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指令诺曼底官方正版怎么玩,二战中德国为什么没有对苏联大后方进行战略轰炸?
火线指令诺曼底官方正版怎么玩,二战中德国为什么没有对苏联大后方进行战略轰炸?
首先我要说的是:二战时的德国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德军也没有某些人吹嘘的那样强悍,实际上,德国空军并不是不愿意对苏联的大后方进行战略轰炸,而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特别是面对一个拥有世界最广阔领土的苏联,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当年德军的空军总司令戈林可是希特勒身边的大红人,在纳粹德国的地位是仅次于希特勒,戈林又是一个喜欢表现,爱出风头的人物,当年的闪电战和海狮计划(不列颠空战),德国空军都表现不俗。
整个二战,德国一共生产了超过10万架之多各行的飞机,而他的老对手英国只有18000架,德国空军绝对的主角就是bf 109战斗机,这款战斗机的产量也是妥妥的世界第一,从1936年量产到1945年战败,短短九年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33000多架,该款战机有十几个型号,上百个亚改款,不仅自用,还在当时世界多个国家的空军中服役。
bf109战斗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能够跟英国的喷火,美国的野马在空中一较高下,当年在苏德战场上,苏联空军损失了21000架飞机,其中有一半是在跟德国空军空战中损失的,绝大部分又是在跟德国的bf 109空战中损失的。在整个二战中,德国空军是产生王牌飞行员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据战后统计,当年德国有超过105位飞行员驾驶bf 109战斗机击毁了超过100架敌机(有些是在空战中共同合作击落对手的),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十大王牌飞行员排行榜中,前三名都被德国空军包了,哈特曼少校就是家喻户晓的一名王牌飞行员,从1942年开始,他驾驶的bf 109战斗机一共出战了1400多次,其中空战800次,击落的敌机达到了骇人听闻的352架,这一世界纪录估计是很难被打破了。
虽然当年德国空军拥有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也有数量庞大的先进战斗机,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但这一切都难以掩盖德国空军“腿短”的现实,德国空军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战术型的空军,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德国空军缺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类似于美国b17,B29这种四发重型轰炸机。
这是德国空军的最大的短板,也是德国空军无法真正组织起大规模战略性大轰炸的根本性能。Bf 109战斗机再怎么先进,始终是一款轻型的战斗机,怎样改装也就是挂个几百公斤的炸弹。那个年代没有空中加油机,这款自重只有两吨多,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吨的单发螺旋桨战斗机,也就七八百公里的航程。
德国为了加强他们的战略轰炸能力,也研发制造了一款重型轰炸机,那就是HE177战略轰炸机,该款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30吨,航程也达到了5000公里,最大载弹量超过了6.5吨,不过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设计理念的差别,这款战斗机从研发到服役一直是问题不断。同时代美国,英国的战略轰炸机都是四个发动机。而HE177虽然也有四个发动机,但却只有两个螺旋桨,每两个发动机共用一个螺旋桨,从外形上看就是双发轰炸机。
这样独特另类的设计,再加上发动机的技术也不太成熟,导致该款战斗机故障率较高,4发轰炸机哪怕其中一具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对飞行的影响也不大,二战中美国的轰炸机经常出现其中一具甚至两具引擎坏掉,飞机又摇摇晃晃的飞回基地的战例,若是双发的轰炸机其中一具引擎出现了故障,那就是凶多吉少了。
这款战略轰炸机虽然是德国研制成功的最重型轰炸机,但就其的各方面性能并不出众,甚至有些落后,同时的英国的兰开斯图,美国的b17空中堡垒的最大载弹量均能够达到9吨,更不要说B29超级空中堡垒了。也正因为HE177轰炸机不成熟,所以尽管该款重型轰炸机是德国量产的最大轰炸机,让他的产量却只有1100架,无法跟美国的b17,b25动则1万多架的产量相提并论。
二战中德国的主力轰炸机都只能算是一些中轻型轰炸机,如产量高达15000架的容克JU88轰炸机,配备了两具引擎,最大载弹量连一吨都不到,虽然它性能优秀,能执行各项复杂的任务,堪称是一个多面手,但该款战斗机的本质就是一款轻型轰炸机。还有一款就是HE111轰炸机,这款战斗机的各项性能比容客轰炸机要好一些。载弹量达到了3吨多,航程也增加了不少,不过本质上也就是一款中型轰炸机。
HE111轰炸机也可以说是德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了,但他的产量并不大,也就7000多架的样子。二战中若执行对敌大后方的战略轰炸,往往需要集中几百架大型轰炸机,主要是因为那个年代没有精确制导炸弹,为了摧毁目标只能通过数量来弥补精度上的不足。这就需要足够数量的轰炸机携带足够多的弹药,HE111轰炸机不仅产量不太大,在战争中也损失了不少,实际上也难以组织起类似于美军那种规模的战略性轰炸。
当然,HE111轰炸机执行一下中短距离的轰炸任务还是不成问题的,对付法国,捷克,波兰这些中小国家自然是游刃有余了,基本上一次满载飞行也能够做到全境覆盖。苏联的国土可不是一般的辽阔,东西的跨度超过了1万公里,就德国轰炸机两三千公里的极限航程,明显就不够用了,那个年代没有空中加油技术,所以说德国的战略轰炸能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撑起对苏联大后方的轰炸,面对着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国家,估计就算是当年的美国,也没办法做到对苏联全境的战略大轰炸。
这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当然是苏联空军的实力同样也不容小觑,整个二战中苏联共生产超过13万架各型飞机,其中伊尔式强击机 39000架,歼击机6万架,其中仅雅克1式~雅克9式歼击机就生产了36000架。可以说当年苏联空军的总体实力并不弱于德国空军,此后美国和英国还通过各种渠道援助了18000架各式的飞机。
同样的,苏联的防空力量也是实力不俗,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划分了13个防空区,防空军的总兵力顶峰时达到了18万,共有3个防空军,2个防空师,9个防空女,28个防空高炮团,109个独立高炮营,28个独立高机连,6个对空情报团,35个独立对空情报营,40个歼‘机航空团。除了装备有1000多架各型歼击机外,防空军共装备有中口径高射炮3329门,小口径高射炮330门,高射机枪650挺,探照灯的1500部。
二战中,一个国家的战略轰炸机队要对敌国后方进行战略大轰炸,往往要取得对该国的制控权才行,当年德国空军对阵苏联空军虽然略占上风,但双方都是损失惨重,打得难舍难分。二战时美国对日本东京执行大轰炸,还有英美的空军对德国实行大轰炸,都是在战争中后期取得了一定的制控权的情况下展开的。很显然,德国空军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控制苏联的制空权。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还是德国空军属于那种战术型的空军,并不具备当年美军航空兵的那样的远程轰炸实力。直到战争结束,德国都拿不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而且在苏德战场上,无论是陆战还是空战,德军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双方打的都是难舍难分,德国的空军连战术上的火力支援都忙活不过来,也无暇去考虑对苏联的后方进行战略大轰炸。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让人不能理解的疯狂的计划?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让人不能理解的疯狂的计划?
第一:轰炸富士山
这个大胆到疯狂的想法是由俄罗斯的科学家所想出来的,因为在打完了德国法西斯以后,按照盟军的协议,他们还得赶去东方战场上帮助盟军解决掉其它麻烦。可是当时的俄罗斯却并不愿意让自己的侥幸活下来的士兵都运送到东方战场上送死,他们还想着能够尽快的恢复过来,避免在后来的战争当中会处于劣势。
与此同时,美国也是同样的想法,但是由于野心太足的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岛,所以美国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开始打算全面的介入到对抗日本的战争,甚至于最后还在研制新的原子弹,争取快速的把日本给消灭。苏联作为一个当时唯一能和美国相提并论的国家,自然是不愿意被美国就这么比下去,但是又苦于赶不上原子弹的研究开发,于是便着力于对现有武器的研究上面,他们想发挥出自己武器的最大威力。
后来,在俄罗斯有一位无比大胆的科学家对军服提供了一个疯狂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说完全能够起到预想的作用,而这个做法一旦成功了,那么他们将会成为打败日本的最大功臣,也不会因此而违背与盟军所达成的协议,相反还不用花费一兵一卒。这个计划很快就得到了俄罗斯军方的重视,他们开始无比认真的对待起这个计划来。
这个计划理论上是这样的,由于日本本身就是作为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地区之一,再加上日本的富士山也是一个火山,所以说,只要能够施以足够的外力,那么就势必会再度引发它的地质动荡。从而导致火山喷发,要知道,整个富士山不过就距离日本的东京七十公里的距离,要是这个计划真的实现了,那么对待日本来说,其下场是极其恐怖的,甚至于还极有可能会因此而灭国。
但是最终,俄罗斯并没有实行这个计划,因为他们要考虑到的东西非常多,其中最为胆小的一点就是日本没死之后的报复,要知道,这个计划可就相当于把整个日本都给灭了,两个国家虽然有点过节,但怎么说也不是世仇,要是换作是中国来干的花才比较合适,俄罗斯完全没必要因此而得罪日本。
毕竟,这个计划一旦成功了,那么极有可能会让整个日本都因此灭亡,所以,日本一旦是从这场灾难中存活了下来,那么对俄罗斯之后的报复绝对回事无休止的。考虑到这层因素,这个计划到最后不但没有被施行,反而还被就此搁置了。
第二:人种改良计划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非常的丧心病狂,在这个计划里面,女人完全就没有任何的人权,她们就像是怀孕机器一样,要疯狂的生孩子,直到再也生不出来为止。这个想法首先是由德军的希特勒所构想出来的,希特勒这个人想必大家都对此比较了解,就是一个极度疯狂的人,也是一个犹如被魔鬼俯身了一般的艺术家。
就是他,才一手促成的德军第二次发动大规模战争,导致了整个世界都因此而受到了不可想象的灾难,也正是因为他,所以才害死了大片的犹太人。那可是数百万的鲜活生命,而且还都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老百姓,就这么残忍的被他给杀了。
除了这些,希特勒还深深的认为只有雅利安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于是丧心病狂的希特勒便成立了一个“育婴农场”,里面足足有着成千上万个德国女人,他们都被当成了生育的工具,后来,希特勒又觉得世界上也只有这里才称得上“生命之源”,于是便又将其命名为“生命之源计划”。
这些可怜的女人们在这个计划里做出了太大的牺牲,所谓的名节和女人的尊严在这里都被丢弃了,最终,这些女人为德国生下来数不清的“雅利安婴儿”,直到后来的德国被打败和希特勒的死亡,这个耗资巨大,又毫无人性可言的计划才得以被终止。
据说,日本在二战时期也使用到了这个计划,但是,他们却是以慰安妇的名义来施行的,且这些慰安妇们大部分人都是”美女“。还都是日本的女性士兵,这些人一般只会与作战优秀的男人在一起,然后所生下来的孩子再被带回日本进行抚养。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德国二战就有了防空导弹威力很大?
二战时期的德国科学家还真的是厉害到不行,不得不让人佩服!二战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武器,要么就是二战时期德国武器衍生品,要么就是按照二战时期德国武器概念设计的。基本上二战后,美苏两国的很多武器一开始都走的还是德国的路子,毕竟美苏两个大国在战后把德国科学家给瓜分了。
要说德国对世界后来影响较大的武器有哪些,突击步枪和喷气式战斗机等等肯定少不了。而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武器就要属V2导弹了,大名鼎鼎的“飞毛腿”导弹就是V2的翻版。V2导弹当时就对英国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关键是它对英国民众造成了巨大的恐慌。甚至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的伊拉克战争,V2导弹的衍生品“飞毛腿”导弹还严重威胁了美军的安全,造成了不少的伤亡。
而除了V2这样的地对地弹道导弹,聪明的德国工程师已经开始研究战术性质的导弹了,包括地对空导弹和反舰导弹等。因为当时国土防空也是比较重要,所以德国工程师研究了不少型号的地对空导弹,甚至空对空导弹都已经研制出来了。
这里我们简单列举几款地对空导弹
1、蝴蝶地对空导弹:射程已经达到了16公里,最高能够攻击一万米高空的目标;
2、龙胆花地对空导弹 :导弹总重1800公斤,射高1.2万米,射程24.5公里;
3、瀑布地对空导弹。它被成为世界上第一款防空导弹,改进自V2地对地导弹。为了增加它的机动性,在V2的基础上,在导弹的中部加装了四片弹翼,射程也很不错,达到了25千米。
那么有人肯定就需要问了,二战时期德国有这么多先进的地对空导弹,为什么还是最后对盟友的空军飞机束手无策呢?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效果不行,也就是精度不高,很难打到盟军的飞机。
主要原因就这样一下:
1、制导精度不够。一开始主要还是遥控式,有线制导,要目视瞄准目标遥控导弹,对可视条件要求比较高,夜间肯定使用不了。即使后来采用了雷达制导,但是由于当时雷达技术不行,导致制导精度很差;
2、机动性很差。这和二战时期的导弹发动机和导弹气动以及控制布局才起步有关系,最简单就是可能导弹拐个弯都需要很大的半径,它们的机动性往往还不如它们要攻击的目标战斗机,导致盟军空中战斗机很容易就可以摆脱掉它们;
3、出现时期不佳。德国的很多颠覆性武器,几乎都是在二战后期研制出来的,包括喷气式战斗机和各类导弹,当时德国在战略上已经没有了优势,从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防御,很多武器虽然研制出来,但是无法大量建造了,德国很快的就战败了。下图就是二战时期德国设计的空对舰导弹的攻击概念图:
除了德国的地对空导弹,德国的很多武器可以说真的是生不逢时,还没有发挥作用德国就战败了。不过德国工程师的很多伟大发明和武器发展概念,都在美苏两个大国继承了,可以说二战德国的武器到现在还影响着世界武器的发展!
盟军和德军双方的哪些决定影响到了登陆结果?
1944年6月6日清晨,盟军终于发起了酝酿许久的诺曼底登陆的军事行动。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是迄今为止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登陆作战,那么,作战双方都为此战做了哪些准备?
英国与法国隔着英吉利海峡遥遥相望,如果开辟欧洲战场,从法国登陆将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法国漫长的海岸线让攻守双方都为之绞尽脑汁,盟军考虑的是在哪里登陆,而德军考虑的是该在哪里重点设防。
1 盟军1)登陆地点选址
盟军将加莱、诺曼底和科唐坦半岛列入候选的登陆地点。科唐坦半岛地形凸出,容易被德军从其底部封锁,首先被排除。加莱海峡到英国海岸的距离最短,且离德国本土最近,但是德军防备森严,且那里的海滩并不利于装甲部队和重装部队的通行。
而诺曼底的海滩比较开阔,适合盟军大规模登陆,而且那里没有什么港口,使得德军并不会太在意那里的防守。所以,盟军最后决定将登陆地点定为诺曼底,并修建人造浮动港“桑葚”,一旦盟军夺取海滩,便将它们拖到海滩作为后续部队的登陆港口。
2)干扰德军
为了使德军相信加莱海峡是盟军登陆的地点,盟军又设计了一个骗局——“坚忍行动”。
通过发布假的无线电信息,故意让德军察觉美国的第一集团军群以及巴顿将军就位于加莱海峡对岸的肯特和苏塞拉斯;
盟军的空军向塞纳河的东岸投掷了三倍于西岸的炸弹。
盟军希望在正式登陆前能最大限度降低德军对诺曼底的关注。除此之外,即便诺曼底登陆后,盟军也希望德军仍然对加莱海峡心存忧虑,这样就可以牵制德军的一部分兵力。
3)轰炸德军的运输通道
盟军的先遣部队登陆之后,诺曼底将成为双方的主战场。清醒过来的德军将大规模地向那里输送兵力。双方往滩头堡增加兵力的速度很可能将决定此次登陆战的成败。
盟军通过水路输送兵力,而德军则通过公路、铁路和桥梁。显然,盟军绝对优势的空中威力使得德军的调兵遣将困难重重。在行动前的几周,盟军的轰炸机就差不多摧毁了法国北部的铁路系统。之后,更多的炸弹扔向法国的公路、桥梁,使得德军去往前线的援军举步维艰。
2 德军1)防守地点选址
希特勒将加莱视为盟军最可能登陆的地点,在那里重兵防守。然而,希特勒在1943年11月签发的第51号元首指令指出,将加强西线的防御力量。在这之前,西线德军过得相当安逸,直到隆美尔的到来才将希特勒之前要求构建大西洋壁垒的计划提上日程。
2)隆美尔的防御
隆美尔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布雷400万颗、设置路障。除此之外,他知道盟军的空军是德军最大的威胁,所以确认盟军的登陆地点,以及如何让装甲部队最迅速地奔赴前线是他最关心的两个问题。
其实,希特勒不断地提到“特别重视诺曼底”,但是仍对加莱海峡心存顾虑。领教过盟军空中威力的隆美尔,主张将部分装甲部队直接部署在右侧海岸,这样可以迅速发起有效的反攻。而伦德施泰特则主张等到盟军的登陆艇抵达后,才让装甲部队开往登陆地点。两人的争执最后交给希特勒裁决,令人遗憾的是希特勒将6个装甲师一分为二,两人各得到3个。这让隆美尔迅速展开反击的希望落空。
结语:相对于盟军步步为营,声东击西等战术的成功实施,德军统帅的内部矛盾让德军贻误战机。即便希特勒在盟军“坚忍行动”的干扰下,仍然能清醒地认识到布防诺曼底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刚愎自用使得战斗经验丰富的隆美尔的反击部署建议化成泡影,最终为诺曼底登陆战的失败而买单。
向射击孔里射击或子弹打进射击孔里的情况会不会发生?
众所周知,碉堡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坚固工事,具有端口或洞口的防御性结构,防御者可以通过这些端口或枪口直接射击。碉堡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可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由于影视剧中的过分夸大描写,让很多人对于碉堡都产生了一种“轻松拿下”的错觉。影视剧中碉堡,机枪火舌四溅,神枪手一颗子弹击杀碉堡内的机枪手,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很难发生的。
甚至一些网友说只有用炸药包,放在碉堡附近就可以把它炸上天!其实从实战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战争遗留下来的碉堡都非常的结实,甚至战争结束了,碉堡还屹立不倒,要是真的那么容易被炸飞,那么日本鬼子还费劲建碉堡干嘛呢?
首先,碉堡的四周基本上都有壕沟,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阻挡步兵的进攻,而且就算没有挖掘壕沟,四周也会安装铁丝网、陷阱、雷场来阻挡士兵,所以用炸药包炸碉堡,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现实中的碉堡枪眼,一般以喇叭状为主,外部的口径较大,这样方便机枪手观察外部的情况,而且也可以抵挡子弹。机枪手只需要手持机枪扫射就可以了。那么问题就来了,碉堡有射击口,神枪手能不能将子弹射进这个洞口来击杀机枪手呢?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诺曼底登陆战就知道了。
当年盟军为了开辟新战场,大量士兵前往诺曼底进行登陆之战,而德军方面则在碉堡内架设了MG-42机枪防守,在此期间美军的攻势十分强大,但碍于步枪的射程没有机枪元,就算射出去的子弹能够达到碉堡,也无法保证击中碉堡的枪眼,这也导致数千盟军士兵白白牺牲。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子弹都打不进碉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碉堡是居高临下建造的,碉堡枪眼的口径也比较小,再加上机枪是以面进行扫射,根本威力巨大,而士兵在进攻过程中,根本不可能稳定的射击,所以想要射击枪眼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在战斗过程中,攻击的一方会主动组织一个专门攻击枪眼的小队,就算打不进枪眼也可以阻挡机枪手的视线,让其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这样就可以让其他士兵趁机靠近碉堡。除此之外,八路军还会在碉堡附近燃烧干草来充当烟雾弹,阻碍机枪手的视线。
像影视剧中那样的场景,也不能说没有,只不过是极小的概率,要说枪枪都能打进枪眼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为了攻击一个碉堡,将这么精贵的神射手派去攻击碉堡,还是有一点不现实,毕竟利用战术就可以轻松遏制碉堡的扫射,何必让千里挑一的神射手以身犯险呢?用一个神枪手换一个机枪射手,怎么想都不划算。虽然二战中碉堡的作用非常大,但对于现代战争来看,除非是一些山区内修建的碉堡,不然基本上用火炮或者战斗机就可以轻松击毁,根本不需要士兵去冒险。
士兵对于这类碉堡的唯一做法,就是利用活力来压制碉堡,以此来干扰射手的视线,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伤亡率。如果步枪子弹够不到碉堡的话,士兵还可以用烟雾弹来阻挡机枪手的视线,这些都是聪明的办法。现代的影视剧对于战争的描写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除了那些手撕鬼子的夸张剧情,很多人对于神枪手的概念也已经混淆,当年拥有狙击镜的神枪手,可能都找不到几个,面对坚如磐石的碉堡,就算有狙击镜也不会用到这种地方,办法有的是,何必用最笨的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