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怎么玩,在朋友圈发心灵鸡汤的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心灵鸡汤怎么玩,在朋友圈发心灵鸡汤的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自我安慰,理想大于现实。
其实一般注重现实的人不太会在朋友圈发什么感慨,顶多分享分享生活和自拍。什么是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
鸡汤也,对身体有滋补滋养功能。合适的调味,恰到好处的火候,会增添鸡汤的鲜美;而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鸡种和食材和药材,还有治病的帮助功效。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鸡汤也好,心灵鸡汤也罢,运用合理,对身心有益;不分对象不论场合,会过犹不及。
常常在朋友圈看到关于心灵鸡汤的转发分享。有些句子,确实很励志充满正能量。如果恰巧与读者产生共鸣,不失好"鸡汤"。但绝非所有心灵鸡汤汤都会起到鼓励激励作用,对那些"濒临死亡"的人而言,也绝不会是"灵丹妙药"。
因此,合理的引用心灵鸡汤,有一定的"治愈"作用。否则,就会"审美疲劳”,令人反感。更不会感觉"好喝"了……
为什么在很多人会越来越讨厌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灌得多了,人就会麻皮,药吃多了,就会有抗药性。有一段时期,满世界都是警示教育,满网络都是励志。我们这一代人还是挺喜欢听一些励志的心灵鸡汤,没在我们成长的年代,连“鸡汤”也没有,“净水”都缺乏的岁月。有“鸡汤”已经是幸福无比了。然而,时代变迁。尤其是年轻人似乎比我们50、60后这一代更看“透”现实,他们讨厌来“虚”“汤”的,他们要的是“干货”。
的确,一代人和另一代人接受的教育方式,就会像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到土地里。环境造就人!教育造就人!改革开放这40年,是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人,他们体验的,看到的,是如何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人人在想办法挣快钱,开快车,快住上大房子……
那些心灵鸡汤,对他们来说,说来说去还只是“汤”,而不是“肉”。他们这一代人很现实,知道“画饼不能充饥”,“望梅不能止渴”,“鸡汤”是“水货”,所以当今的年轻人最讨厌你给他灵魂里灌“汤汤水水”,所以“干货”成了网络上最受欢迎的词汇。
我一个50后的回答是否准确?年轻人,感觉我的回答应该得多少分?及格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心灵鸡汤?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自古就有人“活”在书籍里面,在文字的海洋遨游。心灵鸡汤为什么受人喜欢呢?因为心灵鸡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免费的,特别是遭受严重打击,心灵重创的人。这些人也许是工作不顺,创业失败。这些人有的每天浑浑噩噩,度日如年。他们也许是感情结束,家庭破碎。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失去了,只能香烟烈酒陪伴。这些人,最需要的是心灵鸡汤的鼓励,支撑。这样可以让他们摆脱这尘世的喧嚣,摆脱这尘世的纷争,摆脱这尘世的勾心斗角。喜欢心灵鸡汤的人也不一定是失意的人。成功的人也喜欢心灵鸡汤。可以给他们带来新的商检,带来新的机遇,带来新的挑战。人活在世上,总有自己喜欢的事与物,人生路漫漫,心灵鸡汤常相伴。是你的导师,是你的良师益友。
谢谢大家阅读。
抖音里的心灵鸡汤有用吗?
心灵鸡汤这说法太笼统。似乎把所有提醒劝告的都归为心灵鸡汤。广纳良言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有人关心有人提醒是天大的好事,重金难求的。别人说的对可以采纳,说得不对可以做参考。假如无论是咋样都没有人愿意提示你一句,那才是你的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