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是成语,中国哪个时期出现的成语最多?
哪个是成语,中国哪个时期出现的成语最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成语最多。分别出自《左传》、《周易》、《诗经》、《韩非子》、《孟子》、《列子》等先秦典籍。
《左传》是由孔子做经文,左丘明和吴起做传。出自《左传》的有下列成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结草、退避三舍、食言而肥等等。
《周易》是由伏羲做卦画,周文王做卦爻辞。孔子做传。出自《周易》的成语有:
否极泰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妄之灾、突如其来、匪夷所思、小惩大诫等等。
《诗经》是有孔子修订的儒家教科书。有下列成语:
桃之夭夭、它山之石等等。
出自《孟子》的成语有:五十步笑百步等。
出自《韩非子》的成语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
出自《列子》的成语有:朝三暮四、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
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有:刻舟求剑等。
出自《荀子》的成语有:青出于蓝等。
二龙戏珠和双龙戏珠哪个是成语?
“二龙戏珠”是成语。“双龙戏珠”不是成语。
【成语】: 二龙戏珠
【拼音】: èr lóng xì zhū
【解释】: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拼音代码】: elxz。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及工艺品等。
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中国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西汉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豪华的器皿装饰上。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