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剑宗技能补丁,他的八个儿子下场如何?

2023-09-15 10:42:03 86阅读

dnf剑宗技能补丁,他的八个儿子下场如何?

帝王无家事!皇帝家再小的事,对于天下百姓来说,都是大事。刘邦有几个儿子,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估计好多人都比较关心,今天大侃就给大家做个一一介绍。

首先说一下,刘邦共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即鲁元公主,鲁元公主是刘邦和吕雉所生,后嫁给赵王张熬为妻。那八个儿子呢接下来,给大家一一介绍。

dnf剑宗技能补丁,他的八个儿子下场如何?

一、刘肥,贵为长子,却无缘皇位,谨小慎微,安度一生!

刘肥出身不好,是刘邦早年未发迹时,与情妇曹氏所生,后来吕雉嫁过来后,一直由吕雉照顾抚养,可以说,吕雉和刘肥的关系还算可以,毕竟,人常说:生的不如养的亲!

然而,毕竟是私生子,在刘邦称帝后,刘肥并未被立为太子,刘邦出于愧疚,就封了刘肥为齐王,建立齐国,分给他七十多个城池,把会讲齐国话的百姓都分给刘肥,给了刘肥足够的补偿,齐国一下子成了汉初最大的诸侯国。

历史上对刘肥的记载中,说刘肥治理国家很有一套,在他在位期间,齐国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富足。

然而,记载最多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刘肥有一次到咸阳拜见皇帝,此时,刘邦已去逝,继位的是刘盈,吕后的儿子。朝会结束后,回到后宫,刘盈设家宴招待刘肥,并且以长兄为大,让刘肥坐在上位。刘肥不加思索的就坐下了。

这下把旁边得吕后气炸了,认为刘肥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立即让人准备毒酒,打算毒死刘肥,这刘肥也真是木讷的很,端起酒杯就要喝,幸好刘盈及时制止,才保下了刘肥小命!

事后,刘肥知道此事,后怕不已,最后在谋士的建议下,将鲁元公主奉为王太后,并献出部分城池给鲁元公主,这事虽然荒唐,但是却很讨吕后欢心,吕后一高兴就放过了刘肥,这才安全回到齐国,躲过一场血光之灾。

从此以后,刘肥做事小心谨慎。在位十三年后,寿终正寝,算是八兄弟里幸运的!刘肥一生,谨言慎行,能在吕后的专政下,安然度过一生,确实是幸运至极!

二、刘盈,仁慈友善,却有一个残暴狠辣的母后,最后郁郁而终!

刘盈是刘邦与吕后所生嫡长子,因此早早的就被刘邦封为皇太子,并于公元前194年继承大统,史称汉惠帝。

刘盈性格懦弱,仁义,因此刘邦并不喜欢他,在刘盈立为太子后,多次想废刘盈,改立刘如意,幸好在吕后和张良的帮助下,才安然无事,继承皇位。

除此之外,刘盈对自己的兄弟们非常好,在刘邦去逝后,吕后大权在握,开始杀害刘邦的其他妃子和皇子,刘盈看不下,将自己的兄弟安排在身边,以便保护,但是软弱的刘盈根本就不是吕后对手。甚至于吕后还在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后,邀请刘盈来观看,刘盈见了后直呼:这简直不是人做出来的,儿臣作为您的儿子,枉为天子,至此刘盈不再愿意管理朝政,郁郁而终。

刘盈的一生,虽然软弱无能,但是在其在位期间,奉行刘邦的基本政策,西汉国力稳步增长,为后世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三、刘如意,宠妃戚夫人之子,参与太子争夺,后死于吕后毒害

史书对刘如意记载并不多,主要是刘如意死的时候并不大,刘如意是刘盈的弟弟,刘盈继位时才十五岁,第二年,刘如意就被吕后毒害,因此推断刘如意死时不过十来岁,也就没有多少史事留下。

刘如意为世人所知的就是他是怎么死的,这一点,大侃都觉得搞笑,别人名留青史,留得是功绩,刘如意留得却是自己的死因。

刘邦在位时,很喜欢刘如意,早早的封为赵王,送他到封地,并让周仓做赵国丞相,可最终还是死在了吕后手中,草草结束其一生!

四、刘恒,仁孝皇帝,开创“文景之治”

接下来大侃讲的这位,可以说是很牛逼了,出身就运气逆天,吕后专政,又躲过残害,等到吕后过世,更是运气爆棚的坐上皇位。

刘恒的母亲是薄姬,薄姬本是魏王的妃子,刘邦灭掉魏王后,看见薄姬漂亮,就收入后宫,可这位薄姬生性淡泊,不喜争名逐利,在后宫中不争不抢,以至于刘邦都把她忘记了,后来还是在管夫人与刘邦说起时,刘邦才记得自己后宫有这么一位美女,也正是这仅有一次临幸,薄姬就怀了龙种,也就是刘恒,你说刘恒的出生幸不幸运!

刘邦死后,吕后专政,开始对刘邦曾经喜欢的妃子,和其他皇子下手,先后杀害了戚夫人和刘如意,就在吕后准备对薄姬和刘恒动手时,才发现,连个冠冕堂皇得理由都没有。薄姬仁义淡泊,不喜欢争斗,在后宫中毫无存在感,导致吕后也认为她不足为虑,便放过了她,并让她随刘恒回到封地生活。而此时,刘恒的其他兄弟却生活在水生火热中,可以说,刘恒的前半生平定生活,首功当属薄姬了。

等到吕后集团被铲除后,刘邦的儿子们也死的差不多了,朝中大臣思来想去,决定拥立刘恒为帝,估计都想着刘恒老实胆小,好控制吧。(大侃是这么觉的。)

可刘恒可不是软弱仁善的刘盈,继位以后,刘恒软硬兼施,逐渐掌握皇权,并积极实施自己的抱负,对内鼓励农商发展,发展本国经济,对外签署和平协议,维持国家安定。在位二十多年,为西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五、刘恢,刘友,同病相怜,遭受吕后迫害,不得善终。

为什么把刘恢、刘友放在一块讲呢,大侃觉得他俩真的是患难亲兄弟。为什么呢,因为他俩都做过赵王,与刘如意一起,并称“三赵王”,在班固的汉书中有这么一句:“高祖八王,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历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这句话就是对八王的简介,其中三赵不辜说的就是,刘如意,刘恢,刘友。

先后三个赵王都是被吕后害死,刘恢,刘友,经历更是一样,都是因为吕后强迫他们娶了吕氏女子为王后,但是他俩都不喜欢,喜欢别的姬妾,被吕后得知后,借机把刘友招入咸阳,幽禁起来,活活饿死。刘恢是因为自己的吕王后,嚣张跋扈,毒杀自己的宠妃,刘恢最后殉情自杀。

可怜、可悲、可叹,身为皇子,却无相应的权利,处处受制,最后惨遭毒害!

六、刘长,深的圣眷,却嚣张跋扈,头生反骨,最后把自己作死。

刘长,是兄弟八人当中命运最多舛的,幼年丧母,没多久,亲爹也驾崩了。从小就在吕后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吕后的残暴,养成了骄横跋扈,心思缜密的性格。

刘长因为年幼,不管是汉惠帝刘盈,还是汉文帝刘恒,都对他特别疼爱,常常犯错也不忍心惩罚,导致刘长目无尊长,长幼不分,见了刘恒,不称呼皇帝,直呼兄长,与刘恒外出狩猎同乘一辆马车。在自己的封地不使用中央律法,这些都引得朝中大臣不满,但刘恒看在骨肉亲情的份上,都不许计较。

但刘长更是得寸进尺,居然打算谋反,这下刘恒也坐不住了,只能将其流放,刘长在流放途中绝食饿死。结束了其坎坷又荒唐的一生。

七、刘建,一代诸侯,无后继承

刘建,史书记载不多,只说了他被封了燕王,在位十五年过世,唯一的儿子还被吕后杀害,之后封地被收回。仅此而已,是八王中最无存在感的一位!

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刘邦的这八个儿子,也同样各有不同,仁慈和善如刘盈、和善孝顺如刘恒、骄横跋扈如刘长,但总体性格都比较温和,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好了,今天大侃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欢迎留言指正!

你觉得DNF中最惨的职业大系有些哪?

比较惨的职业我大致把他们分为三类:经常被黑锅,补丁表情包主角,伤害感人下水道。

经常背黑锅

瞎子可以说是被黑的最严重的职业,不知道从哪个时候开始,“盆”变成了瞎子的外号,各个职业都开始黑瞎子,B套海伯伦瞎子换2个不锈钢盆,有圣耀的可以在加个打火机。可以说那段时间瞎子真的非常惨,经常被人看不起,打团不要瞎子,炸团了就把锅甩给瞎子,确实是比较惨的。

补丁表情包主角

想必大家都猜到是谁了,魔界人:女法师。在之前贴吧有过一次补丁大战,魔界人对抗天界人,到了后来变成了魔界人对抗所有玩家,萌萌的魔界人被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补丁。在dnf里魔界人还担当了表情包主角,她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制作成立表情包,而且看起来还是挺萌的,你说她们惨不惨。

伤害感人下水道

当你用心打造了职业,然后信心满满的去打团,一波技能下去不足20的DPS,你心里绝望吗?纯C三耻,乌鸡,剑宗,力法,尤其是乌鸡,作为寿命最短的幻神职业,三秒黑技能最主要的技能还空了?惨不惨?BUG宗不出意外的话还是挺好的,如果出意外那就是灾难片了,谁玩谁知道。

你觉得你玩的职业惨吗?反正我觉得剑魂挺惨的。

如何评价清朝十位皇帝?

一般都是说清朝十二帝,那么十个皇帝又是指什么。十个皇帝是说清军入关,多尔衮迎立顺治开始到宣统皇帝共十位皇帝。入关前,两位分别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创立八旗,后迁都盛京(沈阳)。在于袁崇焕的辽远之战中战败,不久就病死了。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为努尔哈赤第八子,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围点打援战术很快统一关外各地 ,并成功使用反间计,使得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凌迟。

入关后的十位皇帝

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他是皇太极第九子,被多尔衮迎立后,多尔衮摄政。他任用汉官等怀柔政策促进政权稳定,又因为剃发问题造成“嘉定三屠”这样惨案。多尔衮死后,顺治掌握大权,废掉了多尔衮爵位,挖了多尔衮墓穴,可惜自己也英年早逝,年仅24岁。康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第三子。康熙被尊称为“千古一帝”。8岁当上皇帝,14岁打败权臣鳌拜亲政。削三藩、战沙俄,定台湾,三征噶尔丹可以说战功卓著。康熙任用汉官,发展经济。晚年的时候吏治腐败,九子夺嫡,二废太子,政治混乱 。客观来看,康熙为清朝盛世打下坚实基础,“康乾盛世”的开创者。雍正: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玄烨第四子,九子夺嫡中弯道超车,登基时已经40多岁。雍正皇帝军事上平定罗布藏丹津,经济上“火耗归功”,摊丁入亩,政治上改进康熙晚年吏治问题。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帝可以说是满清最勤政的皇帝。但是历史评价和民间评价却不高。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雍正第四子。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立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国家。乾隆可以说清朝最幸福的皇帝,爷爷和爸爸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坐享其成,还自封“十全大功”。嘉庆: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乾隆帝弘历第十五子。嘉庆皇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嘉庆厌恶贪官污吏,抄没和府,和珅在狱中自尽。但是为了维护统治,不敢大刀阔斧的继续执行,贪污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时候鸦片开始流入中国,白莲教起义等问题威胁了清的统治。道光: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皇帝第二子。道光也算勤于政务,但是能力不够,虽然禁烟,但是态度不强硬。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清朝的悲剧,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近代史。咸丰: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在位1851年-1861年,道光第四子。历史上有名的四无皇帝,无胆识,无才能,无远见,无作为。还好他选了一些贤能,比如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启了洋务运动。逃跑,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咸丰皇帝经历了历史从未有过的耻辱。

同治: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咸丰长子。同治皇帝基本没什么实际权力,即位由八位顾命大臣辅政。慈禧太后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将八位顾命大臣处死三位,流放五位,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同治皇帝处处受到慈禧的限制,不能忍受,私生活混乱,19岁就去世了。

光绪: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醇亲王奕譞儿子,他是慈禧妹妹的儿子。光绪年间,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战败。光绪不想当亡国之君,也想有自己的作为,任用维新人士发动“戊戌变法”,企图富国强兵。但是最终被慈禧、袁世凯所镇压而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不久就去世,第二天慈禧也去世了。所以流传光绪是慈禧害死的。宣统: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末代皇帝。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称“康德皇帝”。文/红雨说历史

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官员不顾事实,草菅人命,只是因为获得了皇帝欣赏竟然有了好名声;

雍正元年,海宁县名门望族陈氏家的仆人,到同在一城的贺茂芳家的店里买酒。在那里,发生了群殴。打架的原因,一说因为仆人过去欠人家的肉钱,不能及时还,人家屡屡索要,他们就是耍横不给,因此发生口角,后来就动了手。说仆人没有欠钱,更没有耍横,只因为这次买酒时双方出言不慎,火气很大,吵着吵着就动了拳脚。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打了群架,闹得满城风雨。

店家的伤情如何,不得而知,但陈氏仆体人被打的情形,陈家的人做了这样的描述:店家一伙子人把三个体人打得很惨,其中ー人差点儿丧命,调治了两三个月才好。这群架打得引人注目,也打得令人担惊受怕。因为那仆人并非一般人家的奴才,若是一般人家的奴才,或许打不起来,而这是威震一方、朝野闻名的陈家的奴才。

海宁的陈氏一门,是东南一方了不起的人家,由明至清,做过宰相、尚书、侍郎、巡抚之类的高官者可以数出一大串。康熙帝、乾隆帝南巡的时候,还曾下榻陈家,其威望可见一斑,其辉煌可见一斑,其势力可见一斑。那么,陈家同朝廷和皇帝的感情之深、关系之好也可见一斑。

仆人打架的时候,是在陈世倌这一代。那时候,他的父亲已经过世,但那历朝历代形成的威风犹在呀!不知道他的家人会不会时常眉飞色舞地对人讲:“老爷子当年…老爷子跟皇帝…”人家曾经为朝廷立过功,那是后人的骄傲,就有讲的资本。

陈世倌的父亲陈诜曾在朝廷里做过官,担任过工部和礼部的尚书,也在贵州、北京当过巡抚。且不说他的余威,陈世信本人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也在朝廷里做过官,还在不少的省任过主考官。他从京城里出来之前,已擢升内阁学士,也算是中央的高级官员了。人们打架的时候,他任山东巡抚,官位在那里,且与雍正皇帝的关系如漆如胶。

雍正皇帝用的毛笔让他联系制作,他精心安排,一次就做了数百只,弄的雍正皇帝都不好意思了。这个时候,仆人们打架了,包括他在内的各色人等,或善或恶,或儒雅或野蛮,或混淆是非,或秉公办事,也就纷纷崭露头脸了。这是大吏家有了事情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事情,所经常出现的情景:众多的官吏开始忙乎!

案子发生在海宁县,海宁属浙江,巡抚黄叔琳对这么有影响的案子不可能不插手。他是想为财大势大权大的陈家出气,捞捞脸面,还是想为陈世倌做出尽心尽力办事的样子,取悦于陈世信,再沿着这条热线往上,取得雍正皇帝的好感?抑或仅出于官官相护的心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必是不那么光彩,要硬着头皮办下去,只能于理于法而不顾了。

按说,打架这事儿,不管有没有背景,总归是年轻人血气方刚而动手,由地方官吏调解一下就是了。但是,这么简单的案子,在黄叔琳眼里却不简单,他要弄出点动静来,亲自过问,实行逼供,“不究陈仆之罪,反责店家。”

黄叔琳这个人极其野蛮,做事经常是肆无忌惮。有一年,他那位任御史的弟弟到台湾巡礼,路过杭州。弟弟的人们到街上办事,耀武扬威,仗势欺人,跟商人发生了摩擦。此时,若是有教养的人,会把弟弟及仆人教训一番,平息事端就行了。黄叔琳可没有这么做,他把自己的权力看得很重,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认为别人不给他弟弟面子,就是不给自己面子,有意挑战他的威严。因此,他要抖一抖巡抚的威风,就只听弟弟及仆人一面之词,为他们撑腰,无端地治罪商人。

因为他做事没有节制,属吏们也看他的脸色行事,竟然把无辜的商人治于死罪,结果引起公愤,商人们纷纷罢市。这一次,他故技重演,把店家贺茂方捉拿狱,严刑拷打。无疑是狱卒在黄叔琳的指使下残忍地折磨那贺茂方,很快就将其“杖毙”,也就是乱棍活活打死。事后,不知道黄叔琳是否到陈氏家人那里邀功请赏了,也不知道老百姓是如何诅咒他的恶行,但却知道有人看不下去了,向雍正皇帝告他的状了。

这是难能可贵的表现,因为在很多时候,面对权贵的恶行,人们多是明哲保身,忍气吞声,害怕权贵的欺凌。尤其是下属,更不敢得罪上司,有的不仅不去得罪,还助纣为虐呢!此时的告御状者需要正义感,更需要胆量。他们明白陈家的势力,也明白黄叔琳的势力,虎口拔牙,精神实在可嘉。

边打死了人,一边有人告状,陈世倌以怎样的姿态出场呢?他心里志忑,行动犹豫,几次上疏雍正皇帝,先拿父亲给家里添彩挡箭,说自己的父亲很讲规矩,“严束家人,不令稍有滋事。臣兄弟等谨守庭训,不敢陨越(违背)。”接着,又拿母亲来求情,说母亲已届八旬,一生小心从事,听说仆人打了架,“惊惧无措,未免萦心,精神不无恍愡。”为了教训家人,惩治仆人,母亲把三个仆人都开除了。

铺垫了一番之后,自然也谈到了自己,说人们打架的时候,自己远在外地,不知道内情。现在知道了,就差人把该料理的事料理好。他甚至还做出了极高的姿态:让皇帝因此恩准他卸任,别当官了!瞧瞧,多耐人寻味!

在这个节骨眼上,雍正皇帝对陈世倌的深情厚谊就看出来了。他并没有责怪陈世倌,更没有让他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以此给“杖毙”的贺茂芳有个什么交代,而是柔情蜜意地抚慰陈世倌那颗不知是真痛还是假痛的心,甚至还派人千里迢迢地给陈世倌送去哈密瓜。

雍正皇帝这么做,他人想都不敢想,把个陈世倌感激得如痴如狂,涕零飞溅。更加出人意料的是,雍正皇帝竟然在陈世倌要求卸任的奏折后批道:“此奏大错了。况事尚未明,即便是此案,不要说家里的仆人,就是亲生儿子也难保他必遵约束。为这事精神恍偬就大不该了。何况那黄叔琳,总办不成什么好事,我是知道的,与你没什么关系。”后来,又开导陈世倌说,这案子是你家人的事别太往心里去了。黄叔琳总负圣恩,不是人!看来那黄叔琳马屁没有拍好,倒是有官运性命之忧了。

人命关天的事儿,皇帝如是说,别人还敢怎么样?那贺茂方死了也就死了,黄叔琳挨骂也就挨骂了,陈世倌的官该怎么做也就怎么做下去了。不光一路把官做下去了,还落了个奖善惩恶,体民情,崇节俭,有政绩的好名声。

名声最好的皇帝是哪一位?

康熙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