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试射新导弹,划设禁飞区长达5400公里?

2023-08-18 22:20:04 72阅读

印度试射新导弹,划设禁飞区长达5400公里?

一个国家要划设禁飞区,两个目的,一个是要军事演习,一个是测试新式武器。从印度的划设禁飞区长达5400公里来看,应该是试射新型导弹。

印度虽然拥有核武器(但是非法拥有),却是不合法的,但是印度为了实现成为世界大国、强国梦,一直没有停止核武器和战术核导弹的研发,那么他们的水平到底如何呢?

印度试射新导弹,划设禁飞区长达5400公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印度虽有雄心勃勃的强国之梦,无奈是非法拥核,在很多的关键导弹技术上是被禁止和封锁的。所以核武器的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印度目前除了原子弹之外,它最引以为傲的只有一款叫做“烈火-5”导弹,这款导弹射程超过5000公里,重50吨,直径可以达到2米,只能叫做中程导弹。按目前印度的技术水平,它还不能制造出超过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这就是印度目前的现实状况。

所以,本次印度划定禁飞区5400公里,可能就是试射最新改良的“烈火-N”导弹。

这就是笔者的看法。

印度连续试射了三枚导弹?

近期,印度试射导弹的消息几乎霸屏了。1月18日,印度宣称成功试射“烈火-5”洲际导弹。该导弹虽然射程只有5500多公里,与国际公认的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射程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印度方面依然兴奋不已,强行认为自己已经进入“洲际弹道导弹”。目前,该俱乐部成员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我们。

PS:另外,还有两个疑似成员,以色列和朝鲜。朝鲜咱们就不说了,众所周知,前一段时间因为试射导弹,各方面势力剑拔弩张,美韩更是举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军演,差点引起半岛地区军事冲突。以色列则比较奇怪,对于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传闻,既不承认,也不辟谣。

2月5日,印度在导弹研发方面再下一城,宣称成功试射了“烈火-1”改进型导弹。该型号导弹射程大约700公里,由印度自主研发,可以搭载核弹头,并且配备有一个专门的导航系统,以保证高精度命中目标。印度军方表示,此次发射是第18次改进型,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所有参数标准。

2月6日,印度第三次进行导弹试射,此次试射的是“大地-2”导弹,印度自主研发,依然可以携带核弹头,使用液体燃料推进。此次试射实战意味相当强,由印度军方随机从库存导弹中选出试验品,并由科学家团队进行全程监控。

多年以来,印度将发展导弹作为提升自身军事势力的重要手段,这抓住了重点。尤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着手研发弹道导弹技术,而“烈火”系列是承载起中远程地对地打击能力的希望。目前,烈火系列已经发展出五种型号的导弹。

PS:“烈火”是印度吠陀教和婆罗门教中的一位双头神,负责掌管国家祭祀之火和战争之火,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但是,必须承认,印度的民族性格,依然体现在导弹方面,“烈火”系列导弹有着致命的缺陷,即未进行充分的试射就宣告成功,并且装备部队。比如说,烈火-2就仅仅三次试射成功之后就装备部队,后来在训练中连续出现失败的情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另外,烈火-3和烈火-4依然存在这个问题,试射不充分。

唯一摆脱这个问题的就烈火-5,从2012年开始,已经进行5次试射,看来印度方面也注意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是,必须承认,烈火-5并非什么先进的导弹,在效能、射程等方面与真正的洲际导弹还有不小的差距。

近日印度试射了一枚国产的反辐射导弹?

印度的反辐射导弹没听说过

关于你最近提到的印度试射反辐射导弹,我没有看到关于此导弹的报道和弹体的详细图片,就算有详细图片也无法分析该反辐射导弹的作战频段,所以你问的性能如何我回答不了。

但是反辐射导弹作为对信号辐射源进行硬杀伤的一种武器,主要是用于制电磁权的争夺,制电磁权通常有硬杀伤手段和软杀伤手段,软杀伤主要是依靠电磁干扰、诱骗、网络战、病毒木马,硬杀伤的手段主要是反辐射导弹,它利用了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进行定位攻击。

在一场战争中首先上场的就是电磁软杀伤手段,可以参考美军伊拉克战争中的手段,软杀伤手段只能起到暂时性压制,毕竟你的干扰源也是电磁辐射源。硬摧毁一劳永逸,不会因为你的干扰消失失去作用,所以软杀伤之后必须彻底的摧毁,类似于闪光灯闪一下人眼,直接戳瞎是不是更稳,反辐射导弹就是干这个活的。

最近印度无畏巡航导弹试射成功?

印度的巡航导弹技术水平啊……肯定不怎么样,甚至远不如印度在弹道导弹领域的技术水平。

严格意义上来说,印度的“无畏”巡航导弹就最近的第五次试射是成功,之前四次,除了第二次尚有争议外(主要是飞行高度太高),全部干脆利落的失败,因此,之前这个“无畏”巡航导弹又被网友们称作“布朗弹”,主要是因为它老做布朗运动。虽说“无畏”的研发人员不见得知道该弹有这么个外号,但这么屡射率败也糟心啊,搞得各部门之间互相“甩锅”推脱责任。不得已,为了万无一失,这次试射前几日,印度派遣相关专家,24小时监督,这次取得了试射的成功。

虽说好不容易试射成功,但这个导弹离研制成功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先看看“无畏”的发射装置,就是一个简单的发射架,而不是各国巡航导弹常见的密闭发射筒。如果说是研制初期,一切从简稍后完善,还可以理解,可该弹首次试射至今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不知道为啥还是使用这么个发射架,导弹平时怎么储存呢?再看“无畏”的弹翼,一般巡航导弹都采用收缩式中弹翼,“无畏”则用了斜掠回收的下弹翼,估计是没掌握相关技术吧。如果仔细观察,“无畏”的助推器比较大,表明弹载发动机推力不足。此外,“无畏”还使用了看似比较先进的“X”尾舵,而非相对成熟的“十”字尾舵,估计是因为没有掌握尾舵的折叠技术吧。

尽管有着诸多不足,但这么多年努力下来,印度的巡航导弹技术还是进步不小的,比如,此前四次试射,“无畏”使用的都是俄制发动机,但第五次试射,则换上了印度国产的小型涡扇发动机,且试射成功,也算是个不小的进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