回本了,到20年开始赚钱,也就是说,运气只能支撑一时,学习不得法,不从基础打起,也是浪费时间。这是我的感悟,因为我18年就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但是导致亏损的坏习惯并没有改,很多知识一知半解,所以那时候是越学越亏,越亏越多。直到近乎亏的归零,我才停下来。
按照规则,做亏了也是对的,不按规则做,赚了也是错的。因为坏习惯很难改,还有,大赚一笔了,要停下,让头脑冷静一下,大亏了,要停下,让头脑冷静一下。只有冷静才能规则使用交易系统。那时候,师父不是这样说的,他说赚钱了停一停,运气不总在你这边,亏钱了停一停,运气不总在你这边。我亏也亏大了,赚也赚多了,后来才明白,大赚了容易飘了加码干,那容易亏,赚了急着想赶本,也交易频繁亏的更多。现在我多数做股票,有人盯着我,按每周交易四天算,周五要卖股和休息选股,规律起来了,才明白这些的。这是我回复别人的一段话,但是这段话,我花了三年时间去领悟。
我现在不说交易技术的问题,因为书都在那里摆着,不清楚了就去看书,就说这个关于交易频繁的问题,师父已经讲了:赚钱的交易不是频繁的交易,只有错的交易,哪怕是一笔,也是频繁的。
赚钱的交易,不都是对的,因为如果不是符合规则的交易,它会在日后让你产生侥幸心理,会亏大钱。我到现在反思18年的错误,真的是只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张白纸,因为师父说过,白纸最好教,最容易建立自律的交易系统,而已经亏过的,特别是亏损严重的亏货,积习难改。
亏钱的交易,不一定是错的,因为你按照系统操作了,但是行情走势不会都照你的判定走,那么就需要按系统止损。这就是对的交易。关于交易系统的利期和不利期,很多人有写,我这里不展开,只是告诉你,交易系统的可靠性来于自己的自律和理解执行,以及大概率赚钱的交易信仰验证。
这些话,我经过了三年的挣扎,不断的亏损,复盘,交易,盈利才确认从前的错,才明白要系统学习,建立交易系统,坚持交易系统,坚持自律交易,这样才是持续盈利的开始。
还要写点,我前段时间遇到了两位先生,一位先生告诉我: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本交易书籍,我是对图复盘,每天复盘悟道的。另一位先生说:我从开始准备做股票起,从来没做过随便的交易,我是经过足够的准备,学习才开始买股,不做亏钱的交易,不做没把握的交易。这两位先生,同样用他们的学习方法,告诉我学习和自律的重要性,验证了我这三年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