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阿斯特罗斯,美国为什么不制裁印度?
跟踪阿斯特罗斯,美国为什么不制裁印度?
说起仿制药,美国应该是开了这个先河。1984年的时候,美国的药品专利当中有150多种药物面临着专利到期的问题。而药品这种东西,不像是一些机器,药品更新换代比较快。什么意思哪?比如某药物研制出来之后,可能会仅仅过去了三年,就有新型药物颜值出来,而且要比之前药物更便宜,效果更好。所以对于一些专利过期的药物,很多药厂直接选择放弃继续申请。
因为根据当时的专利法,如果想要继续申请,必须重新走一遍新校开发的流程。这个过程不仅花时间,而且还有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出台了一个名叫哈兹·沃克曼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只要研发出来的新药物和原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药效相似,就可以规避专利权,正常研发使用。
其实说白了,这种方式研制出来的药物,只能算作是原专利权药物的衍生药物。当然了,衍生药物并不是假药,衍生药物更多的叫法应该是仿制药。
不过虽然上面的沃克曼法案是由美国提出来的,但是真正的受益者则是印度。尤其是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热播,让人们再一次了解到了印度仿制药的神奇。那么印度的仿制药为什么这么好呢?原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印度的制药市场绝大部分都被外国的跨国制药企业垄断。因此印度人想买药,必须付出高昂的医药费。
如果说这些钱都交给了印度政府还好,关键这些钱都进了外国药商的口袋里面。有感于百姓困难的印度政府,在1970年的时候颁布了专利法,从此之后,印度的制药企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那么这个专利法是干什么的呢?通俗点来讲,专利法规定,印度政府只对食品和药品的加工工艺受有专利权,但是对产品并没有专利保护。如何理解呢?
也就是说你药品制造的工艺我可以保护,但是我不保护你制造产品的成分。恰恰是这一点给了仿制药的空子可钻。
正是在这样的法令下,制药企业只需要不使用原药加工工艺的前提下,稍微用某种药物代替原药物,就可以研发新药,并且顺利上市。通俗点来讲,假设制造某一个药物,必须使用蒸馏法,药物包含了菊花、金银花、三七等等。那么我在研制仿制药的时候,只需要不使用蒸馏法,把菊花换成金菊花,只要获得相同药效,那么我的仿制药就是合法的。
看起来虽然有点耍流氓,但是却大大造福了印度百姓。因为原来一瓶外国药有可能卖到几万块钱,但是仿制药只需要几千块钱。所以自从该法令颁布以来,各种仿制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随着仿制药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到那些拥有专利权的药物公司。所以在法令刚出来的时候,世界各国都在谴责印度,要求他们修改法律。
为此在刚开始的几年,印度的仿制药显得小心翼翼。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仿制药制造办法。
比如说老药仿制,对于那些已经超过专利期的药物。无论是任何国家都可以仿制,这一点印度也是如此。所以在仿制一些老药物上面,印度的制药公司是大张旗鼓,毫不掩饰。而对于完全符合印度专利法的药物,印度的仿制药公司也装了一个空子。因为印度政府出台了一项名叫强制许可仿制药的办法。如何理解这种办法呢?
该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公众无法用合理价格购买的药物,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天价药物。对于这部分天价药物,政府直接规定企业可以仿制。
这个法案牛啊!该法案一出,基本上没有什么不能够仿制的了。因此在该强制法案颁布的几年里面,印度政府又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最后实在是不耐烦了,印度政府同意再一次修改法案。
2005年的时候,印度政府终于修改了强制许可仿制药办法。不过这项法案颁布于1994年,也就是说从颁布到修改,中间经历了10年时间,这10年时间则是印度仿制药的巅峰时期。
这十年里面,印度各大仿制药企业在加班加点的仿制。直接的成效是只要西方国家有的药,你在印度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区别是多少的问题。有的西方公司确实看不下去了,然后跑到印度和印度公司打官司,就比如说2005年的时候,美国制药巨头兰博西制药公司,就把印度的一家制药公司告上法庭。
结果这场官司打了7年,还是以兰博西败诉告终。类似这样的败诉数不胜数,因此时间长了,各大制药公司也不管了,你仿制就去仿制吧。
但是话说回来,仿制药毕竟是仿制药,主要是通过替换相关成分制造出来的药物。虽然成分相似,但是在安全性上面还有待商榷。不过印度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世界第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