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之阿伽门农,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2024-09-02 06:38:14 74阅读

光辉之阿伽门农,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在四川,有一首流传了300年的童谣:“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并且这首童谣就被刻在成都锦江边的石碑上。

据当地人所讲,在四川的某个地方,传说那里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只要能识破“石牛跟石鼓遥遥相对”的密码,就算买下成都府也是小菜一碟。乍一看,这跟影视剧中寻宝情节很像啊,“石牛对石鼓”就是宝藏的标志性建筑。

光辉之阿伽门农,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先说说这童谣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呢?原来它说的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里跟闯王李自成齐名的张献忠,在1644年率部攻破四川成都并建立大西国政权。然而1646年,张献忠顺江南下、派千艘大船转移金银珠宝时,在彭山江口一遭明朝参将杨展突然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随船一起沉于江底。

《蜀碧》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

历史文献以及地方志里也都不同程度地提到这起历史事件,这些财物价值几何?据文献记载,估摸着亿万银两,简直令人乍舌。

《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

然而关于张献忠宝藏的具体下落,有人说被参将杨展所得;也有人说,就算有财物,估计也不会有多少,这应该被人为的夸大了。一时间众说纷纭,加上也不清楚张献忠具体沉银在什么位置,只留下了“石牛对石鼓”这一特征,众人也不清楚到底是指的是什么。

当时间轴来到民国,担任四川省府秘书长的杨白鹿,竟然找到童谣里所说“石牛对石鼓”所在地。

话说杨白鹿在做官的时候,无意中救过一个老人。老人为了报答杨白鹿,便将多年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木匣子转赠给杨白鹿。老人告诉他,匣内所藏是张献忠埋银的地点图样,是由当时参与埋银的人偷偷绘制的。

杨白鹿大喜,于是将“藏宝图”向师长马昆山透露,最后他们成立“锦江淘金公司”,开展“张献忠沉银”打捞工作。他们照原图纸方位丈量,推断出埋藏金银地点,最终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大石鼓。杨白鹿那种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他甚至都已经想到了自己家财万贯,左拥右抱的场景。

可是下一秒,他就慌了,工人们奋力挖出来的不是“金银万万五”,只有3大箩筐小铜钱。民国轰轰烈烈挖银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场。虽然杨白鹿得“沉船宝藏图”这个桥断只是民间的说法,还有待商榷。但整个“探宝”结果就是一场闹剧,所以人们都将“张献忠沉船宝藏”当成传说,作为饭后谈资,很多人打心眼里都觉得这个宝藏或许本身就不存在。

然而传说跟历史往往就隔着一次考古发掘。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四川省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该考古项目正式启动,同年3月15日,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共出水文物超10000余件,从而证实张献忠的沉船宝藏这则传说是真的,应证了那句古话,古人诚不欺我也。

说起来这次考古发掘,还得“归功于”2015年发生的一起彭山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据当时的相关报道来看,彭山区检察院主动介入这起倒卖文物案,最后的结局令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从2011年至2015年4月,在四年时间里,有多个团伙涉及盗窃“张献忠沉银”。而且从追缴的文物来看,其中国家一级以上珍贵文物就有非常多,包括“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西王赏功”金币等等,价值不可估量。也就是从2015年,官方才基本确认了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就是张献忠沉银的地方。

其实关于张献忠沉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被陆续证实:据相关报道,上世纪末,四川彭山当地人经常能听到有人从江中捞出一些古物,比如捕鱼时,曾网出了一些银锭;当然那时候老百姓还不知道是张献忠沉银。

2005年,彭山水利部门在梳理河道时,又发现了不少银锭。而且发现其中有七枚银锭装是在圆木中,但被施工人员给顺手牵羊走了。公安部门知道后,随即对这银锭进行追缴。

这次无意中的发现,证实了《蜀难纪实》中“木槽夹银”的说法,这也是相传张献忠“沉银”主要特点之一,原来张献忠喜欢使用”掏空的树干“藏银。然而当时有专家认为,这几枚银锭不能完全证明江口沉银就是属于张献忠的,于是便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2010年,有人再次在河中发现银锭,甚至引发万人下河淘宝的热忱,不少人都有所收获。

2011年,有报道称,政府在清理河道淤泥时,再次发现了一页金封册和一枚刻有“西王赏功”的金币及一些碎银子。而且令考古学家欣喜的是,在这页金封册上刻有“维大西大顺二年”和“皇帝制曰”等字样。报道一出来再次引起了轰动,然而也正是这次发现却引起了一波盗窃文物的高潮,盗掘活动令人防不胜防。

2015年,国内专家正是宣布,四年前的这批文物就是属于张献忠的金银珠宝,民间流传的“张献忠江口沉银”被证实,童谣“金银万万五”所说也是真的。但由于在此之前,屡次发生盗掘事件,再加上江口上游建起水库,使得盗掘活动更加猖狂,包括民间也有很多人参与其中,也就导致有很多重要文物都被黑市倒卖。

比如上文提到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曾被以800万元高价卖掉,后来被公安部门追回。于是文物部门决定对江口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才有了2017年的正式发掘。

到目前为止,张献忠沉银一共出水文物超3万件,价值超几十亿;这些文物的出水,证实了张献忠沉银的真实性,也使得童谣的戏言成为真正能寻宝的“口诀”。

当然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光绪被毒死,在1980年考古人员进入崇陵清理地宫,发现了光绪皇帝的头发,后来经过科学检测,竟发现砷含量严重超标,最终专家确认,光绪皇帝就是死于砒霜中毒。

最后只能说,历史上有些传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希望那些被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宝藏都能被一一发现,比如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等等。

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荷马史诗》是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伊萨卡岛上的王国,与妻子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其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充分展现了自由主义的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

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

扩展资料: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在古希腊各地广为传诵。许许多多游荡于希腊世界的说唱艺人、吟游诗人都乐此不疲,从而使之代代相传,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两部光辉诗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取材于此。

哪部电影最感动你?

这几天看了一部电影《朝圣之路》,又名《拿破仑之路》。让我最为感动。

汤姆(马丁·辛饰演)是一名在美国工作的医生,在他的儿子不幸在法国遇难之后,他动身前往法国取回儿子的遗体和遗物。他的儿子死在了比利牛斯山,在去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朝圣之路上,他遇到了暴风雨,然后就这么平静的离开了人世。这条通往教堂的路,又被叫做“圣雅各之路”(Way of St.James)。

本片导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是马丁·辛的大儿子,本片是这对父子的第七次合作,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的儿子泰勒,也就是马丁·辛的孙子。2003年,泰勒19岁,这一年虽然马丁·辛还在《白宫风云》剧组,但是有一段时间的休息。所以他便和自己的孙子展开了一场徒步旅行,他们在卡米诺·亚哥——也就是影片中汤姆的儿子去世的地方——呆了几天,后来泰勒爱上了这个地方,他在这里碰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所以,对于马丁·辛一家来说,卡米诺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意义。正是因为如此,马丁·辛一家才想在这里拍一部电影。

最初,汤姆的目的只是取回孩子的遗体,但是在到达了法国之后,汤姆却决定要重新将儿子已经走过的和没有走过的路重新走一遍,以便更好体会儿子的生活、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

在重走圣雅各之路的过程中,汤姆遇见了三个不同国家来到这里的“徒步旅行者”,他们都在寻找着生命中更大的意义,并希望能通过徒步重新在世俗的世界里得到心灵的慰藉。

在旅途的过程中,汤姆渐渐了解到自己的儿子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在影片的闪回中,汤姆的儿子这么对自己的父亲说:“这就是我们过的生活和选择的生活之间的差异”。

感谢大家的阅读。

欧洲没有其他的古文明?

这是个伪命题,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中国,其中古巴比伦就和希腊一样属于欧洲,而古埃及也有一大块领土在位于欧洲,因此怎么能说除了古希腊以外,欧洲没有其他的古文明了呢?

古巴比伦文明,我更倾向于叫它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因为这并非一个单一的文明,在这里诞生过好几个文明,它是一系列文明的摇篮。有两条大河从这片土地上经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据说这两条和是大母神提阿马特临死之前留下来的两行眼泪化成的。它们就如同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一样,孕育了一段繁荣光辉的历史。

【两河流域】

首先登上这个舞台的是苏美尔人,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是用芦苇杆或木棒在泥板上写成的,然后再晒干,由于比划向楔子而得名。

苏美尔人还发明了历法,把每年划分为12个月,每个月29天半。今天全世界通用的60进制计时法也是苏美尔人发明的。

公元前2500年前,一支闪米特人进入了两河流域,100多年后他们取代了苏美尔人成为这个地区的统治者,建立了阿卡德帝国。阿卡德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

【楔形文字】

到了阿卡德帝国晚期,苏美尔城邦复兴,而帝国因蛮族库提人的入侵而灭亡,苏美尔人经过长期奋战,赶走了库提人,并于公元前2111年,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重新夺回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统治权。

公元前2003年,亚摩利人毁灭了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并且保留下来的法典。

公元前729年,古巴比伦又被亚述帝国吞并。

公元前612年,两河流域的统治权又移交到了迦勒底人手里,他们创建了新巴比伦王国。这一时期兴建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空中花园】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有消灭了新巴比伦,建立起自己的帝国。在大流士时期,波斯帝国扩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世界性帝国。

除了上述成就以外,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在数学、艺术、建筑、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取得过非常杰出的成就。

为什么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01. “异类”古希腊

如果用一句话回答,那就是古希腊文明在古代文明中完全是个异类。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世界观,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体系。最关键的是,古希腊文明对世界的理解和其他文明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当其他文明都在追求用神秘的宗教认识世界的时候,古希腊文明却在追求建立一个“人居于中心”的世界。在古希腊文明中,人的地位很高,没有匍匐在神的脚下,而且人是自信的、乐观的,是自己的主人。

现代西方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这一特征便是从古希腊沿袭而来的。以人为中心的古希腊为后世西方提供了模板、方向和精神家园。换句话说,从古希腊、古罗马,经过中世纪,再到现代,西方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的理想,就是要带西方离开中世纪那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走进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

西方之所以把文明的源头追溯到古希腊,就是因为在最深层次上,古希腊和现代西方的底层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

既然古希腊文明在短暂的300年时间里就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那它必定是灿烂无比的。但是,如此灿烂无比的文明为什么没能长存下去呢?这正是我们理解古希腊的关键之处,我将在后文中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02. 古希腊的人文特质

古希腊文明之所以灿烂夺目,是因为它赋予了西方文明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人文。这也是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

我们现在提起人文,觉得它似乎是世界各大文明的共识。但是,如果把视线拉回到2500年前的世界,我们会发现,能孕育出“人文”这种文明基因的古希腊完全就是一朵“奇葩”。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古希腊人文特质的特点。

古希腊人文特质的第一个特点是高度的世俗精神

这是古希腊人文特质最主要的特点,它具体表现为:古希腊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不是由宗教主导的,宗教没有支配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希腊人理解世界、解释事物的规律和行为,采用的也不是宗教的神秘解释,而是宗教之外的道理。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把古希腊和古埃及以及中国古代做一个对比。

在古埃及人的观念里,统治一切的法老是神,不是人。法老对古埃及人的统治,是神对人的统治。金字塔不仅是法老的陵墓,更是神庙、神殿,是文明的中心。甚至有学者认为,古埃及众多伟大的发明成就——庞大的社会政治组织、高效的行政管理、复杂的记账方式和税收系统——都是围绕修建金字塔这项大工程发展起来的,整个古埃及文明现实中的辉煌就是为法老死后进入神的世界做准备。

中国古代也是这样。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记录的几乎都是占卜的内容。比如,商朝的君王向上天祈雨,希望解除干旱,或者向上天询问征战是不是吉利、会不会赢。此外,商朝的人都像商王一样迷信,自然而然地认为整个世界、所有事情都是由神灵支配的。

而在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中,宗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不那么起眼的一部分。希腊宗教没有孕育出一套庄严繁复的礼仪,也没有戒律,更没有体系化的教义,也就是说,它对希腊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思维方式没有约束,甚至没有引导。

从政治上看,古希腊没有其他古老文明中常见的、拥有崇高威望和巨大权力的专职祭司群体。古希腊的政治权力的基本属性也不是神权统治。

古希腊人文特质的第二个特点是高度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和神秘主义相对。

希腊以外的其他古老文明都以神秘主义为基调——由神主宰的世界是神秘莫测的,人没有能力,甚至没有资格去理解万事万物背后的原因;世界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一切都取决于神的意志。苏美尔人、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希伯来人都是通过专职祭司和神沟通,人只能服从于神和祭司,不能自己思考。

古希腊人虽然也会用神灵解释世界,比如风雨雷电、一年四季、昼夜之分、恒星和星座等现象,但他们很快就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他们认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原因和规律,这些原因和规律是可以被人的理性所把握的,连诸神都不能随意改动。正是因为这种理性精神,古希腊才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哲学和科学。

他们挣脱了神秘主义的思维方式,努力用理性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去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和法则。毕达哥拉斯创立数学就是很好的例子。所有古老文明都认识“数”,但“数学”是在毕达哥拉斯手上诞生的。他先提出假设,然后用纯粹演绎的方法推导,证明假设究竟是对还是错,由此建立起数学基本的思维方法。他的证明方式既不是用归纳法穷举所有例子,也不是用神秘方法把数的美归功于神,而是用纯粹的演绎推导让数之间的科学关系浮现出来。数学的大厦也由此搭建起来。

古希腊人文特质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具有崇高地位

当人有了理性精神,能够自主地认识世界,其地位肯定大不相同。和其他古老文明的人相比,古希腊人拥有崇高的尊严和价值。

我们先来看古希腊的神是什么样,就能知道人和神的地位了。古希腊的神不像其他文明的神那样高高在上,神的性格和凡人差不多,甚至连凡人的缺点都一应俱全。

以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为例。这场战争的起因,其实是四位女神在捣鬼。不和女神厄里斯扔出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维纳斯)都想要这个苹果。主神宙斯让她们去找特洛伊王子评判,王子最后把金苹果判给了维纳斯;作为回报,维纳斯帮王子把天下第一美人海伦绑架到了特洛伊。希腊联军因此向特洛伊开战。

这样看来,这些神不仅小气、嫉妒、臭美,还会推卸责任、坑蒙拐骗,有什么神圣和庄严可言?简直和凡人无异。后来,这些女神还参与到特洛伊战争中,与人结盟,和人的界限一点都不分明。

反观特洛伊战争中的人类英雄,比如阿伽门农、阿喀琉斯,他们追求自由和尊严,武功超群、英勇善战、智慧非凡。他们的行动不仅不受神的支配,还会直接影响神的决定和行动,人和神的地位差不多。而在其他古代文明的神话里,人根本没有资格和神平等相处。

法国著名学者韦尔南写过一部名著,叫作《神话与政治之间》,这本书解读了古希腊神话背后的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规律。读完这本书再看古希腊神话,我们就能看到古希腊人的真实生活,而不只是听故事。

古希腊的神和宗教不那么高高在上,神和人之间没有森严的壁垒,这就给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人可以大胆地追求自由、尊严、崇高和美。从神的世界里挣脱出来,不再是神的附属品,人才成其为人。

03. 古希腊能孕育人文特质的原因

古希腊的人文特质充分展现了人的能力、价值和精神,罗马人惊叹地说:“是希腊人创造了人!”

那么,为什么古希腊能有别于其他文明,孕育出如此浓厚的人文气质呢?大致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外部环境。古希腊面对的外部环境并不十分严酷,因此不太需要强大的精神权威来塑造社会凝聚力。而其他文明不是这样的。无论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还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要想防止河流泛滥,把河流变成农业灌溉的有利条件,必须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这就需要通过强大的神权把人组织起来。犹太人家破国亡、流离失所,更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绝对支柱维系民族的统一。这些事情对古希腊人来说都不存在,他们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强大的神权。

第二个原因是现实政治。一个文明的精神世界往往和它的现实政治世界相对应。如果一个国家等级森严,那么其神灵也是等级制的,主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威莫测,古埃及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古希腊的政治格局是城邦林立,各个城邦的实力差不多,诸神的地位也差不多,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由于古希腊的现实政治世界是相对扁平的、多元的、包容的,古希腊的精神世界也是这样,两者具有高度的同构性。

第三个原因是理性飞跃。古希腊人向古埃及人学会了量地学、医学、数学,向古巴比伦人学会了天文学,等等。比古希腊更早的上古世界的理性力量汇集到了古希腊人那里,产生了质的飞跃。

最终,人文成为古希腊文明最根本的特质,使古希腊文明成为一个异类。而这个异类之后要走的路,必然很曲折。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