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13号地区单人上房,三孔景区几处能进?
cf13号地区单人上房,三孔景区几处能进?
★孔庙:
万仞宫墙-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至于圣庙坊-圣时门-壁水桥-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门-先师手植桧-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玉虹楼法贴-神庖-后土祠-家庙-崇圣祠-鲁壁-孔宅故井-诗礼堂-毓粹门-东华门-出孔庙-前行10米参观孔府。
★孔府:
大门-二门-重光门-大堂-二堂-内宅门-前上房-垂珠门-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花园-西学-花厅-南花厅-安怀堂-忠恕堂-红萼轩。
★孔林:
至圣林门-二林门-孔令贻墓-孔尚任墓-于氏坊-明墓群-洙水桥-享殿-子贡手植楷及楷树碑-驻跸亭-孔鲤墓-孔子墓-子贡庐墓处。
是否活得像个笑话?
一年存4万,对于多少在北上广深的打工人来说,这个数目是不可企及的。
我们把4万块钱拆解出来,按12个月均分,每个月要存3333.33元。然后我们可以来算一笔数,按照深圳2020年的平均收入10646元来看,扣除税及五险一金,到手大概是9000左右。如果你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么,你的账单组成:
租房城中村,房租加水电费2500
通勤交通500
话费100
伙食费1500
每个月雷打不动要花销4600,这还是要在不生病,不抽烟喝酒,不打车聚会,不吃水果零食的情况下,能存下4400;但这个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坚持,有时突发一个情况,生个病,上个医院,钱就没了;加上买点日用品,水果零食,衣服鞋子,偶尔出去跟朋友聚会吃饭,还有人情上的花销,平均下来一个月要花掉2000太容易了,这样最后剩下2200了。
如果是女生,化妆品护肤品,也是一笔额外的开销,毕竟有些女生买1000块的sk2也不心疼,这个平均工资也就是月光的水平。当然还有很多情况没有讨论,一人上班养全家的,有小孩,有二胎……也有人买了车,每个月车贷2500. 这种情况下,可能这点收入都不够用。
但现实比这个数据更残酷,深圳的平均收入根本没有代表性,高收入的人太多了,任何一个人跟马化腾来平均,都是亿万富翁。再看一个数据,2020年深圳中位数工资5199元。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深圳的收入超过5199元,你就比深圳一半的人工资高。
在房子均价7W-8W/平米的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是2200。在电子厂打工的普通流水线工人,包吃包住,工资也就在2200-5000之间,还要靠一天工作12小时,时间换金钱。刨去基本开支,很难想象,他们怎么平均一个月存3300,一年存4万。
北上广深这种超一线城市,情况都是差不多的我的表弟,在毕业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北京打拼。即使家人都想他留在老家,甚至他爸还打电话给我,让我劝表弟回家。我跟表弟的关系还不错,不过这次我站他。我认为年轻人应该趁年轻,家长就放开手,让他出去闯闯。如果有实力再加点运气,总会闯出自己的天地;如果在外面碰壁,也算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不会后悔。
北漂的生活很累,刚到的时候,还没找到工作,先租了房子,租得比较偏僻,房租1500左右的单间,很小很小,幸好有独立洗手间。他一开始也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只能都投简历试试看。面试了几次之后,先是找了一个培训机构做电话销售,实习期6个月,工资3500,转正后5500,不包吃住。
他跟我说了情况之后,其实我不看好这样的工作,我感觉这个公司很可能是以低价的实习工资,让新来的小年轻工作半年,后面会以其他理由让你无法转正。但表弟很着急,他已经在北京无业状态呆了快2个月了。租房和生活的开销,手中的存款已经无法再支撑了。当时我提出说给他一笔钱应急,他坚决不收。表弟还是比较有志气的,但在生活的压力下,他先选择了这份工作,想着一边工作,一边再去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起码工作,能有一点现金流。
他这个公司离他的住处地铁公交大概1个小时,我觉得还好,算是合理的通勤时间,毕竟北京这么大。在他打电话打了2个月之后,他跟我说,他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一家房产中介开始了他的卖房路。不过他所在的这家公司,是一家本土中介,专门针对豪宅的销售。这种客户群体太小了,能在北京买得起豪宅的目标客户,一般不是普通人。我问他,都怎么找客户?他跟我说,公司会发一份名单,天天打,反复打。表弟也给我透露,这份工作的底薪比较高,大概在6500,如果能有交易,会有额外的提成,算是一个动力,虽然现在的工作地点离自己租房的地方更远了,通勤单程需要2个小时。那边的房子也不让退租,已经交了2个月的房租押金,退了押金就不返还了。为了这3000块,他宁愿选择单程2个小时的通勤。听着我都觉得很心疼。
现实往往会给人狠狠地打脸,表弟跑了快一年,没有成交过一个客户,只是有一些租房的成交了,但是佣金层层分配下来,到他手上已经没多少了。期间,公司要他们购买“工服”,也就是西装皮鞋,需要他们自己掏钱,话费也是没有报销的,交通费有些补贴。其实这样算下来,还是挣不到什么钱。
我表弟这个人还是属于不乱花钱,生活挺节约的,不抽烟不喝酒,很少去玩。后面我得知,他在北京交了个女朋友,女朋友刚开始还在上班,后来说想换工作,在空档期间,有几个月在他们的出租房里没工作,也没出去找工作,躺在床上打游戏,也就是说,我表弟还得负责女朋友的吃喝拉撒,生活开销。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表弟他也是能够每个月省下800-1000,那他一年就大概存了1万多块钱。
后来表弟他爸突如其来的生病住院了,他妈一个人难以应付过来。在那个情况下,他就不得不先回家去照顾他生病的爸爸。那女孩子不想跟我表弟一块回去老家,要我表弟跟她一块去她的老家发展。他们两个的矛盾就开始了,所以到后面两个人不欢而散。表弟就从此回到了老家,安顿下来了,一边照顾家庭,一边也满足了他爸爸的心愿,在本地发展。正好他爸爸生病了,他那1万多的存款也就没了,一切都要重头积累。
所以有网友说,一年存了4万,是否活得像个笑话?按这样的逻辑,很多人,连笑话都不配!
怎样可以一年存4万?想要年末有余粮,省钱很重要。有健康的消费心理,不盲目,不攀比。养成记账的好习惯,无论金额大小,每一笔都要记录,知道自己每一笔款的去向。不超期消费,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记住,消费一定要是自己能力范围能的。光靠节流很难,开源很重要。努力提升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报酬。发展副业,全面开花。学习投资理财知识,让钱生钱,享受时间的复利。与金钱做朋友,不患得患失。第一次打你的人你还记得吗?
😂😂😂😂
当然记得,但其实想笑,因为我这个打也是属于同学之间的,不能算真打!
那也是在我上小学期间,有位男同学,我跟他是同桌,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封闭的年代,男生和女生不怎么说话,当时的我很胆小,他经常欺负我,给桌子上划三八线,稍不注意胳膊过去了就会打我!
有一次不知怎么就打到讲台上去了,好像是他不让我从讲台那通过,两个人就靠在墙上你顶着我我顶着你,之前都是他打我,那次我终于下了狠心跟他对抗!他抡起拳头朝我胸口捣了一拳,我也抡起拳头朝他捣了一拳!没想到,我跟他对打了这一下后他反倒不打我了!而且以后都没有再打过我~
这件事情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人,不能太软弱,即便你的反抗不能使你反败为胜,那也要坚决反抗!不然,得寸进尺的人性弱点,会让恶人越来越嚣张,善人越来越遭人欺负!
你在农村打野味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事吗?
农村打野,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事?
哎呀,提到农村打野,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童年的岁月,小时候爬树掏鸟窝,小河沟里掏龙虾,下大雪之后,去雪地里追兔子,晚上拿着手电筒去小水沟里照黄鳝……
满满的回忆,当然在这些打野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挑两件特别奇怪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不知道你的童年时光里,有没有碰到过和我一样的情况……
一:喜鹊窝里的大蛇。
那是我8岁的时候,暑假里跟村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村子西头的树林里掏鸟窝。
这片树林里的年可以说,看到我们几个过来,就跟见到了仇人一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不为别的,就因为,我们都是算好了时间来的,每次爬上去,看看,如果小鸟没有长大,就不抓。一直等到小鸟快要出窝的时候,才来抓。
今天来,是因为有一窝八哥就快要出窝了,上次爬上去看过,一共4只,正好我们一人一只。
计划着回家养着,八哥这种鸟非常聪明,如果你从你养它,教它说话,不用多久,比如“谢谢”,“你好”,之类的它都能学会。
抓完八哥之后,我们就准备走,突然看到前面的树上有个很大的喜鹊窝,我说我想爬上去看看,有没有蛋?
二狗说:“你别去了,喜鹊不好玩。”
我说:“我又不抓,我就看看,我还没有见过喜鹊窝里什么样子呢?难道你们见过?”
二狗说:“你这么一说,我也想看。不然我先上,你等会上。”
我说:“凭什么,我先要爬上去看的,怎么我一说,就变成你先上了。”说着我把小八哥往二狗手机一塞,抱着树干就蹭蹭的往上爬。
你别说,小时候爬树的本事真是厉害,现在已经基本上都废了。
等我爬到窝边上的时候,刚扭头一看,我滴妈呀,给我吓得差点从树上跌下来,只见一天红色的大蛇,正盘在喜鹊窝里,冲我丝丝的吐着血红的信子。
我头皮都炸了,赶紧抱住树干刺溜滑了下来。
落地之后,二狗赶紧跑过来问:“里面有没喜鹊蛋。不对啊,你怎么腿在抖啊?”
我哆哆嗦嗦的说:“里面有……一条……大蛇……”
二狗天生怕蛇,一听说有蛇,撒腿就颠,根本顾不上管我。我跟着后面就追……
一边追,一边喊:“我的八哥还给我!”
后来,大人跟我说,因为喜鹊和蛇是仇人,经常打架,有的大蛇打架打不过喜鹊,就趁着喜鹊出去的时候,把它的蛋吞掉,然后占领喜鹊的窝。
这种说法,我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那么多鸟,偏偏是喜鹊的?大家知道吗?
二:一个钻满了龙虾的洞。
这件事发生在第二年的夏天,有一天下午放了学,我还是和同村二狗一起,去小水沟里掏龙虾,他在水里掏,我在岸上帮他找龙虾洞,顺便把他掏出来的龙虾捡起来装袋。最后两个人在平分战利品。
我们就一直沿着小水沟往前走,突然,我看到一只龙虾往一个洞里爬,后面还跟着两三只,排着队。
我赶紧呼叫二狗:“二狗,快,这里有三只,正准备往洞里爬,快点,快点。”
二狗一听这话,那踩着水,就飞奔过来了,三下五除二,把三只龙虾捉拿归案。
我说:“你看看那个洞里还有吧?”
二狗说:“不用看了,这三只已经抓住了,估计没了。”
我说:“你掏一下试试呢?万一要有呢?”
二狗就把手伸进去,惊喜的叫到:“哎呀,真有,好像还不止一个。”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两分钟不到,二狗从洞里前前后后又掏出了八只龙虾,加上刚才的三只,一共十一只。
我们两个,当时都惊呆了,按照常理,一个洞里最多两只龙虾,已经非常不错了。
一个洞里,掏出十一只龙虾,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碰到。
二狗说:“这是一大家子,被我们一锅端了。”
我说:“会不会是龙虾开会?”
二狗说:“我管它开不开会,反正我知道,今天晚上他们会集体去我家锅里开会。哈哈……”
这件事,确实挺奇怪的,掏过龙虾的小伙伴,你最多从一个龙虾洞里,掏到过多少只龙虾?
打野真是太有趣了,只可惜,现在的农村已经拆迁了,这种生活已经再也不复存在了。只能用文字缅怀一下,那些曾经逝去的美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不如只生一个孩子好?
我有个小爷爷,先是生了四个女儿,最后又生了个儿子,按道理来说四女一男,这个配置,已经很好了。
一个儿子,不存在分家分财产等一系列问题。四个女儿出嫁后,姐姐姐夫又可给小儿子拉一把手,小儿子的生活应该会很好的。可结果却出人意料。
小爷爷和儿子关系不好,先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后来发展到,上吊喝农药,最后以小爷爷喝百草枯去世为剧终。小儿子与四个姐姐关系也不好,经常吵闹,甚至出现姐姐怂恿外甥打舅舅的闹剧。自从小爷爷去世后,小儿子与四个姐姐,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通过小爷爷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不是取决于男孩还是女孩,也不是取决于孩子的多少。而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家教,家教好,就能从小培养孩子尊老爱幼,团结兄弟姐妹,吃苦耐劳等等各方面的品质,这样孩子才可能成仁成才,悲剧才能避免。所以说儿女双全也好,一个孩子也罢,关键还是怎样教育孩子成仁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