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什么召开,八七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地点?
1978年党的什么召开,八七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地点?
八七会议是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现鄱阳街139号)二楼召开的。
1927年,曾经的“赤都”武汉,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因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共中央机关各部门相继迁移办公地点,中央领导人和身份公开了的共产党员陆续更换住所,党的活动迅速转入地下状态。
鉴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决定召开中央紧急会议。会议原定于7月28日举行,因为形势紧张,交通困难,被一再推迟。等到8月7日,不得已只能尽在武汉的中央执监委员、青年团中央委员及湖北、湖南、上海的负责同志开会。
八七会议地点选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现鄱阳街139号)二楼,是经过仔细考量的。那里曾是苏联驻国民政府农民顾问拉祖莫夫的住所,前后有楼梯,后门通小巷,屋顶凉台与邻居凉台相通,便于发生意外情况时撤离。
此次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作报告,指出党在此前的错误及今后的工作路线;二是瞿秋白代表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作关于党在今后工作方针的报告;三是改组中央政治局。
八七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按照会议精神,在黑暗中高举起革命的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的屠杀政策,领导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逐步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78年大事记?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全会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全会在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并原则同意《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制定了加强农业的措施;决定改进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失调的状况;同时提出对我国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全会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指导下,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978年10月2日召开的什么会议?
召开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十二月党的什么决定从1979年一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1979年1月起将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班代代建设上。
1978年12月18日到22曰,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他揭开了党和国家的新篇章。
1978年有什么重大意义?
1978年的中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如果说1949年中国的变化是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那么1978年的变化则是中华民族走向富裕道路的开始。这一年,有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将引起全世界目光的关注。
1978年的春天,中国各个大学校园迎来了"文革"十年后首批通过正规考试"择优录取"的大学新生;2月17日《人民日报》转载老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让数学家陈景润成为了当时中国拥有最高人气和最多粉丝的"全民偶像"。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文学家郭沫若满怀激情写下了著名的《科学的春天》,这一切都让知识、教育和科学在1978年的初春里重新得到人们尊重。
1978年,中国的上上下下都在思索着。这一年,最为热衷的集体活动就是讨论。为了捍卫自由、真实的思想全国上下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让"真理"的声音传遍全国各地,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在今天看来极为普通的哲学命题则让那个年代人们真正感受到了思想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