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理财,金融理财app资产家可以吗?
我家理财,金融理财app资产家可以吗?
我在用的,15年9月开始用的。安全性还可以,也很灵活。16年做了两年期的,今年也快到期了。
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合理存钱,选择每月固定存一笔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规划选择投资期限的时间长短,1个月,4个月,11个月都可以。
6家银行被罚没156亿元?
被罚的6家银行并不全是因为理财业务,但却都涉及理财业务违规。
主要原因是资管新规落地后,很多银行依然没有改变理财业务的销售管理模式,违规销售和违规投资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银行可以说还是我行我素。
理财产品销售违规在提及的诸多理财业务的违规操作中,多数受罚银行都存在“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承诺”,包括民生银行、渤海银行、中信银行。
其中光大银行的一个受罚案由是“以修改理财合同文本或误导方式违规销售理财产品”,浙商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文本使用误导性语言”,都突显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存在的问题。
自资管新规推出以后,银行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那就是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低与打破刚性兑付之间的矛盾。
数据显示,2017 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量为144.51万亿元,占银行理财产品全市场募集资金总量的83.25%;而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为0.28 万亿元,仅占0.16%。
也就是说83%的产品都是“保本的”,但是合同不能写,也不能说,否则就是违规。
虽然有2年的过渡期,但不允许新发,银行只能发净值型的产品,那就得向客户销售。
这其实是习惯问题,就比如余额宝。支付宝推出之前,很少人知道这产品,也不相信居然有远高于银行活期收益的同时还能随时存取??
但余额宝在合同也是没写保本的,但实际上14年的运行中,几乎没有亏损,这是市场教育的过程,投资者需要慢慢了解。
理财产品违规投资银行理财违规操作的另一个“重灾区”就是理财资金的违规投资,其中又以违规向房地产行业“输血”较为普遍。
其中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的理财资金都存在违规缴纳土地款的情况。民生银行的同业投资、理财资金违规投资房地产,用于缴交或置换土地出让金及土地储备融资;浙商银行则为客户缴交土地出让金提供理财资金融资;渤海银行除理财资金外,自营投资资金也违规用于缴交土地款。
这是明文规定的红线,踩到是必然要被处罚的,尤其是政府三令五申的情况下,必须配合政府推行的房地方调控政策。
但是总的来看,银行理财产品违规销售是主要原因,因为资管新规使得银行以往的产品结构发生改变,销售方式也得调整。
可市场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意识还是没跟上,这种天然的矛盾在短期内是没法一下子改变的。但这也是势在必行的了,包括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也是为了隔离风险,规范运行。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银行被罚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分享不易,点赞留香。
如果以后想做个理财家?
分两方面说,在课程和知识储备上,学习专业肯定是金融经济方面。在经验和阅历方面,建议尝试和学习各种理财方式。做一个理财专家,首先要自己明白广泛的投资和理财产品。不仅仅是从理论上,事实上实际去操作和体会才会让你更加接近理财专家。
有没有人用过理财魔方APP?
现在活期产品蛮多的,像余额宝收益就太低了,我一般是选互联网活期app叮咚钱包投资的,活期有7.8%哦,上市系的,用户体验性很好。
你是否会拿部分资金去理财?
当然愿意!
如何拿部分资金理财呢?个人觉得首选股市!
机会大A股市场很多人认为7亏2平1赢,这个是市场定律,市场本来就是只有少部分人赚钱的,都赚钱的行情,只有在牛市中期才会出现,但是对于掌握一定规律的投资者来说,A股市场的机会真的很多,特别是鼠年的行情,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波动机会,鼠年第一周就是先3000只股票跌停,随后4天强势反弹,如果在第一天介入,基本都有不错的收益。回归最近和半年的操作,总体算还是盈利不错的。
如何把握很多人认为A股很难赚钱,那是由于个人的原因,不是市场的原因,散户亏钱大部分是由于追高,而且不会止盈,更不会止损,股票涨上去了是要卖掉的,趋势跌破了是要止损的,很多人在股市里面都容易出现幻想,连续7个涨停了,还想着14个涨停,资金都是好人吗?明显不是。对于散户来说,选择公司的时候,如果短期涨幅已经超过30%以上了,基本要选择放弃买入,这样子可以避免大部分情况下的亏损。
2020年的主要操作方式还是以耐心等待为主,并不看好2020年会有比较好的行情出现,留足够的现金储备,等待大盘出现极端情况的时候出手,市场上永远都是有钱的人说的算,空仓的什么时候都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满仓的永远都是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