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猎人p3武器,守卫剑阁十大神器攻略?

2023-08-18 17:16:04 85阅读

怪物猎人p3武器,守卫剑阁十大神器攻略?

1、苍究枪:这是一把古老的鬼斧神工的枪,具有无敌的威力,可用来进入高级地牢。2、沧海带:一条宝物带,在对抗强大敌人时遗失者可以从中获得强大的力量。3、雷电宝石:这是一块令人眩晕的宝石,可以发出惊人的雷电来攻击敌人。4、太极盾:这是一把诅咒的盾,拥有强大的防御功能,甚至可以反弹敌人的攻击。5、金属剑:可以斩金属墙, 可以轻松破坏高级的城墙。6、魂晶飞剑:一把古老的飞剑,有无限的威力和一半的飞行速度,可以从高空出现攻击敌人。7、神眼宝石:它可以看到超越肉眼可见的东西,识别真假,用来探索深渊,识别敌人阴谋。8、血滴雨:这是一种奇特的攻击武器,可以形成锁链术,束缚敌人的行动。9、铁拳:这是一只特殊的金属拳,可以砸碎各种材料,甚至砸碎大地。10、圣兽凤凰:这是一只可以飞行的兽神,有着神力,可以强力反击敌人。

航母舰队是有哪些组成的?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也最为复杂的武器装备,航母自其诞生之日至今,已在数次战争中展现了自身的巨大价值。尤其在二战中取代称霸海洋上百年的战列舰之后,它就一直是海上无可争议的霸主。不过,当人们陶醉于航母及由“海空一体化”作战模式所带来的巨大作战威力之际,竭力发展本国航母的同时,也被航母高昂的设计与建造成本所阻遏,以致绝大多数国家挡在了“航母俱乐部”的门外。

怪物猎人p3武器,守卫剑阁十大神器攻略?

事实上,当今航母已成为造价最为昂贵的武器装备。过高的费用支出使得超级大国也无法随便装备的顶级武备。面对动辄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巨额费用,有时人们不仅会怀疑建造航母是否值得。但如果对其进行分类与分析就会发现,虽然数额高昂,但其中没有审核出一笔支出是浪费的。简单地分,航母的成本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采购成本与使用成本。

采购成本很高。顾名思义,航母的采购成本与其他任何一型作战舰艇类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舰艇在服役之前的一切费用支出。但航母因其固有的特殊性,较之其他舰艇,在采购成本的构成上还有所不同。因此,航母的采购成本又可以分为:船厂成本、航母建造成本与舰载机成本三个主要部分。

(1) 船厂成本

此处所介绍的航母采购成本中的船厂成本,并非是未来建造航母而新建一座专门船厂。事实上,任何一型作战舰艇的采购成本中均包括船厂成本,船上成本即船厂为了建造某型舰艇而对船厂相关设备,尤其是船台进行的相关技术改进与升级。实际上,船厂成本在整体成本中所占比例并不算很大,但对于航母,尤其是现代的航母,船厂成本的数额通常却极为高昂,原因在于:

A、 船厂成本是一种一次性付出成本,船厂为建造某种舰艇进行相关设备改装与升级之后即可长期与大量的建造该型舰艇。二战中,美国的护航航母“卡萨布兰卡”级共建造了50艘,顶级舰队航母“埃塞克斯”级也建造了24艘。因此,分摊到每艘航母上的船厂成本并不多。但随着类似二战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不复存在,以及航母的日益发展使其其他成本越来越高,单级航母的建造数量越来越少。二战后,单级航母建造数量最多的是美军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计划建造10艘,已建成了9艘。第二位的是英国的“无敌”级情形航母,也只建造了3艘,第三位是法国的“克里蒙梭”级与意大利的“加富尔”级,均只建造了2艘。其他国家几乎只建造一艘航母。因此,受制于建造数量的大量减少,船厂成本在航母整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就越来越高。

B、 现代航母在技术水平与建造技术方面,即使是10年前的前辈也无法与之同日而语。航母自身新技术与新型建造技术的不断应用,对船厂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最为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先在主要作战舰艇均采用分段建造方式,即在不同的大型厂房中建造航母的不同分段,再将各个分段在船台上组装成完成。这就要求船厂必须拥有大量规模巨大且设备先进的专用建设厂房与拥有足够起吊能力与精度吊装的巨型船台。而这些设施不仅对航母的建造意义巨大,更重要的是,通常情况下也是为航母量身定做的,即除建造航母以外不能用于建造其他舰艇。比较著名的例子之一,即使前苏联在建造“瓦良格”号的姊妹舰,当今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船厂原有的吊车无法满足吊装精度,致使整个航母建造计划全面停止,不得不紧急从挪威进口了起吊能力为1500吨的巨型吊车才使整个建造计划得以继续。

尼米兹号航母

2) 航母建造成本

航母的建造成本并不等同于航母的成本,其仅是建造航母本身所付出的成本,数额大约占航母成本总额的20%左右。以美国航母为例:

二战中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造价1200万美元(约合今天的19亿美元)

二战中的“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造价3800万美元(约合今天的60亿美元)

曾经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造价4亿美元(约合今天的40亿美元)

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造价4.5亿美元(约合今天的45亿美元)

首艘“尼米兹”级航母“尼米兹”号造价18.25亿美元(约合今天的50亿美元)

F14舰载机

3) 舰载机成本

此处的舰载机成本尚不包括舰载机的有了与弹药使用费用,仅仅是舰载机本身(可以理解为“裸机”)的采购成本;即使如此,该部分的成本几乎等同于航母的建造成本。以一艘全装备状态下的美国海军冷战时期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为例,其共装备舰载机80至90架,其中:

A、F-14“雄猫”战斗机20架 (单价4300万美元,20架共8.6亿美元)

B、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20架 (单价3200万美元,20架共6.4亿美元)

C、A-6“入侵者”攻击机20架 (单价3000万美元,20架共6亿美元)

D、E-2C“鹰眼”预警机5架 (单价1.5亿美元,5架共7.5亿美元)

F、S-3A“北欧海盗”反潜机10架 (单价5000万美元,10架共5亿美元)

G、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5架 (单价5000万美元,5架共2.5亿美元)

合计:36亿美元

使用起来还真贵。航母高昂的使用费用,也成为考验新兴航母国家发展航母决心与能否长期使用航母的重要因素之一。

航母的使用成本可以看作是航母正式服役之后的所有成本开支,该部分成本是航母整体成本的主要的部分。而使用成本主要由燃料成本、弹药成本、维修成本与人员成本四部分构成。

A、 燃料成本

航母的燃料成本是指舰载机航空燃料成本与航母自身航行燃料成本两类。

a、 舰载机航空燃料成本

航母诞生至今,经历了常规动力与核动力两个发展阶段。两种航母只要体积相差不大,舰载机航空燃料成本方面相差不大。

舰载机的航空燃料与空军战机相比,在种类方面并不存在太大差异,均为航空煤油。以美军前主力制空战机F-14“雄猫”战机为例,其总载油量为9000升,这也就是说,如果一架F-14“雄猫”战机以满油满载状态执行一次飞行任务,返航时留有20%的油料储备以防万一,那么执行一次飞行任务,仅油料支出就达到上万美元。如果结合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每艘美国航母上80至85架舰载机的“中等数量”与每架舰载机平均每天执行4至5次的飞行任务,就不难理解,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伊始,美国在波斯湾外海准备了300艘巨型油轮的油料供应其部队,其中将近1/3是专为航母准备的,但仅仅过了不足15天,航母舰载机就面临了“断炊”的危险。由此可见,仅仅是舰载机的燃料消耗就十分巨大,而当今世界或许也只有美国才能承担由此产生的,巨大的舰载机航空燃料成本。

b、 航母自身航行燃料成本

当今世界航母分别采用了常规动力装置与核动力装置为自身提供动力。两种动力装置使用的燃料不同,也就造成了航母自身航行燃料成本的差异,但随着技术发展与使用环境的变化,两种动力装置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优势,总体成本在逐渐升高的情况下日趋接近。

首先,核动力装置在诞生之初,因其固有的技术优势与当时特殊的使用环境(冷战),受到了美苏量大超级大国的青睐,在经过初期沉迷其中的“不理智发展”之后,核动力装置在可维护性与核燃料更换方面暴露出的巨大技术难度与费用,使得两国在核动力装置的使用上达成了共同的技术准则,即“潜艇除外,如将核动力装置应用在满载排水量4万吨以下的舰艇上是得不偿失的”核动力装置的成本主要体现在核燃料更换、核反应堆维护与安全保障三个方面。早期核反应堆的主要问题就是核燃料的使用时间过短,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的A2W型压水堆的核燃料仅能维持4至5年;在美国航母30年的正常服役期内,至少要更换5至6次核燃料,每次更换的成本都在5至6亿美元。而其改进型“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A4W型核反应堆的核燃料虽然能够满足航母整个服役期的需要,但是以核反应堆结构的复杂化与核燃料浓缩程度的提高而获得的;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核动力装置的维护成本。美军“尼米兹”级航母对其核反应堆进行一次例行维护(相当于中修程度,不对核反应堆核心部分进行拆解)需要3至4个月的时间,花费2至3亿美元;航母整个服役期间,类似的维护要进行3到4次,而且随着航母服役时间的增长,维护的时间与成本也会增加。因此,在冷战已经结束,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成为战争主要形式的今天,航母不仅显得大材小用,也显得过于昂贵,尤其是其核动力装置显得有些鸡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军在退役其常规动力航母的同时,在未来新型航母的初期7种方案中,竟有3钟是常规动力方案,1种是核动力、常规动力混合方案。

其次,正当因核动力装置因其不足逐渐暴露,新型航母出现在核动力与常规动力之间游移不定的情况时,一个长期存在,但之前并不明显的因素使世界海军当中产生了以核动力装置全面取代常规动力的呼声,这个因素就是油价。至今,航母用常规动力装置虽然在技术上与二战期间的类似装备不可同日而语,但燃料上依然使用以重油(蒸汽轮机)、煤油(燃气轮机)为主的矿石燃料。而现阶段油价的上涨已经使舰艇的每次出航成本日益高昂。虽然,航母可以使用核动力,但以航母组成的特混编队中的其他水面舰艇则不得不依赖频繁的燃料补给,因此核动力航母的航程优势无法得到体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就是实现整个舰队的核动力化。按照美国海军计算,如果以当今石油价格趋势来看,当美军新一代核动力航母正式服役时,构建核动力特混编队的成本将与现阶段特混编队的成本基本持平。

刚服役时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性能还不错

B、 弹药成本

弹药成本主要指航母舰载机的弹药成本与特混编队中其他舰只所产生的弹药成本,以及进行弹药补给所产生的运输成本。以美国主力航母“尼米兹”级为例,其航母在弹药满载时,弹药总价格在13至15亿美元左右,但只够全部舰载机使用12至15天。以特混舰队中的各种补给舰进行一次完整弹药补给需花费1亿美元左右。如果在海军基地进行弹药补给成本稍低,但也在8000万美元左右。而特混舰队中其他舰艇在弹药方面的花费同样不菲。美军在一份总结伊拉克战争的报告中曾经提到,在一个以一艘航母为核心构成的特混舰队为例,所有护航舰艇在整个伊拉克战事过程中共花费了20亿美元左右。

维修中的航母

C、 维护成本

维护成本通常是指航母在服役期间进行的例行维护以及中修、大修所产生的成本。将航母的全服役期的维护成本平摊到实际服役的每一年中,航母每年的维护成本大约是其造价的1/8。

美国“尼米兹”级大型航母造价为35~50亿美元,法国戴高乐级中型航母造价约20亿美元。其中: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老九“里根”

号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造价约40亿美元,每年使用和维修费近4亿美元。

仅看服装就知道兵种很多

D、 人力成本

航空母舰是一个浮动的大都会。一般,大型航空母舰有舰员5000多人以上,而美国的“卡尔·文森”号则多达6300人。这样,航空母舰每天需要生产淡水30多万加仑(一加仑=3.785升),供应主食、蔬菜、肉类等10余吨。仅这些舰员的工资和津贴就相当可观。尤其是飞行员,每人的年薪都在六位数以上。航母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可融纳约6000人的浮动堡垒,而这座堡垒所需供电量大约与一个拥有十万人口的小型城市相当。除供电之外,航母舰员日常生活及薪金也需要巨额资金。事实上,航母是每年可吞噬掉数十亿美元的庞大吞金兽!

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主要由什么构成?

信息化武器装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个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另一个方向是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信息化不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的简单否定抛弃,而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改造和提升。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模块形式嵌入机械化武器装备之中,使机械化武器装备具备类似于人的“眼睛、神经和大脑”的功能,从而使其综合作战效能倍增,满足信息战争作战的需要;

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包括C4ISR系统、计算机网络病毒、军事智能机器人等。武器装备信息化将使电子信息系统在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相应的作战保障装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武器装备体系中除了传统的硬杀伤兵器,还将出现软杀伤兵器。

二战时期的机枪到底有多厉害?

如果非要找个量化对象的话,我们可以拿AK47做比较。

AK47的威力是普遍得到认同的,AK47的枪口动能为2000焦左右。

这种7.62mm中间威力子弹,100米可穿透6mm钢板,150mm的红砖墙壁,以及300mm的软土地面。(1张A4纸的长度就是297mm)

然而,采用7.62x39mm M43弹的AK,威力给二战任何一支机枪提鞋都不配。

左M43弹,中间7.62北约弹,右54R弹

二战时期苏军机枪使用的7.62x54R全威力弹,动能可达到3500焦左右。

用莫辛纳甘步枪发射该弹时,枪口动能为3500焦。

用DP-28“大盘机”发射该弹时,枪口动能3303焦。

用马克沁1910\30机枪发射时,枪口动能3289焦。

它能保证1000米的有效射程,3000米对人员的杀伤力。后来的SVD狙击枪也使用了这种子弹,我们国家管它叫1953年式 7.62mm步机枪弹。

AK的M43弹打人脑袋是拍黄瓜,54R子弹打人脑袋是拍气球。

一句话,现代突击步枪子弹都是过去全威力弹药的截短弱化版,你说过去机枪威力有多大?

盒子炮的手枪弹,AK的M43弹,54R全威力弹药

二战期间的机枪不能一概而论。

机枪可分为轻机枪、通用机枪、中型重机枪、大口径重机枪,在二战期间已经出现了完备的分类。

实际上,二战时期的主流机枪就那么几款,我们可以大致列出来。

美国:

勃朗宁1917水冷重机枪,勃朗宁M1919气冷重机枪,勃朗宁M2大口径重机枪,勃朗宁BAR轻机枪。

苏联:

马克沁1910水冷重机枪,捷格加廖夫DP-28\DPM轻机枪,德什卡大口径重机枪,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DT坦克机枪。

德国:

MG-34通用机枪,MG-42通用机枪,FG-42伞兵机枪,MG-08水冷重机枪。

英国:

布伦轻机枪,维克斯水冷重机枪,BSA坦克机枪(捷克ZB-37)。

日本: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关铳,96式轻机关铳,99式轻机关铳,大正三年式重机关铳,92式重机关铳。

中国:

捷克式ZB-26轻机枪,捷克式ZB-37重机枪,民廿四式水冷重机枪(MG08),卅节式重机枪(勃朗宁1917)。

其它还有很多,什么法国,意大利,芬兰,波兰,瑞典之类败太快的就不介绍了,较为冷门的也没放在上面。

二战的这些机枪,特别是重机枪,大部分都传承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它们都是堑壕战的防御武器。

美国的勃朗宁1917,德国的MG-08,法国哈奇开斯,英国维克斯,俄国马克沁1910,这些机枪都是一战时期的明星装备,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像德国MG-08,这款水冷重机枪使用了与毛瑟枪一样的7.92mm枪弹,它们在索姆河绞肉机上创造了一天打死打伤6万英军的壮举,简直就是绞肉机的刀片。

(索姆河那个事儿被人炒作过头,实际情况是英军首日伤亡57270,伤35493,死19240,除了机枪还有大炮。)

MG-08属于马克沁机枪的变形,当年马克沁发明全自动机枪后,将技术卖给了德国人,经过改进便有了MG-08。

俄国人瞅见好用,便也引进技术,又加上了自己小铁轮儿一样的索科洛夫枪架,便有了马克沁1910。

马克沁又与维克斯合股,建立了“维克斯&马克沁武器联合公司”,改进了闭锁机构,生产出了英国维克斯重机枪。

国民政府引进德国MG-08技术,又生产了民廿四式机枪。

这些全都是马克沁的基因变种,甚至有的就是原血统马克沁。

美国的勃朗宁机枪与马克沁机枪很像,但二者并没有什么联系,仅仅水冷套很像,连扳机都不一样。

当时不少重机枪都走向了水冷向气冷的发展,不再追求一战那样的极限持续火力,而是追求减重,以配合部队的移动速度。

如美国的勃朗宁1919机枪其实就是1917水冷的气冷改版。苏联也制造过几种马克沁的气冷,但不算成功,他们最成功的的是开发出了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日本因为走的是法国哈奇开斯的路子,所以一开始就没往水冷上踩,可那堆散热片比水冷套还夸张。

捷克的ZB-37其实在二战时期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款风冷重机枪,但不知为什么炒不起名声,站不住C位,活成了冷门的样子。

所有的中型重机枪,都使用了与当时步兵同样的全威力弹药。如德国的7.92x57mm,英国的.303in,美国30-06,苏联的7.62x54R,咳…唯独日本搞得乱七八糟,单独出子弹线,陆海军还不一样。

这些重机枪不适合移动,但很适合持续的发挥火力并守卫阵地,它们的特色是连续不断地泼洒弹雨,抵挡对方的大规模突击。

仅从弹种上判断威力,因为使用了全威力弹,杀伤力无疑是过剩的,虽然做不到将人一枪打两截那么夸张,但扫断大树,打穿薄钢板,或者将人打成大洞筛子是毫无问题的。

大口径机枪要凶猛得多,苏联的德什卡DShK-38和美国的M2是当年最著名的大口径重机枪,它们拥有12.7mm的口径,子弹药瓶大得出奇,一般用来进行连排级支援或者对付坚硬目标,甚至防空。

大口径机枪能轻易洞穿半米厚的混凝土墙,普通的建筑砖墙在它们面前毫无抵御能力。被设计为航空机枪的大口径机枪能像撕纸一样撕碎合金骨架的飞机,弹药中的穿燃爆属性更是被射击对象的噩梦。

实际上,美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计M2重机枪的目的是为了打坦克,后来二战坦克大发展,“老干妈”当然是干不来这活儿了,但消灭个装甲车或轻型坦克毫无问题,某些中型坦克也未见能处处防御它们的轰击。

直到今天M2机枪仍然是美军重要的装备,是其枪械类支援武器中最顶尖的级别。

再说轻机枪,轻机枪在二战时期其实是个还算比较新的概念,这种武器一战后期才得到大发展。人们从傻乎乎成排冲的堑壕战中脱离,总结出步兵小队化运动突击的概念,由此出现了对轻机枪的需求。

二战时期的轻机枪主角当然不再是一战那些麦德森机枪、邵沙机枪、刘易斯机枪、MG-08\15,此时已经是ZB-26、布伦、FG-42、BAR、DP-28的时代。

大盘机

英国人用的布伦是引进的捷克技术,日本人的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已经骂名远扬,美国人用的仍然是一战尾声捣鼓出的勃朗宁1918(BAR)。

实际上这些轻机枪也用的是通用子弹,与步枪、重机枪没啥区别。德国FG-42还被称为“伞兵步枪”,BAR其实也是自动步枪。

这里又要批评日本的歪把子同学了,虽然与三八大盖的子弹外表是一毛一样的,但为了适应机件性能,改用了减装药子弹,每个日本兵屁股后面都得专门备一盒这种子弹。

FG-42本来也该采用中间威力枪弹的,但空军属于戈林,他坚决要全威力弹药,于是重新设计的“伞兵步枪”只能当机枪用。

当然,还是那句话,全威力弹药威力不是盖的,哪怕给根烧火棍子当发射器,它们也能一枪致残,让人失去抢救的希望。

最后是通用机枪,德国的MG-34和MG-42在当时的蝎子屎独一份,被条约限制憋坏了的德国人制造出了这种轻机枪体积,重机枪性能,可以利用枪架在轻重之间反复横跳的装备。

威力嘛,它们依然发射的是7.92x57mm的毛瑟尖弹,枪管尺寸,能量利用率也没有什么本质的颠覆,单纯讲威力,其实不会与MG08重机枪或者毛瑟98k有什么大的不同。

非要说的话,短时间内德国通用机枪的火力更猛烈,一挺MG-08水冷的循环射速为600spm,MG-34能达到850spm,MG-42可达1200spm。

所以战场上MG-08是火力是连续的有节奏的喷发,如索姆河那6万伤亡的英军,他们遭遇的是密集的交叉射击,拼死冲锋1整天,也让人割草了一整天。

MG-42在战场上打出的则是一丛丛的密度火力团。为了避免枪管过热和弹药过度消耗,德军不允许枪手打频繁的短点和连射,所以多以扇面长点为主。如诺曼底登陆时的奥马哈海滩,美军的感觉是“德军机枪如阵雨一般”。弹雨短暂而密集,被打中的人身上瞬间就出现几个窟窿。

实际上,我们不必过多质疑机枪的威力,现代机枪并没有在本质上比二战的技术变化多少,人们主要在结构加工、材料学和弹种、人机功效上下功夫。

甚至今天的小口径班机,如FN米尼米之类可能还走了弯路,5.56mm弹对软目标杀伤力不错,但倾彻力则不好说,遇到特定情况反而不如7.62NATO(北约标准弹)有效。

伊拉克治安战时美军就已经吐槽过相关问题,声称M249无法快速干掉冲卡的汽车,于是美军临时加换了不少采用7.62x51mm弹的M240通用机枪,有效遏制了问题。

当然,二者的战术级别不一样,其实不应该拿来相提并论。

总而言之,二战时期的机枪性能并不差,它们已经是经历大战考验的,威力强大的杀戮利器。它们中有些仍纵横在今天的战场之上。

和平精英都有些什么武器?

和平精英中每种武器都有各自的使用环境和搭配方法。

1.跳伞落地后,物资都很稀缺,尽可能选择自动枪械,如果在房区战,由于贴脸对战的概率比较大,冲锋枪和喷子以及秒伤害高的武器就成为首选.

1.1.冲锋枪建议选择Uzi,如果有扩容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维克托,这两把枪在贴脸打的时候,胜率非常大,只要你的走位不是太菜,基本战胜762类型的枪,而且胜率非常大。

1.2喷子类枪械,这种枪在房区贴脸战中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即使你的走位再风骚,一枪就可以将你带走,将你打回原型,重新购买机票,当然容错率也比较低,如果打的不准的话,不建议使用,实在要使用的话,推荐使用Sk12连喷。

1.3. 762 类型的武器中,新手建议选择Ak,熟练者可以选择762.因为这把枪射速方面快于AK

2.前期度过后,可以开始选择中后期的武器,这里推荐几种搭配。

第一种搭配:双步枪 Ak或者762+M4或者Scar

第二种搭配:步枪762或者556枪+连狙

当然还有一种搭配是步枪+单发狙,个人不是很建议联系,因为到达王牌和战神段位,对手的身法都很灵活,单发狙在低段位打远程的敌人还有点优势,但打移动靶,容错率太低。

第一种搭配,50米距离以内,压枪比较稳的话,可以选择762,当然选择Ak也是非常好的选择,Ak除了近战射速慢一个缺点以外,其它优点还是远远多于762,

因为超过50米,对玩家压枪要求比较高,如果压的不好的话,单位时间内可能还没556枪伤害高。

556枪主要负责远程,枪械方面,经过这么多改动,远程稳定性方面,个人认为还是M4稳定性高点。

第二种搭配,近战的话,如果玩家可以在100内压762的步枪,这里说的大部分是A看,762压100米难度系数太高,根据压枪的能力高低依此选择762》AK》556枪械,远程方面选择Mini或者SKS,个人推荐Mini,这种搭配非常建议大家练习的,因为随着和平精英的改版,对远程压枪难度会慢慢提高,远程方面最终的发展趋势是连狙,慢慢地接近端游。

不好意思,不能再细说了,再说内容太多了,各位有什么意见可以共同讨论,谢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