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传世手游,济宁的微山湖怎么样?
清风传世手游,济宁的微山湖怎么样?
"铁道游击队"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微山湖。微山湖是华北地区第一大淡水湖,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和江苏沛县交界处。还记得小波唱起"微山湖上静悄悄……的好多背景,夕阳西下,一望无际的荷叶映射出落日的余晖,多么令人神往。在一马平川,干旱少雨的华北平原,是怎样一幅江南水乡风景,是豪迈和水秀灵气一种完美的结合。
新字为何多一横?
王铎的“寒”字和 “新”字多写一横(如下图),我认为没有特别用意,这是个人书写习惯使然,况且书法文献中也有多写一横的先例。一、先说“寒”字
“寒”是一个会意字,金文外面是“宀”( 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
《说文解字》:寒,冻也。《列子·汤问》注: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看一下《清 · 赵之谦 · 铙歌册》和《清 · 吴昌硕 · 七言联》中的寒字:
再看一下《金石大字典》中的“寒”字:
根据“寒”字的造字法,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后来简化成四横、三横,现在规范的是三横。
所以说王铎的“寒”字多写一横,也没有错,只是我认为行书、草书宜简化为妙,而王铎的行草书笔画繁杂、缠绕,这只是他追求的风格,是他的个性使然。
二、再说“薪”字《说文解字》:薪,荛也。通俗说就是柴火,现在引申为薪水、报酬。
这个字在篆书中很复杂,笔画比现代楷书要多,见《元 · 赵孟頫 · 六体千字文》的篆书“薪”字:
在出土的《秦 · 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中也有很多横画,见下图:
所以,王铎写的比现代简化字多一横,也就在所难免了。见《明 · 王铎 · 行书青圃通邻巷五言诗册页》:
读者朋友们认为怎么理解?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有哪些电影音乐特别好听?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电影的诠释纽带,优秀的电影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地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
这个范畴里头,又包括电影歌曲,由人声演唱,一般是指主题曲和插曲;还有就是电影配乐,指的是没有人声演唱的背景音乐。
简言之,电影歌曲叙事抒情,电影配乐渲染气氛。
董小姐就说道一下,我们熟悉的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涌现出来的那些优秀电影音乐。记性不是太好,想到哪说到哪吧。
《英雄本色》三部曲的主题曲,《当年情》《奔向未来日子》《夕阳之歌》都是经典。第一部的插曲中还出现了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粤版《地球大合唱》)。电影配乐由港乐顶级大师顾嘉辉打造。
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主题曲《男儿当自强》,配乐是主题曲的变奏版《傲气傲笑玩冲浪》,黄霑和胡伟立的大作,这曲子听了之后,搬砖格外有力量,燃得人忍不住要为国家做贡献。
徐克《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论江湖浩渺、豪迈胸襟,这首歌算是到头了。吕颂贤剧版的《笑傲江湖》,配乐也是强大到爆炸,不妨也听听。
机车党必看,周润发《阿郎的故事》和刘德华《天若有情之追梦人》,主题曲的名字不用报了吧,不知道的同学请去面壁。
《纵横四海》主题曲,张国荣演唱的《风继续吹》,发哥、张国荣、钟楚红,当年的风采真是无人能及,再配上这首歌,怀念啊。
周星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闯将令》《小刀会序曲》,保准不会让你失望。还有《唐伯虎点秋香》里头的配乐《勇往直前》、《鹿鼎记》里头的《丽春院》《开心做出戏》。。。
《古惑仔》里头的歌也不能不提,《友情岁月》《乱世巨星》《战无不胜》《甘心替代你》,妥妥的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醉后不知天在水?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句诗真的是很美,它出自我国元代诗人唐珙的诗《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可以说,人们记住唐珙,恐怕就是因为这首诗,因为他存世的诗也仅有八首。
这首诗不是情诗,我们从诗的内容来看应该是一首游记诗。这首诗描写的竟境相当吸引人,读起来也让人称奇。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意思是:我喝醉酒后,竟然不知这是天上的星星倒映在水中,在这清朗的夜梦里,好像我就卧躺在光芒璀璨的星河之中。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的追忆与眼前的美景巧妙地联系了在一起,它运用传说神话传说的虚幻,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通过这两句的描写,把作者的追思所忆慢慢的拉近现实,由浅及深。你看,秋风飒飒而起的秋风,吹过这广阔无边的湖水,那一层层泛起波浪,让人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世界。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在这里,诗人也对大自然的无情发出了内心的感慨。瑟瑟秋风使劲吹,吹老了洞庭湖水,而反仅一夜的愁思,就让湘夫人也增添了许多白发。无奈,这种自然规律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人也只能是顺应天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考。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两句才是这首诗的重点。大自然的规律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在这秋风吹拂的夜里,望着眼前的美景,自己可以端起酒杯,喝它个忘乎所以,昏天黑地。忘记一切,不知天上是何年?洞庭湖里那一闪一闪的光,早已分不清是天上的星还是湖里的渔火,只知道自己仿佛就躺在这满是星光的银河中。
诗人此时沉醉于秋光美景中,酒醉了心,心醉了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奇幻的梦境。划着这一船清梦,什么都可以不用管,什么也不用想,就这样无拘无束游呀游,这应该就是诗人理想的人生场景。
读了这首诗,让人不由得为诗人的想像力惊叹,这种把游记写的如此奇幻巧妙,让人难以忘怀,也让人记住了诗人唐珙,更让人们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体验了诗人充满浪漫主义的情调。
图片来自网络
七夕是个什么日子?
问题:七夕是个什么日子,名字有何含义?前言
农历七月七日称为七夕节,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因为织女牛郎的故事,七夕有期盼团团的含义。
另外,《西京杂记》中记载说: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因此,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如今我们又称七夕为中国的情人节。
在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关于七夕的作品,其中大多使用了男女之间相思爱恋的含义。也有不少作品,提到“乞巧”的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的七夕诗谢灵运是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诗人,也是山水诗派的鼻祖。他有一首《七夕咏牛女诗》
火逝首秋节,新明弦月夕。
月弦光照户,秋首风入隙。
凌峰步曾崖,凭云肆遥脉。
徙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觌。
纨绮无报章,河汉有骏轭 。
牛女,即牛郎织女。这是一首五言押入声韵的古体诗。可以看出来,虽然当时还没有四声平仄的概念,但是谢灵运很喜欢对仗。如果谢灵运生在南北朝后期,这首诗一定会写成五言排律。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也有《和王义兴七夕诗》:
宵月向掩扉,夜雾方当白。
寒机思孀妇,秋堂泣征客。
匹命无单年,偶影有双夕。
暂交金石心,须臾云雨隔 。
这也是一首入声韵的五言古诗。诗中写了一位思念远方征人的妇女,七夕本是情人团聚的时节,可惜情人远隔,唯有独守空房而已。
萧衍南齐竟陵八友之一,还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还是永明体诗人之一。萧衍有《七夕诗》云:
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瑶台含碧雾,罗幕生紫烟。
妙会非绮节,佳期乃凉年。
玉壶承夜急,兰膏依晓煎。
昔悲汉难越,今伤河易旋。
怨咽双断念,凄悼两情悬
萧衍虽然是永明体诗人,和沈约、王融、谢朓等人即是诗友,也是君臣,但是他对于这些人研究的四声八病不甚感冒。这首诗是一首平声韵的五言古诗。前八句主要写景,“昔悲汉难越”以下,也是通过牛郎织女来抒发情人间的离别之苦。
二、隋唐七夕诗隋朝王翙的《七夕诗》,可以看出格律化的进程,这首除了颔联颈联失黏外,其他都符合五律的特点了:
天河横欲晓,凤驾俨应飞。
落月移妆镜,浮云动别衣。
欢逐今宵尽,愁随还路归。
犹将宿昔泪,更上去年机。
内容上,依然是因景写情,还是相思之意。
和萧衍不同,唐高宗李治的七夕诗,有个帝王气,其《七夕宴悬圃》诗云: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
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
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在李治的笔下,织女的纤手,有濯洗河汉之功。这首不是五律,也是一首古体诗。
《黄鹤楼》的作者崔颢,则用宫怨诗的题材写《七夕》: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这首诗用了班婕妤的典故,因为被赵飞燕所妒,班婕妤自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
唐朝的宰相权德舆,则在一首五言律诗中记录了家中过节的情景,《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
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节日里,总是孩子们最欢乐。
甘露之变中,被宦官杀害的宰相王涯,也有写七夕的诗,《宫词三十首 其二十一 》:
迥出芙蓉阁上头,九天悬处正当秋。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
这首诗中,写出了七夕节宫女穿针乞巧的习俗。
晚唐时诗人李商隐有不少写七夕的作品, 其中有一首《七夕》诗云: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无期别,后会难期的别离。欲将无期之别,换成一年一次的相见也无法实现。这首七绝,似乎是一首悼亡诗,怀念去世的妻子。
三、宋词里的七夕说起宋词里的七夕,大家最先想到的,估计都是秦观这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说,两情相悦,不会受到异地恋的影响。很多情人有这种现象,分开后想念,在一起长了总是吵架。
不过,总比李商隐的“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要幸福得多。
秦观的老师苏轼有《渔家傲 七夕》: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前两句典出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也有《渔家傲·七夕 》传世:
喜鹊填河仙浪浅,云軿早在星桥畔。
街鼓黄昏霞尾暗。炎光敛。金钩侧倒天西面。
一别经年今始见,新欢往恨知何限。
天上佳期贪眷恋,良宵短。人间不合催银箭。
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有《忆王孙》一首:
华清宫树不胜秋,云物凄凉拂曙流。
七夕何人望斗牛。
一登楼,水远山长步步愁。
这一夜的七夕,写出了故国之悲。应该是国破以后,在元大都南望故乡时的感受。
结束语古人的七夕诗词,大多用牛郎织女的典故,写相思之意。也有如权德舆,记录家中过七夕节阖家欢乐的情景。
还有汪元量这种,借题发挥写故国之思。
老街也写过几首关于七夕的诗词,录入一首《鹊桥仙》 :
清风月转,浮槎梦醒,回首五湖烟浪。迢迢银汉鹊飞时,羡牛女、人间天上。
佳期一瞬,鸿书万里,欲觅云埋青嶂。妆楼颙望阅千帆,谁共我、浅斟低唱。
古诗词中关于七夕的作品数不胜数,您最喜欢哪一首呢?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