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骑士3.2.3解锁版,深爱杨过的程英最后去了哪里?

2023-09-10 08:54:03 64阅读

元气骑士3.2.3解锁版,深爱杨过的程英最后去了哪里?

在小说《神雕侠侣》中,比起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的痴情等待,程英的那份痴情,更令读者叹息。

杨过与小龙女终成眷属,而程英呢?

元气骑士3.2.3解锁版,深爱杨过的程英最后去了哪里?

一.同样十六年的等待,程英得到的却是一份无奈

如果说《神雕侠侣》是一个比惨大会的话,那么程英身世凄惨的程度,绝不输于杨过和小龙女。

虽然杨康死的不那么光彩,穆念慈也早逝,可杨过的父母,还是给他在武林中留下了一个无比强大的人脉圈。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黄蓉夫妇,是他的伯父伯母;

出了武功天下第一王重阳的重阳宫,是他的师门;

洪七公教过穆念慈武功,所以杨过也算得上与天下第一大帮派丐帮,有着不解的渊源。

这么强大的人脉,杨过也许算不得孤苦。他童年的不幸,有一部分是由于他心高气傲所带来的后果,真的怨不上别人。

而小龙女的呢?

虽然小龙女无父无母,是被她师傅收养的孤儿。

可小龙女在古墓中长大,这姑娘并没有品尝过人世间的凄苦。

小龙女的师傅对小龙女倾囊相授,还给了小龙女古墓派掌门的地位!

儿时小龙女的一切,都有孙婆婆去照顾。

小龙女算得上是人生的赢家。

比起他们程英过得太凄惨了。

程英是陆无双的表姐,从小被陆立鼎夫妇收养。

同样是被亲人收养,程英就与杨过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

杨过桀骜不驯,虽然他是大哥哥,可是对郭芙却毫无半点容让之意。

倘或杨过的个性稍微平和一些,他一定会成为郭靖和黄蓉的继承人。

一生要过得平顺的多。

可程英呢?

却用她的温柔关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虽然陆无双只比她小半岁,可陆无双就是一个活泼、刁钻的小妹妹。

而同龄的程英,却必须要扮演着一个宽厚、明理的大姐姐。

在程英的身上,读者只能看见温柔与内敛,所以对她的心疼又增加几分。

在九岁的时候,陆立鼎一家,又被李莫愁灭门!

活下来的,只有程英和陆无双这对小姐妹。陆无双被李莫愁掳走,而程英被黄药师所救,成为了他的关门弟子。

程英成为黄药师关门弟子的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

以黄药师为人之不羁和狂傲,他绝不会懂得如何去关照一个小女孩。

一定是程英在饮食起居、日常生活中把黄药师照顾得无微不至,黄药师才下决心收了这个关门小弟子。

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黄药师与程英,名为师徒实为主仆。

程英起到的作用就是黄药师身边的一个丫鬟,她伺候黄药师十分周到,换来了黄药师对她的回报,就是把武功教给她。

黄药师那种人不好伺候。

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长大后的程英为人淡雅、知书达理、温柔善良,具有一个女子应该具备的所有美德。

这样一个女子,绝对有机会觅得佳婿。

可是,却偏偏一见杨过误终生。

杨过是小说《神雕侠侣》中的主角,所以读者会从他的视角中看到,他对小龙女十六年的痴情等待。

可等了十六年的,绝不只是杨过一个人。

程英和陆无双,同样等了杨过十六年。

这两位姑娘同傻姑一起隐居在嘉兴,只因为嘉兴是程英初遇杨过的地方。

杨过等待了十六年,等来了他与小龙女的和谐与圆满。

而程英呢?

同样等了十六年,却要看着她的意中人同别人。这其中的凄苦,可想而知。

程英这姑娘同郭芙正好相反,她的眼中只有别人,有的时候成全了别人,却苦了自己。

二.重大义的程英

程英这姑娘,从小就不是什么领袖类的人物。她无法领导别人,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迹。但这姑娘从来都重情、重义!

程英根本算不得什么武林高手!

可无论是救助杨过,还是守襄阳城,只要郭靖黄蓉一声吩咐,这姑娘从来都义不容辞。

曾经在断肠崖,程英与杨过分开前,杨过选择了与程英和陆无双结拜为兄妹。

这是一种残酷,却也是一种悲悯。

杨过并没有拖泥带水,他明确地告诉了程英和陆无双,他的眼中只有小龙女一人。

分别后这位姑娘带着所有的痴情,隐居到了嘉兴。可是她并没有与众人失去联系,当黄蓉需要她的时候,随时可以联系到她。

这姑娘在国家气节和大义的方面上,比杨过和小龙女显得更有担当。

只是她本人的能力弱,做不到像神雕侠一样能由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用石块击毙蒙哥!

杨过从来自由而随性,在任何时候,他的纪律性都很差。

可程英不一样。

如果郭靖黄蓉需要程英去帮助守襄阳城时,这姑娘会时刻准备着……

在襄阳城破的那场大战中,郭靖黄蓉殉国。而程英也绝对会身在其中,如果最后她还活着,她会选择承担她应该承担的一切。

那个时候,她不会再重新回到嘉兴。

郭破虏和郭襄是郭靖的后人,郭靖的武功自然会由他们去发扬光大,那些不用程英去操心。

古墓派有小龙女、杨过,再不济还有陆无双去传承。也用不着程英去操心。

程英所操心的,会是桃花岛一脉的传承问题。

桃花岛的武功太博学,太繁杂了。医卜星象、阴阳五行、暗器机关,本门武功、还有一部分九阴真经武功都有涉猎。

以程英的资质,终其一生她都无法学完。

于是把这些东西记载下来,编辑成册,静待有缘人,会是程英之后的全部工作。

程英会去何处?

郭破虏和郭襄都,没有选择去继承桃花岛。所以作为唯一的传人,程英最有可能的选择,是到桃花岛去居住。

当然她是自由的,有时也会去华山。华山之巅,是她与杨过最后分别的地方。那里留下了她最美好的回忆,她会在那里回忆往事。

也会将她整理好的桃花岛武功秘籍的一部分,藏在华山某处。

也许杨逍遇到过程英本人,也许他看到过程英记载的秘籍,结果是他学会了弹指神通。

韩千叶的家人也许也看到过程英写的武林秘籍,所以学会了奇门遁甲,之后又传给了小昭。

这意味着桃花岛一脉的武功,将会流传下去。

虽然华山路险,可以程英的轻功,她绝对可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于是华山便留下了思过崖,没有人知道,原来此过非彼过。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为谁断肠?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可程英自己的故事,早就被淹没,最后无人所知。

二战爆发前德国陆军的重新组建与成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德国,虽然在协约国的监督下强制解散了军队,只能维持不超过10万陆军。但社会组织形态其实没变,强大的工业,良好的教育基础和高社会组织度让德国也一直保持着很强的底层动员能力和武器供应能力,这是德国重建陆军并迅速扩充的前提条件;而且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无疑给德国政治风头转向和重回军国主义提供了最好的温床。到1939年的时候,德国的的极限动员力为1800万人,此时德国总人口也才6700万,动员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战时期的水平;强大的工业能力让德国在二战开始后的几年内都没有实行战时经济,相当多的工厂居然是实行的8小时工作制;一直到1942-1943年,德国才开始实行战时经济,一直到1944年德国的工业才开始全速运转。相比之下苏联比德国进入战时体制和完全发挥出全部工业潜力的时间点都要早得多。

德国的坦克工厂

第二个是虽然德国战败,但德国的容克贵族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而容克贵族恰恰是承载德国军国主义文化的阶层。这个社会仍然有很强的号召力,当希特勒站出来煽动社会完成国家转型的时候,容克贵族的态度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德国迫害犹太人,跟一战后犹太人整垮了容克集团把持的实业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个是技术层面的,那就是德国本身科技创新能力强大,加上德国在军事发展上走对了路子。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海因里希·古德里安将军进一步完善了机械化作战理念,发展为“闪电战”的作战概念。这种作战理念要求装甲部队集中使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配发给步兵作为支援武器使用。大装甲集群通过战略层面的穿插,迂回,像一把把尖刀可以轻易撕裂敌军防线,完成绕侧,绕后,分割包围,从而瓦解敌军抵抗意志。比起肉体的消灭,这种作战理念更加致命且高效(后来的苏德战争初期无疑证明了这种作战方式的高效)。在正确的作战理念发展军事,加上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天生组织度和素养较高的兵源,德国的军队自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扩张和作战实力的上升了。而德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并为因为一战的战败受到重创,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20、30年代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冯·布劳恩的液体火箭,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的BMW003喷气式发动机等等。。。这些工厂、科学家和工程师个人都得到了纳粹政府的大力资助。

四号坦克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虽然是重回军国主义,但德国科学技术和作战理念的起点都非常高,一开始就站在了时代技术前沿

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的BMW003喷气式发动机

V-2火箭,第一种投入使用的弹道导弹

第四个是外部层面的,那就是英法的衰落,无力遏制德国扩军;美国自己也陷入大萧条,没有功夫管德国。英国和法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实际上只是一场惨胜,或者说只赢了个面子。英国死亡人数占总人口2.19%,另外还有160万人的致残,由于伤亡太过惨重,英国贵族从此没落(这跟英国贵族有身先士卒的习惯有一定关系)。法国更惨,死亡人数占国内总人口高达4.29%,还有360万人致残。所以表面看协约国赢了,其实是大伤元气。相比之下,德国虽然死亡人数占总人口3.82,有400多万人致残,但是德国的体量比法国大得多,人口比法国人口多出2/3,比英国多40%,所以一战给德国造成的损失其实相对而言反而没那么大,人口恢复较快。反倒是英国和法国在这一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陆军的规模都没有恢复,加上经济危机的因素,再也没能力遏制德国的暴走。而德国却可以在不违反一战条约的情况下完成扩军。怎么做的呢?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拥有不超过10万的陆军。于是德国就没年都招募10万新兵,进行军事训练。到了1935年德国干脆退出了条约,堂而皇之的实行了征兵制,此时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但是英法同样没有采取强制措施,原因很简单,有心无力啊!后来法国被1个月亡国,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延续了一战以来对德国的弱势罢了。

法国人希望用马奇诺防线防守住德国的入侵,等于一开始就已经在示弱了

游戏中哪一种游戏最好玩?

本人是一个玩了6年游戏的“游戏人”,关于提问者问出的问题。

我给予的回答是:“游戏,是分为很多种的,比如说大种类(手游,端游,主机游戏,VR游戏,然后又分为单机游戏和联网游戏)

多的数都数不过来而且每一年都会更新,感觉都会比以前的更好玩所以就没有最好玩这一说。

像一些当代比较热门的《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地下城勇士》《英雄联盟》等等一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qwq

亦或是传奇是经典游戏《cs1.6》《红色警戒》《传奇》《拳皇》

这每一款游戏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或是泪水。

游戏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变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或许我们在坚持并热爱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也可能为了生活,放下了游戏。

元气骑士打完远古巨象后如何解密?

首先地图是遗迹

把boss干掉

进到隐藏房间(50%的概率)

触发雕像

规则:把相同的连在一起,不能浪费任何一个格子。

点击触发

然后用方向把相同的连起来,连好后再点攻击,一个就完成了,剩下的一样。(不能犹豫,否则会关闭)

然后就成功了!!,祝大家早日通关新地图

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灭掉强大的元朝?

徐达是安徽凤阳人,他是淮西24将之一。曾经在鄱阳湖之战,大败陈友谅,而被任命为左相国。

后来,他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消灭了割据势力张士诚。

不久,他就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也就是1368年,他率明军攻入大都,灭亡了大元朝。

在中国历史上,北伐确实少有成功,那么,徐达为什么能以25万兵力,灭掉强大的元朝呢?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徐达正值壮年,年富力强,在明军中威望素著,而且师出有名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当年才36岁。

1367年11月,35岁的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他们一起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

徐达在北伐的檄文中提出: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意思就是说,明军出师北伐,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是为了恢复华夏的文明和传统,可以说是师出有名,颇得民心军心。

其二、徐达的战略非常高明,先剪除元朝的两翼,再直捣元朝的国都,也就是后来的北平城出兵山东,剪除元朝的右翼

徐达的北伐大军,来到江苏睢宁西北的时候,他就命令张兴祖率一部明军,先由徐州北上,攻取山东的济宁和东平。

此时,王宣和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并往山东莒县招兵买马,企图阻止张兴祖的明军北上。

徐达立马进兵山东的沂州,王宣大败被杀,王信则逃往了山西。

附近的峄县、曹州、海州、沭阳、日照、赣榆、沂水等地的元朝军队,都闻风而降。

徐达在山东沂州,稍微休整一段时间后,就命韩政率军扼守黄河,徐达自己则率大军进攻山东青州。

不久,元守将普颜不花,力战不敌,明军很快就占领了青州。

张兴祖到东平后,逼走元将冯德,追至东阿、安山,最终迫使元将陈璧、杜天佑、蒋兴等各率所部归降,进而帅军围攻济宁,元守将陈秉,弃城而逃。

徐达帅军攻打济南,元将多尔济投降,密州、滨州、邹平的元将,都先后请求投降。

徐达决定继续向东略地,命傅友德进攻莱阳,自己带兵返回青州,东攻山东牟平、掖县。

元惠宗见山东形势非常危急,于是命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噜等人帅军救援山东。

这些元朝的高级官员,居然都不听从元朝皇帝的命令,借故拖延,没有人敢来救援山东。

1368年3月,徐达顺利占领山东,可以看出,徐达先打山东的决策是非常高明的,在山东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抵抗。

除了王信父子、普颜不花等少数元朝将领抵抗之外,山东大部分地方,不是投降就是弃城而逃。

出兵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剪除元朝的左翼

北伐的明军占领山东之后,就从济宁进攻河南开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趋许昌,并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伐明军主力作战。

三月底,徐达进抵开封,元守将李克彝夜驱军民西逃,元将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徐达进入开封后,立即西攻洛阳。

四月上旬,徐达率军从虎牢关,进至洛阳塔儿湾,元将托音率5万元军,在洛水以北列阵,被常遇春强行突破后,不得已退至陕州。

驻守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衮见大势已去,率官民投降了明军。

徐达继续挥兵占领嵩、陕、陈、汝诸州,并命冯国胜率所部进攻潼关。由开封退守潼关的元将李思齐和张思道,听说明军又逼近潼关,急忙率领部队西逃。

此后,明军一路向西,连续攻克陇、天水、陇西、兰州等地,进逼临洮,李思齐末路穷途,只好帅军投降。

经过半年的西征作战,明军彻底消灭了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的元军主力,从此解除了元朝左翼兵团,对明军北伐的威胁。

其三、元朝在北方已经形成军阀混战的局面,扩廓帖木儿与元朝皇帝的矛盾激化,相互攻伐,形成内讧,而明军就恰在此时北伐

1367年8月,元顺帝下诏命皇太子总领天下兵马,扩廓帖木儿领本部兵马,这实际上就是剥夺扩廓帖木儿,调度天下兵马的权力。

与此同时,扩廓帖木儿部将貊高、关保背叛了他,而归顺了元朝,随即元廷又为皇太子设大抚军院,“专备扩廓帖木儿”。

同年十月,元顺帝下诏,削扩廓帖木儿太傅、左丞相等官职,只保留河南王的爵位,扩廓帖木儿的兵权也被白锁住、也速等人瓜分。

扩廓帖木儿接到诏书后,便私自退据山西晋城,后又攻占冀宁,而杀尽元廷命官。

1368年2月,元朝削除了扩廓帖木儿的爵位,命令诸军共击之,扩廓帖木儿不得已退守山西平阳。

就在扩廓帖木儿与元朝各路军阀混战的时候,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已经开始北伐元朝。

明军北伐过程中,扩廓帖木儿之弟脱因帖木儿,也被明军击败于洛水,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梁王阿鲁温等见明军压境,才遣使与扩廓帖木儿休兵罢战。

后来,元翰林学士王时等人上疏元朝,请求抚谕扩廓帖木儿,让他带兵勤王,也不为元廷所采纳。

后来,扩廓帖木儿击败貊高、关保,上报元廷,顺帝悔悟,命扩廓帖木儿依军法处死貊高、关保,又罢大抚军院,恢复扩廓帖木儿河南王、太傅、中书左丞相的官爵。

但是,此时徐达的明军已经渡过黄河,元顺帝急命扩廓帖木儿帅军勤王,扩廓帖木儿的谋士们因此争论不休。

有的谋士已经在商讨勤王的具体方略,而有人却对扩廓帖木儿说:“朝廷曾经开大抚军院,其实是要杀丞相,您为何还要勤王?不如驻军云中,观其成败为好!”

此时,元朝国都已经危在旦夕,扩廓帖木儿却与元朝背道而驰,坐山观虎斗,从晋宁移驻冀宁。

就这样,元朝的国都,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攻占元朝的国都的时机已经成熟。

面对明军的到来,元顺帝、以及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等人,最终弃大都而北走。

洪武元年,也就是1368年7月27日,徐达攻克大都的门户通州。8月2日,明军包围了元朝的大都,此时的大都居然无人敢于守卫。元朝就此灭亡了。

综上所述,徐达正值壮年,年富力强,在明军中威望素著,而且师出有名。

徐达的战略也非常高明,先剪除元朝的两翼,再直捣元朝的国都,也就是后来的北平城。

与此同时,元朝在北方已经形成军阀混战的局面,扩廓帖木儿与元朝皇帝的矛盾激化,相互攻伐,形成内讧,而明军就恰在此时北伐。

所以,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北伐确实少有成功,而徐达却能够以25万兵力,最终一举灭掉了强大的元朝。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