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皇2009怎么玩,掌趣科技和谁重组?

2023-08-11 23:00:05 79阅读

拳皇2009怎么玩,掌趣科技和谁重组?

这应该是说的去年掌趣科技停牌5个月,然后宣布重组失败的事情吧。不过那次让众多投资者苦等了5个月有余的掌趣科技的重组最终失败,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并复牌,让人失望,但是却迎来一大亮点——掌趣科技将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将取得公司2%的股份。

腾讯出手,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以大宗交易接转掌趣科技实际控制人姚文斌减持的掌趣科技2%股权。

拳皇2009怎么玩,掌趣科技和谁重组?

但是抛开这次重组不提,掌趣科技的处境到了2018年,实在是更加险象环生。

依靠连番并购,被誉为“手游第一股”的掌趣科技的市值一度超过600亿元。但自2015年起,其股价逐步走低,至11月20日收盘,其股价距历史最高点已跌去超八成,年初至今跌幅也达30%。

如今,前期不间断的并购做大市值的后遗症已经突显,巨大的商誉减值风险让掌趣科技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大股东融资套现超60亿,公司已无实际控制人

掌趣科技股价的持续走低与大股东的疯狂减持不无关系。早在今年六月,就有媒体关注过掌趣科技大股东减持套现的新闻。

最先开始减持的是华谊兄弟。从2013年5月到2016年9月,华谊兄弟先后减持套现24.7亿元。有行业资深分析师曾对媒体表示,游戏行业未来业绩不确定性较大,“套现”是实现盈利最直接和稳妥的方式。

而从2015年3月开始,过了限售期的掌趣科技控股股东姚文彬也开始减持,2016年初,姚文彬与第三大股东叶颖涛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在外界看来,这二人都是在为减持公司股份作准备。

2016年8月,姚文彬宣布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在内的所有职务。姚的辞职,正是为了后面大规模减持公司股份扫清政策障碍。不到两年时间内,姚文彬就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减持过半,仅在2016年就减持上亿股。到2018年一季度末,姚所持公司股份仅余12.06%。

掌趣科技创始人姚文彬

2018年6月,姚文彬以7.19亿元的价格向董事长刘惠城转让了1.4亿股,持股比例下降到6.98%,几年间累计套现共达27.03亿元。此后,掌趣科技就成了一家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公司。此外,公司高管叶颖涛、宋海波、邓攀等人也多次减持。据choice数据统计,2015年以来,掌趣科技大股东、高管合计套现超60亿元。

一边是大股东疯狂套现,一边是掌趣科技少的可怜的分红。据统计,掌趣科技上市以来共有7次分红,累计分红金额仅为2.22 亿元。

掌趣科技的并购之路

掌趣科技成立于2004年8月,2010年11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机时代,掌趣科技通过与中国移动“百宝箱”业务方法合作赚到第一桶金。作为移动运营商SP(Service Provider)的掌趣科技有两个先天的软肋:

一是研发实力较弱。

在上市前的2011年,掌趣科技移动端营收占比84.3%,几乎全部是功能机上的单机游戏。2012年,移动端营收占比72.05%,其中90.5%来自功能机单机游戏。

二是渠道能力弱。

2009-2011财年,掌趣科技从中移动获得的营收占比约为六成,而同期的“推广及渠道分成成本”相当于这部分收入的六成。通俗地说,掌趣科技每赚100块钱有60块来自电信运营商,其中36块钱给返还电信运营商。

2009-2011财年,掌趣科技通过自有的“欢畅游戏”方法运营页游的收入分别占本财年营收的5.45%、8.98%和12.65%。

值得称道的是,掌趣科技没有像众多SP那样通过各种流氓手段“抢钱”,而是借助资本之力通过一系列并购发展壮大,不仅安然度过移动运营商对不良SP的大清洗,还成功地登上了创业板。

上市前,掌趣科技比较重要的并购有:

2008年7月收购游戏推广公司北京华娱聚友(对价968万)、2008年7月收购北京丰尚佳诚(对价842万)、2009年9月收购广州好运(对价1502万)、2009年12月收购大连卧龙(对价560万)、2010年9月收购北京富姆乐(协议价1606万)。

被收购对象带入了业绩、游戏IP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帮助掌趣科技提升了游戏研发及运营能力。例如大连卧龙带来移动端游戏《三国英雄》、《成吉思汗》;富姆乐带来页游《足球经理》、《篮球经理》。

2009-2011年,被并购公司贡献净利润分别为89.28%、50.71%和51.31%。

2012年5月掌趣科技成功登上创业板,IPO募集资金6.54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净募集6亿元。

上市后,掌趣科技将以往成功经验提炼为“内生+外延发展模式”并发扬光大。

以上市公司为资本运营方法,不仅资金充裕还可以股票为对价,对并购对象的吸引力成倍提高,掌趣科技并购的手笔骤然放大。

2013年7月,掌趣科技以8.1亿元对价收购《商业大亨》、《寻侠》、《富人国》等游戏的开发者动网先锋100%股权。其中2.47亿元以新发行股票支付、5.63亿元以现金支付。通过非公开发行,掌趣科技募集2.7亿元。最终,掌趣科技以不超过3亿元完成了这宗收购,大幅提高了自身的页游研发能力。

一年之后的2014年6月,掌趣科技以17.39亿收购玩蟹科技100%股权。其中7.676亿元以现金支付,9.714亿元以股票支付。

通过类似的方式,掌趣科技又先后并购了上游信息、天马时空。

2015年掌趣科技的明星游戏《拳皇98终极之战》就是玩蟹团队继《大掌门》之后的杰作。到2016年上半年,该款游戏充值流水达11.7亿,确认营收4.77亿,占同期总营收的50%!

通过一系列大手笔并购,掌趣科技业绩呈几何级数增长且净利润率稳中有升。上市前的2011财年,营收仅为1836万元,2012年暴涨至2.25亿,到2015年突破11亿元,4年间营收增长60倍!

大手笔并购的同时,掌趣科技还积极地进行着股权扩张。总股本从2012年末的1.63亿迅速扩大到2015年6月的24.68亿。

掌趣科技凭着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法,通过并购和股本扩张成为“游戏第一股”,2015年5月市值一度达到480亿。

并购背后的商誉隐雷

进入2016年,掌趣科技业绩依然靓丽,Q1营收、净利润双双翻倍,但却遭到主要股东轮番减持。

这其中作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姚文彬、叶颖涛不惜通过离职为减持大开方便之门,怎能不令股民心寒。还有二股东华谊兄弟,其对掌趣科技的了解、对未来股权价值的预判能力远胜于所有投资基金和股民,义无返顾的减持意味深长。

不过除了跌了7成的股价,掌趣科技的巨额商誉正在成为最大的隐患,商誉是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行为的附带产物,它体现了被收购企业的品牌价值。高商誉虽暗示了公司未来的潜力增长点,但在经济下行,收购子公司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下,反而会因过高商誉受牵连。

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其展开了疯狂的并购,与此同时,掌趣科技的商誉从上市之初的0.22亿迅速攀升,到2017年3月时,掌趣科技的商誉金额已经达到56亿,占总资产的53%。

在2017年,掌趣科技就一举计提了2.08亿元的商誉减值损失,造成当年净利润下滑了48.11%。

而随着其业务增长能力的孱弱,游戏市场被腾讯和网易双巨头围猎的情况下,掌趣和其子公司的发展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未来掌趣的业绩想要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很大,而业务和股价的走低,将直接导致商誉减持。

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恶性循环,业绩不佳导致商誉减值,商誉减值导致财报难看,而财报表现又将影响股价。高达56亿的商誉巨雷,不知道何时就会把掌阅科技拖入深渊。

体育界各个项目中公认不世出的天才都有哪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不世出的天才简单说来就是在各个体育领域有突出成就、杰出贡献、知名度高的明星。下面我简单说说那些被人推崇、受人敬仰、成绩斐然的体育大咖。

一、先说说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著名球星有贝利、罗纳尔多、C罗、梅西等这些都是数一数二的天才球员。

二、篮球,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都来自NBA,比如贾巴尔、乔丹、科比、詹姆斯等等,他们拥有过人的身体条件和精湛的篮球技术和超高的篮球智商。

三、乒乓球。作为我国国球,涌现出了许多天才,如刘国梁、邓亚萍、王楠、孔丽辉等。

四、排球。我国女排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铸就了“女排精神”,有郎平、朱婷这样的领军人物。

五、体操,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有李宁、李小双、李小鹏等名将。

还有很多很多体育项目,很多很多天才运动员,如田径的刘易斯、博尔特,游泳的菲尔普斯、孙杨,跳水的郭晶晶、吴敏霞,斯诺克的奥沙利文、丁俊晖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和转发,谢谢。

有哪些值得一玩的老游戏?

我来提个你们都没提到的,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作品——MDKMDK初代由BIOWARE于1997年出品,其创意、画面,都远超同时期游戏平均水平。 (但是这款游戏的中文译名逊到掉渣,竟然叫孤胆枪手,这么废柴的名字白瞎了一款好游戏,外加推广不力,导致它的高素质和低知名度形成强烈反差)我认为这个提问其实不是问有哪些经典老游戏,而是经典但不为人所知的游戏。而在我从1994年开始的PC单机游戏历史中,MDK是我认为最被低估的经典作品。前面提到的诸如太阁立志传,帝国时代2这些游戏,虽然年代久远,但这些游戏当年粉丝众多,几乎没有人没玩过,直到今天也是无人不晓,而MDK的知名度甚小,一直让我觉得可惜。大约在1999年左右我就在一个杂志附送的游戏光盘里玩到了1代的试玩版,当时惊为天人,觉得主角穿的这身高科技战斗服比蝙蝠侠的战衣更酷,单手发机枪,头盔还能进入狙击模式,行动时背部的羽翼可以用来滑翔,躲闪敌方子弹的感觉也带劲,不知为什么还能呼叫一条嘴里叼着雪茄,开着飞机的狗来空中支援,友军火力协助轰炸,把敌人炸的落花流水。并且当那条狗援助你时,还会有特写镜头从驾驶舱外部追踪,能看见那条极具喜剧色彩的狗还会向你竖一下大拇指,并坚定地点一下头,这是一代试玩版里能看到的画面,而当时3D游戏还没像今天那么普及,可想而知当时的震撼了。当时幼小的我感受到这款游戏带着浓厚的科幻与幽默气息,顿时爱上了这款游戏。(这是一代的初始界面,经典红黑色调,有木有感觉逼格很高,跟同一时期的红警比一下吧)其实从意义上讲,一代在当时别人还在玩2D的红警时代中才是神作,可惜我至今未找到一代完整版,只有童年时反复游玩的试玩版第一关,所有细节已经铭刻在脑海里,包括那声吃到苹果的清脆音效。尤其是一代我记得有个地方需要炸门,最后是用原子弹,那爆炸特效就是远处的白光忽然淹没全屏,我没记错的话一代其实是97年的游戏,这种即时演算的效果在当时给人带来的视觉震撼其实是完全碾压同一时期的古墓丽影的。古墓1受题材限制就是小打小闹,没有大魄力的3D战斗场景。(当年一边读大众软件攻略一边玩古墓丽影1代,亲身感受)到2002年左右,我玩到了游戏的2代完整版,MDK2画面更加强大,并且终于可以操纵三个角色了2代的游戏整体设定成美漫风格,从片头就是翻开一本漫画的画面,非常像今天漫威系列电影的片头,缓缓翻开一本漫画书,在载入过程中也是全程以下图的美漫风格展现,非常俏皮。下面开始进行人物简介:M(MAX,叼着雪茄,博士制造的有6只手的机器狗,最屌的是这货可以叼着雪茄,四只手拿四把冲锋枪扫射)当然,刚开始你手上只能拿一把枪,你要自己收集武器,并且搭配不同的火力,最终让你四只手都有武器拿,手拿四把冲锋枪扫射的感觉比发哥还酸爽。D(DOCTOR,博士,可以研发各种有趣装置,体术差,但科技天赋满,可以灵活运用关卡里的道具合成神器,或者垃圾,尤其是合成无效博士还会吐槽:yes i will creat....noting)K(KURT,游戏主角,身穿博士心血杰作的高科技黑色紧身衣战服,此人本来是博士飞船上的勤杂工,成天在实验室拖地,因为外星人入侵,找不到人穿,只好让清洁工穿上去拯救地球~ ) 我爱死了这套战甲的设计了,比蝙蝠侠还要顺眼。以上两张图为KURT的滑翔翅膀展开后的画面,因为滑翔伞打开的图片很难找,这两张示例图片都是1代的。要知道当时还是97年,一款真3D游戏能有这样的画面,给人的震撼绝对够劲。每当从高处跳下,长按住跳跃就会自动打开,缓缓下降,玩过这游戏的人都知道,滑翔伞张开伴随着一声“嘭”的时候真的会产生生理性的快感,当地上有风扇时,张开滑翔伞的作用就是上升,滑翔伞也是战斗服的功能之一。我第一次接触1代的时候还是1999年,3D游戏是从96年古墓丽影起开始慢慢普及,直到99年,3D游戏还是小众,你能想象在当时看见一个3D游戏主人公,展开这样的翅膀所感受到的震撼吗?这游戏的人设即使放在今天还是很独特。游戏采用了漫画卡通风格的3D建模,这种风格的好处就是由于外形讨巧,不太容易被时间淘汰,即使多边形数量在今天看来少得可怜,依然能够让人接受,整个3D画面非常干净。(参考魔兽世界,WOW的画面已经完全不属于这个世代了,但仍然让人觉得可以接受,就是因为WOW从一开始就聪明地采用了不容易被时间淹没的卡通风格,好比乐高玩具,再老也不会过时。若写实风格建模,别说2001年,就是2011年的游戏现在看来画面也有点惨了。)

游戏流程总长10关,由三名主角Max~~Dr.hawkins~~Kurt交替分摊(注意仨人首字母)。Kurt最先登场,他有两支枪,一支取代了他的右手,另一支装在头上,后者具备高倍狙击镜,弹药种类千奇百怪。最绝的是开镜后,右上角会多出一块监视屏,负责追拍子弹飞行直到撞上什么玩意时的全过程,当遇到要把榴弹射进几百米外某个小洞的状况,你会爱死这个可以瞅见落弹点的功能。

要知道子弹追踪显示可是“狙击精英”这类游戏的招牌特色,你可知道2000年左右就有游戏采用了吗?并且追踪过程不像狙击精英一样会打断游戏,而是在游戏过程中,你打出的每一颗子弹,只要你愿意观察,都能在右上角小镜片里看见全部去向,这种设计更高明,并在当时是具有独创性的。

但凡Kurt的关卡,这支狙击枪很关键,它是Kurt洞察室外场景中隐秘机关的眼睛,还负责朝躲得老远的BOSS脸上打窟窿。狙击枪不但是Kurt的核心武器,也是托举《MDK2》最大亮点的重要道具。高倍镜(真的能看超远)让开发者得以藏匿各种机关和游戏性元素,很多场景你裸眼见到的只是表象,就像一滴水看似平淡如常,高倍镜则扮演显微镜角色,帮助你发现水里的各种玄机,还记得那小监视屏吗?它让子弹飞得明明白白,准确地击中目标。我玩过的狙击游戏很多,没一个能给我这样的奇妙快感。

此处为进入那个外形奇葩的头盔的狙击瞄准模式,头盔支持各种子弹类型,穿甲弹或爆破弹,右上角像汽车后视镜的东西可以进行倍率缩放和弹道轨迹全程监控,你可以看着你发的大炸弹掉进怪物的嘴巴,或者一枪射穿他们的脑子

Max是条狗,且有四只手,它性格暴烈,喜欢墨镜,雪茄,以及四只手都握住冲锋枪的感觉。它主演那些需要硬碰硬的枪战关卡,玩家可随意决定它每一只手端什么枪械,好组成最强火力。四把枪同时齐射把杂兵屎都打出来的高潮感不是每个游戏都有的,你甚至不用瞄准,系统自动锁定目标,但不意味着你按下鼠标左键不放就能搞定收工,因为敌人也带枪,而且威力不小,所以躲避子弹是玩家必修课。高难度下有点魂斗罗的趣味。照理Max流程应该走英雄萨姆式杀杀杀路子,但几段烦人的解谜会无情打断这种爽快节奏。

Dr.hawkins的超强武器是他脑袋里的智慧。这老头能将两件日常用品组合成杀人凶器,或者解谜工具。至于怎么组合就是玩家该操心的事。总之解谜为主,有些谜题不错,有些谜题很恼火。

MDK2是MDK系列的巅峰,最后一关需要M,D,K三人切换才能打,BOSS也是你控制一个,电脑控制其余2个打,该游戏的画面在当年也是巅峰水准,依稀记得大众软件打了10分的。可惜这游戏没出3代,2011年还出过HD版,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来玩,即使现在玩还是很不错。这里附上我特地找来的look介绍,大家可以瞧见里面的不少幽默桥段《孤胆枪手2HD》最新预告片—在线播放—优酷网,look高清在线观看 《孤胆枪手2HD》最新预告片最后,用一张三人离去的背影,向这款我童年起就深爱的被历史低估的经典作品致敬!希望能出三代,用寒霜引擎做那简直。。。

帝国时代2

玩帝国时代2已经十几年了,先前只是浅尝辄止,之后越来越了解到这个老游戏身上所灌注的心血和浓厚的历史感。尤其是几场战役,故事性之强触人心弦,简直可以当做电影剧本。比如说阿兹特克战役中,年轻的考乌特莫克经历了帝国的扩张和衰落,目睹了西班牙人的到来,面对注定失败的结局仍然奋勇上前扛起重担,战役的最后他又一次击败了西班人,但是站在金字塔上看着已经变成废墟的首都陷入了沉思。之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阿兹特克帝国终将亡于西班牙人之手,无论玩家率领阿兹特克的战士们胜利多少次,都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这浓重的悲剧感不禁让我想起《魔兽争霸3》中的阿尔塞斯王子,一路率领部队击败亡灵,最终却迎来了反叛弑父的结局。

第二个就是匈奴战役中,整个战役是以一个被匈奴俘虏过的老神父的经历展开的,在神父的回忆中,玩家率领匈奴军队一路南下,直到与教皇进行谈判。在故事的最终,神父拿出了一个战场上死人的头骨,摸着说到“有时候,我还记得匈奴人的进攻,有时候,我会想起……有时候,我很怀念……”看到这里我简直震惊,完全将一个普通的征服者的故事提升了一个档次。故事就在老神父似笑非笑的恐怖表情中结束了。

再讲讲帝国2中的十字军东征,这一事件分别由两个战役站在两个角度讲述,红胡子腓特烈从一个小小的王国一路变成欧陆霸主,与他亦敌亦友的狮子亨利相爱相杀,击破无数反对自己的联盟,如此人物如此强军在进军圣城耶律撒冷时竟都是以逃跑的状态一路前进,相关两场战役皆是恶斗才得以躲开穆斯林的追杀,本人也在行军中溺水而亡,最后一场战斗就是护送皇帝遗体到达耶律撒冷,纵横大陆的军队到最后只为了完成一个人的遗愿而麻木的战斗,可是遗体到达耶律撒冷之后呢?他强极一时的军队又该何去何从?最后两场战斗我有点不太适应,比起之前的几关里上演的绝地反击,带着庞大的军队绞尽脑汁逃跑确实不符合红胡子的风格。

然后是萨拉丁所率领的穆斯林,游戏很好地还原了那个时代里相比野蛮嗜杀的基督徒,文化教养都要文明的多的穆斯林地区。面对基督徒的入侵,穆斯林的领袖萨拉丁可以说是谈笑中樯橹灰飞烟灭,但是越往后越会感觉到在与基督徒的作战中穆斯林复仇欲望愈来愈强,从一开始的骑士精神到最后似乎也成了一支以暴制暴的军队,让我想到现在穆斯林世界的现状,让人唏嘘不已。

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游戏,我也许还会再玩十几年。

现在帝国时代2高清重置版经过三次扩军(被遗忘的帝国)(非洲王朝)(拉者崛起),民族数量几乎扩充了一倍:斯拉夫人,马扎尔人,印加人,意大利人,印度人,埃塞尔比亚人,马里人,柏柏尔人,葡萄牙人,缅甸人,越南人,高棉人,马来人。

世界史也被不断的补完:葡萄牙人对东印度的征服、找寻黄金国以至于发现太平洋的欧洲殖民者,德古拉伯爵反抗奥斯曼土耳其,马扎尔人的迁徙,越南人对明朝入侵的抵抗,源平战争……从之前老版帝国里的诸多遗憾(比如蒙古征服基辅罗斯时只能用哥特人表示斯拉夫人)得到了弥补,甚至世界史的很多角角落落都得到了补充(虽然有一些基于史实的再创作)。

世界真的已经被帝国时代2补完了吗?肯定是没有的。但制作组还会继续给我们带来新的资料片吗?这个也不好说。

帝国时代2并不仅仅是一个老游戏,而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否则这碗冷饭不会这么多人吃得下去。毫不夸张的说,很多人就是通过这个游戏才对这个世界的过去有了兴趣,才会带着兴趣去找寻更多,这不止是课本,更是一把钥匙。

2015年我看过的十佳电影?

1、《疯狂的麦克斯4: 狂暴之路》

毋庸置疑,《疯狂的麦克斯4: 狂暴之路》(以下简称《疯4》)是今年最好看的商业大片(blockbuster),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电影。

屌炸天,也许就是你看完影片的第一反应。

《疯4》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做到了极致:末世感爆棚的画面、匪夷所思的追车场面(再想到都是实拍的,就更加佩服)、燃烧的背景音乐、凌厉的动作剪辑、着墨不多却性格鲜明的一众角色……如果有幸在影院观看,那你会被它牢牢地按在椅子上,大气不敢出一口。

更为其加分的是,影片继《异形》、《终结者》后,再次塑造了一位强悍的女性角色——查理兹•塞隆饰演的女战士弗瑞奥萨,在末世中主导了自己的救赎,有勇有谋,不放弃,不言败。

整部影片,都有种浓浓的北斗神拳即视感——后者的作者原哲夫,当时正是借鉴了该片导演乔治•米勒1979年原作的灵感。看完那么酷的电影,都觉得自己也变酷了呢。

(《北斗神拳》与原作《疯狂麦克斯》的对比图)

What a day! What a lovely day!

2、《卡罗尔》

又名“霸道贵妇爱上我”,或者“女王攻教你如何把妹”。

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贵妇卡罗尔与鲁妮•玛拉饰演的售货员特芮丝擦出激烈的火花,可惜他们的爱情在1950年代的美国并不能见光。

这种设定对凯特来说已经驾轻就熟,勾妹子的手段给直男们好好上了一课。而鲁妮•玛拉的表现更惊艳,从小白兔特芮丝身上你绝不会看到一点《龙纹身的女孩》的影子。她对于卡罗尔的痴情凝视,会让很多人想起追逐男神女神时的自己吧。

影片根据派翠西亚•海史密斯50年代的女同小说《盐的代价》改编,由“妇女之友”托德•海因斯执导,从年初开始就备受关注,理所当然也是今年颁奖季的热门。海因斯一向比女人还会拍女人,《卡罗尔》的复古气质更是唯美,服装、布景、摄影、音乐完美结合,再加上两位主演的颜值,被称为今年最“美”的爱情电影。

片尾卡罗尔和特芮丝的深情对视,与片头呼应,无声胜有声。她们收获的除了爱情,还有更好的自己。

3、《头脑特工队》

与该片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获得全场掌声,到后来席卷各大年度榜单相比,《头脑特工队》在中国的票房遇冷,令人唏嘘。9000多万的票房,还不及《大圣归来》的十分之一。

但它依旧是近年来最精彩的动画电影。这点,也不需要用我们的票房来证明。

《头脑特工队》厉害的地方在于,敢于把抽象的情绪作为主角,深入浅出地把一系列心理学知识,用小孩就能感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一层科普的维度上,还注入了强烈的情感浓度。比如,这个画面,大家一定忘不了吧。

4、《奎迪》

单听名字可能会有人惊讶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各种年度最佳里,但如果说是重生版《洛奇》这几个字,很多疑问都解决了。

当年史泰龙花了三天时间,写下寄予自己不屈情绪的剧本《洛奇》。抵上全部家当争取到主角地位,成功塑造了一个挑战拳王,撑够15局才倒下的无畏小卒。燃烧的激情激励了全美人民,也让影片拿下当年的票房宝座与次年的奥斯卡。

如今,导演瑞恩怀揣着《洛奇》对自己家庭的影响(导演的父亲曾多次用此片给家人打气,如今正在重病中),拍摄出新作《奎迪》,并选择前作上映40周年的日子公映,影片外的传承已有目共睹。

影片内的致敬也不在少数,史泰龙仍然是洛奇,只是成为了新一代无名小卒、拳王阿波罗私生子奎迪的教练。当年给我们“一记重拳”的洛奇精神仍然在奎迪身上得到了延续。

而洛奇与奎迪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的情感,给前作的硬汉激情注入了某些温柔的内核,也更切合如今影迷的心情。

5、《火星救援》

太空科幻热延续到第三年,今年来了部欢脱的“喜剧大片”。

因为国内已经上映过,想必大家对这部火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都很熟悉了。有踏实的原着基础,NASA的技术支持,再拉来一批靠谱的演员,雷德利•斯科特只是稍加烹饪,就为大家献上了一盘香甜可口的娱乐大餐。

马特•达蒙的独角戏撑起了大半部电影,男主又机智又逗比,实在太增加好感度。那句I‘m going to have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我要用科学干出一条生路),霸气中还有点可爱。

6、《聚焦》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越来越多,本片也就越显难得。

改编自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组,调查并揭发美国天主教试图掩盖神父猥亵大量男童的丑闻。原报道就曾获普利策奖,现实情况更是极其惨烈。

冷峻的现实主义画风下,毫不煽动、严丝合缝,波澜不惊间的新闻传记却步步惊心动魄。

特别是在纸媒日渐衰微,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看一众大牌的群戏互动完美还原一场长线深度调查报道也是别有意味。

7、《机械姬》

讨论人工智能的影片这几年层出不穷,《机械姬》算得上是最清新脱俗的了。

影片的场景极为简练,除了开场与结尾,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一栋别墅、四个角色间。布景干净、简洁,不带一丝杂物,颇有东方禅宗的意味。

人设上,比起在人类出于美好愿景的创造下,有了自我意识,发动战争,企图灭绝人类的人工智能,《机械姬》里的IVA却更有追求;来源于自比上帝的狂傲企业家,渴望的是探索世界,玩的是更高级的烧脑游戏——图灵测试。

提出的问题却让人细思极恐:当人工智能从外观到意识都与人无异时,该如何与它们讨论伦理,以及人类该如何定义自身?

当然,影片并没有一直克制禁欲低气压。一曲节奏强烈的FUNK,配上机器人京子与大胡子总裁机械且魔性的摇摆,分分钟告诉你什么叫“冰与火之歌”。

8、《橘色》

在没有正式放映之前,《橘色》便已名声在外:

这匹圣丹斯闯出的黑马,展现了光鲜LA中一个破败街区上LGBT(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的故事,并请来真人出演;

同时,全片采用三台iPhone5s拍摄,外加一个8美元的软件FilmicPro制作而成,是第一部由苹果设备拍摄的圣丹斯参展影片。

在导演的后期处理下,影片的画风并没有出现手机摄影的纪实粗粝感,反而色彩饱和鲜艳,接近“胶片感”。橘色的主色调与变性女孩们坚忍、活泼,浑身都是“Drama”的特质融为一体。没有苦大仇深,小人物的悲剧性全在撒泼性的斗嘴打闹中。

片末,变性人、同性恋、皮条客、出租车司机、妻子、岳母、孩童齐聚甜甜圈店,所有矛盾一触即发,好一出撕X多重奏。

9、《刺客聂隐娘》

尽管无缘奥斯卡外语片,《刺客聂隐娘》早已是今年载誉最多的华语片:“最佳导演”碾压戛纳评审,金马奖的最大赢家,各大榜单的年度电影。

作为首部在内地公映的侯孝贤作品,它是担了最大争议的美,不是武侠的武侠,几乎隐于静止,又在镜头呼吸间成就侯式大唐。

胶片拍摄毫不手软,空镜长镜毫不手软,剪刀手毫不手软,追求自然状态毫不手软,自带滤镜,后期为零。内地大银幕难得上了一道不一样的菜。

而所有的戏剧性,其实都在围绕《聂隐娘》的讨论里了。

10、《性本恶》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简称PTA,是美国中生代的大师级导演,年纪轻轻就被“封神”,《不羁夜》、《木兰花》、《血色将至》、《大师》,虽然执导作品产量不高,却部部经典。

这次,《性本恶》挑战了托马斯•品钦的同名原着。品钦以写晦涩复杂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着称,虽然2009年的小说《性本恶》是他最通俗的作品,有一个钱德勒式侦探小说的外壳,但要将文本转化为电影,需要极高的功力。当然,对观影也有相当高的门槛。

世界轻量级拳王排行榜前十名?

1哈比卜·努尔马戈梅多夫

2.托尼·弗格森

3.达斯汀·波里埃(Dustin Poirier)

4.康纳·麦格雷戈

5.贾斯汀·盖思(Justin Gaethje)

6.丹·胡克

7.唐纳德·塞罗纳

8.保罗·费尔德

9.凯文·李

10.艾亚昆塔

1.哈比卜·努尔马戈梅多夫

哈比卜·努尔马戈梅多夫出生于1988年9月20日,是俄罗斯职业混合武术家。他以28场胜利无损失地保持着MMA最长的不败连胜纪录。在2019年7月,他荣登《福布斯》俄罗斯40岁以下最成功的俄罗斯运动员和名人名单。

2.托尼·弗格森

出生于1984年2月12日的托尼·弗格森是美国混合武术家,他被专家广泛认为是UFC历史上最好的轻量级格斗家之一。弗格森在马斯基根天主教中央中学中从事足球,棒球和摔跤的三项运动。他大学时在摔跤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赢得了2006年美国大学摔跤协会165磅重的全国摔跤冠军。并于2007年开始在加利福尼亚附近的小型组织中从事职业MMA生涯。

3.达斯汀·波里埃(Dustin Poirier)

达斯汀·波里埃出生于1989年1月19日,是美国专业混合武术家。目前已加入极限格斗锦标赛(UFC),并在那里参加轻量级比赛。截至2020年1月27日,他在UFC轻量级排名中排名第2,在UFC 磅对磅排名中排名第12 。

4.康纳·麦格雷戈

康纳·麦格雷戈出生于1988年7月14日,是爱尔兰职业混合武术家和拳击手。年仅18岁的麦格雷戈在与基兰·坎贝尔2007年2月17日的业余比赛中首次亮相混合武术,他在第一轮通过技术淘汰赛(TKO)获胜。战斗结束后,他转为职业武术家。

5.贾斯汀·盖思(Justin Gaethje)

贾斯汀·盖思出生于1988年11月14日,是美国职业混合武术家。贾斯汀·盖思出生于亚利桑那州的萨福德,四岁时开始摔跤,曾两次在亚利桑那州萨福德大学摔跤比赛中夺得州冠军,并成为NCAAI类全美冠军。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业余MMA生涯,并于2011年开始职业生涯

6.丹·胡克

丹·胡克出生于1990年2月13日,是新西兰混合武术家,丹·胡克在环中量级跆拳道和WKBF X-规则重量级中取得冠军,在2009年3月进行了他的专业综合武术比赛。他主要在他的祖国新西兰作战,积累了10-4的战绩,然后加入了终极格斗锦标赛。

7.唐纳德·塞罗纳

唐纳德·塞罗纳出生于1983年3月29日,是美国混杂武术家和前职业拳王。在2018年11月10日,塞隆以21分的成绩超过了乔治·圣皮埃尔和迈克尔·比斯平,获得了UFC历史上的最大胜利,并以15分的优势超过了安德森·席尔瓦和维托·贝尔福特,获得了UFC历史上的最高成绩。

8.保罗·费尔德

保罗·费尔德出生于1985年4月25日,是美国的混合武术家,保罗·费尔德出生于费城,并在12岁开始与跆拳道和空手道训练,在大学期间,费德开始在泰拳训练,之后又过渡到混合武术。

9.凯文·李

凯文·李出生于1992年9月4日,是美国职业混合武术家,他自小擅长篮球比赛,并在绍斯菲尔德高三时就开始摔跤。Lee很有才华,在谷州立大学中参加搏斗,并且还是全国锦标赛预选赛选手,大二时获得37-0的优异成绩。

10.艾亚昆塔

艾亚昆塔出生于1987年4月30日,是美国的混合武术家,在上学期间,他在朋友的影响下练习泰拳和巴西柔术,并于2009年首次参加职业混合武术比赛。2011的ROC夺得轻量级王位。艾亚昆塔在成为职业格斗家之前,拥有着14-0的完美比赛记录。

2020年UFC男子轻量级排行榜完整版

排名 格斗家

1 哈比卜·努尔马戈梅多夫

2 托尼·弗格森

3 达斯汀·波里埃(Dustin Poirier)

4 康纳·麦格雷戈

5 贾斯汀·盖思(Justin Gaethje)

6 丹·胡克

7 唐纳德·塞罗纳

8 保罗·费尔德

9 凯文·李

10 艾亚昆塔

11 埃德森·巴尔博萨(Edson Barboza)

12 迭戈·费雷拉

13 格雷戈尔·吉莱斯皮

14 查尔斯·奥利维拉(Charles Oliveira)

15 伊斯兰马哈切夫

16 亚历山大·埃尔南德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