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同城游戏,临近合肥的六安市发现前景怎么样?
六安同城游戏,临近合肥的六安市发现前景怎么样?
一般化,不会太好!就那么回事吧!不过只要不是炒房,管他呢?买一套房住还是可以的!在安徽只有合肥,芜湖还行,其余的城市都不会这么说好!芜湖如果不合并马鞍山,或着铜陵,也不会这么样,真真切切地说,合肥不错!六安左有强进的新秀——合肥,右边不远处有湖北之❤大武汉,西北不远是郑州,就连她的近邻阜阳,淮南安庆也各有千秋,不是一般的,碌碌无为的小弟弟,阜阳皖北名城,人丁兴旺,千万大军趾高气扬,改革号角已经吹响!淮南,吃掉了六安的历史名城——寿春。还不过瘾,这个城市地理位置与合肥相近,好多的基础设施沾光大合肥,现在是合肥的卫星城,长期看与合肥蚌埠练车链接成城市发展带的可能性较大。安庆自不必说,昔日的长江五虎,今日虎啸龙吟,别不信,安庆是个有点潜力的城市,连西北的一些城市都在学安庆地发展经验,个人以为,安庆合并池州正在当下,安徽皖江城市太小,太多,不能形成合力,只有合才能肥,这是个硬道理。六安是大别山区的历史名胜城市,风景宜人,物产丰富多彩,特别是香米,好茶,莲藕鱼产,是真正的皖西的鱼米之乡,也是个宜农,宜工,宜商,宜居,宜业的好地方!但是,作为城市竞争者,未来也就是个小城市,做一个繁华的小城市,精致的小城市,一个合肥的卫星城,六安有点像镇江,一边是南京,一边是苏锡常,北面是扬州,泰州,南面是常州,四面楚歌,比六安更有挑战性,镇江能有发展前景吗?我看悬!现在宁镇扬在走合作的思路,也许能给给六安一点启示,可以搞集团军呀!与合肥同城发展,六安向东……
马鞍山未来发展如何?
融入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强化城市功能对接
为发挥马鞍山作为长江经济带支点城市的作用,依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落实“建设包含合肥、芜湖、马鞍山在内的合肥都市圈”,对接规划中马鞍山作为合肥都市圈重要核心城市、《安徽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马鞍山作为省域副核城市之一、
《南京都市圈规划》中马鞍山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等定位要求,明确提升马鞍山的区域地位和价值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芜马同城化、宁马一体化、合马协作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并就功能、空间、交通、生态等在保护、发展与共赢三方面,进行重点协调和对接,从而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基于区域功能协同,《总体规划》指出,要以合芜宁为重点协同区域,加强产业分工协作,重点推动区域港口物流、先进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加强区域空间布局对接,构建临宁、临芜产业功能走廊;加强生态地区的共保共育,重点推动沿长江、环石臼湖、江北老山—鸡笼山—太湖山脉、江南牛首山—濮塘山脉的协同保护;
加强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调,增强区域南北向综合交通联系,东西向货运交通联系;协同区域性燃气、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对接。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06万人以内
2011年,马鞍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巢湖市的含山、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入马鞍山,市域格局由偏江一隅变为一江两岸,市域面积由1686平方公里扩大至4049平方公里。
本轮《总体规划》统筹优化市域城镇等级结构与职能体系,纳入和县、含山县,构建“1个中心城市、4个副中心城市、12个重点镇、18个一般镇”的城镇体系。
同时,对接沿江发展态势、城镇发展格局与产业集聚趋势,明确了“一轴两带两廊”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290万,城镇人口209万,城镇化水平达72%左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06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内。
规划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一轴两带两廊”
《总体规划》提出,在市域空间结构方面,规划形成“一轴两带两廊”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其中,“一轴”为中部城镇发展轴。即以环峰—历阳—马鞍山中心城区—博望为核心,向东连接至南京,向西延伸至合肥。
“两带”为江北城镇发展带和江南城镇发展带。江北城镇发展带,即以乌江—历阳—姥桥为核心,向北连接南京江北新区,向南连接芜湖江北沈巷产业新城。江南城镇发展带,即以马鞍山中心城区—银塘—姑孰—太白—年陡为核心,向北连接南京江宁区,向南连接芜湖经开区。
“两廊”为北部旅游服务走廊和南部产业发展走廊。北部旅游服务走廊,即以石杨—香泉—濮塘为核心,强化旅游休闲、创新创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功能的集聚。南部产业发展走廊,即以林头—姥桥—年陡—黄池为核心,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与芜湖的产业集群合作。
在市域城镇体系方面,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包括:1座中心城市(马鞍山中心城区)、4座副中心城市(环峰、历阳、姑孰、博望)、12座重点镇、18座一般镇。
推进合芜宁马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6处过江通道
《总体规划》调整优化了综合交通体系,市域层面南北向加强与南京、芜湖的交通联系,高速通道由单通道增加至三通道,在原宁安高速基础上新增宁宣二通道与北沿江高速,并增加北沿江铁路;东西向加强长江两岸交通联系,过江通道由1条增加至6条,新增皖江城际铁路;加强郑蒲港与合肥的疏港交通联系,新增4条疏港快速通道。
在区域客运枢纽方面《总体规划》指出,马鞍山未来共有4个综合客运枢纽,分别是马鞍山东站、当涂东站、马鞍山西站、含山站。一般客运枢纽共15个,分别为马鞍山汽车客运北站、银塘客运站、和县客运站、博望客运站、含山客运站、丹阳客运站、姥桥客运站、年陡客运站、黄池客运站、石桥客运站、太白客运站、乌江客运站、石杨客运站、仙踪客运站、林头客运站。 铁路方面《总体规划》指出,城际铁路共2条,包括宁安城际铁路与皖江城际铁路(巢马段),其中宁安城际铁路已开通,皖江城际铁路(巢马段)预留交通廊道。普通铁路共2条,包括北沿江铁路、宁芜铁路。
在跨江交通方面市域共规划6处过江通道。除合马高速过江通道外,规划预留5处过江通道,分别为:慈湖过江通道、湖北路(恒兴路)过江通道、九华路过江通道、姑孰路过江通道,龙山大道过江通道。
中心城区呈组团式发展 形成“一主城、二片区”
1在中心城区规划方面
《总体规划》指出,在发展方向上,中心城区主要向东发展,适当向南发展。在空间结构上,中心城区呈组团式发展,形成“一主城、二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其中,主城区为宁芜铁路以东、宁安城际与宁芜高速以西的地区,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科技文教、产业信息、交通、居住等为主的市级综合性功能区,包括雨山湖组团和城南组团。
西部产业片区为宁芜铁路以西的滨江地区,以产业功能和居住生活配套功能为主,包括慈湖组团、马钢组团和滨江组团。其中,慈湖组团以慈湖高新区西区为核心,以产业功能为主导;马钢组团以马钢新老厂区与老金家庄生活区为核心,以钢铁生产和生活配套功能为主导;滨江组团以采石矶风景区为核心,以生态休闲旅游和生活配套功能为主导。
东部新城片区为宁安城际与宁芜高速以东,泰山大道以西的地区,以科教研发、现代服务业、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包括上湖组团、秀山组团和大学城组团。
2在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布局方面:
《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705.2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41%,人均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6.65平方米。按市级、片区级、组团级、社区级四级布置商业服务业设施。其中,市级商业中心规划于主城区湖东路、湖南路,以及城南片区湖东路、九华路布置两处市级商业金融中心。
远期预留“一横一纵 ”城市轨道交通走廊
《总体规划》指出,中心城区要践行“窄马路、密路网”道路布局理念,优化城市道路级配,重点提高路网密度、完善微支路系统,解锁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城市病等问题。构建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方式顺畅衔接、现代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轨道交通方面
远期预留“一横一纵”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其中“一横”指轨道2号线,“一纵”指轨道1号线。轨道1号线沿南北向城市发展轴控制预留,中心城区段长约15.7公里,北与南京轨道S2线对接,经中心城区,南接当涂。轨道2号线沿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控制预留,中心城区段长约16.7公里,西联滨江片区、采石矶景区,经中心城区,东联秀山新区。
此外,根据《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将规划2条快速公交线,为远期轨道交通建设培育客流。其中,快速公交1号线起止为慈湖—高速公路采石矶入口(大桥枢纽),长约19.1公里,联系慈湖高新区—江东大道沿线主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公交2号线起止为马鞍山东站—采石矶景区,长约11.3公里,联系滨江片区—雨山路沿线主城区—马鞍山东站枢纽。
《总体规划》指出,马鞍山还将规划形成“二横三纵”的城市快速路系统。二横为银杏大道快速路、九华路快速路;三纵为天门大道快速路、江东大道快速路、泰山大道快速路。
规划建设“三心两轴四带 ”绿地系统
《总体规划》提升了中心城区绿化水平,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从7.9平方米提高至1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优化绿地公园布局,规划新增2处市级公园,3处区级公园。补充城市双修要求,重点修复6条联系江河山体的生态绿地走廊,强化14座山体格局保护,改造雨山湖城市客厅,推动棚户区改造。规划新建1处市级体育设施、1处片区级医疗卫生设施、2处片区级文化设施。
在绿地系统方面
将规划建设“三心两轴四带”的绿地系统。“三心”为雨山湖绿心、秀山湖绿心、采石矶绿心;“两轴”为湖南路景观绿轴、采石河滨河生态绿轴;“四带”为滨江绿带、雨山—永丰河绿带、慈湖河绿带和秀山绿带。在广场用地方面,规划保留市政广场、幸福广场、花雨广场、小九华广场;续建城铁车站站前广场;新建雨山湖公园东广场。
,
《总体规划》修编大事记
◆2009年7月,马鞍山市被确定为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
◆2012年9月,马鞍山市启动《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修改前期工作。
◆2015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住建部正式函复同意马鞍山市修改总体规划。随后,马鞍山市按照住建部复函要求组织开展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共同修改《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审查报批要求,马鞍山市总体规划修改成果在完成市级、省级审查程序后,于2016年5月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审批。
◆2016年7月6日,住建部第64次城市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审查通过马鞍山市总体规划修改成果。随后马鞍山市按照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及住建部规划司审查意见对总体规划成果进行修改完善。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批准《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
未来的马鞍山我们很期待有木有!
六安哪个区发展得更好些?
六安市东部新城位于市区以东,东至六安与合肥交界,北至沪蓉高速,南至合武铁路。到合肥仅仅60分钟,新桥机场以及市中心30分钟即可到达,东部新城包括:市经济开发区和市示范园区两大块。东部新城是六安市政府积极打造“合六同城化”样板区,也是合肥经济圈最靠近的区域。六安东部新城作为合肥的后花园,一直以来就是六安政府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合肥到六安距离的越来越近,这里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城铁在房地产开发中确实有催化的作用,每个站点连接起来形成的辐射圈连接后就能够形成新的楼市版块,这些新兴板块也令六安东部的远景发展更具持续性。
城南以及城北区域内交通便捷,火车站、汽车客运总站、公交中转站以及高速公路近在眼前,而且相较于市中心的高价以及东部的基础设施,城南以及城北无疑是生活和投资的好去处。同时六安经济南北扩散趋势将会进一步带动城南城北版块楼市发展。但是随着东部新城受合肥投资客的青睐后,城南楼盘由于缺乏后继动力,交通压力较大,在六安整体楼市中处于最劣势地位,发展势必落后于城东。
在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发展已较成熟,各种配套非常完善,教育和医疗等资源聚集。目前,在市中心区域开发几乎已经饱和,土地资源非常紧张以及高房价的问题。
安徽六安是几线城市?
我想为六安说句话,六安确实只能算四线城市,还是排名比较靠后的那种,那是不是六安就只能这样了呢?答案肯定是“NO”随着外交部向全球推介安徽,我们六安自然借着此次机会,让世界推介六安,良好的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作为六安人,我们小六有哪些优势呢?区位优势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翼,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六安城市核心区域,距合肥73公里,武汉392公里,上海556公里。临江近淮,承东启西,对外交通十分便捷。航空方面: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约70公里,一个小时车程。新桥机场公路方面: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合六城际铁路将于2017年年底开建,合肥和六安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合六区域快线2017年底开建,合六南快速通道即将全线贯通,也就意味着合肥市民到六安只需30分钟,从六安到新桥机场也只要30分钟。加上沪陕高速、312国道等,合六同城正在兑现。合六髙速铁路方面:境内有合九、宁西铁路,建设中的沪康、沪陕、济广、六武、合阜高速公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六阜铁路在境内交汇。穿境而过的景铁路,六安-安庆-景德镇是国家规划建设阜阳-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路经过岳西、霍山、潜山等县,能最大化地带动沿线国家级贫困县的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六安火车站水运方面:六安地区的淠河、史河流向淮河,舒城有杭埠河、丰乐河流向巢湖,然后通过裕溪口通向长江,杭埠河上游修建龙河口水库(现名万佛湖)后,杭埠河水量变少,就不能通航了!淠河人力资源优势根据最新一次普查资料显示,六安市常住人口总数474.1万人,列全省第五位。数据显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45.1万人,女性为232.1万人。我市劳动适龄人口达307.2万人(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劳动适龄人口所使用的年龄界限:男性为16-59岁,女性为16-54岁),完全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人需求。此外,六安市共有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六安技师学院、安徽国防学院等3所中高等职业类学校。成本优势(1)人才资源配置成本较低,人力资源丰富。六安人均工资水平只相当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六安平均工资为5170元)。此外,安徽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问题也较为容易解决。劳动密集型产业(2)六安区位优势明显,运输成本较低。近年来,一批外来知名企业落户六安经开区,建立了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大型生产基地。因紧邻省城合肥,距离资源配置的市场较短,产品亦可有效辐射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市场,极大地节约了运输成本。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瞥政策优势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安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区域和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城市,将加强皖北城镇群与省会周边城市的联系。作为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六安在产业规划、空间布局规划上主动与合肥进行对接,积极承接合肥市产业转移,构建南北呼应、均衡发展的新格局,全面推进中心城市、合肥六安叶集工业走廊、大别山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绘就“一心一廊一谷一带” 绿色发展蓝图。产业优势六安瓜片,无芽无梗的独一无二丰富的农业资源:六安素有“白鹅王国、茶药宝库、羽绒之都”美誉,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羽绒原产地和集散地。红色旅游资源:拥有5A级景区2处(天堂寨、万佛湖),大别山以独特的地质地貌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12个重要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丰富的水电资源:境内佛子岭等五大水库犹如五颗明珠镶嵌其中,全市水能总蕴藏量52万千瓦,占全省近三分之一。丰富的矿藏资源:盛产金、银、铁、铅、锌、花岗岩等40多种矿物资源,已探明的霍山单龙寺宽度达200米的高品位金矿带,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5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服务优势政务公开组建六安市政务服务中心,下设审批办证、招投标、招商洽谈、财政支付、投诉受理五个中心,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设立六安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办公室,加强对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出台了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政策,开展了经济发展环境万人评活动。为落户的重要客商颁发“绿卡”,有效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六安金融环境良好,各开发园区与各家银行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多次召开银企对接会,切实解决企业的发展困难。六安借着安徽向外推介活动,展现多年以来的发展成果,积极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我们的六安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富强!
六安会不会成为?
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合肥西部新城,合肥市西部最美门户,连接六安市东部新城,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未来几年将建设国家级新区,合肥西部慢城,东起西二环,东至蜀山区大柏社区,朱岗村,合六城际铁路2017年底建设顺312国道铺设,连接蜀山区小庙镇地铁6号线,与2号线实现合六同城,一大批大型产业将在合肥西部聚集,官亭镇的直升机航空小镇,小庙镇的航天智慧城,等高科技产业,合肥市蜀山区30平方公里城建区,将连接六安市东部新城同城化,未来几年合六路将是中国最美的旅游线,合肥市蜀山区西部城市化大建设,魅力合肥西部新城,合肥首创之区,蜀山区,美丽六安市东部新城,六安崛起之区,金安区,合肥西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