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进化史,战争中怕死是因为什么?
战争进化史,战争中怕死是因为什么?
首先,人对死亡的恐惧是生来就有的!也就是说不论是在战争中,亦或日常生活中,无人不怕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可以说人从出生那一天气,就是在不断走向毁灭-死亡,生死相伴相生,人从自然中来,尘归尘,土归土,必将重归自然,如此代代进化,生生不息。真正不怕死的人,我目前没见到过,理论上讲,只要是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怕死,因为求生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的本能。曾经到过一个自杀现场,那位不幸者在纵身一跃之前,在楼顶逡巡了几小时,留下一地烟头。。。
其次呢,觉得怕死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主要还是不舍,《红楼梦》里好了歌,诠释的很清楚,“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明知一切成空,却在撒手人寰时,尚怀不舍,可能是文人骚客通病,这也是很多人遁入空门,寻求解脱的原因吧。
再说战争,两军厮杀,血肉横飞,看到战友、长官前一分钟还活蹦乱跳,之后,就横尸当道,正常人都会有兔死狐悲之感,怕死是一定的,但一旦打红了眼睛,对死的恐惧就暂时忘了,我看中越战争史,越南士兵的谈话讲到,中国和美国士兵的区别在于,如果打死了美军军官,美国兵就怕的要死,而要是谁敢打死中国军官,那中国兵就会疯了一样,杀的对方一个不剩。哎,悲剧呀,曾经的同志加兄弟,一旦兵戎相见,就是你死我活啊。
国虽大,好战必亡,战争虽残酷,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呀!
世界上为什么要打仗?
战争的模式有很多,但核心定义很简单,按照德国近代军事家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观点,战争无非是扩大化的搏斗。两个人的搏斗就是两个人的战争,无数人的聚众搏斗就是战争。
战争的目的也很简单——迫使对方服从己方意志。当然,这种“迫使”的方式是极度残酷、极度暴力的,也有群体是因为不希望服从对方意志,因此而奋起抗争。
所以,如果非要简单理解的话,将战争行为看做耍流氓也可以。一方要耍另一方的流氓、双方都想耍对方的流氓、一方不愿被对方耍流氓,这些被极限暴力化后,都可以构成战争的核心立意。
如果从一些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战争其实是资源分配的暴力解决方式。说简单点,我家穷,你家富,那我用暴力把你抢了,那你的钱就都是我的了。很多时候,战争的动机就是抢劫,这是种高效率的获得资源的方式,速度、成本远超一切生产制度和社会管理。
人类第一起抢劫案是什么时候不得而知,但从动物社会来看,“打劫”无疑证明了自己真的是有前途的事业。老鹰会去抢兔狲猎取的鼠兔,狮子会抢夺猎豹抓到的羚羊,大象会独霸水源,甚至猴群等灵长类还会与其它猴群发生争执,抢劫对方的食物和领地。
再换一种角度来看,“食物链”本身也只是被生态合法化的抢劫罢了,依靠暴力行为剥夺对方生命,将之化为自身的蛋白质,从而维持生存与进化。我们将之扩大成群体行为,那便是战争。
这些动物行为贯穿了生物从出现到演化的一切时间,人类虽然是灵长类的社会化高级生物,拥有近万年的文明史,然而在“掠夺”这个最低成本的生存方式面前,依然无法走出桎梏,至少目前还没有获得更高文明层次的变化。无论哪个国家或团体,都无法摆脱“低成本、高回报”的掠夺模式,如此,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很显然,社会达尔文主义可以很好的解释战争,赫伯特·斯宾塞将社会-环境投入了相互适应并斗争的沙盒,提出了“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的观点。在社会性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下,弱者是需要被淘汰的,而这种淘汰不仅仅是单个个体,还包含了文明和社会群体。
毫无疑问,战争是达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物竞天择”的最好理由,希特勒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人种、生存的竞争被他拓展到了德国的战争必要性及民族存续性问题上,被诠释成了人类进化的动因。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当代比较臭大街,但这种社会观念在今天并不乏见,甚至还是许多企业、个人的人生信条。顺着这股脉络来看的话,那么竞争达到了极点,其实就是战争,就是希特勒所热爱的那些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个正统点的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比如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战争比和平发达的早”,通过战争行为,人类在军队这种框架内构建了更成熟的文明。
例如统一的政治体制、货币、法律以及薪水制度、政治特权、手工业生产、部门分工和市民社会雏形,它们在军队这种为战争准备的暴力机器内得到了维护和发展,这种要素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这个方面看,战争也是必然的,再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和分配制度,有压迫就有反抗,有不平等的分配就有争夺,战争其实已经包含在人类社会的原罪之中了。
我们继续回到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观点上来,这个德国直男一贯反对过于冗长的哲学理论,在经过他简化的战争发起原因里,战争被阐述为“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句话在今天被传播成“战争是政治的延伸”,但实质上冯·克劳塞维茨想表述的意见是“战争也是政治行为和政治工具”,区别的只是表现形式罢了。
有哪些武器装备靠战争一炮而红?
“上海‖”级护卫艇实战出订单: 它依靠两场海战的胜利一举夺得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海军的欢心!
“上海‖”级是北约给的代号,它在中国的编号为62级高速护卫艇。它全长38.78米、宽5.3米、吃水1.4米、满标准排水量121.4吨、战斗定员36人、最大时速30节、续航力600海里/17节,作战半径200海里,抗风力8级,自给力7昼夜;配备61型双联37毫米炮2座、61型双联25毫米炮2座和烟幕释放器一部;另外,甲板上还设有布雷导轨,携带水雷6枚、深水炸弹8枚——62级高速护卫艇可同时执行作战巡逻、反潜、布雷等多重任务;
按照主机系统的不同:62型护卫艇区分为62甲、62乙、62丙、62丁四种型号。根据反潜作战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在引进法国声呐基础上,中国设计建造62S型反潜护卫艇,西方称之为上海III型护卫艇;后来,中国海军将现役62型全部改为62-1G型:加装减摇鳍、改善艇员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条件;在露天式舰桥加装挡风玻璃窗,改善指挥台的工作环境;桅顶上装有一部新型平面搜索雷达。西方将其称之为“上海IV”级护卫艇;
62型护卫艇服役之初就接受实战考验:1965年五一劳动节,两艘刚刚进进入东海舰队服役的62级高速护卫艇接到命令出击!他们的对手是迷航的台湾“东江”猎潜艇:装备一座75毫米单管炮,一座40毫米单管炮和五座20毫米单管机关炮,排水量500多吨的美国产小型猎潜舰。其吨位比两艘“上海”级护卫艇的总吨位还重,武器装备也不错。两者交火1个多小时后,“东江号”舰长被击伤昏迷,副舰长以下7人阵亡,总计伤亡50人;
紧接着,1965年8月6日凌晨发生“八六海战”:台湾省海军1250吨“剑门”号猎潜舰和“章江”号猎潜艇。前者是美国的“海衙”级大型猎潜舰,装备有一座76毫米炮,4座40毫米炮;后者与“东江”号猎潜艇同型;
在战斗中,“剑门”和“章江”两舰凭借自吨位大、火炮口径大、射程远优势,抢先攻击“上海‖”级护卫艇编队;受到攻击后,4艘“上海‖”护卫艇发挥高速优势,连续高速突击,将“剑门”和“章江”号分割,62型将“章江”号猎潜艇团团围住,4艘“上海‖”级护卫艇从距敌舰500米一直进攻至距敌舰30米左右,8门双联装37毫米炮和8门双联装25毫米炮暴雨般开火将“章江”号击沉。3艘“上海”级护卫艇又从距其6海里处向“剑门”号猎潜舰展开突击,在这过程中,对于敌舰的炮火未予还击,而是采取高速闪避一直接近到距敌舰100米左右才开火。此后,3艘“上海”级护卫艇击中火力靠近“剑门”号,迅速猛烈开火压制敌舰,仅4分钟后敌舰中弹起火,炮火沉默。“剑门”号后被赶至战场的我方鱼雷艇群发射三枚鱼雷而送入海底。3艘“上海”级护卫艇开火到鱼雷艇击沉“剑门”号猎潜舰仅用时12分钟。取得两场海战胜利后,62级迎接出口的春天:埃及、朝鲜、斯里兰卡、阿尔巴尼亚、柬埔寨、突尼斯、孟加拉等国纷纷下单购买;罗马尼亚则购买“上海”级护卫艇的全套图纸资料,据此稍作设计修改,自行建造了27艘……“上海‖”护卫艇总共外销91艘,占该型艇建造总数的四分之一,它是我国军售武器当中最受欢迎和出口数量最多的海军舰艇,中国海军名副其实的舰艇出口冠军!(62型在延坪海战中取得巨大优势!)
但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
这句话应该是过时了,现代战争,打的是高科技,信息战,不是过去那种面对面的开枪拼刺刀了,而是隔山隔水的从空对打,是不见面的战争,也没必要见面的。科索沃战争就是例子,尽凭空中打击,不用地面进攻,对方就认输投降了。因此,武器装备是重要的,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再勇敢能打的士兵也是无用武之地呀!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将成为历史。
如果长期没有战争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阶级斗争、科技进步、战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的进程会导致生灵涂炭,无数人家破人亡,但同时也在淘汰弱者,国家与国家之间因为战争的发生,都会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实力避免被对方吞并甚至亡国灭种,战争过程中被亡国并且战败国人口杀光的实例并不罕见,因此,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只有不断进步的先进国家才能延续下去,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其实我国古代列国争战数百年,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快速进步的数百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一统天下,战争并没有结束,周边还有匈奴等强悍的少数民族军队不停止的侵犯中原,无论汉、唐、宋、明等都与之不停征战,元、与清还入主中原,清自乾隆以后在打赢周边诸国后自高自大,闭关锁国,太平日子过的太长,清军战力明显下降,鸦片战争后一旦与英、法等先进国家军队交战即不堪一击,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列强侵华、特别是日本企图吞并灭亡中国,激起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反抗,中国付出了3500多万人的伤亡及无法估计的重大经济损失战胜日寇,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这些战争无比惨烈,不过随着战争的胜利,新中国迅速拥有了一支现代化的强大军队,打赢战争的要求也促进新中国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现代工业,迅速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至今已成为世界综合实力前三的强大国家!
即使与周边各国有领土纷争,一些小国侵占我国领土与岛屿,我国也已经有四十年左右没有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这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也有我国是核大国扼制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野心!
和平发展当然是人民所期盼的,但是长时间没有战争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大多人以为战争不会再发生,产生麻痹心里,松懈备战,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然而帝国主义国家私毫没有放弃敌视我国的政策,一旦武器装备发生代差,战争突然暴发的可能性绝不能忽视,战争史上突然暴发大战的情况非常多,攻其不备发生的话,付出的代价将非常高昂!所未以常期不打仗,没有战争是有利有弊的!小国没能力,大国、强国每隔一段时间适当打赢一次局部战争对国家保持强大与震慑力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