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3酋长修改器,盘踞黑龙江北部40年?

2023-08-07 06:20:03 91阅读

帝国时代3酋长修改器,盘踞黑龙江北部40年?

关于这个问题,康熙皇帝表示:我也很想赶早不赶晚,可是实力根本不允许啊!

1685年,清军3000人对沙俄盘踞多年的雅克萨城展开猛烈进攻,拉开了清朝反击沙俄的序幕。

帝国时代3酋长修改器,盘踞黑龙江北部40年?

清军和沙俄军队在雅克萨城下先后进行了两次交锋,第二次交锋清军更是围城9个多月,迫使沙俄接受谈判条件,两国于1689年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在外兴安岭地区的边界。

而此时距离1644年清朝入关已过去了45年之久,离1636年清朝建立更是过去了53年,几乎是久拖未决。

那么清朝为何如此隐忍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清朝的内忧外患

应该说,沙俄非常会挑时候,因为在1643年侵入黑龙江时,中原地区正逢明末清兴的历史大变局,十多万八旗铁骑挥师入关,大量女真家眷随行,东北地区几乎成为一片白地,这使得沙俄侵略者肆虐黑龙江流域成为可能。

而入关夺取北京,对于清朝而言,绝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因为此时的农民起义军还在各地转战,南方等广大区域还在南明各政权的手里。而后帮助清朝统一天下的吴三桂等藩王逐渐成为清朝的心腹大患,南明各政权被消灭后,海峡对岸的郑氏集团不断威胁东南沿海。

更要命的是,1676年,噶尔丹夺取准噶尔汗国台吉之位,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在西域迅速崛起,严重威胁清朝的西北边境。

所以自清军入关后,先消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后扫除南明各政权,而后于1681年平定三藩叛乱,1683年夺取台岛,直到这时清朝才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环境。

尽管此时的准噶尔汗国不断强大,但因为中间有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的缓冲,尚且不足为虑,康熙皇帝终于能够腾出手来集中解决东北的沙俄入侵问题。

而这时距离沙俄首次入侵黑龙江已经过去了整整45年时间。

2、康熙的深谋远虑

要说清朝在沙俄入侵后无所作为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就在沙俄刚刚侵入黑龙江不久,清朝宁古塔章京海包就于1652年在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1658年,宁古塔都统沙尔胡达率战舰40艘在松花江下游歼灭沙俄入侵者270人;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军与古法坛村斩首沙俄入侵者60多人……

但这些武力反击未能彻底消灭沙俄对黑龙江的野心,也不符合清朝的现实利益。

所以康熙皇帝不满足于打死多少侵略者,夺回多少城池,他想要的是东北地区的一劳永逸。

因为这里是清朝的龙兴之地,长期以来清朝都不允许关内汉人向东北移民,所以这里一直都是地广人稀的状态,对于流窜式的沙俄侵略者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康熙发动雅克萨之战的目的,旨在迫使沙俄接受清朝的谈判条件,划定两国在东北地区的边界,彻底遏制沙俄侵略者南下的野心。

而且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不在中原王朝的直接控制范围内,冰天雪地的气候特点使这里连羁縻统治都非常不易。

更要命的是清朝反击沙俄必须自南向北长途奔袭逆势而上,而沙俄则能以逸待劳,即使不济,也可以向北逃窜到更加荒凉的西伯利亚。

所以反击沙俄入侵,对清朝而言,必须是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订立边界条约。

所以两次雅克萨之战才显得有着“窝囊”,但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及其后的边界谈判,清朝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对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区域的领土主权,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

而清朝也通过《尼布楚条约》,有效遏制了沙俄从黑龙江继续南下的勃勃野心,保持了边境稳定至少150年。

所以好饭不怕晚,清朝可以等,也可以做得更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什么叫汗国?

汗国,是源自突厥语的一个词汇,用于描述一个由可汗统治的政治实体。该政治实体对于欧亚草原上的人民来说是象征性的,它相当于部落酋长领地、公国、王国、甚至帝国。

元朝后由成吉思汗子孙建立了很多的汗国。

当成吉思汗临终时,将他的帝国分四份给予他的子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汗国相互间日益脱离。这些汗国是(不包括元帝国):

窝阔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

金帐汗国(也称术赤汗国、钦察汗国)

伊利汗国

秦始皇的亲妈为什么敢和嫪毐生两个孩子?

太后养情人、甚至跟情人生孩子,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更加不是什么“大逆不道”。在程朱祸害中国人之前,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并没有那么多,什么“从一而终”、什么“守节”,那都是后来才出现的东西。别说是战国时期了,唐朝的武则天还跟了老子再嫁儿子呢,时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至少没有提出激烈反对。

宣太后的“辉煌情史”

宣太后,史籍又称之为“芈八子”,秦惠文王的小妾、秦昭襄王的生母、秦始皇的高祖母,也是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这位主宰了秦国近四十年的女人,不仅在政治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私生活方面,也创造了相当“辉煌”的情史!

秦惠文王去世之后,作为他的小妾,如果是在明清时期,宣太后的多彩人生基本也就到此结束了,“从一而终”是必须的!然而,宣太后生活的时代是战国时期、不是明清,那会儿可没什么“贞节牌坊”……在成为秦国的太后之后不久,年轻守寡的宣太后便搭上了“恋熟”的异族统领义渠戎王。当然,这里面政治因素或许要占很大比重。但不管怎么说,宣太后与义渠戎王的关系近乎就是公开的,后来甚至还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彼时的秦宗室、包括秦昭襄王本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家都接受了。

后来,宣太后出于政治考量,在甘泉宫诱杀了自己的老情人、“娃他爹”义渠戎王。不得不说,这女人也真是够狠的!别说还是自己没名分的丈夫,就算养条狗,恐怕一般人也下不去手,不是吗?晚年的宣太后被迫交出权力,生活愈发孤独、寂寞。于是,不久之后宣太后又和一个叫魏丑夫的“小鲜肉”好上了……如胶似漆,以至于宣太后死后都想拉着魏丑夫陪葬。这下把魏丑夫吓得不轻,后来找庸芮出面才说通了宣太后、免于一死……这些是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

由此可见,太后养情人、甚至跟情人生孩子,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换言之,赵太后与嫪毐之间发生点儿什么香艳故事、甚至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这都不是秦始皇愤怒的原因,也不是秦始皇诛杀嫪毐的原因,更加不是秦始皇幽禁、甚至扬言要杀了生母赵太后的原因……包括吕不韦,他之所以疏远赵太后并给赵太后推荐了嫪毐,也并不是为了什么“避嫌”。当然,说“避嫌”也未尝不可,但避的不是男女之嫌,而是相邦与太后之嫌。其实也好理解,相邦与太后成了“一家人”,谁最不愿意看到?自然是彼时的秦王——秦始皇!这是会严重威胁到秦始皇彼时的王位与王权的。吕不韦已经权倾秦国了,再跟太后继续勾搭下去,恐怕他离死也就不远了……这恐怕才是吕不韦疏远赵太后的原因所在。

嫪毐为何被杀

嫪毐之所以被杀,并不是因为他“私通太后”,也不是因为他跟赵太后生了两个儿子,而是因为他的野心膨胀了!时为秦王的秦始皇为何要封嫪毐为长信侯?原因很简单,给吕不韦制造一个对手,让嫪毐和吕不韦去斗,自己坐收渔利,进而收回吕不韦手中的权力。再说直白一些,嫪毐其实就是秦始皇用来咬吕不韦的恶犬!而长信侯爵位,就是给恶犬的那块肉。

然而,随着地位的提高,嫪毐的野心也在急剧膨胀,他已经不愿意再当狗了!他想要取吕不韦而代之。很显然,谁一家独大都不是秦始皇愿意看到的!于是,秦始皇与嫪毐的矛盾爆发了……嫪毐到底是小痞子出身,没有吕不韦那样的涵养:“你小赵不让我过好日子,索性老子反了,直接当秦王!”只可惜,小痞子终究是小痞子,嫪毐还没正式动手便泄密了……得到消息的秦始皇先下手为强,一举诛杀了嫪毐!换句话说,如果嫪毐本本分分当条狗,秦始皇或许并不会介意自己多个后爹、多几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秦始皇诛杀嫪毐是彻彻底底的政治行为,与所谓“秽乱宫闱”无关。

秦始皇为何要幽禁生母赵太后

秦始皇之所以扬言要杀了自己的生母赵太后,后来又幽禁了她,说到底也不是因为赵太后养情人并且跟嫪毐生了两个儿子。而是因为在整个嫪毐谋逆的过程中,赵太后“胳膊肘往外拐”,在知情的情况下,非但没有向亲儿子发出预警,反而选择的沉默、帮着情人嫪毐隐瞒真相!这才是秦始皇最伤心、痛心甚至失望、绝望的原因所在。别人要杀自己,自己的亲妈居然还帮着要杀自己的人隐瞒真相!换作您是秦始皇,您作何感想?秦始皇扬言要杀了赵太后也就没什么理解不通的了。

不过,亲妈毕竟是亲妈,虽然秦始皇扬言要杀了赵太后,但最终还是没下得去手。所谓他人劝谏,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如果秦始皇铁了心要杀赵太后,您认为真的有人能劝得动吗?但这一次赵太后伤害儿子伤得太深了,秦始皇始终无法接受自己亲妈的所作所为,这才选择了将她软禁。话又说回来,作为秦王的亲妈,谁敢怠慢赵太后?所谓幽禁,也不过就是不能出宫罢了,生活待遇应该还是不差了。还是那句话,血浓于水,儿子可以跟妈赌气,但亲妈毕竟还是亲妈。至于那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很显然,秦始皇是拿他们出气了!把生母对自己的这一切都归结到了那两个孩子身上,所以气急败坏的秦始皇才下令“扑杀”了自己那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当然,斩草除根或许也是一个方面,毕竟他们是嫪毐的亲儿子,留着风险实在太大……

lol牛头全名?

lol牛头的全名是牛头酋长·阿利斯塔。

游戏中的牛头是一个控制能力十足、非常耐打的坦克型英雄,并且他还有着不俗的恢复能力,出色的控制和保护能力能让他胜任各种位置,但缺点是技能冷却时间长,蓝耗高,连招比较考验操作。

美国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几次没有打赢的战争?

有细心者发现,美国成立二百四十多年,居然只有十六年没有打仗,其他时间里几乎每年至少都要对外发兵发起小规模战争,所以很多人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也是打仗最多的国家之一。

美国自建立以来,打了二百余场战争,其中大规模战役大约有三十多场,而且战绩总体还相当不错。特别是在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其战绩就更加显赫了。而且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伤亡率还相对其他国家较小。当然了,这一切还得益于美国经济的强大,为战争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二战之后,美国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震慑全世界,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也因此对美国俯首帖耳;再加上美国惯用经济和政治手段来打压其他国家,所以基本上没有几个国家经受得起美国的折腾。而美国也十分乐于搞霸权主义,蛮不讲理,肆意发起战争,引发了世界上许许多多人道主义灾难。

而反过来,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也不得不频繁使用武力,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美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一旦收手,反而将要遭受激烈反抗。现如今美国在中东地区就是如此,美国悍然发动战争,现在却不得不长期扎住军队在那里维持,不但耗费大量军费,而且搞得天怒人怨。

尽管美国自建立之初就走上了一条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而且后来还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但是美国也在很多战争中遭遇过惨重失败。今天我们讲四场战争,看看美国为何会失败。

一、美加战争。

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开始走上一条拓展疆土的道路。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上买下了路易斯安那州,使得美国的领土扩大一倍,这让当时的大英帝国惊恐不已,因为这已经威胁到了英殖民地加拿大的安全了。

大英帝国决定教训一下美国这个已经脱了缰绳的“小弟”,所以利用自身海洋优势来频繁骚扰美国的海上贸易,致使美国遭受了巨大损失。不仅如此,英国还通过加拿大向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输入武器装备,让他们积极抵抗美国军队。

这其中,美国西北部地区的印第安部落酋长特库姆塞势力最强也决心最大,他在加拿大的支持下,获得了大量军事支援,所以不断与美军作战,严重阻碍了美国消灭印第安人的步伐。

美国原本就有扩张野心,再加上英国如此对待美国,所以美国决定向英国宣战,首先占领加拿大,将英国人赶出美洲,继而一路向北,占领北半球。1812年6月1日,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向国会提交了对英宣战的议案,得到通过。

美国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年向英国宣战,是因为美国的军事实力要弱于英国,但是那时候英国刚好在与拿破仑统领的法国交战,驻扎在加拿大的英军只有4500人,整个北美洲的英军也只有区区20000人,所以美国就想着趁火打劫,将加拿大拿下。

1812年6月底,美国海陆军种齐出动,共计65000万人向加拿大进发,而加拿大方面则只东拼七凑出了7000英军和10000加拿大民兵。如果一切不出意外,美国击败加拿大只是时间问题,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却输了!

在海战当中,由于英军准备不足,被舰船更多的美军击败,但是美国陆军三路大军却在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输了,原因在于美军虽然人数多,但大多都是新招募的士兵,训练不足,没有战斗经验;而英军虽然人数少,但是英军将领指挥得当,士兵经验丰富,还有为了保卫国家而士气高昂的加拿大民兵配合,所以最后守住了海岸线和陆地上的防御阵地,美军竟无法前进一步!

而就在双方相持的时候,英军积极策动的美国印第安军队也发挥了作用,他们不断骚扰美军后方;美国民兵也开始出现怯战情绪,不再配合美国正规军作战。比如说在底特律战役当中,2500美国士兵在面对700英军的进攻时,竟然不发一枪就投降了!

到了1813年,英军海军逐渐抽身赶来与美国海军作战,以海洋起家的英国三下五除二就将美国海军打得满地找牙。在重新控制制海权之后,英军开始进入反攻阶段,美军节节败退,英加联军一鼓作气打到华盛顿,美国总统麦迪逊慌忙逃往弗吉尼亚。

为了报复美军当年烧了多伦多国会大厦,英军放火烧了白宫和国会大厦建筑。美国入侵加拿大的计划就此破产,不过英军随后撤离美国。

需要说一句的是,白宫那时候还不叫做白宫,因为白宫烧毁之后,美国没钱重建,只是用白色油漆粉刷了一遍,所以叫白宫。

二、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爆发,本质上是朝鲜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主动挑起的战争。不过在朝鲜发起战争之前,与苏联商量了,却没有告知我国,导致我国一度很被动。

在战争初期,朝鲜因为拥有我国东北的三个朝鲜师,所以打得韩国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釜山一带防御,朝鲜最多的时候占领整个朝鲜半岛90%以上的土地和人口。然而美军在仁川登陆之后,战场形势开始发生转变,朝鲜人民军一再败退,联合国军都要打到鸭绿江了。

关于仁川登陆这件事,我国早就提前预料到并告知朝鲜方面,但是没有得到重视,所以我国不得不被迫参战。我国之所以参战这个问题是个大课题,但绝对不是单纯考虑到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我国那时候也需要通过打一场大战来获得世界的尊重,从而在外交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我国参战后,战场形势很快就被扭转,不但将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而且还让联合国军损失惨重,不得不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在随后数次战役中,我志愿军继续发挥英勇作战的风格,粉碎了联合国军的多次进攻,美国认识到无法战胜我国,最终不得不走上谈判桌,并最终达成停战协议。

其实在朝鲜战争之前,美国的态度很狂妄,美国人认为我国不会参战,即使参战,他们也认为我国军队不堪一击。所以美国最初的想法是,在1950年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将整个朝鲜都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

然而美国在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等各方面都占优势的情况下,却还是被我志愿军打得非常之惨,他们的士兵一度产生厌战、怯战情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很害怕我志愿军士兵那种不怕牺牲的劲头,毕竟美国人“命贵”,不想战死沙场。

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军能用飞机大炮解决问题的,就不让士兵上。但是我志愿军硬是顶住了美国人的狂轰滥炸,并且成功实施了反击,打得美军叫苦不堪。朝鲜战争是一场震动全世界的战争,也是我军扬名世界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我国的国际地位大涨。

而反观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投入非常巨大,在国际上的支持者也更多,却始终无法战胜我国,真是丢人丢到家了。朝鲜战争让美国蒙上了很大的阴影,美国几十年不愿意谈及此事,而且至今都心有余悸。从这一点来说,其实美国是输了。

三,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表面上看起来是南越和北越的战争,实际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和我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波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前后持续了长达二十年时间。

美国之所以支持南越与北越作战,实际上是其亚洲战略布局所产生的结果,美国总统肯尼迪甚至把越南当做“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要塞。说白了,美国想在东南亚撕开一条大口子,以此来瓦解苏联所谓的东方防线,从而对我国也形成威胁。

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的兵力达到56万人,但是依然陷入泥潭。美国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损失极为巨大,5.8万余人牺牲,八千多架飞机被摧毁。

更为可怕的是,越南战争造成了美国政府严重的财政赤字,而且美国还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滑坡,美元地位也极大被削弱。据统计,美国在参战的九年时间里,军费支出竟高达1347亿美元,而对越战军人的补偿则高达2200亿美元。如此沉重的负担,也使得美国民众怨声载道,人民生活质量出现明显下滑。

在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四任总统之后,美国还是在越南战争中输了,而且不得不从越南撤军。

越南战争给越南也造成了极大损失,整个国家被摧毁,数百万平民丧生,一百多万南北越军人死在了战场上。另外,美国在战争中大量使用燃料空气炸弹和橙剂(用于消灭适合南越士兵隐藏的树林),这造成了大量非人道主义杀伤,其影响至今都未消除。

我国参战的时候是1765年到1970年之间,参战人数大约17万人,死亡1400余人。除此之外,我国为北越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总价值大约在200亿美元左右,是帮助越南实现统一的主要国家之一。

不过可惜的是,战越南战争中,中苏关系出现严重下滑,而且越南在实现统一之后还倒向了苏联阵营。由于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其军事实力加强了不少,所以越南一度出现了军事扩张的行径,出兵占领老挝和柬埔寨,还在中越边境生事,我国也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

美国在越战中遭受了沉重打击,战后美国对此进行了反思,很多有识之士认为,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上的错误,继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再一次在肆意使用霸权中吃了大亏。

在越南战争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都在潜心舔舐伤口,然后美国在缓过劲来之后,依然没有放弃其霸权主义观点,反而越发在国际事务中干涉他国内政,四处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

四、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的爆发其实是美国对于911事件的报复行为,美国为了消灭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力量,发起了阿富汗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美国虽然击毙了本拉登,但同时也将阿富汗变成了废墟。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一万亿美元的军费开支,还损失了二千多士兵。但实际上,美国的反恐战争至今依然没有结束,每天都有美国士兵在阿富汗丧生。

美国为什么在阿富汗陷入泥潭?

一方面,是因为美军在阿富汗暴行累累,使得阿富汗民众的反美情绪十分高涨;另一方面,美国并没有完全消灭掉塔利班组织,塔利班不但积极与美军展开斗争,而且还拉拢平民一起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作战。当然,阿富汗复杂的地理环境使美国的高科技武器的威力大打折扣,这也是美国无法完全结束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就在美国被阿富汗牵扯大量精力的时候,我国也得到了很好的缓冲机会,趁这个时间积极发展经济和军事,效果十分显著。所以说,美国虽然在战争中已经消灭了其预定的战争目标,但是却无法脱身,而且还让其他重要目标得到了喘息和发展,从战略上来说是极其失败的。

而阿富汗现在的局势竟然跟十九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塔利班依然强势,美国已无力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阿富汗在经历战争之后,重建时间很缓慢,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