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正式解散,英国独立日是几月几号?

2024-08-22 22:12:05 73阅读

英国议会正式解散,英国独立日是几月几号?

英国没有独立日, 应该是脱欧日子。2021年1月31日23时,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在历时三年半,经历了三任首相和无休无止的议会投票后,英国成为史上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欧盟的成员国数量,也从28国降至27国。

为什么英国脱欧要付分手费?

英国“脱欧”需要缴纳390亿英镑的巨额分手费,那么英国为何要付出如此代价?换句话说,欧盟又有何根据去要求人家支付这笔巨款呢?

英国议会正式解散,英国独立日是几月几号?

“脱欧分手费”终于谈妥了?

旷日持久的英国脱欧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热点之一,双方的谈判三大核心议题分别为: “脱欧分手费”、公民权利以及爱尔兰边界,尤其是双方在“分手费”上分歧最大。

截止目前,这场欧盟与英国的分手谈判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25日称,欧盟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内容主要包括英国将支付390亿英镑的“分手费”,爱尔兰与北爱尔兰间不设“硬边界”等。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英国脱欧已经是板上钉钉,由于以上通过的协议草案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也就是须英国议会和欧盟其他成员国一致表决通过才能正式生效。

欧盟凭什么要390亿英镑的分手费?

由于,英国是目前为止第一个向欧盟提出脱欧的成员国,如果它得以脱欧后,就会给其他想要脱欧的国家起个坏榜样,一旦它们纷纷效仿并步其后尘,那么欧盟的整体性就要出现更大的裂缝甚至导致欧盟处于崩溃边缘。

也可以说,欧盟其实是想通过提出“天价”的分手费来挽留英国别走。最终打消英国脱欧的目的或者是造成其脱欧的困难。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就曾经表示,英国将必须为其离开欧盟支付一笔约500亿英镑的费用,这笔钱并不是为了处罚英国,而恰恰是为防止其他成员国效仿。

另外,对于欧盟提出来的这笔钱是否合理,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指出: 英国必须遵守自己的预算承诺,支付至2020年,用于支撑欧盟机构的基础设施工程,社会项目科学研究和养老金的费用。与此同时,英国还英国承担将位于伦敦的欧盟机构搬迁至欧洲大陆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说实话,作为欧盟内的主要经济体,英国脱欧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大的。曾经有人开玩笑地将欧盟比喻为一个“微信群”,英法德就是欧盟的主要群主,也是主要负责“发红包”的,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离开都是损失,尤其是那些时常等着“领红包”的很不开心!

英国是什么制度的国家?

英国政体为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

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英联邦元首国、八国集团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是英国走向衰落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这一说法,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一战作为一个不彻底的战争,并未真正瓦解德国实力,为其再次挑起战争,埋下了“祸根”。当然,苛刻的《凡尔赛和约》更是德国挑起战争的根本原因。

但令人不解的是,自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以及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甚至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野心。作为一直主导欧洲局势的英国,为什么对德国采取一味的妥协和绥靖?曾经强硬的英国去哪里了?

这个问题要从一战说起,一战后的英国“外强中干”。

持续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来说,结局是“很悲惨的”。昔日的帝国纷纷瓦解,国家被肢解得四分五裂,尤其是奥匈帝国被分割成只有8.4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对战胜国英国来说,一样损失惨重。

首先,沉重的财务负担。一战爆发前,许多人都认为战争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甚至有人乐观地认为,只需个把月就能结束战争。然而,武器技术的升级,致使一战成了谁也灭不了谁的堑壕战、消耗战,战争的每一天都是靠“钱”来支撑的。

英国为此耗费了约130亿英镑,相当于年收入的6倍,这是足以让英国破产的数字。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全靠借贷,英国几乎借遍了全世界,由昔日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直到2015年,才把一战时欠的的债务还清,时间长达100年。

其次,英镑地位不保。以英镑为结算单位,是一战前英国强大的标志,也就是说,英国只需印刷一些钞票就能获得丰富的实物和劳动。当然,这是以英国的信誉,以及国家的收支平衡作为保证,而金本位更确定了英镑的霸主地位。

但一战巨大的开支,让英国可谓是债台高筑,英镑持续贬值,大量的黄金外流,而美国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大量的黄金储备,使得美元一跃成为英镑最有力的挑战者,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说白了,就是没钱支撑下一场战争。

雪上加霜的是,一战时的英国,所有的工业都转为了军工厂,传统工业品市场出现了真空,美、日等国趁虚而入,再加上各国自己的工业制造能力也在提高,战后的英国根本赚不到钱。张伯伦自然明白,不是不想强硬,是没有实力强硬。

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无暇顾及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英国花费了巨额资金。而作为战胜国,虽然获得了一部分原属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但这些国家就是现在也还是很穷的,非但不能给英国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持,加重了负担。

那时的英国是相当的牛气,土地面积扩张了33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人口更是高达4.5亿。也就是说,在当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是大英帝国的子民,达到了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但实际情况是“摊子铺得越大,实力被摊薄得越多”。因为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办事机构和外派驻军,这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随着“入不敷出”的财政,越来越力不从心,而糟糕的是,这些殖民地趁其衰落,纷纷争取独立。

爱尔兰就是其中的典型。其频繁不断的独立运动,早已让英国为之头疼,一战后的国力削弱,英国已无力进行镇压。无奈之下,让其南部的26个邦独立,只留下了北部较为发达的6个郡。这就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由来。

爱尔兰自由邦的成立,是大英帝国衰弱的标志,也是其分裂的开始。随后,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纷纷提出自治的要求,二战前,英国放弃了对这些国家的殖民,成为相对独立的英联邦国家。然而,这些并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的危机是,印度也要求独立。加拿大等国的自治并不影响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反而还使英国减少了防务负担,可谓是“俩好搁一好”。但印度不同,英国是靠赤裸裸的掠夺,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钱财。印度一旦独立,英国就真剩下空架子了。

一战时,印度派了120万人部队参加了战争,就是为了英国战后答应其独立。可最后,英国还是食言了,愤怒的印度人独立运动更加高涨。从某种角度说,英国自己的事情还未“处理干净”,哪里还有“闲心”警惕德国的崛起。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英国大选多少年选一次?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通常情况下英国大选是五年进行一次选举,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也有可能临时解散国会举行大选。英国大选必须在国会任期开始之前举行,国会最长任期是五年,前后两次大选的间隔应该超过竞选活动和新国会组建的时间之和,通常为五到八周。实际的大选可以在五年任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举行。五年任期从大选之后第一次举行国会会议开始计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