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胜利的证明有什么用,你心目中的最好看的谍战剧前十部都有哪些?

2024-08-28 04:19:39 89阅读

dnf胜利的证明有什么用,你心目中的最好看的谍战剧前十部都有哪些?

我心中的经典只有六部,那就只列这六部吧,剩下的可能也有杰作,不过应该都不能算是经典。

1、潜伏,几乎不用思考,排第一的一定是它。这部剧的成功,演员就不用说了,编剧起了很大的作用,节奏把握的非常好,每一集的开始都有一个小悬念,接近解决时再有一个大悬念,前几集就埋下的伏笔,一直到最后才用上,设计非常巧妙。另外,这部剧让我们认识了李涯的饰演者祖峰,从此,我就粉上他了。

dnf胜利的证明有什么用,你心目中的最好看的谍战剧前十部都有哪些?

2、无悔追踪,这是一部老片了,但这么多年,它在我心里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后来者居上也挺不容易的。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历史细节表现在了老百姓的生活中,它是生动的,所以是能打动人心的。它是九十年代的惊艳之作。

5、红色,初看这部剧是冲着陶虹去的,一直觉得她很美,而剧中的扮相也确实很美,看完之后居然被张鲁一圈粉了,我觉得他可能是本色出演,实在是太出色了。这种废柴萌的男主设定居然赢得了观众的好感也真是没想到,软嗲好捏,还是个吃货,基友也健气可爱,哎哟妈呀,他居然还是个会计,心动的细节惹得人心痒痒。另外,是从这部剧心水了男主和他的好基友周一围。

3、面具,这部剧是冲着祖峰去的,就喜欢看他冷静分析的样子,结果剧情的反转让我深深陷了进去,该是特务的反了水,该是人民警察好形象的居然还有个马甲,剧里的女二是真的漂亮,谁能想到她居然也不清白呢,好吧,出人意料不就是谍战剧的精髓吗,看来看去,最正常的居然就只剩下了个女主。

4、伪装者,这个就是老熟人啦,那一年,三个男人加一个女人火的那么厉害,在剧里,他们的表现简直是酷毙了,各种反转自不必说,三个男人家里的软萌与家外的精明强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一大看点。

8、黎明之前,虽然结局有点牵强,但这真的不失为一部好剧,男人们之间的友谊,有的时候复杂地让人无法理解,有时候又简单的让人动容。这部剧唯一的颜值担当真的就只有男主,对于我这样的颜控来说本来不容易喜欢,可谁让这群男人拼的不是颜值呢。哦,忘了,那个共党组织的领导很有味道,粉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本质上是重复性地扭曲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并且对此深信不疑的行为,它对于个人生存和发展都具有超常的和非同一般的作用,比如大家常听到的,积极的癌症病人奇迹康复,消极的癌症病人加速病情恶化,这些都是心理暗示作用的佐证。

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人们积极向上,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力,进而产生正面的能量。而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向潜意识传递消极信息,重复多了就会形成消极心态,进而产生负面的能量。

但是本质上心理暗示是一种错觉,是让自己相信暗示的事实,大家切不可因心理暗示而盲目自大和心存侥幸,否则只会害人害己,比如有的人暗示自己能够成功抢银行,最终的结果大多酿成悲剧。

所以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切合实际、积极正面且清晰准确的心理暗示,面临以下几种情形,我们可以这样暗示自己:

(1)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或难题时,我们可以重复地暗示自己能够战胜它,今天的准备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战胜他,从而使得我们能够从容地准备。比如高考,考前暗示自己能够考好,当下的准备是为了确保可以考得比预期的分数高。

(2)面对正在解决的困难或者难题时,我们可以重复暗示自己能够战胜困难或者难题,从而使得我们可以在困难面前保持清晰头脑,沉着应对困难。比如正在进行的商业谈判,谈判双方都在探对方的底牌,这是一场心理战,通过重复暗示,保持冷静,能够沉着应对的人最有可能获得胜利。

(3)面对失败的结果,心里难以接受的时候,重复暗示“自己已经尽力,可以问心无愧了”,从而从压抑或者崩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的心智不受损伤。比如因项目失败被同事嘲讽,我们可以暗示自己“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不跟他一般见识”。

最后,祝愿大家能够正确地运用心理暗示,获得积极正面的力量,更好地掌控生命轨迹,畅享幸福人生。

女兵有哪些作用?

在现代战争中,女兵的实力不亚于男兵,因为现代战争是以先进武器装备为主导的,靠蛮力搞近战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真正拼刺刀的机会很少。

在叙利亚战争中,库尔德女兵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实力不可小觑。库尔德人的作战能力非常强,虽然不敌土耳其这样的强大对手,但是在打击恐怖分子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女性狙击手能够非常快速的解决恐怖分子。

二战时,苏联士兵如此之多,和苏军妇女支撑起整个大后方有关

如果真的有战争发生,女性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早在二战时期,女性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除了一线战斗作战人员以外,其他各种岗位女性都能够适应。以前苏联而言,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的妇女可以说是支撑起了整个苏军的后勤,大量的妇女走进工厂,为苏联军队制造了众多先进的武器;同时还帮助苏军进行战略防御。这些妇女会去挖战壕,构建防御工事,建立城市指挥系统,防止出现内乱。

之所以苏军在后期出现重大伤亡的情况下还能有那么多的士兵充实前线,最主要的是前苏联的战争动员能力比德国人强。那时前苏联实行全民皆兵,大量的妇女和儿童都投入到抗战中,而德国采用这种方法已经很迟了,在苏军进攻柏林的时候,德国才启动这种动员措施,结果为时已晚,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英国的女性在不列颠空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二战期间,英国的女性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英国的女性所担任的职位是雷达兵,可以说英国的女性在不列颠空战期间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按道理说德国的飞机远远多于英国,但是英国用700架飞机顶住了德国2000架飞机的进攻,其间雷达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

那时英国所招募的大量女性雷达兵,她们的计算能力非常强,能够精准的定位德军进攻的方向,以及德国轰炸机前进的方向,为前方的战斗人员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到了二战后期,日本的妇女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妇女纷纷走进工厂,正式参与到日本的生产活动中,可以说她们告别了家庭妇女的身份,实现了自身解放。虽然后来美国投放了原子弹,让这些女性的作用没有得到更大的发挥,甚至沦为慰安妇,但却是这些日本妇女从家庭走上社会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现代战争是科技化的战争,女性大多承担一些文职以及医疗工作

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每个国家的军队数量都变得比以前少很多,像美国也就维持着200多万人的部队,我国的部队在两三百万左右。

现在的战争已经和以往完全不同了,这是一种高科技、信息化的战争,所以每个国家的男性完全够用,因此现代战争中的女性大多充当一些医疗救护的角色,能够真正走上战场的并不多。

所以现在战争中,女性逐渐脱离了一线战斗岗位,更多的是承担一些文职工作,以及医疗救护工作。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女兵有很多都去参加了仪仗队,因为每个国家都少不了女兵方阵,这些女兵参加仪仗队能够提升士气。在现代战争中女性还有一个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的形式那就是文工团,在军队内部,有很多都是女性文艺兵,她们宣传一些思想和理念能够发挥出显著的优势。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女性在军队的文化建设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当然现代女性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在一些先进的科技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科学家。在我国的一些研究所里,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尖端武器制造方面她们也有很多参与其中。现代战争考验的是一种科技能力,而不是考验战场上打斗的能力,可以说女性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越来越大。

现阶段在西方国家军事舞台上还出现了很多女性领导人,比如德国前国防部长冯德莱恩、现任国防部长卡伦鲍尔;法国国防部长佛罗伦斯帕丽;意大利国防部长罗贝塔比诺蒂,以及印度女国防部长尼马拉西塔拉曼等。

可以说现在欧洲出现了一批“娘子军”,这么多国家都由女性担任国防部长。不过这种现象比较奇怪,因为这些国家都在美国的庇护之下,属于北约成员国。当然这些女性领导人一般承担外交任务,而不承担作战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军人在外交领域有着更优势的地位,能够发挥关键性作用。

走势证明我错了又怎么做?

股票的交易操作中,对于股票的买卖交易中一切的操作无非都是遵循这样的操作过程。即股票的操作始于开仓买入,终于平仓出局。但是,开仓与平仓的操作仅仅是属于交易的开始与终止,其中更为重要还有一个在操作开仓后一直到平仓结束之间的一个过程性的操作。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逐步验证你自己的操作策略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决定着你的平仓结果。也就是说在个股的买入操作后个股的运行不一定会完全按照你预期的走势去发展运行,即使走势上会出现预期的向上发展,这其间也会出现空间幅度、时间幅度的差异变化。所以,在持股其间也需要重点考虑到个股空间变化、时间跨度对于我们平仓操作的影响。那么,在个股开仓后的持股操作中个股的走势出现了上涨,走势上证明了我们的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或者开仓后持股操作中个股的走势出现了下跌,走势上证明了我们的操作错误的情况下,我们又应该如何操作?接下来我们就具体针对这两种情况的问题来给投资者做个详细的解析。

走势证明对了的后续操作

对于走势证明了对了的情况实际上就是开仓操作后股价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结构,投资者持有的该股有了一定的浮动盈利的情况。此时,该股的走势就符合了我们投资者在股票开仓买入的预期。因为,股票的操作是股价出现上涨才有可能有获利的机会,所以,我们买入的开仓策略中就是预期买入后股价出现上涨的走势。而若实际的操作中买入后股价出现了上涨的走势情况就是走势证明我们操作正确的情况。

(1)走势证明操作正确的情况,止盈平仓;个股在买入后短期出现了上涨有了利润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很多投资者对于出现上涨获利的个股的操作却是相当的纠结,想以立即以现在的获利选择卖出操作呢,却又担心卖出后股价在走势上又出现继续大幅上涨的情况,而自己卖出后只是拿到了一点儿蝇头小利,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般,白白错失了大牛股。若是不卖呢,又担心该股这小幅的上涨都是短暂的,担心股价出现快速的调整导致利润出现大幅回吐,甚至如果下跌调整的幅度较大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导致得不偿失。所以,投资者在这种即担心这又担心那的,患得患失的心理斗争中能不纠结么。其是对于一些短线操作的投资者而言,最好的操作是就是有利润就跑,至少先把利润锁定在手里,总比出现亏损的好。即止盈无罪,短线达到获利预期,立即平仓卖出。

(2)走势证明操作正确的情况,持股待涨;对于股价出现了上涨趋势有了小幅盈利的情况下,如果在该段上涨趋势还未形成结束或者上涨幅度还未达到预期获利目标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操作过程中完全可以按兵不动以继续持股的方式等待更大的上涨幅度。直到股价出现该段上升趋势结束或者股价上涨达到投资者的预期获利的目标价位后选择获利卖出的操作。

(3)走势证明操作正确的情况,加仓追进;当个股操作买入后走势上出现了小幅上涨结构后,若是股价已经脱离了原先下跌回调过程中的底部盘整结构,则代表着前期运行的下跌趋势的结束,或者是新的上涨趋势的生成。而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在前期第一笔开仓的操作中是以左侧交易中的左侧下跌趋势的底部位置小仓位左抄底的买入操作,即这第一笔的操作有着很大的“赌”的成分,即投资者以小仓位买入赌这个位置股价会出现反向上涨的走势。刚好,投资者第一笔开仓后个股确实出现了上涨,符合走势预期。而此时,新的上涨趋势确立后,投资者可以选择在脱离底部位置不远的地方企稳后再次加仓买入,以获取后期股价继续上涨带来的较大的利润。

走势证明错了的后续操作

对于走势证明错了的情况实际上就是开仓操作后个股走势并非按照预期的出现上涨走势,相反的是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跌结构,投资者持有的该股有了一定的浮动亏损的情况。此时,该股的走势就与我们投资者在股票开仓买入的预期相反。因此,开仓后实际的操作中买入后股价出现了下跌的走势情况就是走势证明我们操作错了的情况。对于个股的操作中没有任何人的操作能有100%的正确的,也不是说一定不允许犯错。所以,在个股的开仓操作前一定要有应对个股走势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操作策略。

(1)走势证明操作错了的情况,止损离场;对于开仓操作后股价出现了短期的下跌走势,此时投资者先不用太过于慌忙急乱,先想一下在开仓策略之前制定的止损标准,这个止损标准的话特别是对于短线交易的投资者显的尤为重要,而这个止损的价位一般是投资者的心理的所能承受的最大亏损承幅度。一旦股价下跌调整跌破了该设立的止损位置,对于短线交易者而言一定要坚决止损离场,防止股价继续下跌导致亏损幅度扩大。

(2)走势证明操作错了的情况,补仓买入;而另外一种操作情况则是建立在股价整体上涨趋势并未出现改变的情况下,此时,股价的下跌仅仅是属于正常技术性的回调,短暂的调整结束后股价还会恢复原先上涨趋势出现继续大幅上涨的情况。所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个股整体仓位较轻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该股短暂回调企稳的过程中选择买入一部分筹码,以补仓的方式摊薄持仓成本。待股价出现上涨后,再选择获利出局。

总结:综上所述,在个股的操作过程中股票执行开仓买入的操作后,股价出现上涨后,投资者有了盈利的情况则证明我们操作与走势正确。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直接获利止盈卖出或者继续持股、再或者在新的上涨趋势形成的情况下适当加仓博取更大利润。而在个股的操作过程中股票执行开仓买入的操作后,股价不但不涨反而出现下跌导致投资者出现了亏损的情况则证明我们操作与走势相反,短期来看是错误的操作。那么此时,在接下来的操作中投资者要么选择坚决按照止损策略操作,要么等股价正常回调企稳后选择合理补仓的操作后股价上涨获利后再选择平仓操作。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加关注!

如何看待最强阳谋推恩令?

所谓“推恩”,字面理解便是上赶着送好处,让被推恩者没有拒绝的理由,但如果接受就等于中招或上当。因为推恩令的实质是消弱诸侯王的一种工具,同“削藩”是一个性质,如今不过是换了一个美仑美奂的名称,换汤不换药罢了。

但它的操作又与削藩有着本质的不同:削藩粗暴,推恩温柔;削藩大张旗鼓、大动干戈,推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削藩多用武力,推恩以德服人。最终,汉武帝在不动或少动干戈的前提下,将威胁帝国统治的诸侯王势力化整为零。如同武侠小说中杀人于无形的利器一样拉风。因此,推恩令又被冠以最强阳谋。

推恩令产生的背景与根源

推恩令之产生,同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有很大关系,不过当时他也很无奈。秦末,不及小吏身份的刘邦,带领着一群呼呼啦啦的兄弟们,先推翻秦朝,后又转身死缠烂打于项羽,最终建立西汉,登基称帝。

刘邦当上皇帝,第一时间表彰功臣,论功封赏,最终不仅将一些皇亲及文武大臣封侯拜相,而且还确定了八个异姓诸侯王的地位。按理说,天下初定,四海升平,大家应该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但是朝廷和地方诸侯相互间却猜忌四起,矛盾不断。

(刘邦剧照)

最终燕王藏荼、韩王信、代相国陈豨、淮南王英布等人相继叛汉,于是刘邦率兵征讨。而就在平灭起兵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刘邦还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敖一并铲除,只留下“山高皇帝远”、且认为老实巴交的长沙王吴芮,及闽越王无诸。

异姓诸侯的黯然退场,自然刘姓皇族粉墨登台,一切归结于刘邦的预谋。为此,七个儿刘肥(齐王)、刘如意(赵王)、刘恒(代王)、刘恢(梁王)、刘友(淮阳王)、刘长(淮南王)、刘建(燕王)及兄弟刘交(楚王)、堂兄刘贾(荆王)、侄子刘濞(吴王)先后登上诸侯王位。

实际上,此举是刘邦鉴于秦朝单一“郡县制”失败的教训反思,故想用亲属关系来编织一张巨网,以维护江山社稷的稳固。表面上看,刘邦是成功的,因为当时汉朝共54个郡,青一色的刘姓诸侯王占去39个。有这么一帮自家人相互帮撑,何愁江山万世不固!然而,刘邦去世的18年后,如意算盘便落空。

公元前177年,匈奴大举犯边,汉文帝亲到太原督战,济北王刘兴据(齐王刘肥之子)乘机起兵,欲夺取长安。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又在封国玩起“当皇帝”的游戏。二人虽然最终都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但却引起来朝野上下一片恐慌、忧虑。

(汉文帝剧照)

何以至此?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刘邦所封诸侯王要么年纪小,要么实力弱,而到汉文帝时期他们都发展壮大起来了。大的诸侯国拥城数十座,自立法令,比如齐、楚、吴等。小的诸侯国也营建宫殿、设置百官,效仿朝廷。

介于严重的形势,于是大臣贾谊向汉文帝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义。这便是推恩令的雏形。随后,贾谊的进言被采纳,汉文帝将齐国一封为六,将淮南国一分为三。然而贾谊的策略虽好使,但汉文帝没有推而广之,原因是一来本人行事保守仁厚,二来不是推恩令的精髓。而分解上述两国,不过是事先抓到把柄,有了主动权,否则汉文帝也抹不开面子。

(汉景帝剧照)

汉景帝即位后,听从老师晁错之言,开始大张旗鼓的削藩,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当年受封吴王时,刘邦曾摸着大侄子的后背说:“我算定50年后国家的东南有人作乱,这个人不会是你吧?”刘濞听了,吓得赶紧跪地求饶,矢口否认。

当年刘濞不过二十出头,而到景帝时已经营吴国三十多年。最主要的是,吴国靠凿山煮海,大发横财,国力大增。故此,才有了对抗朝廷的实力。如今朝廷来割肉,刘濞当然心里不爽,于是暗中招徕人马,准备举兵。

之后,刘濞又煽动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宗室诸侯一起发动叛乱。最终汉景帝拜周亚夫(周勃之子)为将,历时三月,平定叛乱。此时,诸侯国的嚣张气焰虽被打压,但只伤及一些细枝末节,真正实力并未受损。汉景帝为打压、制衡诸侯王,特命在诸侯国为任的国相(当时由朝廷派任)检举揭发他们的劣迹不法以及过失。

汉武帝继位后,继续沿用父亲那套方法打击压制诸侯国,以消弱它们的实力。但是,这种方法不过狗皮膏药治牛皮癣,贴上管一时之效,撕下又浑身刺痒,终究“治标不治本”。看管稍以松懈,诸侯王们又继续膨胀,于封国扰民害物,胡作非为,窥视皇权。所以,汉武帝深知,如果要彻底治服诸侯国,须放大招。而正当汉武帝忧愤不已时,恰好一个叫作主父俨的人闯入了他的视线。主父俨就是推恩令的创立者。

主父俨其人及推恩令

主父俨穷困潦倒,有苏秦、张仪之志,初学“纵横术”,打算如苏、张偶像那样在诸侯国之间左右逢源、风生水起,成就功名。但是,主父俨很快发现自己的那一套东西找不到用武之地。因为今之“诸侯”绝非昔之诸侯。况且,如今是儒学被尊崇、纵横学受排斥的时代。于是,领悟后的主父俨又开始涉猎儒学,游走于诸侯国之间。结果,还是四处碰壁、到处被冷遇。无奈之下,他打算最后再到天子脚下碰碰运气,于是踌躇满志地来到京城长安。

来到长安之后,主父俨先是做了大将军卫青的门客。卫青权势炙手可热,在汉武帝面前很有话语权,主父俨想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但经卫青多次举荐,依旧石沉大海,因为在汉武帝的印象中,所谓纵横之士不过一些满嘴跑火车的说客,沽名钓誉,缺乏实干。

(主父俨剧照)

但失望之余,主父俨还抱有一丝希望,于是绝定主动向汉武帝上书,陈述自己的高深见解,如赌徒一样,做最后的孤注一掷。结果出乎主父俨意料,早上上书,晚上就被汉武帝召见。原来他的“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发匈奴”极合汉武帝的胃口。

在受到汉武帝重用之后,主父俨上了著名的一策: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主父俨列传》

这便是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意思是诸侯国封土不再由一人(多为嫡长子)继承,而是以“推恩”的方式分给兄弟子侄或其他家族成员。

试想,若诸侯国王室其他人能得到封土实惠,必如久旱逢甘雨,欢欣鼓舞,趋之若鹜,同时对皇帝感恩戴德。而于朝廷来说便在不动声色间达到了分化、削弱诸侯国的最终目的。最终,朝廷名利双收。

汉武帝看了大喜,在论证了其可行性之后,马上下诏:“诸侯王中有人想推广自己所享受的恩惠,分封领地给众子弟者,可一一奏报,朕将亲自给他们确定封邑的名号。”

为了使“推恩令”快速运行,诏书颁布后,汉武帝先请了两个“托”,分别为梁王刘襄、城阳王刘延。果然,有上述二王牵头响应,众诸侯王也纷纷请求推恩。推恩令规定:新得到推恩的诸侯王子弟们,必须由皇帝亲自授封,但是所用封土是从诸侯王的土地中分割,而不是动用朝廷手中的直属县邑。如此一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诸侯国就会被越分越小,再也没有了对抗朝廷的实力,如果想生存下去,反而须老老实实地听从朝廷号令的支配。

据统计,从公元前127年推恩令开始实施,到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共“推恩”出王侯178名。最终,一些大的诸侯国被分封出二三十个不等的小诸侯国,而原本一些小的诸侯国,也被分割成了十多份儿。

最强阳谋——推恩令

推恩令名义上是皇帝在广施恩德,实际上是变向剥夺了诸侯王的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权力的同时,还极力缩小了他们的地盘。致使最终出现“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让汉武帝龙颜大悦的格局。

而这些失去重要特权的小诸侯国,如同一条被“三太子”了抽筋的龙王,气若游丝,眼神迷茫,连生存下去都需看朝廷脸色,那里还有犯上作乱的劲头。但是,推恩令的整个过程让被“施恩”的人得到快感,因为有,总比什么都没有强,于是也愿意麻痹其中。这就是推恩令被称为最强阳谋的原因。

推恩令的高明之处在于“疏”,而不是“堵”,如同大禹治水,因势利导,最终将来势汹汹的水患分流、化解。

那么,世人标榜的“最强阳谋”,能做到遇山开道,畅通无阻吗?当然不可能。当时,淮南王刘安(汉武帝堂叔)就对“推恩令”置若罔闻。原来,刘安不仅“志向远大”,更参透了推恩令有“杀伤力”,于是有意保留实力,另作他图。不过,他的“觊觎皇位”的密谋很快被孙子刘建告发。最终汉武帝派人查证,刘安及同谋衡山王刘赐畏罪自杀,国除。而后,淮南国被改为九江郡,衡山国被改为江夏郡,全归朝廷掌管。

而刘建之所以举报自己的亲爷爷,其实也是推恩令发挥的神奇作用。原来,刘安有二子,嫡长子刘迁,庶长子刘不害。刘不害生刘建。如果按原“宗法制”,刘不害得不到一寸土地的继承权,他的儿子刘建更是白日做梦。如今推恩令如火如荼,大行其道,可刘安始终无动于衷,而刘建本就是骄奢淫逸、枉顾人伦、目无尊长之辈,如此大好时机,怎能坐失!不过,反过来说,刘建之举也正好从侧面见证了推恩令的厉害之处。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