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草为寇开始,谁有离婚类的小说要好看哦?

2023-09-14 23:36:04 81阅读

从落草为寇开始,谁有离婚类的小说要好看哦?

《表哥见我多妩媚》 作者:伊人睽睽

简介

从落草为寇开始,谁有离婚类的小说要好看哦?

伪·表哥与表妹——“我落草为寇,但我会让你做皇后”

地位很低的李信,自见到表妹舞阳翁主的第一面,就开始追慕她。

在最卑微的时候,他就宣告:说出来你可能不爱听,我是想说我欢喜你。

翁主天天在想:脸呢?!多大脸,居然敢追我!

他贫穷,他出身差,他容貌远逊于她。 他

阴险冷漠,他凶名赫赫,他从不气馁。他屠开一条血路,走到她面前。

他走过九九八十一难,收起锋利的爪子,俯下身,小心翼翼地叼起她回家。

清乾隆年间江西迁移贵州的历史?

第一次外迁是明朝初年,历史上称作是江西填湖广。因为当时朱元璋称帝之后,开始进兵湖广和云贵地区。而江西地区则成为了军需的供养地,所以急需其他地区人员过来支撑战争。

朱元璋为了招揽移民与开垦土地,在两湖地区放宽了赋税的政策。因此愁于没有土地可种的江西农民,纷纷来到了这里。

第2次大规模的移民发生在明朝中期,又称作是流民进云贵。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江西地区出现了很多富豪。富豪占据了土地之后,又开始大肆剥削农民。

甚至在某一段时间,官府和豪门勾结,迫使江西地区的农民走投无路。当时上山落草为寇者不知凡几,农民暴动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当时湖广人口已经发生饱和,所以不得不进入云贵地区。

能给中国的四大名著排个序吗?

我斗胆来给四大名著排个先后😀😀

我的观点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在文学成就上各有千秋,不好排名。但是,我今天从四大名著对后世,特别是当前社会的影响来做个排名吧(四大名著雷氏排名榜)

牛🐮《水浒传》

最牛🐮🐮《红楼梦》

最最牛🐮🐮🐮《西游记》

最最最牛🐮🐮🐮🐮《三国演义》

🐮《水浒传》——一不顺心做“草寇”?

水浒传的 好汉们,一不顺心,一喝醉酒,一带绿帽子,就杀人放火,杀人越货,然后做“替天行道”之事。没有远大抱负的,追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生理性快意人生。总头领宋江先生的梦想也是诏安当大官,结果是大多数落个几乎个个死伤的结局。这部作品的负面社会影响是不容忽视你。

🐮🐮《西游记》——妖怪几乎都有保护伞?

西游记的妖怪们,几乎身后都有保护伞。孙悟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辛辛苦苦拿住妖怪,结果后台老板菩萨们的一出现,悟空一声长叹。还有不少妖怪仗着后台硬,把孙大圣收拾得一愣一愣。只有可怜的白骨精没有后台背景,结果被悟空棍棒打死。这一点讲,保护伞的问题,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

🐮🐮🐮《红楼梦》——“小团伙小圈子”很可怕

红楼梦的故事,就是金陵四大家的圈子故事。贾,史,王,薛四个大家族,互相通过联姻,结成错综复杂的“圈子”,尽管每个家族内部乌七八糟,但是报团在一起一致对外。当然,最终圈子老大“贾家”倒了,圈子散了,男女主人公都以凄惨谢幕。小圈子小团伙也是社会毒瘤。

🐮🐮🐮🐮《三国演义》——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国演义虽然也有打打杀杀,也靠后台背景,也有圈子团伙,但是,其主旋律还是有勇有谋的才俊,虽然很多是草根出身,在战斗中脱颖而出,成就事业,留下美名。

三国的文臣中的诸葛亮、鲁肃、郭嘉、司马懿等十大谋士。武将中五虎上将和姜维,曹操手下的典韦、许褚、张辽,吴国的孙策,太史慈,周瑜等。那一个都是叱咤风云的功勋人物。

爱拼才会赢,刘阿斗没志气,没脑子,所以乐不思蜀,成为千年笑谈。

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水浒传》靠打打杀杀的暴力不行,《西游记》靠后台保护伞不牢靠,《红楼梦》靠团团伙伙要被查处,《三国演义》的只有靠奋斗,才能有幸福🐮🐮🐮🐮。

当然我只是一面之词,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你认为张氏父子是如何造就不一样的人生呢?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标题中说的应该是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后世许多人为张作霖惋惜,一世英名打下的江山就毁在不争气的儿子手里。其实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汉宣帝刘弗陵,一代圣主,但他的汉元帝刘奭是个不争气的主,以至宣帝在世气愤的说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隋文帝杨坚,可谓一代雄主,但儿子杨广是个什么货色大家都清楚,比张学良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孝宗朱佑樘,可谓中国历史上口碑最好的皇帝之一,但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就不用提了,不但做不好皇帝,连个儿子都没有。

即使到了现在,王思聪和王健林能比吗?

遗传学告诉我们:基因是会突变的。当然:后天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白手起家的小角色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成为坐拥几十万大军的“东北王”,张作霖的能力早已超越了学历教育等乱七八糟世俗的条条框框,所谓有奶便是娘,有枪便是王。张作霖实力演绎什么叫做能力。他的能力不是从学校老师那里学来的,是长期在生死线上打滚练出来的,这种人天生就是混世魔王,给点阳光就灿烂,即便放在现在也不会甘于平凡。

但张学良就算了,他出生的时候虽然张作霖还是个小角色,但他一天苦日子也没有过过,也没有经过任何的历练,所有的经历都花在花天酒地和女人身上了。他能走到后来那一步,有多重原因。

(1)天性

许多人都把后天教育让在第一位,笔者以前也这么认为,但做了父亲以后这种想法慢慢改变,有些东西本就是与生俱来的,像张学良那样的人,纵然不是在张作霖身边长大,他也成不了张作霖。

(2)后天教育

如果张学良能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不至于成为一个吃喝嫖赌抽的废柴,但张作霖是个土匪,对于教育一窍不通,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爸都不管,指望别人更不靠谱。从这个角度说,张学良的失败就是张作霖的失败,用李嘉诚的话说: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无法掩饰子女教育的失败。

(3)环境造就

如果张作霖晚死20年,给张学良学习历练的机会,也许张学良后来的路会轻松一些,但张的突然死亡打断了一切计划,匆忙上位的张学良压根没有做好准备。类似案例并不罕见,2003年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被人刺杀于办公室,其22岁长子李兆会中断学业继承企业,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与娱乐明星结婚离婚,包小三,炒股失败,辉煌一时的企业濒临破产。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民国时的强匪刘黑七最终结局如何?

山东巨匪刘黑七的结局,用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来形容的话,一点儿也不为过。

民国时期,战乱频频,各地草莽豪杰蜂拥四起,一时间,土匪祸患成为了困扰民国政府和当地民众一大难解的毒瘤。 在当时那群名噪一时的绿林草莽之中,刘黑七绝对是一个十分另类的奇葩。

说起刘黑七,此人为匪二十九年,流窜河南、山东、河北数地,几经起伏,巅峰时麾下曾有三万多人马,一度成为各方军阀争相拉拢的香饽饽。 然而,刘黑七本人信奉的原则却是没有原则。谁给钱,谁给权,我就跟谁,谁想夺我权,抢我的兵马,那我就跟谁翻脸。 纵观刘黑七的一生,基本上民国时期稍有实力的人物或势力,他都曾在人家手下打过酱油。

刘黑七当过蒋介石的师长、阎锡山的军长、张学良的混成旅长、韩复榘的警备司令副指挥、宋哲元的剿匪司令。

抗战期间,他又屡次降日、随后叛归国民政府,归降后却又跟日军依然眉来眼去。这位是一手举着青天白日旗,一手举着膏药伪军旗,表面上是国民党新编三十六师师长,背地里又兼着“皇协军”司令。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睡觉一晚上都要挪几个地方的枭雄人物,日本人、国民党对其恨得咬牙切齿,多次围剿都没能将其剿灭,却最终倒在了一名初出茅庐的八路军通讯员的枪下。

苦命的童年

光绪十八年,刘黑七出生于山东省费县铜石镇南锅泉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中。

父亲最初给他起的名字叫刘桂堂,刘黑七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后来拉杆子当土匪时排行第七,又因为皮肤黝黑的缘故,众人才给他起的一个诨号。

刘黑七幼年之时,家庭贫苦,父亲靠给村里打更、春秋季替别人看护庄稼挣点小钱,也没个正经营生,因此家里时常揭不开锅。

饥饿成了刘黑七小时候最大的敌人。

每逢家里断粮,母亲便领着刘黑七出门乞讨,母子俩进城后,沿着大街挨家挨户要饭。年幼的刘黑七被人赶过、被狗咬过,见惯了歧视和白眼,一颗原本稚嫩的心被生活摧残得千疮百孔。

后来,刘黑七的母亲来到本村地主孙协太家做女佣,干些劈柴烧火的苦力活,小刘黑七则跟着母亲一起,为地主放羊、当长工。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其他长工干的活,小刘黑七也都得干,而且稍有不如意,便会遭到地主的谩骂和毒打。

这种忍气吞声的生活,刘黑七熬了足足八年。

二十岁的刘黑七在其他羊倌眼中,是一个技能娴熟的好把式,也是一个没啥前途、爱吹牛皮的闲汉子。

但刘黑七本人却很有“志向”,他并不想当一辈子放羊的,外面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1913年,因为赌钱赖账,刘黑七被放羊的同伴踢下山崖,全靠着抓住崖间生出的一丛藤条,才得以死里逃生。

大难不死的刘黑七随后到外地闯荡,刚开始他去青岛码头上扛大包,卖苦力,可是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不久他便打了退堂鼓。

随后,他又跟着几个狐朋狗友到处闯荡,期间偶然结识了几个当地土匪,刘黑七听着他们讲述打家劫舍的事情,那种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爽快感,让他不由心动了。

走上绿林

民国时期,中国的土匪以河南、山东、四川等地为多,而山东这个地方,自古以来民风彪悍,杀人越货、落草上山的事情并不少见。

鲁南一带,山高沟深,十分适合绿林聚集,因此当刘黑七想要拉杆子、网罗人马之时,响应之人,不在少数。

刚开始刘黑七召集了本村要好的林传聚和赵春荣两人,三个人拿着一把鬼头刀,一支偷来的马冲子,悄悄进了山,开始了土匪的生涯。

随后刘黑七又张罗自己的表哥、当地的地痞流氓上山,刚开始起伙总共八个人,几人结拜为兄弟,刘黑七排行第七。

当时的刘黑七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干,不久,还真的干出来了一个令各方势力十分头疼的阵仗来。

刘黑七打着“杀富济贫”的旗号,四处打家劫舍、绑架勒索,一众人等抢白米、吃白面,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过得好不快活。

当时正值袁世凯称帝失败,兵荒马乱之际,民不聊生,一些生活上没有着落的贫民、无业游民便纷纷投奔刘黑七,奔个活路,混口饭吃。

于是,刘黑七麾下的人马便越聚越多,不久便发展到了三四百人之众,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方圆百里之地。

随着刘黑七的势力膨胀,其祸害百姓的行为也愈演愈烈,地方之上,更是怨声载道。

1922年,山东督军田中玉派出第五师第九旅前去鲁南一带剿匪,羽翼未丰的刘黑七在遇到正规军之后,一触即溃,被打得七零八落,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投奔当地大土匪孙美瑶,暂时寄人篱下,苟且偷生。

称霸一方

原本孙美瑶对刘黑七的投奔,也抱有警惕心,虽然他收留了刘黑七,但从不重用他,也不给他分人马,让野心勃勃的刘黑七始终无法摆脱寄人篱下的命运。

刘黑七想要拉杆子出去闯,没有人马没有枪,只得天天喝闷酒,随后又不得不跟随孙美瑶一起接受山东督军的招安。

原本刘黑七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是个大头兵的命了,谁知,山东督军田中玉随后设计杀了孙美瑶,一时间,孙的旧部纷纷跑路、逃回山寨,重操旧业。

一直蛰伏的刘黑七趁机溜回土匪窝中,打着为孙美瑶报仇的口号,收拢孙的旧部,摇身一变,再次成为了当地的一大匪首,麾下又有了数百人的规模。

当时山东的督军是张宗昌,张宗昌这个人曾经在东北当过胡匪,因此对于本地的剿匪并不是很热心,他派出来剿匪的旅长不仅敷衍了事,而且还和刘黑七暗地里做起了生意。

每每官军一顿放枪之后,刘黑七等人便丢下大批银元躲开,而官军得到银元之后,便很“默契”地留下大量弹药,不紧不慢地下山而去。

几次剿匪下来,刘黑七的势力不仅没有丝毫损失,而且仗着日益精良的武器,吞并、招降了附近大小土匪势力,1928年底,刘黑七的人马达到了万人之众,刘黑七自此成为了称霸一方的大土匪。

八面玲珑

随着刘黑七的势力不断扩张,周遭的军阀们很快注意到了这股土匪,当时的国民党军阀,为了扩大己方势力,如蝇逐臭,为了人头,不分良莠。

韩复榘曾派人给刘黑七送了两万银元和两千袋面粉,希望他能将人马拉下来,结果刘黑七表面嘻嘻哈哈,一收了东西,便翻脸不认人,拒不投降。

随后,蒋介石的北伐军打败了张宗昌的直鲁联军,总参谋长何应钦派人再次拉拢刘黑七。

看着蒋介石北伐军这块金灿灿招牌,刘黑七这次没有犹豫,随后在山东藤县被招安,刘黑七的土匪被编入了国民党新四军,刘黑七担任其下的一个师长。

期间,刘黑七的军队帮助蒋介石攻打冯玉祥、阎锡山军队,一度取得不菲的成绩,蒋介石还专门发电报表示祝贺,希望其再立新功。

然而,匪性不改的刘黑七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他觉得自己的功劳这么大,蒋介石怎么也应该给自己个省主席干干,光一封贺电,有啥用?

满腹牢骚的刘黑七不久便遇到了阎锡山派来的说客,对方告诉刘黑七,跟着阎锡山,银子翻三倍,还给机枪大炮,高官更是不在话下。

一听这么好,刘黑七立即改换门庭,投奔了阎锡山,随后阎锡山将刘黑七的军队改编为二十五军,刘黑七又变成了阎锡山的军长。

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张学良率部撤入关内,阎锡山怕张学良占了自己老巢,便率军撤回山西。

而刘黑七却违命北上,投奔张学良的麾下,原本刘黑七以为靠着少帅张学良,以后日子不会太差,但他低估了蒋介石的复仇之心。

蒋介石对于这种背叛自己的人,深恶痛绝,趁着刘黑七在大名为站稳脚跟,蒋介石派遣刘峙、展书堂带领重兵前去围剿,最终,寡不敌众的刘黑七损失惨重,只带了两千人马突围而出,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山东。

跑回山东之后的刘黑七又遇到先前的老冤家韩复榘,韩复榘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打起招揽刘黑七的主意,结果刘黑七假意应许,趁机坐大,然后再次背叛韩复榘,出走山东。

在河北厮混了一段时间,刘黑七打起了投靠日本人扩充自己势力的歪主意,然而还没来得及完全投靠日本人,就被宋哲元给截胡了。

宋哲元派人说动刘黑七联合抗日,任命其为抗日同盟军察东副司令,命他在多伦、张北一带抗日,在抗日精神感召下,刘黑七跟随吉鸿昌将军多次与伪军作战,打得十分英勇。

然而,刘黑七的匪性注定了他不可能屈于人下,不久他便和宋哲元闹翻,再次跑路,在河北与宋哲元的追兵大打一番之后,又流窜到河南各地抢掠,最终又回到了山东。

这一次,韩复榘可就不再招揽刘黑七了,直接派出重兵围剿,在韩复榘的重兵、飞机大炮打击之下,刘黑七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万般无奈之下,刘黑七再次想到了日本人。

当年秋天,刘黑七在日本人的帮助之下,在天津附近招兵买马,不久再次发展到了三千多人。

七七事变之后,投靠日本人的刘黑七成为了日本“皇协军前进总司令”,随着日本军队一起,打回了山东,因为韩复榘畏敌而逃,报仇不得的刘黑七便下令,派人挖了韩复榘在河北的祖坟泄愤。

对于刘黑七这个汉奸军队,日本人也并不放心,不久,日本人想要借整编刘黑七军队为由,夺了他的军队,而生性狡猾的刘黑七一眼便识破了日本人的计谋,随即与之翻脸,再次倒向了国民党方面。

但即便投降了国民党,刘黑七跟日本方面也没有彻底断绝,一方面打着抗日旗号,在鲁南抗日根据地扎下了脚跟,一方面却和附近日军勾结,在日军机关内设立联络处,接受日军提供的枪支弹药,积极进行反共恶行。

1940年,刘黑七带领军队,血洗了费县南部六十多个八路军根据地内的村庄,烧杀抢掠,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无人区”。

1943年初,刘黑七更是勾结国民党部队,对八路军天宝山根据地进行疯狂围攻,对八路军在鲁南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枭雄末路

1943年4月,115师教1旅政委王麓水调任鲁南军区政委之时,罗荣桓对他交代道:

“过去,鲁南有些地方群众发动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刘黑七这块石头还压在人们的心上。你去鲁南,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搬走这块石头。”

随后,刘黑七再次公开投降日本人,担任“和平建国军第10军第师师长”,这便给了八路军方面,一次公开歼灭对方的绝好机会。

没有了国民党的偏袒庇护,八路军鲁南、鲁中八个主力团,发起了围剿刘黑七的战斗,一战便摧毁了刘黑七的老巢,而刘黑七原本一万多的队伍,只剩下了不到1500人。

仓皇出逃的刘黑七最后逃到了天宝山和抱犊崮之间的险要之地,在此修建碉堡拒守,依托附近的日伪军,进行自保。

1943年11月,为配合鲁中军区反扫荡,鲁南军区决定发起彻底消灭刘黑七残部的军事行动。

战前,罗荣桓亲自向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下了死命令:

“刘黑七过去多次落败后死灰复燃,这次一定要活着他,抓不到活的,死的也行。”

为了麻痹刘黑七,我方从十一月初就开始派出小股部队,对刘黑七部队驻地进行袭扰,等对方出来追击时,又迅速撤退,几番下来,刘黑七方面一看,没有什么事儿,习以为常,便放松了警惕。

1943年11月15日夜,当总攻打响之时,大多数土匪还以为跟往常一样,八路军一会儿就会撤退,因此没有在意防御,很快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当时敌人被团团围住,不断向外突围,却被我方机枪死死逼退,经过一番激战,除了少部分敌人冲出之外,大部土匪全被歼灭。

刘黑七就是少数出逃人员之一,激战之时,刘黑七在属下掩护下,翻墙逃跑,然而,跑了没多远,却遇到了一直等在附近的八路军四连人马。

当时四连指导员耿春涛带领着通讯员何荣贵一起蹲点,担任拦截逃出的敌人。

大战开始不久,两人就发现,围墙上滑下来三个黑影,这三个人滑下来后便快速逃跑,来不及通知部队,耿春涛抬手就是一枪,放到了一个,随后两人一人一个追了起来。

通讯员何荣贵追的是一个矮胖子,几次追击不果之下,何荣贵趁着对方爬越土埂之机,一枪将其打倒。

当时的小何以为自己打死的只是一个普通土匪。

后来,经过俘虏辨认,才知道,他打死的这个土匪,便是大名鼎鼎的刘黑七。

一代枭雄刘黑七,周旋于各大势力之间,屡次起伏,最终被一通讯员击毙,结束了其恶贯满盈而又充满传奇的一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