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魂墓,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锁魂墓,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追寻历史真相,我是悍马狂飙。“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都是中原农耕民族对草原游牧民族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汉民族最高军功,是千百年来中原王朝武将们的终极梦想。
华夏文明史泱泱五千年,这五千年中不乏有武力巅峰,同时也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豪言壮语,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如“封狼居胥”,这都是汉民族王朝历史上的不世名将——霍去病留下的个人传奇。“狼居胥”指的是现今的蒙古共和国的肯特山,这座山是匈奴人的发源地之一,匈奴人心目中的圣山,后改称不儿罕山,又是蒙古民族的早期诞生地之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多次在肯特山进行膜拜和祭祀,学术界认为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墓就在肯特山起辇谷。
西汉反击匈奴及狼居胥山的位置
何为封狼居胥所以,“封狼居胥”就是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西汉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令卫青、霍去病率领几十万汉军,出塞反击匈奴,分两路横渡大漠,追击匈奴。其中霍去病一路突入匈奴腹地两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遭遇,霍去病部斩首七万余,而后乘胜挥军北进,直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到此山下,强敌远遁。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临山顶,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封狼居胥”代表着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里程碑式的胜利,此后成为千百年来汉家武将战功的最高彪炳,历代名将的终极梦想。
狼居胥山,即今肯特山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
“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史记·匈奴列传》 记载:
“ 汉骠骑将军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七万余级,左贤王皆遁之,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汉书.霍去病传》 记载:
“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济弓卢....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瀚海即今杭爱山,是蒙古北冰洋流域和内河流域的分水岭。时人多以为贝加尔湖,误。)从以上三篇原文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看出: 第一,狼居胥山出代郡二千余里( 代郡在今河北蔚县一 带) 。第二,济弓卢( 弓闾即弓卢) 就是渡过弓卢水( 弓卢水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克鲁伦河) 。第三,禅姑衍,姑衍是山名,当在狼居胥山附近。那么根据原文中提供的资料,,可以推定狼居胥山就是今蒙古乌兰巴托东侧的肯特山。
霍去病功勋卓著,还对汉武帝说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的千古名言,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西汉准备再一次出击匈奴,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23岁。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由匈奴人组成的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击败匈奴,封狼居胥的不世奇功。
马踏匈奴石雕 此件石雕放置于霍去病墓前。作品表现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以战马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
实现“封狼居胥”梦想的几位军事家与“封狼居胥”并称的就是“勒石燕然”。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燕然山在今天蒙古共和国的杭爱山,2017年《燕然山铭》在杭爱山被发现,证明了“勒石燕然”的真实性。
保存至今的《燕然山铭》
“封狼居胥”作为中华武将的最高梦想,在霍去病之后,还有数位杰出人物达到过这一成就。
1.唐代名将李靖。贞观三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出击突厥,李靖率军从狼居胥山下经过,带领3000精锐突袭突厥大营,生擒颉利可汗,灭掉突厥 国!唐太宗称赞他:古之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
2.明初名将蓝玉。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拜蓝玉为大将军,率领15万大军北征蒙古,力求一举肃清北元残余势力!最后蓝玉一直追到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发现了蒙古军队,迅速全军出击,大败元军,俘虏7万多人,得获牛羊和财宝无数。此战彻底打垮了北元残余势力,朱元璋大喜,封蓝玉为凉国公。
3. 明成祖朱棣 。朱棣从永乐八年开始,朱棣先后五次亲率大军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最后朱棣追击蒙古败军到了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油画 封狼居胥
4. 清代康熙率军远征葛尔丹的战役。《清鉴》这样记载:“三征葛尔丹,帝亲征,渡黄河幸宁夏,勒铭于狼居胥山,五月还京师。”虽然清王朝并非汉人王朝,但康熙帝击败葛尔丹,平定漠北,巩固了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其积极的历史意义不容低估。
当然,还有自不量力试图“封狼居胥”,结果只留下千古笑柄的。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意图“封狼居胥”,没成想北伐一败涂地,被强敌北魏一直追击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刘宋几乎亡国。南宋词人辛弃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其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真的会保留最后的体面吗?
在殡仪馆工作的表哥告诉我,老人死后必须立即用棉花塞住肛门,否则就是对老人的不敬,同时老人在家死亡第一时间不是报警,而是做好这7件事,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知识,关键时刻有大用。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无论生前是富贵还是贫穷,走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堆黄土罢了,谁也逃不掉这个宿命的安排。
家中有老人去世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殡仪馆在接受遗体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殓师用沾满酒精的棉花堵住遗体的口鼻和肛门,看起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举动,但据说可以保留死者的体面,这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疑问我咨询了在殡仪馆上班的表哥,表哥告诉我,给死者堵住肛门是殡仪馆的必备程序,看似很尴尬的行为却体面了殡仪馆对死者的人文关怀,这其中大有学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老人死亡后的身体变化过程老人死亡之后,心脏首先会停止跳动,没有心脏提供能量,血液停止流动,从而无法为整个身体输送营养和能量,全身各处的器官随之也停止工作。
接着人的体温会逐渐下降,身体也逐渐僵硬,全身上下的关节就像定住了一样,无法弯曲,看起来就像电影中的JS一样,如果是很多受病魔折磨死亡的老人,死亡姿态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同时人死之后,血管的粘膜细胞也会死亡,血液开始不受限制地渗透到血管外面直到皮下组织中,形成所谓的尸斑。
由于地球重力的作用,血液会逐渐地下沉到人体的底部,特别是背部,由于富含毛细血管,会形成连片的尸斑,如果有参加葬礼的朋友,千万别因为好奇心去看死者,小心晚上做噩梦。
人体内富含各种微生物,在活着的时候,这些微生物只会分解肠道物质,人死之后,微生物质的繁殖就不再受到限制,开始迅速的繁殖生长,并开始腐蚀体内所有的器官。
而且温度越高、脂肪越多,腐蚀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如果老人在夏季死亡,如果在家举办葬礼的话,一定要及时将遗体放入冰棺中降温来缓解腐蚀的速度。
微生物在腐蚀体内器官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气体,类似于臭鸡蛋味,非常的刺鼻难闻不说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为随着气体不断地积聚,体内会产生极大的压力,从而会通过口鼻、肛门等有孔的地方排出,排出的过程中会夹带着血液,所以如果不加以处理的话尸体口鼻处会有鲜血流出,异常恐怖。
接着我们来了解,给死者堵住肛门,能起到什么作用?真的会保留最后的体面吗堵住死者肛门,怎么看都很尴尬、很不可思议,但这一举动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1、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
其实堵住死者的肛门是自古以来的丧葬习俗,古语有言:“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不朽”,意思是说用玉堵住死者的九窍,可以保持肉身不腐。
为什么要保持肉身不腐呢?其实这和古人的人生观有关系。
古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来生,人死之后如果肉身不腐烂的话会重新进入新的世界,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假如肉身腐烂就无法转世重生。
所以堵住死者的九窍,寄希望于可以转世重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如果是富贵人家一般会使用金玉,假如家中贫困买不起金玉则用纱布代替。
2、防止尸臭散发
由于举办葬礼的需要,遗体会停尸三天,哪怕殡仪馆将遗体放在冷藏室,但遗体还是有有所变质腐烂并散发出尸臭味。
而尸臭到底有多臭呢?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毫无疑问,它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臭的味道之一。
表哥是一名法医,他告诉我,99%以上的人闻到尸臭味都会呕吐,那是一种臭到骨子里的味道。
表哥已经担任法医多年,但就连他有时候闻到高度腐烂的尸体也会呕吐,并且最可怕的是,高度腐败的遗体味道,无论用什么防护措施都能闻到,而且一旦接触到往往十天半个月还能在身上闻到那种臭味,所以真的是非常臭。
尸臭不仅臭,而且传播的距离还非常远,往往在尸体几十米开外就能闻到那种臭味,所以殡仪馆堵住遗体的肛门就是为了防止在举办葬礼的时候遗体散发出尸臭味,从而给亲朋好友创造更好的葬礼氛围。
总之,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尴尬举动,却保留了死者生前的体面,也体现了殡仪馆人性化的服务所在,为他们点赞。
最后温馨提示大家老人在家去世,要怎么处理?人死不能复生,如果老人在家去世,痛苦流泪乃至后悔都无济于事,家属还是尽快整理好心情,为老人准备后事,让老人安心地离去。
第一步:拨打120,确认老人是否死亡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的上海福利院老人未死被装运事件吗?
5月1日,上海一家福利院打电话通知殡仪馆有老人去世,然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搬运“遗体”的时候,却突然发现遗体动了一下,随后经过工作人员仔细确认,证明老人确实还活着,最终这家福利院的相关人员收到了应有的惩罚。
大家想一想,福利院这样的专业机构尚且会发生这样的乌龙事件,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呢?
所以,我们确定老人去世之后先不要急着哭泣,赶紧趁着老人的身体余温先为老人穿上寿衣,然后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拨打120有两个目的,一是由医生确认老人是否死亡,如果是假死也许还有抢救的机会;二是医生如果确认死亡的话,医院会开具心电图证明和死亡通(告)知书
第二步:开具死亡证明
一旦我们拿到医院的心电图证明和死亡通(告)通知书,我们就可以到村委会或者当地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大家千万要保存好死亡证明,因为这个证明很重要,而且补办很麻烦。
第三步:联系殡仪馆,商讨葬礼事宜
拿到死亡证明之后,我们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联系殡仪馆,殡仪馆只有在见到死亡证明之后才会接受死者。
前文说过死者的身体几个小时内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夏季的时候甚至会腐蚀发臭,所以必须要放在专门的冰棺中延缓遗体的腐蚀。
现在的殡仪馆一般都会提供一条龙服务,当将死者运送至殡仪馆后,家属就可以去业务室,校验死亡证明,选购骨灰盒,领取火葬证,确定火化的时间、费用等手续。
第四步:取骨灰
取骨灰一般需要2-3天,如果想提前的话,要办理提前手续,大家要注意的是取骨灰的时候要带着火葬证,如果死者有特殊原因暂时不能火化,还要办理尸体冷藏手续。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老人在外地死亡,家属想将死者骨灰带回老家的话,最好能够自己开车。
如果实在没车,必须要乘坐高铁的话,一定要提前和高铁客户联系好,并且上车前将骨灰盒包装好,不要给车上其他的乘客造成困扰
第五步:选购墓地
办理火化手续之后,如果是城市的话,家属要去陵园选购合适的墓地,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是双人墓还是单人墓地。
这里建议大家直接选择双人墓,这样以后另一位双亲去世的时候可以将他们合葬,相对省事很多,当然双人墓地的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大家可以综合考虑
如果是在老家土葬,墓地一般都是自家的地里,相对简单许多,只需要和村里报备即可,这里不在多说。
第六步:提取银行卡余额
有些老人省吃俭用了一辈子,在银行卡上存下了一大笔钱,家属如果知道银行卡密码的话,可以直接到取款机上取出,注意每天最多不要超过5万元,分批提取。
但如果家属不知道老人的密码的话,不要着急,带着死者的死亡证明到公证处拿到公证证明之后就可以去银行取款。
如果死者有房产的话,就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拿着死亡证明到公证处拿到公证证明之后,就可以去房产局办理房产转移手续,这样就可以将死者的所有遗产转移给家属。
第七步:注销户口
办理完所有的事情后,家属带着死者的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证明。一旦户口被注销就代表这个人彻底地在世界上消失,所以很多人家属都会很伤感。
这里要注意,如果是因为常规原因死亡的话,那么还要到公安部门开具死亡或者火化证明,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相关的手续,之后拿着死亡证明去当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写在最后人死不能复生,我们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准备老人的时候,让老人安心地离去,而堵住死者的肛门就是为了维护老人最后的尊严,让他安心地离去。
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蕴含的却是对逝者的人文感怀,所以大家生活中经历过这种事情吗?
萧炎第二次进入天墓的级别?
萧炎第二次进入天墓时是六星斗圣中期,天境大圆满的灵魂。出来后是帝境灵魂。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大战,萧炎再入天墓,尝试复活萧玄。再次面对萧玄,被萧玄一语道破如今的实力。告知来意后,自知无法复活,为帮助萧炎突破到帝境灵魂自燃灵魂来抽取天墓之魂灵魂本源,最终魂飞魄散,彻底陨落。萧炎因此突破帝境灵魂。历史上有哪些惊世骇俗的事?
“干什么的?”一国军连长拦住在“皖南事变”中突围成功已化装成商人的饶漱石一行人,此刻饶漱石等人正从山间小路前往盐城新四军军部。被这个国军连长带队拦下后饶漱石等人并未惊慌,这样的场面一路上他们已经经历过几次了。
于是饶漱石掏出了些银元以及一块表和一支金笔塞到国军连长怀中,并说道:“我们是商人,遇到打仗后我们就躲进了山里,无奈在山中迷了路!”
这样的话在这个关键时期无疑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但在银元这些通关“利器”面前,国军连长望了望饶漱石等人的皮衣、皮鞋后点了点头说道:“嗯!你们从这里下山后往东走就安全了!”看在通关“利器”的面子上,国军连长并没有为难饶漱石等一行人,就此放行了。
但就在饶漱石等人往前走了不到20米的时候,这个国军连长像是突然发现了什么大声朝着饶漱石一行喊道:“等等!”说完就朝着他们走了过来。饶漱石等人以为暴露了,刚准备暴起反击,国军连长一边走一边又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就这样下去,是过不了关的,这是路条,拿着这个你们才能顺利走出去!”
就这样,饶漱石一行顺利到达了盐城新四军总部。饶漱石也成为了“皖南事变”中为数不多突围成功的新四军高级干部之一,在后来重建新四军的艰难道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饶漱石“皖南事变”的悲壮“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途径安徽泾县时遭遇国军7个师8万人袭击,新四军战士奋起反击,惨烈的突围战就此打响。
在随后新四军的军部会议上,新四军高层决定分头突围,这样突围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就这样,一路由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率领;一路由军长叶挺和东南局副书记、新四军副政委饶漱石率领的新四军余部开始了艰难的突围战。
突围的第七天,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为了掩护主力突围,身中数弹,倒在了一旁的草丛中,当天晚上被突围至此的军部卫士连发现并救起,但随后在章家渡渡河过程中,卫士连被敌人察觉,不少战士牺牲在了湍流的河水中,就算如此,战士们也没有放弃重伤的袁国平,而是将他举过头顶顺利渡过了河,袁国平此刻虽然重伤在身,但意识还是清醒的,他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为了不拖累队伍突围,他几次要求战士放下他突围,但都遭到了拒绝,最终袁国平趁着大家不注意之际,毅然决然拔出了随身的配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扣下了扳机。至此,“皖南事变”后第一位新四军高级干部壮烈牺牲。
袁国平“皖南事变”后第九天,新四军军长叶挺及副政委饶漱石等人翻过火云尖,来到一处狭长的深谷中,这里正是国军108师驻地所在,叶挺和饶漱石带领着身边的千余名战士和敌人展开了激战。过程中,队伍再次被困,饶漱石和其他战士们一度要求叶挺带一部分人先行突围,但被叶挺拒绝了。
正当队伍就快弹尽粮绝之际,只见国军方向一个举着白旗的人朝新四军跑来,口中还喊着:“叶军长,自家人不打自家人,你们可以派个人来谈谈。”见状,时任政工部部长的林植夫不待叶挺开口,自告奋勇地说道:“我和国军108师的高层有点旧交,我去谈谈!”结果林植夫一去不复返。
叶挺叶挺身为军长,戎马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早就将生死看淡了。此刻他为了手下的战士,决定亲自去谈,这一去就被扣押了,身陷囹圄多年。至此,“皖南事变”后第二位新四军高级干部被扣押。
一个多月后,已经成功隐藏在赤坑山蜜蜂洞的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等人正在筹划向江北突围的计划。由于蜜蜂洞太小,只够容纳4个人,警卫员只能到蜜蜂洞的四周进行警戒,谁也没有料到会有意外发生。
项英一天夜里,叛徒刘厚总趁项英、周子昆等人熟睡之际,悍然朝二人开枪射击,两位新四军高级干部就这样壮烈牺牲在了蜜蜂洞。
到这里,新四军的高级干部中有的牺牲了、有的被扣押,已经没有几人了,饶漱石无疑是幸运的,叶挺离开后一段时间,饶漱石知道情况不对,不能继续等下去了,他深知聚集在一起目标太大,突围的可能性非常小,于是下令大家化装后分散突围,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周子昆匪夷所思之处首先,“皖南事变”的爆发就很让人匪夷所思,虽然当时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但战斗力依旧不可小觑。在这样的情况下,老蒋竟然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皖南事变”。当然,如果站在老蒋的角度考虑,或许没有毛病,但我还是觉得这个决定做的并不是时候。
主要就是此时国军已经和八路军及新四军并肩作战了数年,底层军官和战士们已经结下了深厚了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友谊,正是同仇敌忾之际。老蒋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虽然不至于有人敢违抗命令,但一定会对国军士气产生影响,以及对他自己的威望产生影响。当然,全世界、全国的舆论也不可能站在他这边,所以老蒋的这个决定让我觉得匪夷所思。
老蒋其次,就是“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高级干部几乎被团灭让我觉得匪夷所思。要知道已经已经到了他们那种层次,虽然避免不了还要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但牺牲的概率却是很低的。回过头去看他们的牺牲过程,袁国平为了不拖累队伍突围毅然决然开枪自杀殉国、叶挺为了队伍亲赴敌营谈判就是那一带革命家大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钦佩,所以也没啥好匪夷所思的,只是新四军高级干部在这一次事件中差点被团灭让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而且项英和周子昆的死同样让人匪夷所思。要知道那个年代的枪是没有消声器的,而且警卫员就算不能在洞里休息,肯定也不会距离洞口太远,而是在四周警戒,枪声那么大,他们听不到吗?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事后刘厚总竟然还能安然无恙地下山投敌。
蜜蜂洞最后,饶漱石等人被国军连长放走的事。这个事情也很让人匪夷所思。首先就是能成为连长的人自然不傻,他一定看出了饶漱石等人的身份,而且能拿出那么多银元以及一块表和一支金笔的人,在新四军中地位自然不会底,如果把饶漱石等人抓了送回去,自己的仕途岂不是一片大好,但这个国军连长并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明显不符合常理,难道说这个国军连长的觉悟很高?换做是正在看此文的你是当时那个国军连长,你会怎么做?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国军连长觉悟确实很高。就像上面说的,老蒋的这个决定是不得人心的,国军连长和新四军部队一起抗击日军那么多年,有感情基础也可以理解。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感情基础,饶漱石作为新四军的高级干部,认识他的国军战士怕不在少数。就算不认识,老蒋既然要发动“皖南事变”,会不将饶漱石等新四军高级干部的照片或者画像分发到基层搜山队伍中?就算国军连长有放走饶漱石的心,其他某些有心的小弟怕是也不乐意。所以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匪夷所思。饶漱石结语几乎经历了革命所有时期的饶漱石,可以说绝对是坚定的革命家,而且已经身居高位的他自然是经受住重重磨难和考验的,思想上也不应该会出现问题。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一位革命家在后来竟然犯了错误,让自己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