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乡我爱你,你最想去哪里看一看?

2023-09-06 19:12:03 69阅读

梦之乡我爱你,你最想去哪里看一看?

世界很大,仅凭一己之力,很难穷尽。

旅行是需要很大的代价的。时间,金钱,体力,还有不可忽视又被多数人忽视的意志力。

梦之乡我爱你,你最想去哪里看一看?

网上有一些看似天天在路上的,他们大多是专业的旅行者,背后有着强大的后援,支撑每天的开销。

即使是所谓的穷游,也不可能到哪都白吃白喝吧。

旅行,一直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是跟团游,两千年后有了车,十年期间基本走遍了中国大陆,新疆西藏已经是数进数出。最近几年主要是国外游,走了有二三十个国家吧?还真没统计过。因为我是把旅行作为探索体验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到此一游。

好玩的,有价值的地方会每年都去,比如那个被无数人诟病的脏乱差国家印度,也有一些多数人认为的好地方,我待一两天就审美疲劳,比如欧洲。

所以,旅行必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去体验,去欣赏,去学习,去开拓视野,去提升境界,在旅行中找到最好的自己。

当然,这种选择一开始肯定是很难的,没有比较哪能鉴别呢?

对于新手,还是先多做功课,让自己有基本的兴趣点,也就可以确定大概的目标了。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体验,因为旅行这件事,实在是太个性化了,你走的地方越多,目标才能越明确。

这些年写了上百篇游记,都是在公众号上。最近刚开始在头条上发图文,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也赞美一下我的家乡—衡水。

我的家乡—衡水,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东临沧州市,西临石家庄市,南临邢台市,北临保定市,管辖范围内有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8个县。 衡水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近代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后,1962年国务院批准复置衡水专区;1970年,改设衡水地区;1996年,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

衡水虽然经济不是特别发达,但仍不失为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历史积淀厚重的城市,很多人尽皆知的人文景点、地方特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下面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1.衡水老白干

衡水老白干酒有悠久的酿造历史,自古便享有盛名。在明代时期,衡水老白干酒有“飞芳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1915年,衡水老白干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斩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可以说是衡水最具代表性的特产。

2.内画

衡水内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衡水内画属"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是京派老艺人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奉祺的第一位弟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王习三回到故乡衡水阜城,开始培养弟子,发展衡水内画。衡水内画选题以人物肖像见长,最具衡水内画鼻烟壶艺术特点的是婴戏图和百子图。

3.衡水湖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华北平原地区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283平方公里。景区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一、二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2年、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连续两年在衡水湖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

4.年画

年画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衡水年画主产地在武强县,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经过历代艺人苦心经营,衡水年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派,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相媲美,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

除此之外,衡水还有许多可能不为众人熟知的地方特产。

1.金丝杂面

金丝杂面是衡水市饶阳县的一种传统面食小吃,主要制作工艺是用绿豆、小麦、芝麻磨成细粉,再用香油、白糖、蛋清和适量的水和成面团,擀制成丝晾晒而成。现在北方地区大多数火锅店的杂面,很多都是产自衡水饶阳县。

2.肃宁裘皮

肃宁裘皮是衡水市肃宁县的特产,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在改革开放后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毛皮动物养殖、市场集散、原皮鞣制染色、裘皮加工、制衣制件、成衣销售、出口贸易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2005年,肃宁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命名为“中国裘皮之都”。2015,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肃宁裘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安平丝网

衡水市安平县是闻名中外的丝网之乡,这里有全国最大的丝网专卖市场——丝网大世界。 据县志记载,明孝宗弘治八年,安平就开始了以头发,蚕丝为原料的罗绢生产。 “在天津设有数十家商庄”,“并远贩海外,与五洲商旅交游”。经过几代人的不懈追求

和辛勤劳作,丝网已在安平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目前,安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丝网集散地。

4.豆腐脑

豆腐脑是衡水市饶阳县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饶阳豆腐脑用料达14种之多,作工精细,味道鲜美,久吃不腻。饶阳人娶媳妇儿用豆腐脑招待宾朋,是当地独有的风俗。一家办喜事,全村人来捧场,吃豆腐脑,场面十分热闹。吃豆腐脑也成了饶阳人娶媳妇的代名词。

另外,很多知名人士也跟衡水有着深刻的渊源。

1.杨寿山

衡水市冀州区人,十多岁时进京谋生,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创建全聚德,以烤鸭为主,鸭杂为辅,由于风味独特,很快誉满京城。1999年,《北京晚报》载,“全聚德”荣获我国第一个服务商标中的中国驰名商标。

2.王任重

衡水市景县人。1949年,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政协湖北省委员会主席。1958年,增补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78年恢复工作,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同年底,任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8年3月至1992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3.耿长锁

衡水市饶阳县五公村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第八至十一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44年,耿长锁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河北省土地改革完成以后,耿长锁通过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领导饶阳县五公村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自己贡献,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4.孙春兰

衡水市饶阳县人,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

5.葛存壮、葛优父子

衡水市饶阳县人,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因出演多部知名影视作品,被大众所熟知。

以上仅仅是个人能想到的一些与衡水有关的人和事物,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挖掘和探索,希望大家有空了可以亲自来这里转一转,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呼和浩特武川县走出了9个皇帝?

“武川奇迹”发生于北魏时期,这个当时只有几万人的边境小镇,居然是个“超级妈妈”,它诞生了北齐、北周、隋、唐四个朝代。

我们知道,由于司马家族的内斗西晋灭亡了,之后北方进入最黑暗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后来北魏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期”。

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也传染上了当时的流行病——阶级矛盾,由此爆发了著名的“六镇起义”。

北魏六镇,即用于防御北方柔然民族入侵而设立的六个军事重镇,他们分别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和怀荒镇。

六镇位于今天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沃野镇)、包头市固阳县(怀朔镇)、武川县(武川镇)、四子王旗(抚冥镇,今天的航天器着陆场)、兴和县台基庙(柔玄镇)、张北县(怀荒镇)。

这地方原本是鲜卑人对汉地“开放”的前沿,由于掠夺起来很方便,所以鲜卑贵族云集。北魏统治中原汉地后,这地方又成了防御柔然强盗的前线。贵族们都跑到大同、洛阳享福去了,留下来的都是没落的贵族和平民。

可六镇的军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魏统治者便向这里迁徙了大量的鲜卑豪酋、汉人豪族,以及囚犯。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胡汉杂居的三四线边镇。

作为军事重镇,六镇的管理模式跟内地不一样,这里实行的军政一体化,所有的居民都被编入府户,由部落性质的豪酋、豪强领导。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全民皆兵,省去了从内地征调兵源的巨大开支,坏处就是士兵们只认豪强,对朝廷的向心力缺失。

当年李虎(唐高祖李渊之父)的祖父李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迁入武川镇落户的,李熙这个“幢主”,既是朝廷的武官,也是统领某个小部落的首领。

两个矛盾的累积以及一个偶然因素点燃了六镇边民的怒火,并引发了著名的“六镇起义”。

其一,政治上的长期对立。

六镇的边民的民族成分很复杂,除了鲜卑族和汉族外,还有高车、山胡、铁勒、匈奴等民族。北魏统治者对他们的政策不一致,这就导致当地的民族矛盾很深。

加上留镇的鲜卑贵族与南迁的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让这个地方一盘散沙,中央的控制力日趋弱化。六镇本就是军事组织,这些矛盾让它成了一个危险的火药桶。

其二,经济上的长期盘剥。

府兵性质的六镇虽然通过自给自足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但依然需要粮饷、军事装备的补充。可是北魏晚年的政治腐败,导致对六镇的经济支撑原来越少,代表朝廷统治这里的边将还经常克扣粮饷,随意增加赋税,让这些镇民的生活越来越难以为继。

孝明帝元诩在位期间,六镇又遭遇了严重的天灾,镇民们的生存遭遇最大危机。在这种状态下,朝廷依然不思抚恤,边将依然不断盘剥,豪强还是不停压榨。

在重压之下,怀荒镇的镇民点燃了第一把火,他们杀掉边将于景,打出了反旗。紧接着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也杀掉边将,攻占了沃野镇并自立为王。

这个格局跟东汉末年的情形非常相似,当年为了扑灭黄巾军起义,东汉朝廷鼓励各地豪门大族组织民间丁勇以抗击义军,由此曹操、孙策等一大批私家武装迅速崛起,并慢慢瓦解和吞噬了东汉政权。

那么谁是六镇起义中崛起的“曹操”呢?说几个大名鼎鼎的牛人:尔朱荣家族、贺拔岳家族、宇文泰家族、高欢家族,以及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等一大批乱世枭雄,其中就包括李虎。

我们先把这段故事用快镜头的模式扫一遍。

尔朱荣是羯族人,祖上几代人为朔州地区的部落首领,北魏的领民酋长。朔州的北面就是六镇之一的武川镇,就是双方交战的最核心地带。

六镇起义爆发后,尔朱荣变卖家产招募四方豪杰,打着为朝廷效力的旗号四处征战,不断兼并扩充队伍,最后形成了一支北魏最强大的地方武装。

耗子腰里别杆枪都敢挑战猫,尔朱荣手握十几万重兵,哪里还甘心做一个军阀?洛阳才是他梦中的桃花源。

于是东汉历史重演。

当时傀儡孝明帝正跟老妈胡太后掰手腕,为了斗倒老妈,他悄悄向尔朱荣发出诏书:快来洛阳拯救朕于水火之中。

胡太后正跟小情人玩得开心,探知儿子在背后捅刀,一怒之下一杯毒酒亲手送走了儿子。

尔朱荣正愁没借口进京,手上掐着密旨,于是他高举“清君侧”的旗号杀进洛阳。北魏的中央军跟摆设一样毫无抵抗力,尔朱荣顺利踏进洛阳,并发动了惨绝人寰的“河阴之变”。胡太后和幼帝元钊被沉入黄河,宗室子弟及大臣二千人惨遭杀害!

这场屠杀后尔朱荣复制了董卓,从军阀一跃而成权臣,新皇帝孝庄帝元子攸就是个漂亮的人偶。

在尔朱家族全面控制北魏帝国后,尔朱荣一度准备自立为帝,可被贺拔岳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制止了。

就在尔朱荣满以为大局已定,浑身轻飘飘之际,却不料被自己的女婿元子攸打了个偷袭,被杀害于皇宫之中。

尔朱荣死后,尔朱家族失去了灵魂,高欢和贺拔岳这两位曾经的部下迅速填补了尔朱荣留下的空白。

高欢是河北人,自其祖父起移居怀朔镇。贺拔岳是出身于武川镇的敕勒族胡人,跟尔朱家族一样,贺拔家族在当地也是豪酋。

六镇起义爆发后,贺拔岳和哥哥贺拔胜追随父亲组织起私家武装参与平叛。太学生出生的文弱书生贺拔岳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无以伦比的政治远见,由此得到尔朱荣的赏识,并成为尔朱荣最为倚重的心腹。

尔朱荣入驻洛阳后,授权贺拔岳征伐关中。尔朱荣死后,贺拔岳脱离尔朱家族占据关陇地区,而高欢则继承了尔朱荣在河东、河北的势力,形成了东西对峙的格局。

高欢为了搞掉贺拔岳这个最大的对手,买通了贺拔岳的副手侯莫陈悦,出其不意地杀害了他。

可是贺拔岳的死并没有让高欢占到便宜,有一个人站了出来,顺利地接班贺拔岳成为关陇集团的新领袖,他就是宇文泰。

从此以后,由尔朱荣所控制的北魏帝国成了高欢和宇文泰的东西对峙。当时的孝武帝元修不堪忍受高欢的弄权,一气之下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

可元修的想法太天真了,他以为宇文泰会做一个匡扶皇室的忠臣,却不料才过了两个月他就被宇文泰毒杀了!

于是高欢在邺城立了一个新傀儡——孝静帝元善见,这个政权史称“东魏”,而宇文泰则在长安立魏文帝元宝炬,这个政权史称“西魏”。数年之后,高欢和宇文泰的儿子分别取代东魏和西魏,建立了北齐和北周。

北周后来灭掉了北齐,但宇文家的北周命数也不长,它被外戚杨坚篡夺了江山,北周的旗帜换成了大隋。再后来大隋二世而亡,又被老李家的大唐取代。

我们惊喜地发现,宇文泰、侯莫陈崇、独孤信、李虎、赵贵都是武川人;尔朱荣、贺拔岳、高欢、侯景、杨忠等当时的风云人物也都是武川人,或者紧邻武川的朔州人;李弼、于谨虽不是武川人,但也在六镇起义中卷进了武川人的漩涡中。

所以,武川镇可以自豪地说:别看俺很瘦小,但俺是北周、北齐、隋、唐四朝的老妈妈!

有没有贵州省黔东南旅游过的朋友?

#我的花样生活#到黔东南旅游感觉非常的好。可以大块的吃肉,大碗的喝酒。这里的老百姓是非常热情好客的苗族的饮食非常有名,有特色。

她们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也都非常漂亮的。青山绿水。还有载歌载舞的当地百姓。构成了整个立体的审美。非常的留恋,旅游过了还想再去一次。

作为江浙人,青山绿水都有一样的,关键是她们的建筑风格。服饰传统。以及载歌载舞的民族特色。喜气洋洋的。给人一种热烈奔放的激情。在这种环境下感受过以后。才会发觉说江浙人的生活原来还太压抑了,没有少数民族那么多的色彩,音乐舞蹈和热情奔放。

尤其是没有她们那种天真和无忧无虑的激情。#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黔东南##贵州旅游#

晚上听着青蛙的叫声睡觉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农村里晚上听到青蛙的叫声,睡觉是一种什么体验,你有经历过吗?我的确经历过。而且我还经历过三四十年。那滋味儿真是叫人难以忘怀。

在二三十年前。我们那里水源充沛。我们村有40多个池塘。池塘的水一年四季波光粼粼。

我的家乡是丘陵地带。适合种稻谷,小麦,棉花。是远近文明的鱼米之乡。

我们村子的后面有一条渠道。渠道的水一年四季流淌不断。 鱼儿在渠道里自由的玩耍。渠堤上杨柳低垂。凉风习习,是纳凉的最好地方?

春天来了,青蛙结束了冬眠,从洞里钻了出来。他们在池塘里大量的产卵。无数的小蝌蚪在池塘里,黑压压的一片一片。

起初小蝌蚪像一条条小鲢鱼。他们大大的脑袋,细细的身子。黑黑的。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它们长出了4肢。 还披上了美丽的外衣,有绿色的,有灰色的,有淡黄的,反正五颜六色。

池塘的4周蹲满了青蛙。他们坐在水边儿。睁着大眼睛。顶住水面。一动不动。看上去是那样专注。

如果一只小飞虫从跟前飞过。你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那只小飞虫就没见了。早己进了蜻蛙的口中。

由于有丰富的水资源。我们那里种植了大面积的稻谷。夏天。成片成片的稻谷,绿油油的,

许多青蛙也纷纷从池塘里跑到了稻田里。因为稻田的蚊虫特别多,它们在寻找新的食物。

夏天的夜晚,在一望无垠的稻田里,闪烁着一束束手电光,人们穿梭在稻田梗儿上捉蜻蛙。

那时候的蜻蛙太多了。你抓上几个小时?就能抓一半袋子。足有十几斤。

那时候还有人专门收青蛙。那时候国家还没有明文规定青蛙是保护动物。

我们有时抓一些做着吃,我们抓的都是大青蛙。十几只青蛙有一斤。我们那时只吃青蛙腿,其他的全扔掉。

白天青蛙是不好抓的。它非常精明。你还没有走到它的跟前。它就扑通一声跳到水中出来了。

晚上青蛙都来到池塘边,稻田埂儿上。你只要用手电一照。它呆在那儿一动不动。你轻轻松松的就把它抓住了。

夏天的夜晚别提有多热闹。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蛐蛐在草丛中也不停的唱歌。青蛙在田野里,在池塘里呱哇,呱哇的叫唤不停。

他们交会在一起,优美动听。好像是一处甜美的安眠曲。

那时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夏天。人们都在外面睡觉。

那时无论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的小的,大姑娘,小媳妇,他们都来到一个打谷场上。

大家都在地上垫上一张凉席,盖上一个薄单。女的睡一块儿,小孩儿睡一块儿,男人们一般的都睡在周围。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健康纯洁,根本没有什么歪心思。你纵使有那个心,你也没有那个胆。

一旦你耍了流氓,犯了作风错误,你自己坐牢,还殃及你的家人,所以谁也不敢触那个雷。

那时候的社会风气就相当好。几乎很少存在强奸的现象。也没有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人人自危。

那时候天天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人们的思想境界就是不一般。人们都争着当先进。当模范。谁还敢干坏事儿呢?

如果是放到现在,几百号人睡在一个打谷场上,那不知会闹出什么稀奇古怪事儿来。

那时晚上人们吃罢饭,洗罢澡都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打谷场,大家选好了位置,躺在地上看星星,听着蛙声,聊着天,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告诉你一个地方的青蛙多少,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富庶程度,地理环境是否优越,我们那里遍地是青蛙,实乃鱼米乡。

我们村里几百号人,没有一个单身,无论条件差的,条件好的,都能娶到一个老婆。

几十年过去了,环境发生了根本转变,昔日的鱼来之乡,变得一片苍凉,到处是抛荒,。

池塘里没有一口水,田里没有一株秧,再也见不到青蛙,再也听不到蛙声,。

现在我们村只有三十四个留守老人,但还有三十四个年轻的单身,他们都是三十多岁了,估计他们这一辈子注定孤身。

他们无力在市里买房,他们也无力支付高额的彩礼,昔日这么好的福地,如今成了创造单身汉的摇篮。

这里蛙声一片,己经成为过去,让它永远留在记忆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