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潜航安卓手机版,二战中哪个岗位的军人阵亡率最高?

2023-08-29 06:55:03 96阅读

猎杀潜航安卓手机版,二战中哪个岗位的军人阵亡率最高?

“政委”的生存率最低!

苏德战争期间,苏军一线部队的官兵中损失惨重的一个岗位就是政委这个差事!

猎杀潜航安卓手机版,二战中哪个岗位的军人阵亡率最高?

德军国防军的基层战斗部队中没有设置专门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专门负责人员,他们都是职业军人,忠诚于自己的上级指挥官,也被纳粹思想彻底洗脑了!

监督国防军军纪和执行力的有党卫队和盖世太保!这两只部队相当于军统个总统类似!

美军和英军依靠的是宪兵部队!

苏联红军采用的是基层连队以上的建制中设立政治委员的举措来实现思想教育和统战工作会议!而且政委在关键时刻有对部队指挥官的建议权和否定权!甚至有最后决断权!

因为政治委员的存在,能够实现最及时的督战作用!这样能够省下来很多类似党卫军和宪兵的人力!

苏德战争期间、所有抵抗部队的政治委员一旦被捕就会立即不经审判被枪决!能够指认政委身份的被俘士兵会被优待!在《解放》这部史诗电影中,不列斯特要塞的政委就被士兵出卖,被就地杀害了!

反过来德军的党卫军军官一般被捕后都没有好下场!

其次在战场上抓获的喷火兵和化学武器生物武器释放的士兵死亡率也是最高的!因为仇恨导致的死亡率高!

再次是通讯兵,作为非一线部队的官兵,他们的死亡率会更高,杀死他们就等于切段敌人的联系!绝对的有利于战斗顺利进行!

在在次是掷弹兵,他们有负责爆破的责任!靠近敌人碉堡炸掉碉堡的,能活着回来就算立功了!很多英雄都是爆破手!

再再再次就是火箭筒发射手,因为发射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最佳阵地,首先开火命中的同时也是第一时间暴露自己的时候,招来的火力绝对是最密集的!《高山下的花环》军长的儿子就是在摧毁敌人碉堡时牺牲的,一旦首发未摧毁或命中被对方盯上麻烦就大了!

最后再说别的答案都说是机枪手!这绝对是错误的答案!神剧看多了!神剧里经常是先瞄准机枪手打!那不实际的!

机枪阵地相对里火线远一些,尤其是重机枪阵地!所以在射程上占有优势!

机枪阵地的选择,是相对隐蔽的制高点!不管攻防都是机枪阵地之间活力支援的较量!一个老机枪手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自己阵地安全!选择好阵地、射击角度、发射压制节奏!不是随便一个士兵就能当机枪手的!培养一个合格的机枪手更不容易!要是战损率那么高哪还有那么多的压制火力!

实际战场上,进攻一方费劲心思主要的目标就是火力点!打掉一个就能立功受奖!要是那么容易立功,这个功也就价值不大了!

我们有一位战斗英雄在对越反击战中,就自己利用两挺机枪轮换使用,一个人坚守阵地9个小时!只要阵地位置好,机枪手不容易死的!相比较这个岗位却是较安全的!

奥马海海滩的那个士兵、一挺MG42打死打伤3000美军!被誉为奥马海海滩怪兽!战后被俘也活了下来!到2001年才去世!这就证明了机枪手的安全性!

猎杀潜航5壳体完整度怎么修理?

内部的损坏可以自己修理,严重点的损坏需要回港口修理,不行就结束巡航

俄罗斯为什么自废武功?

"台风"级核潜艇长度是172.8米,宽度是23.3米,高度是45.71米,水下排水量为46000吨。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水上航速不到12节、水下航速25节、潜深500米左右,携带20枚R-39潜射洲际弹道导弹(10枚10万吨级热核分弹头,射程8300公里);941型战略核潜艇在1976-1989年间共建成6艘,仅余TK208“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服役;

如此恐怖的核怪兽为何退役呢?

首先,R39潜地战略核导弹是苏联研制的最先进的潜地导弹,它与美国的“三叉戟Ⅱ”相比要落后一个档次:该导弹虽然也采用固体燃料,射程只有8300–10000公里,而"三叉戟Ⅱ”有12000公里;

导弹精度CEP500米 ,而"三叉戟Ⅱ"是90–150米——苏联潜射导弹不能击毁陆基“加固型导弹发射井”类的硬目标(偏离太远)、而美国导弹精度高可以摧毁它们!同时,R39携带10个分弹头、美国导弹可以携带8–14个弹头(W88型为8个、W76型为14个)。"俄亥俄级"形成24×14=336VS“台风级”20×10=200的绝对优势!

其次,这家伙的维护费用是天价:1992到1996年,"台风"级核潜艇的维护费用高达每年每艘次2700万美元,于是,经济欠奉的俄罗斯只能将三艘"台风"级核潜艇送入船厂拆解;

这款应急制造的台风级纯粹是应对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老式晶体管遍布全艇、舱室设计复杂,非常不适合升级——它的功能完全可以由新型战略核潜艇取代。

因此,俄罗斯新型核潜艇出现之后,"台风"级只能拆除了。

猎杀潜航4用德国潜艇怎么打T3一发鱼雷沉?

鱼雷一共有5大类,从T1到T5。

T1是高速蒸汽鱼雷,优点是速度有三档,44节是最快的一档,但射程近(5000米),30节是最慢的一档(射程12500米),缺点是有航迹,敌人能看见,所以会提前开始摇摆着规避,如果你距离它太远发射很可能被它躲开。T2是第一代电动鱼雷,射程1800米,速度30节,优点是没有痕迹,敌人发现不了,缺点是在1940年4月(征服北欧战役)之前的磁性引信有很大问题,并且速度很慢。T3是新一代电动鱼雷,除射程增大到5000米外与T2没什么区别。T4是新一代鱼雷,基本参数与T1一样,也有三个档的速度。但新增了一个功能是蛇行搜索,就是说你可以设定如果鱼雷直着发出去一定距离没打到目标可以让它像蛇一样来回走“Z”字型(这一点在用尾部发射的鱼雷攻击追逐自己的驱逐舰时非常管用)。另外T4鱼雷还有一个型号是电动型,除加入了蛇行搜索,基本参数与T3一样。T5是德国潜艇部队的最后一张王牌,电动推进,30节/5700米。只要你确定敌人的大致方位,它就会向那个方向直线跑过去,并且用鱼雷上的声纳主动搜索敌舰螺旋桨叶片发出的噪音,然后直冲螺旋桨炸去。一般可使敌人动弹不得,甚至直接沉没。(注意:如果从艇首发射,需要潜航,如果从艇尾发射,需要保持静音航行,因为你自己的潜艇也有噪音,否则鱼雷会炸向自己;T5鱼雷只能打军舰,它不会自动跟踪商船) 今天才发现忘了告诉你一下怎么识别了。T1是白身蓝头 T2、T3是黄身蓝头 T4是白身绿头(蒸汽式)、黄身?[我忘了]头(电动式) T5是黄身红头

当时有没有国家利用潜艇进行反潜作战?

很多人都说反潜最好的武器就是潜艇,其实这种说法只是针对当前,二战时期用潜艇去攻击潜艇这种作战方式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受制于声呐探测技术和鱼雷总体性能的限制,用潜艇反潜并不是各国最常用的手段,但是二战潜艇击沉潜艇的案例倒是不少。1945年2月5日英国“冒险家”号潜艇在1800米距离上齐射4枚鱼雷,击沉了德军U—864号远洋潜艇,而早在1940年4月10日午夜,德国U-4潜艇就将英国“蓟”号潜艇击沉。

二战结束以后就不同了,因为反潜最佳利器还是潜艇本身,与战机和水面舰艇通过海空交界面侦测相比,潜艇是直接航行在海底的,能最有效的进行侦听和探测。就拿冷战来说,美苏两国都有规模庞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来形成威慑,而攻击这些弹道导弹核潜艇最好的武器就是攻击型核潜艇。所以在整个冷战期间发生了很多次的美苏两国水下潜艇追逐事件,比如1986年一艘美军“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正在跟踪一艘返航的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快到苏联领海时这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突然提速并急转弯向,随后立马用主动攻击声呐声波警告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如果是实战,声呐过后就是两枚向他们而来的重型鱼雷。这些都还是少量被披露的,没有被披露的水下追逐战次数恐怕数不胜数。

▲空中发射的线控声自导鱼雷,下图为尾流自导鱼雷的攻击方式

潜艇要想反潜就必须解决发现和攻击的问题,我们先来说说攻击,二战时期的那种直航鱼雷只能在海水表层攻击一些水面舰艇,对付水下的潜艇就够呛。于是就发展出了一种制导鱼雷,因为是在海底,传统的雷达波,激光束等传播效率极差,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声自导鱼雷,在攻击近距离目标时潜艇会发出声波,鱼雷依靠接受反射回来的声波来调整舵机追踪潜艇直到击沉为止,攻击远距离的目标时鱼雷依靠敌方潜艇发出的声波调整舵机追踪潜艇直到击沉为止。

▲大型军舰的尾流

后来又发展出了一种尾流自导鱼雷,这种鱼雷依靠测定敌方的声尾流和气泡尾流来追踪目标,因为一些大型军舰的尾流会绵延数百公里并存留好久。当前制导鱼雷攻击时一般先通过导线控制,靠近目标后再断开导线自主搜寻探测并攻击目标。

▲用于观测和侦查敌方潜艇的水下网络

说完了攻击再来看看如何发现。潜艇反潜时最主要的探测侦听手段不是声呐,而是不发射任何声波的噪音测向仪,因为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发现噪音就相当于发现了潜艇,所以现代的潜艇都特别注重降噪能力。不过当代对潜艇的探测已经不仅仅是攻击型潜艇一环的事情了,从固定式远程警戒声呐到负责反潜的路基战机甚至是海底反潜声呐网,都旨在用立体协同作战的方法消灭敌方核潜艇,但是己方核潜艇绝对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战期间一艘试图高速机动来摆脱“解放者”反潜轰炸机的德国潜艇

所以以二战的水平绝对做不到这些,二战反潜主要还是靠水面舰艇和空中反潜机,但是这仅仅是因为技术发展的原因,而且二战期间用潜艇反潜确实是有战例可寻的,只能说有但并不多。

我是武备营,喜欢的话就点赞关注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