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辐射导弹,有人说美军导弹很落后?

2023-08-06 04:36:03 82阅读

美国反辐射导弹,有人说美军导弹很落后?

美军的导弹在某些领域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存在,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美军导弹也并非全方位的先进无死角。在某些领域的方面,不管是美国人掉以轻心,还是走歪了科技树,亦或是历史因素的影响,在这些领域的导弹技术就不那么先进了。不过,就整体而言美国的导弹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远超过绝大部分的国家。

(美军的导弹技术非常先进)

美国反辐射导弹,有人说美军导弹很落后?

导弹技术起源于火箭技术。在二战之前,火箭技术实力最强的既不是美国也不是苏联,而是当时的德国。在二战期间,德国将火箭技术应用于导弹之上,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飞航式导弹V-1导弹和第一款弹道式导弹V-2导弹。二战末期,就在德国法西斯行将就木之时,美国发起了回形针行动,通过争夺德国的技术专家,将大批火箭专家和高技术专家转移至美国。苏联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参与到了这场抢人大战。而二战结束后,随着导弹技术的扩散,再加上力学、燃料、材料、无线电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精密仪表和机械等技术的发展都使得导弹武器走上了大发展之路。在导弹领域,冷战时期的美苏才是真正的导弹巨头。

(二战德国研制的V-2导弹)

(二战末期美国发动了旨在抢人才的回形针行动)

在冷战初期,虽然苏联率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和洲际弹道式火箭,但美国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开发出了多款中程和洲际导弹,迅速弥补了差距。1959年美国推出了阿特拉斯洲际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政治和工业中心等战略目标。在此之后,美国又推出了泰坦、民兵以及和平卫士等多款陆基洲际导弹,还推出了北极星和三叉戟等潜射洲际导弹。而且得益于美军强大的导弹技术实力,美国在航天方面也取得了非常的成就,特别是在大推力火箭方面,其研制的土星五号,不仅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运载火箭,还是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主力。要知道这仅仅是美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技术能力。

(美国泰坦洲际导弹)

(美国的和平卫士洲际导弹是人类拥有过的性能最强的固体洲际导弹)

(土星五号运载火箭是人类历史上使用过的自重最大的运载火箭)

除了洲际导弹领域,由于冷战对抗的需要,美苏也在多种战术导弹、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等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随之而来的就是导弹武器在各种热点地区的广泛应用,凭借优异的性能和出色的战绩,使得各国对于导弹武器非常重视。而美苏作为二战后导弹武器领域起步最早,研制品种最齐全,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国家,其导弹武器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这个星球上的佼佼者。如美国在冷战时期开发的爱国者等一系列导弹防御系统,其本质还是利用导弹来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这无疑需要很强的的技术能力才能做到。

(爱国者导弹拦截系统)

不过,如今的美国在导弹领域的一些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中程导弹方面,美国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年美苏签订的《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也就是中导条约的限制。该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这使得美国自80年代其就在中程导弹方面发展陷入停滞,并且销毁了大量的中程导弹,这也导致了美国如今在中程导弹领域处于一定的空白状态。不过,尽管美国在陆基中程导弹方面存在不足,但利用海基战斧式巡航导弹也可以保证美军的打击能力。同时,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在洲际导弹发展方面动力不足,现役的主力洲际导弹还是民兵和三叉戟系列。如美军80年代研制的侏儒洲际导弹性能非常先进,但由于冷战结束而停止了研发。此外,美军在高超音速导弹和超音速反舰导弹等领域也不及俄罗斯等国。

(美苏中导条约的签订,限制了两国陆基中程导弹的发展)

(美军侏儒洲际导弹在冷战后结束了研发)

虽然美国在一些导弹领域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技术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如果单看某一类型导弹,美国可能不是很强,如超音速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等。但凭借美军强大的海空优势和常规军力,保证同等的作战能力还是很有保障的。而在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导弹防御系统等领域,美军依旧是这个星球上技术实力最强大的。因此,对于美军的导弹技术实力我们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毕竟作为最早发展导弹技术的老牌强国,其技术积累是令人异常羡慕的。

(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052C和052D是我国自行建造的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

052C和D确实是我国海军新一代的神盾舰,尤其是052D还是在052C基础上更新换代的得到的,堪称是055服役之前全球最先进最强大的驱逐舰了,但是这两种驱逐舰都装备了一种非常老的远程警戒雷达:517A防空雷达。

这款雷达是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改进出来的雷达,他到现在已经被我国新的远程警戒雷达,也就是型号未知的,被军迷称为是苍蝇拍的米波雷达取代,但是直到今年之前,我国都还在用517A雷达,原因无外乎两个:反隐身目标,降低相控阵雷达能耗。517A这样的远程米波警戒雷达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现目标灵敏。

这个灵敏并不是精确,他能够指示出目标的两个坐标,但是不包括第三个坐标,意味着该雷达能够进行方位和距离的探测,但是不能进行垂直高度的定位,它可以把目标的雷达影像在后端的彩色显示屏上播放出来,同时可以跟踪64个目标,并且提供目标前进的轨迹。他发现目标非常灵敏,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也不如米波雷达灵敏。

米波灵敏是因为再隐身、再小、再难探测的目标,在他大于1米的波长扫描下,都会产生哪怕是一个点的雷达反射,他对于歼7那么小的目标探测距离都能超过350公里,还能记录其轨迹,对于隐身目标也有超过120公里的探测距离,短波雷达,尤其是X波段和C波段的短波雷达虽然能够精确探测出目标,甚至是目标的型号,但是他们对于隐身目标和远程目标的反应没有那么灵敏。

因此,搭载了517A雷达,我国的驱逐舰就能够放心的进行反隐身扫描了,在发现目标后,再把相控阵雷达开机对准目标集中波束进行扫描,获取精确的火控数据,引导防空导弹进行打击,这是最好的探测办法了,远比开启相控阵雷达进行广域分散的扫描效率要高。但是517A确实也太老了,于是我国开发出了新的苍蝇拍形状雷达取代了貌似晾衣架的517A。

当然,在055型新一代大型驱逐舰上,我国将米波雷达也进行了有源相控阵化的设计,整合在舰体内部,雷达天线也被套上了罩子,贴片的方式附着在军舰上,因此已经看不见这个雷达了,但是功能还是一样存在的。

美哈姆反辐射导弹战场被俄拦截?

天真,美国人有啊,亲自上。

如果GPS被干扰或者没法用?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这个看似高大上的科技,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想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人们习惯性地就想到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似乎GPS 已经成为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代名词。

GPS的前身是美国军方在1964年投入使用的的名为子午仪的卫星定位系统,其目的在于让美国三军的作战方法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知道自己的坐标。但由于定位精度、时效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美国军方提出了研制新一代导航系统的要求。在子午仪系统中积累的经验,为GPS系统的顺利问世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试验,GPS终于在1994年投入使用,总耗资超过300亿美元,由28颗在轨卫星组成,分为民用、军用两种信号,其中精度为1米以上的军用信号为美军独享;精度为10米的民用信号则免费提供给全球用户使用。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会疑问,美国人又不是雷锋,花了那么多钱搞出来的全球导航系统,为啥免费提供给所有人使用?美国人当然不是雷锋,作为金融立国的国家,美国要是会干赔本的事儿就出鬼了。GPS卫星信号虽然是免费的,但是要使用卫星信号却是要钱的,要花钱买接收信号的导航设备。

凭借先发优势,GPS迅速占领了全球导航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从中收益不菲,当初的研发成本早已收回。而凭借在GPS系统中获得的收益,美国可以有充足的经费改进GPS系统,定位精度、卫星寿命、时效性等一直都在稳步提高。

除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外,GPS在军事上的用途也很大,各类武器的精确制导离不开GPS,比如说我们平常说的精确制导炸弹、空地导弹、弹道导弹、反辐射导弹等等。在精确的定位信号的帮助下,武器打击效能明显提高,打击成本也降低了不少。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轰炸南联盟、利比亚战争中都体现了其实战意义。

而GPS系统也曾经让中国在对外斗争中受辱。上世纪90年代,解放军当时各类需要制导的武器以及作战方法严重依赖GPS,比如弹道导弹的定位、海军舰艇的海上导航等等,可以说,当时没有GPS,大部分中国的作战方法就变成了“睁眼瞎”。在1996年的台海危机中,解放军二炮部队向台湾外海发射了多枚弹道导弹,却因为美军关闭GPS信号,导致导弹竟然偏离了预定位置好几百公里!而在海上执行任务的中国海军舰队也曾经遭遇过定位故障,导航设施显示的地理位置竟然是内陆。中国舰队因此迷航。两天之后才证实,是美军关闭了GPS信号,让中国军舰的导航装置失去作用。这让中国军队非常被动,痛定思痛之下,决心要研发出中国自己的导航系统。

可见,GPS系统如果在战时失效的话,无论己方有着多么大的优势,那么也无从发挥。所以在战时,卫星导航系统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干扰或受到影响。

飞行员是如何得知己方战机被对方雷达或导弹锁定的呢?

兔哥回答。现代空战或防空作战中,导弹是其主要的武器,而导弹攻击目标,是靠雷达对攻击目标发射雷达电子波束来引导导弹飞向目标进行攻击。战斗机具有块速的机动能力,飞行速度快,因此,就需要雷达不间断的对目标进行照射才能抓住飞机,引导导弹直到把飞机打下来。因此,战斗机能发现自己被人家的火控雷达给抓住了就能采取躲避,干扰措施来逃避被打击,于是“机载告警装置”就出现了。这种“机载告警装置”正是利用对方的雷达波束的照射,来判断来袭导弹的。通常在战斗机前后左右上下都安装有这种“探测装置”。现代导弹除了雷达制导,还有红外制导,飞机尾部火焰是很强的红外信号源,红外制导的导弹就是利用飞机的这一特点探测追击飞机直到干掉飞机。因此为了对付这类导弹,战斗机上也安装有探测红外制导导弹的设备,利用导弹的发动机红外信号源,判断来袭导弹。激光制导是利用对目标飞机发射激光照射波束来攻击的,因此,战斗机上也安装有激光探测器。战斗机执行战斗任务时,这些“探测告警装置”时刻瞪大眼睛警惕的注视着周围的情况,一但发现有探测源出现,就会快速转动脑筋,判断危险性质,一旦发现危险来临就会迅速作出反应,通火数据链迅速将信息告诉“告警器”。此时战斗机座舱里的“告警灯”就会红灯闪耀,并发出阵阵蜂鸣声,提醒飞行员,你让人家锁定了,快跑!战斗机不但有探测告警装置,也有反制措施,如发射干扰弹,欺骗来袭导弹偏离攻击,通过机动摆脱被锁定。总之,战斗机的对抗与反对抗就是矛与盾的较量,会随着战斗机的使命一直存在下去。(个人观点,欢迎指正,别忘了关注兔哥哦!)(图片来源于网络,一并谢过!)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