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德国vs日本,日本和中国与沙俄苏联这么近?
直播:德国vs日本,日本和中国与沙俄苏联这么近?
日本从地理上和中国苏联很近,和大洋相隔的美国很远,可是日本现在是长时间受美国控制,这是因为二战的那场战争的结果。
苏联建立不久就来到了二战了,这二战也改变了整个世界局势,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日本是法西斯轴心国,侵略中国,偷袭美国珍珠港,最后二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轴心国战败了,德国被美苏分裂成两个国家,本来按照二战后期的安排,日本是四国瓜分比德国还惨,就是日本被中美苏英瓜成四块分别占领,可美国原子弹生产出来后,局势就变化了。美国想独吞日本,让日本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让日本成为一条看门狗,专门恶心中俄。所以美国赶紧对日本使用两颗原子弹,日本就投降了,美国就完全占领了日本,日本成了美国的奴仆!苏联是很生气的,本来苏军已经占领了北方四岛,就要登陆日本本土,可美国有原子弹苏联没有啊,美国明确表示日本就是美国的,你苏联不能登陆,不然打起来我是会用原子弹的,苏联被唬住了,也就承认了美国占领日本的事实,苏联都退缩了,那中英更是没有意见啦!所以日本就被美国独自占领了直到现在,可以说日本是没有主权的国家,经济,军事,政治上都受美国的控制,可以说是美国的殖民地还真的一点不过分。
日本要感谢美国啊,不然的话日本分成四块,当四个国家的奴隶,现在好了,只当美国的奴仆,还保证日本领土是个完整统一的国家,所以日本从内心里感谢和奉承美国,甘心做美国的奴仆。当然日本人就是这种性格,对强者服服帖帖,对弱者欺凌。美国为了打造日本成为遏制中俄的桥头堡,那真是不为余力啊,上个世纪日本经济腾飞,就是美国在背后帮忙,当然美国知道日本人是很阴险的,一方面扶持日本,另一方面也是牢牢控制着日本,不让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毕竟珍珠港事件美国一直记得。对于美国来说,限制日本军力发展就是很好的控制方式,美国制定的《和平宪法》从根本上限制了日本的军力,日本没有军队,只有自卫队,只能履行防守本土的权利,没有战争权,不能主动打别人,也没有战争指挥权,限制发展进攻武器和禁止发展核武器!可以说美国是在全方位控制着日本,日本经济强大了,养肥了,就被美国割肉,日本那个首相不听美国的话,美国就让他下台,日本发展什么武器,美国都要过问,总之美国是要牢牢控制着日本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不听话,美国驻扎在日本的美军随时教训日本人,让你知道美国才是你的主子!
其实日本就是做小弟的命,天生就是做小弟的命,可日本人就是野心不死,老想当老大,可你没有那个实力啊,因此造就日本人极端的性格。不管是做美国人的小弟还是其他国家的小弟,日本被牢牢控制是个好事啊,毕竟日本这条疯狗失去了牵制,对世界和平造成伤害,世界就不安宁了,日本还是乖乖的当条哈巴狗吧,对日本还是对世界都是好事!
二战的德国日本和美国哪个最邪恶?
战争是一部巨大的士兵绞肉机,德国和日本都很邪恶,法西斯主义者,个人觉得日本更邪恶一点。日本对中国犯下了哪些邪恶的事情:
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日本侵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屠杀发生在南京。侵华日军松井石根所部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后疯狂杀戮,血染古城,使30万以上的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屠杀,1/3的街道和建筑物被焚毁;同时,还制造了2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日军的残暴与野蛮实在是骇人听闻、罪大恶极。
二、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公然违背国际法,在中国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进行细菌战,大量残杀中国人民。臭名昭著的“第731部队”、“第100部队”等细菌战部队,总人数达2万余人。他们还对实验对象进行活人解剖。每年用于试验的人达400—600人。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1945年8月,“731部队”至少残害了3000多人。
除使用细菌武器外,日本还从侵华战争一开始,就使用化学武器。日军还在中国居民区施放毒气,并在水井和河水中投毒。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2000多次,地点遍及中国的18个省区,给中国军民造成9万余人的伤亡。
三、“三光”政策
日本帝国陆军,特别是华北方面军(北支那方面军)所行的烬灭作戦(或称烬灭扫讨作戦)在中文中的称呼,最早见于1941年刊行的解放日报。烬灭作战是一种暴力政策,以中国华北为中心,而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八路军游击队所作的根据地根除作战,具体指战争中对平民及非武装人员实施杀光、烧光和抢光的政策,常见于战争状态下的国度。
“三光”政策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大量耕牛被杀,农具被毁,土地荒芜严重;商店、厂房被烧,手工业、商业一蹶不振。二是人口出现负增长。中国人口不增反降,日寇烧杀、抢掠、轰炸是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四、慰安妇
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征召的随军妓女(在日本国内是自愿和有偿的),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女性,后来在二战中演变成在占领区强征民间妇女充当军妓的制度。
1937年以后,大部分被“自愿”和“有偿的”或强迫的“慰安妇”来自日本(包括日治台湾、朝鲜半岛),中国,也有部分东南亚,荷兰女性。在这一制度下,东亚有数十万妇女被日军征召为军妓。朝鲜中央通讯社主张朝鲜人的“慰安妇”有14万人。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曾经沦为慰安妇的各国妇女达40万,甚至更多。
五、重庆大轰炸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六、三灶岛万人坟
1938年农历正月十七,日军6000多人在今日珠海市三灶岛莲塘湾登陆,随即在三灶岛进行大屠杀行动,2891名村民被杀害,另外有3500多人饿死。日军在这里还将由朝鲜、台湾和横琴等地抓来建飞机场的3000多名民工秘密杀害。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逃亡外地的三灶岛民陆续返回岛屿,并收拾死难同胞的尸骸,投入乱葬岗内。1948年由当地华侨和港澳同胞筹款修建了万人坟。
德国和日本谁更发达谁更有发展潜力?
同样在1985年同美国签署的马克升值的广场协议的德国,与日本相比在达到1996年的经济高点后却是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日本在此后的20年里一直陷在了GDP5万亿美元的魔咒里无非走出来,也就是日本失落的20年。而德国却是在1995年的2.5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在这二十年经济增长到了4万亿美元的水平,GDP增长了60%,年增长率虽然只是2.5%,但这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
在这广场协议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日本和德国的比拼中,显然是德国完胜!但是,拖累日本和德国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目前已经达到了25%,到2040年还会达到35%以上,人口数量更是预测到本世纪末从现在的1.26亿降到8000多万。这是拖累日本最核心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无解!
同样,德国的老龄化也是十分严重,排在了日本、意大利之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也是超过了20%,进入了严重老龄化的行列。但二者的比较中,日本更加严重且风险也是更大。
另外,德国还有一个制约因素却比日本严重。
德国是欧盟的发动机,更是欧盟的输血机器。整个欧盟在债务危机中无法自拔,欧猪五国享受着高福利,却让主要经济国的德国等来买单,英国的脱欧让这个沉重的担子压到了德国的头上。德国未来一定不是被自己击垮,而是被欧盟拖垮。
日本却是在人口流失中,经济也是一蹶不振。
在这个煎熬的时刻,政府却是永远耐不住性子,那只闲不住的手不断地释放一次次的流动性,日本早已债台高筑。现在甚至不惜采用零利率或负利率来维持货币的流动性,可是经济和物价却不见好转,反而进入了“流动性陷阱”中无法自拔。
德国从2019年第三季度出现低增长以来,到了第四季度更是出现了经济负增长。这是几十年里都没有见到的现象,这也是德国被逐步拖垮的前奏。未来德国的经济也会在老龄化和欧盟的拖累下走向经济的低谷。而日本早已经在低谷中等候。可如果一定要在日本和德国中选择一个经济竞争力相对强的国家,那笔者还是认为德国更具发展的潜力。
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主要是用来防卫苏联。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关东军覆灭。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苏军与关东军的最后一仗,也是最为惨烈的一仗,当属苏军夺取日军虎头要塞一仗。从这一仗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是如何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灰飞烟灭的。
一 东方的马奇诺防线---关东军的虎头要塞虎头是一个边陲小镇,坐落在完达山的余脉——虎头山上,面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联邦的伊曼市隔江相望。1933 年,日本关东军侵占虎头后,为了防备苏联,即在这里驻扎重兵,并着手秘密修建地下要塞。他们认为,“虎头恰似正对着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的匕首,又像直插苏联滨海边疆区心脏部位的长矛枪尖。”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日本关东军的天机——这里是有朝一日进攻苏联的桥头堡。
虎头的地形如一只凶猛的卧虎。高昂的虎头,隔江雄视着苏联的伊曼市、伊曼铁道桥、西伯利亚铁路及萨里斯基军事区。进可切断苏联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退可支援绥芬河、东宁的日军主力向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进攻,阻止从伯力南下增援的苏军。
虎头要塞大大小小共有十余处,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起初,日军以中猛虎山为中心修建地下工事,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长达 8 公里,之后又延伸到虎北山和虎啸山,形成了巨大的地下隧道网络。隧道宽、高约 3~4 米,用 3 米厚的钢筋水泥浇铸。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出入口、通风口、枪眼、炮眼、反击口等几十条横竖通道,像蜘蛛网一样在山底下向各处延伸。工事上面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儿人工痕迹。要塞外围,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正是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二 被秘密处死的中国劳工1945 年 8 月,虎头要塞由日本关东军虎头国境守备队的 1387 名士兵防守,配备有40厘米口径榴弹炮1门和各种远射程炮。虎头要塞修建费时 6 年(1934 年至1939年),征用劳工十余万,大部分是日军从中国关内及东北骗招和抓来的劳工,也有部分中国军队的被俘官兵。残酷的劳役,非人的待遇,加上食物缺乏及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大批劳工被折磨至死或被枪杀。由于当时修筑虎头要塞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而且日本关东军为保守军事秘密,处死中国劳工也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劳工死亡的准确数字已难于统计。
虎头要塞修建完工后,日本关东军谎称举行庆祝竣工宴会,将劳工和被俘人员集中到猛虎山西麓(猛虎谷)的洼地里。其中,有的被俘军官识破了这一诡计想逃,却被抓回,并强行赶到洼地。宴会进行到高潮时,机关枪突然从山顶一齐向洼地扫射过来。宴会在机枪的火舌中顿时化作血腥的屠场,尸体叠压,血流成河。
三 苏军向虎头要塞发起攻击1945年8月6日,位于虎头西南方乌苏里江畔的新桥国境监视哨被苏联红军挺进队突然包围。日本守备队立即下达了战备令。8月8日11时58分,苏联萨里斯基军事区的重炮(15 厘米口径榴弹炮)打出了第一发炮弹,击中完达车站背后的仓库,引起连锁性爆炸。巨响震撼了整个虎头镇,烟尘弥漫,一片昏黑。
8月9日1时5分,集结于苏联伊曼附近的16门20厘米口径的苏军重型榴弹炮,一齐向虎头的日本关东军阵地开火。苏联第 57 边防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乘坐汽艇和小船,强渡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对日军的所有哨所进行袭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消灭日本关东军 260 名,占领了日军的江边哨所,控制了边境线。日军进行了还击。
炮兵第一中队 4 小队用 40 厘米口径大炮打响了射向苏联境内军事目标的第一炮,共发射11发炮弹。苏联边防军占领了日军的所有江边哨所后,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滂沱大雨,雨水淹没了道路,乌苏里江支流松阿察河水暴涨出槽,但苏军仍按原先的作战计划,兵分三路强渡乌苏里江:一路在距虎林县城东南 60 公里的倒木沟、东林子一带横渡松阿察河;一路在距虎头北面约30 公里的小木河、阿布沁河口一带横渡乌苏里江;一路直插虎头西南的黄泥河、月牙泡一带,切断虎头通往虎林的交通线,形成对虎头要塞的南北两翼策应态势。
四 关东军的拼死反抗当日晚6时30分,苏军的炮火再次猛烈袭击,对日军地面军事目标展开摧毁性打击。这是苏军渡江前清扫障碍的炮击。苏军的突然袭击,给日军造成巨大损失,虎头要塞地域的道路、地面工事、营房、通讯设施、铁路和车站均遭到严重破坏,使日军的警戒部队和司令部中断联系。由于守备队长西胁武大佐去掖河(今宁安市)的日本第五军部开会未归,守备队炮兵队队长大木正大尉代行其指挥权。大木正下令,人员和大炮等装备进入要塞。直到8月10日天色微明,日军才进入预定阵地和地下工事。
8 月 10 日凌晨,伊曼方向的苏军炮兵又突然对虎头要塞地域先进行了 15分钟的急袭射 ,再行 等速射。接着,苏空军的 49 架伊尔-4 轰炸机在 50 架歼击机的掩护下,对虎头要塞地域的工事连续轰炸了两个小时,并强击了日军炮兵队。7 时左右,苏军在对岸重炮火力的掩护下,乘汽艇于虎头日军前哨阵地强行登陆。日军则集中了各种火力进行狙击。由于苏军的炮火掩护力强,先头部队成功登陆。这时,苏军35集团军1085团夺取东江边码头的战斗也打响了。11 时左右,从月牙泡、黄泥河方面迂回的苏军也进入日军虎啸山阵地前沿的飞机场附近,并很快攻占虎啸山麓。与此同时,一部分苏军向石切山和小临江台展开进攻。
18 时许,苏军以坦克开路,指挥陆军从三个方向发起第一次总攻。日军的虎头要塞处于兵临城下的严重态势,地下要塞的多处混凝土掩体在飞机轰炸和重炮袭击下出现严重崩裂。但是,近1400 名日军守备队员进行了疯狂的反击。
日军的火力装备较强。如猛虎山主阵地就有 40 厘米大口径火炮 1门、16厘米口径加农炮6门,加上野炮、速射炮、曲射炮、迫击炮,共计 24 门。特别是40厘米口径的大炮,威力巨大。据日军幸存者回忆,这门大炮发射时,阵地被震得天摇地动、耳膜欲穿,炮塔前的遮蔽林被削去一片,旋风将大树连根拔起,旋上天空。整个阵地烟尘弥漫,一切都被浓黑色裹了起来。在其他阵地上,日军也动用了所有的武器、人力向苏军反击,令强大的苏军在虎头要塞前数日止步不前。日军不仅正面同苏军较量,夜间还组织夜袭队,偷袭苏军营地,不惜一切代价地与苏军死拼,给苏军造成很大伤亡。当年虎头镇的居民、至今仍然健在的姜老说,他逃难时,躲在虎西山西面飞机场旁边的草甸子里,目睹了苏军在日军的阵地前一片片倒下。
五 由于电台被销毁,关东军并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8 月 10 日,苏军进攻虎西山的日军阵地。开始,苏军勇猛地向上冲锋,日军躲在山上的工事里向苏军还击。苏军虽然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但最终还是冲上了高地,并在高地上插上了红旗。可是转眼间,日军就从工事里冲了出来,疯狂地向苏军杀过去。苏军顿时倒下一片,余下的退下山去,红旗也被鬼子拔下去了。在苏日军力明显失衡的情况下,战地司令官大木正竟下令炸毁无线电。他在军官们面前叫嚷,在险恶的时候,要全员玉碎。他还命令部队在多处隧道安放了 50 公斤重的炸药包,一旦战斗无望,就引爆自毁,决心与苏军死战到底。
1945年8月19日这天,是虎头要塞日本国境守备队最悲惨的日子。前一天,即8月18日,苏军向日军守备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日军按照天皇的诏书无条件投降。但日军由于销毁了无线电台,不晓得日本已宣布投降,仍坚持顽抗,还杀害了劝降的苏军信使。
于是,第二天,即 8 月19 日,苏军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早晨,苏军一举占领了东猛虎山顶,并在那里设置了前进观测哨,然后动用了所有可以投入作战的各种火炮,对猛虎山日军阵地进行无休止的轰击。爆炸声连成一片,巨大的块状物和片状物在烟尘中被抛向高空,日军地下要塞各处的混凝土掩体在猛烈的震动中出现严重的崩裂,伴随着崩裂发出了可怕的、巨大的声响。
上午 11 时,苏军载有“卡秋莎”迫击炮的战车开进猛虎山,对日军的猛虎谷炮塔猛烈炮击,几乎炮炮击中目标。日军炮塔倒塌崩裂,尘土飞扬,烟雾弥漫,遮天蔽日。因为日军的炮弹已经打光,只能用“发射炸药”的办法还击苏军。苏军攻占猛虎山 要塞日军被全歼傍晚时分,几十辆苏军野战重炮车队从虎头镇边的树林子边缘向日军的主阵地靠去。激战一天,苏军攻占了日军守备队本部,驻守中猛虎山、东猛虎山阵地的日军守备队步兵1 中队、步兵队本部、步兵炮中队、炮兵队本部全部被歼。
六 虎头要塞的日军被全部肃清虎头要塞各制高点均被苏军占领。残余日军无力反击,惊慌地钻进地下要塞顽抗。当时,在猛虎山要塞区后方的虎啸山还有由津久井准尉带领的五十余名日军幸存者。由于他们与主阵地失去了联系,所以对主阵地猛虎山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三四天未见到苏军的踪影,向大虎啸山派出的侦察兵也未发现苏军的踪影,便欢呼雀跃,认为战争结束了,从尚未被炮火摧毁的地下要塞里爬了出来。有人提出,虎头要塞已经不行了,是否应当考虑机动作战。津久井准尉极力反对:“不行!没有得到猛虎山或后方上级机关的通报,不能采取任意行动。我们必须死守虎头。”于是,他们将一门受损的速射炮搬进地下要塞修复。8 月 23 日,他们突然发现山腰处有苏军卡车运行,又看到、听到猛虎山各处腾起的爆炸烟尘和接连不断的爆炸声。
8 月 24 日,他们又发现苏军的迫击炮阵地,便将修好的速射炮推出要塞,运抵平顶山缘,利用傍晚暮色的掩护,对苏军迫击炮阵地连发三炮。由于炮对镜损坏,他们未击中目标。但是,他们重新点燃的战火再也无法熄灭了。他们的炮声刚停,苏军的迫击炮弹就雨点儿般向他们飞来,步兵也随之对他们实施包围,吓得他们立即退缩到要塞里。8 月 26 日拂晓,龟缩在地下要塞里的 50 余名日军官兵突然得到岗哨报告:“敌人来了!”7 时,岗哨报告:“虎西山下的苏军步兵部队开始大规模移动。”接着有人报告,苏军的重炮和野战重炮从虎头镇方向开来。
8 时,他们又发现苏军在虎啸山周围地带布置了阵地,配备有重迫击炮 20 门、20 厘米口径榴弹炮 4 门、15厘米口径榴弹炮 6 门,1000 余名步兵呈密集队形散开。这 50 余名日军官兵感到死亡即将临头。9 时,惊恐中的日军迎来了苏军炮火的猛烈轰击,重炮弹一颗接一颗地在他们的阵地上爆炸,大地如地震般震荡。苏军的炮击持续 20 分钟,突然停止后,步兵开始行动。激烈的枪声不绝于耳,日军从要塞里冲出来进行垂死抵抗,把手榴弹向苏军投去。然而,苏军攻击得更加勇猛。突然,侧翼又冲出一支日军。原来,另外的要塞洞里也有活着的日军,也不顾死活地朝苏联士兵冲过来。手榴弹爆炸声、机关枪扫射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展开殊死搏斗……
1945年8月26日下午3时30分,在日本投降11天后,虎头日军守备队仅剩的 53 名官兵被苏军活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场帷幕终于在虎头落下,这次战斗比二战结束的时间拖后了11天。
二战后德国和日本为何仅用20年便成为发达国家?
二战后由于战胜国对德国分区占领,导致德国被一分为二,形成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西德)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德国(东德)。由于战胜国在联邦德国清扫了纳粹残余并推进了民主建设,为联邦德国实现重新崛起创造了政治条件。同时由于联邦德国能主动承认了侵略战争的过错并给予二战受害国支付了赔偿,这使联邦德国在国际上重新赢得了尊重,也为联邦德国的重新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另外,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联邦德国提供了不少资金援助;加上有大约250万东德人迁移到西德,为联邦德国经济重新崛起提供了大量有效劳动力,这些因素有力地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走向复苏。
二战中联邦德国所属区域虽然遭受了严重战争破坏,但德国通过长期发展而积累起来的科技人才队伍战后基本上保留了下来,这为联邦德国重新崛起准备了人才条件。战后尽管国家百废待兴,但联邦德国政府始终不忘记狠抓国民教育的发展,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联邦德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好历史性发展机遇努力发展了不少先进科技,从而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效率。这样在只经过了短短的20多年恢复发展,联邦德国便以重新崛起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二战结束后日本虽然保留了天皇制度,但由于美国占领当局在日本推行了民主改革和农地改革,还是使日本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变化。1950年韩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特需订货”,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恢复和发展。六十年代的越南战争,美国同样向日本下了许多货物订单,又一次强力地推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时,日本还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促进本国产业水平的提高,并在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创新,实现了“更上一层楼”式的发展。六七十年代日本和联邦德国一样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绝佳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日本与联邦德国一样在二战后都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从而锻造出了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这为日本能打造优质工业产品行销世界奠定了基础。同时,日本多年来一直在高科技研发方面保持高投入,从而保证日本在科技水平方面能领先其它国家。时至今日日本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发方面仍然处于世界顶尖水平。日本在经济发展上来后很注意通过积极的资本输出来扩大自身影响力和拓展海外市场,例如现在在东南亚地区日本工商业集团的影响力是非常强的。
注重发展教育、注重发展科技、注重与时俱进,在经济发展方面偏重“质”而不是“量”,这些应该就是德国和日本二战后能重新崛起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