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三国志怎么玩,为什么诗词大会认为是错的?
盗版三国志怎么玩,为什么诗词大会认为是错的?
谢邀。
教科书明明写着是“ 粉身碎骨”,为什么诗词大会认为是错的?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看诗词大会的。没有原因,如今连电视都很少看了,更不要说综艺节目,不管什么类型的。所以我并不知道诗词大会是如何认为“粉身碎骨”是错的,看了一些回答,估计应该是于谦的《石灰吟》中“粉骨碎身”和我们平时使用,教科书中学习的“粉身碎骨”产生了冲突,才出现了题主的这个问题。
《石灰吟》我们先来看于谦的这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大明名臣,是抗击瓦剌大军的中坚力量。这首诗正是他清白人生、高洁品格的代表。据说写在他十二岁的时候,真是从小可见志气高洁。
那么我们为什么平时说“粉身碎骨”,明明更顺口,而于谦这里要使用“粉骨碎身”呢?
我们不管诗词大会的对错论断,因为如果认为“粉身碎骨”这个词是从于谦这里出来的,那自然是错的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我们后面再议。我们先看两个词语的平仄通顺。
哪个更顺口“粉身碎骨”平仄上来说是“仄平仄仄”,“粉骨碎身”平仄上来说是“仄仄仄平”。这样比较,看不出问题。但是我们如果再讲究一点,用“四声标注法”标注一下看看,注意“骨”是入声字。“粉身碎骨”是“上平去入”,而“粉骨碎身”则是“上入去平”,但是普通话发音已经没有了入声字,所以实际上从今天的发音来看“粉”和“骨”都是发第三声。这就清楚了平时说“粉骨碎身”不顺口的原因,就是两个第三声相连。
连续两个第三声,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要把前面的第三声变化成第二声,这样才会有平仄起伏,音律清朗。
比如说“火把”,念成“活把”,再比如说“你好”,咱们一般读作“泥好”,这样才能不别扭。
拿到“粉骨碎身”来说,就必须读成“焚骨碎身”才合适。但是终归是麻烦,而“粉身碎骨”就清朗通顺多了,意思也完全一样,所以老百姓都会选择后面这种表述方法。而且在说这个词的时候,一般是表达一种愤慨、激烈的意思。如“我们一定粉身碎骨,奋勇杀敌!”这种表达用仄声收尾,会更加急促,在口气上更加合适,而“粉骨碎身”以平声结尾,则会显得慢悠悠,犹如近体诗收尾,没有气势。
那么为什么于谦不使用“粉身碎骨”呢?
首先是平仄问题《石灰吟》是一首符合平仄的近体诗。到了明朝,近体诗已经完全成熟,小孩子从小就学起。虽然好诗不在乎平仄格律,但是于谦当时作为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写出符合平仄又有诗意的作品,必然是自身的追求。而且这首作品确实也达到了这个效果,千古流传。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五删”的近体格律诗。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凿”、“出”为入声字,所以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得出整首七绝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照格律,第三句前四字的平仄必须为“中仄中平”,毫无疑问,“粉身碎骨”的“仄平仄仄”是不符合平仄结构的,而“粉骨碎身”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就是符合的,这样才保证了这一句既不失替,也不失粘(相关格律知识参见本人格律专栏)。同时将“粉骨碎身”放到七字句里,因为有其他字的平仄变化,这个四字词语没有单独念出来那么不通顺。
其次是内容问题从内容来说,“粉骨碎身”是要比“粉身碎骨”合理的。因为骨头才可以“挫骨扬灰”,才能真正变成粉状,而身子因为有血肉,是无法真正成为齑粉的,但是撕成碎片是可以的。
“粉身碎骨”或者“粉骨碎身”的来历远早于于谦,《石灰吟》也不过使用了成语而已。这个成语,是指身体粉碎而死。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谢封甄城王表》:
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我们看到,这原本也不是“粉身碎骨”,而是“摧身碎首”。之后到唐朝,有蒋防的《霍小玉传》:
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这里就出现了“粉骨碎身”,宋代《五灯会元˙重善禅师》:
“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师曰:“东方甲乙木。”曰:“凭么则粉骨碎身也。”
实际上在汉魏曹植到于谦的《石灰吟》,这个词语还是“粉骨碎身”,是以内容的合理性为主。但是随着时代变化,文化下沉,下里巴人攻陷阳春白雪,大众文化上行,这个词语单独拿出来,就变成更顺口的“粉身碎骨”了。
老百姓并不在乎合不合理,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夸张意味的词语,你说“粉身”不合理,那又有几个人真的“粉骨碎身”?这终归只是一种夸张、一种比喻,所以老百姓只选择顺口的说法,并且随着流传越来越广,终于成为教科书的内容。
这也正说明了,唯大众化才能真正流传。即使意思不合理,也不影响大众使用和固化成为教科书中的样板。
到底错没错诗词大会说“粉身碎骨”是错的,还是得看它是出于一个什么角度。从《石灰吟》来说,当然是错的,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诗词大会这种唯书本论的纠错态度本身就错得远了。
所以到底是对是错,交给看了这个综艺节目的大家去评判。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有什么好玩的PSP游戏推荐?
谢谢邀请!
说起PSP是一代小伙伴心中的神机,那个年代,属于我们的回忆,抱着PSP躺在宿舍里玩的不亦乐乎!那个开心啊!虽然后来出了PSV,3DS等等,但在我们心里PSP永远是一个时代(世代)一个情怀!一个童真懵懂我们!说起好玩的PSP游戏我觉得是如下几款(排名不分先后,只说童年)
1:天地之门1-2 游戏类型:动作玄幻冒险
说起来PSP上的动作冒险游戏,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索尼第一方作品战神啊,那流畅度,宏大的场景,榨干PSP的机能,几乎媲美PS2的画面。当之无愧的神作,为后期的PSP续命,带来一波宏大的销量,我要说的这款游戏,在我个人心里不比战神差(有时候会玩到半夜)通关之后意犹未尽,虽然打击感比较独特,但是中国风在我心里加了分!而且系统很意思,优秀的连招,武器系统。总之是不得不玩的一款作品。
2:达斯特 杰克与达斯特 游戏类型:动作冒险
PS2世代的神作移植,优秀的剧情与打击感!搞笑的小片段,有趣的驾驶系统,优秀的武器系统与特效,最BT的是此游戏为顽皮狗制作,就是那个美国末日,神秘海域的大名鼎鼎顽皮狗啊。在我心里也是一个PSP世代的神作!所以不得不玩。
3:但丁地狱 游戏类型:动作冒险
但丁地狱有多个版本,但在PSP上居然完全未阉割,躺在床上玩最爽不过了,那优秀的打击感,大镰刀勾怪的爽快感让人意犹未尽!而且剧情很用心,CG嗯,很好看!(女主)优秀的处决系统!QTE!也是一款ACT大作
4:机战系列 SD敢达系列 游戏类型:SLG回合制策略
(某些同学的童年系列,登龙剑,铁甲儿)此系列对于喜欢动漫的人来说可能会加分。对于没看过的高达不喜欢的机甲的童鞋,我也推荐你们去玩一下,优秀的音乐,热血优秀的剧情和画面(偏王道),是男人就必玩的游戏,就为开大了秒杀敌军那种爽快感!缺点太费时间,一不小心天亮了
5:三国无双系列 游戏类型:割草割小麦
说起PSP经典游戏怎么能少了我们的三国无双呢。作为从354(童年)玩起的男人,每一部都必玩。在这里我主推联合突袭和三国无双6(PSP后期最后一部三国无双)联合突袭的比较玄幻,联系到了神魔一类的,保持以往的爽快感去收割魔神!三国无双6的优秀革新之作(打击感),把人扔上天很有意思有没有,特别是姜维的大帅到了!
6:寄生前夜3 游戏类型:TPS动作冒险
作为老牌游戏寄生前夜的第三部作品,史克威尔居然把它推出到了PSP上,剧情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档次,而且画面也完全不像PSP的游戏。武器系统,处决系统很有意思,BOSS战紧张刺激,剧情比较心疼阿雅。另外喜欢肝游戏的肝弟们有福了,后期刷刷啊。PSP的神作之一,必玩!
7:最终幻想:核心危机 游戏类型:动作角色扮演
喜欢最终幻想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克劳德和萨菲罗斯吧,这代作为7的前传剧情方面真心看哭我了,当年通关的时候,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结局怎么这样!我的扎克斯啊(寄刀片)炫酷的画面,优秀的剧情,帅气的萨菲罗斯三基友! 神作必玩!
8:王国之心系列 游戏类型:动作冒险
王国之心系列很好的把迪斯尼剧情和角色带到了游戏世界里边,如米老鼠,唐老鸭、而且一点也不违和有没有!系统优秀,故事偏黑暗的味道。剧情方面也震撼人心!也是神作之一,另外主角有点像克劳德小时候一样,武器匙刃很有意思啊,而且游戏画质也很棒。是不可多得一款优秀神作!
9:梦幻之星2无限 游戏类型:动作角色扮演游戏
偏未来的科技风,优秀的武器系统,太多了武器选择了!标准的角色扮演游戏ARPG 类似网络游戏单机版!不多说了,肝爆它才是正确的!必玩之作。
10:噬神者系列 讨鬼传系列 游戏类型:动作角色扮演
这两个就不多说了,同上游戏类型,只是游戏剧情不一样,日式游戏剧情都写的不错,值得一玩!
11:女神异闻录系列 游戏类型:剧情角色扮演 半回合制
喜欢动漫的小伙伴们一定不要错过,剧情很有意思,特别是3代,超级经典神作。爆关之后意犹未尽。也是神作之一!(5代拿到了IGN的满分评价,超稀有同世代为战神4)
12:最终幻想:零式 游戏类型:动作角色扮演
这个可能写的比较靠后了,因为是想起来什么写什么,不分顺序。此作为PSP后期一部发力大作,优秀的画面,炫酷的技能可控角色多,必玩神作之一。
13:寂静岭系列 游戏类型:恐怖冒险
说起PSP上的恐怖游戏,我优先想到就是神作寂静岭,特别是起源那一部剧情让我印象深刻,我就不剧透了(通关之后需要休息几天才能恢复)也是神作必玩之一!
14:怪物猎人系列 游戏类型:动作冒险
此系列就不多说了,典型比较考验技术的游戏,一旦喜欢上就无法自拔,杀时间利器!
15:战神系列 游戏类型:动作冒险
这个前面说过了就不多介绍了,玩就对了,后期神作,为PSP续命!
当然了,除了以上,还有啪嗒砰,合金装备等PSP经典的游戏太多太多了。以上为个人比较推荐的。笔者PSP也是前段时间刚出了,写完这些又想起了那些时光和岁月,甚是怀念。忍不住又想收一个打两把!青春真的美好,而有这些优秀游戏的陪伴也令我开心骄傲,纯手打一个小时多,望支持谢谢!
是不是想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大家好,我是岚之,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过去存在的,优质的广为流传的影视作品,是当时的那个时代很多人认可的东西。经典的确很难被超越,因为经典就不是用来超越的,经典的存在更像一种时代的记忆,一种对当时影视文化的保留。
并不是说翻拍一部经典就是要超越它,要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这是不可能存在的。首先,经典历经这么多年,这么长的时间才被称为经典,它并不是一时半会的认可可以去超越的。其次,如何去界定一部翻拍超越了经典,怎么去界定呢?单纯地去靠热度、流量、还是特效呢?
这三个方面都是无法定义,翻拍的特效自然要比经典好太多了,热度和流量也无法想现在表达的这样明显。但翻拍的就一定不是好剧吗?当然也不是了,很多人都说经典剧演员的演技要比翻拍剧演员好很多。
这么说的人一定是看过经典剧的,大部分应该都是经过那个时代的,对于那个时代的认同感和对经典的喜爱程度会使他们的判断有失偏颇。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讲着相同的故事罢了。
我们再来谈一谈经典影视应不应该被翻拍?我的观点是应该被翻拍。好的文化是每个人都看的见的,好的影视作品当然也是,翻拍的意义我觉得其实也很好。
经典这两个字当然不是这么容易就背负的,一旦背负了经典这两个字,就说明它们不属于这个时代了。时间其实是很无情的一个东西,他会让人变得很健忘。如果没有翻拍的话,属于经典那个时代的人们总有一天会不得不忘掉经典,而属于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也不会感受到那种力量。
讲故事的人虽然变了,但至少故事流传下来了呀。
中国国产游戏机的质量如何?
终于聊到了国产游戏主机了,在国内横财四溢的游戏市场,游戏主机就是反应国内游戏文化薄弱的最最最无力的一块,以前还有“盗版”中的经典小霸王,现在国内的主机市场在前几年一款名叫战斧F1的“诈骗销售”中,再次蒙上一层遮天蔽日般的阴影。
2016年5月10日,战斧F1主机发售,首发20款游戏,但是并没有什么大作,算得上名号的IP也就是《刺客信条》系列的番外作品《刺客信条:编年史》还有《真三国无双7》而其实这家公司据说已经人去楼空,已经倒闭了,2016年上市的,其实2017年主机就已经停止运营了,基于安卓的系统也没有设置离线模式,所以就成了一块废铁。
在这背后其实我们看到的是整个中国游戏市场已经进入了一种畸形的形态,因为巨大的人口,中国很轻松就占据了全球第一游戏市场的名号,但是游戏文化及其薄弱,主流消费群体已经不再是游戏玩家本身,而是大众,从小孩到老人,看起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其实不然。身为真正的核心玩家群体在大众面前,成为了小众群体,市场发生了转变,比起对游戏有一定要求的玩家来说,大众的钱实在容易赚得多。
以中国的财力和人力,想要做出好游戏甚至好的游戏主机,我觉得是可行的,但是面对现在如狼似虎,如同战场一般的游戏市场,没人可以坐下来花时间做这种事情,因为每家公司底下都有几千张等着吃饭的嘴,没有人敢冒险。这就是导致现在国产游戏包括国产主机终不崛起甚至沦为骗局的原因。
三国几个版本?
三国演义电视剧一共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1994年版本,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魏宗万、张光北主演。一个是2010年版本的《三国》,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立项的电视剧,该剧由高希希执导,朱苏进编剧,陈建斌、于和伟、张博、陆毅、黄维德、倪大红、何润东、林心如等主演。扩展资料:《三国演义》的主题:1.《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2.《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3.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4.作品通过“桃园结义”的故事,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信义”思想。5.作品通过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