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形容文章广受欢迎,挂羊头卖狗肉是出自哪里?
成语典故形容文章广受欢迎,挂羊头卖狗肉是出自哪里?
“挂羊头卖狗肉”这个成语典故主要是指表里不一。这个典故和北宋倒数第二个皇帝赵佶有关,是他一手制造了这一典故的出现。注意不是他的典故,而是因为他的施政才在民间形成的典故。(宋徽宗画像)
中国喜欢吃狗肉的地方?狗是人类比较早驯化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过中国有很多地方喜欢吃狗肉的,为大家盘点一下:
一、江苏沛县等地。汉朝建立者刘邦的手下樊哙原来是刘邦的好友,同时也是吕后妹妹的丈夫。在没有发迹之前,樊哙就是卖狗肉的,现在江苏沛县仍然有吃狗肉的传统。
二、广西柳州、桂林、玉林等地。有句俗话“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这是柳州人对狗肉喜爱的表现,广西等地都有吃狗肉的习俗。广西做狗肉的商铺有1200家左右。(狗肉图)
三、广东连山、揭阳等地。广东人什么都敢吃,狗肉也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做狗肉生意的商铺,在广东有1000家左右。
四、东北三省。东北三省吃狗肉也是出名的了,尤其以吉林省为最,吉林延边的朝鲜族特别喜欢吃狗肉。
吃狗肉南方有两广,北有东三省,中间有江苏的沛县等地,也形成了产业链 。
宋徽宗禁止杀狗引来的一系列问题。宋徽宗出生于1082年5月5日,是农历壬戌年,宋徽宗是属狗的。宋徽宗特别注意忌讳,除了名字的忌讳外,大臣给了一个建议禁止杀狗的意见,因为皇帝是属狗的吗!宋徽宗真的推出了禁止杀狗的政令,一时间狗成了保护动物。
宋徽宗的禁止杀狗政策,导致一系列问题。爱好吃狗肉的人和做狗肉生意的人怎么办?这个人群比较集中,反响也比较大。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狗肉生意继续做,吃狗肉的继续吃。不过在狗肉店外挂上了羊头,证明是卖羊肉的,实际上就是狗肉店,吃的也是狗肉,但是说是卖的羊肉,吃的羊肉。“挂羊头卖狗肉”成为一个变通的方法,这个谚语也广为人知。
关于“挂羊头卖狗肉”的记载和成语形成。老百姓为了卖狗肉和吃狗肉的变通做法被当时的一些文人墨客记载了下来。我们看一下佛教两个人物对这种现象的记载和评论。
宋代僧人释昙华对这样的事情做了一首诗,反映当时的这种情况:
临济秃,无眼目,讨便宜兮不知足。高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胸中更有一般毒,天下无人敢轻触。
南宋初年禅宗高僧释普济在《五灯会元》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
“挂羊头卖狗肉”这件事看来在北宋和南宋时期流传很广,宋徽宗的施政也是广受诟病,怪不得是亡国之君啊。
成语逐渐凝练,已经失去原来“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发生了变化,历史赋予它新的意思了。
附言。慈禧太后出生于1835年11月29日,农历乙末年,慈禧是属羊的。她也有同样的忌讳,不过没有以政令的形式出现,而是以震慑的形式出现的。
慈禧喜欢听戏,京剧《玉堂春》中“苏三起解”中有一段唱戏文是“羊入虎口”的片段,慈禧听后勃然大怒,后来戏文改成“鱼儿入网”才让继续演出。(羊也是需要忌讳的)
北京原来卖羊肉的店铺一律不让用羊,统一改成了“福肉”,慈禧和宋徽宗搞了差不多的忌讳。
福尔摩斯名言?
Elementary, my dear Watson. (简单易懂,我的好沃森)这句话是福尔摩斯经典的语言,经常被引用。它表达了福尔摩斯对问题的深刻瞭解和思考方式的特点。福尔摩斯是柯南道尔的小说人物,是一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侦探,他在小说中破解了许多棘手的谜团,因此广受读者喜爱。福尔摩斯的名言“Elementary, my dear Watson”也成了一个经典的文化典故,经常被用于形容某个问题非常简单易懂。
扒猪脸是哪个省的菜?
扒猪脸是湖南省的一道传统菜品。湖南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菜品种类而闻名,扒猪脸就是其中之一。扒猪脸的制作方法是将猪脸肉切成薄片,用特制的调料腌制后,再用火烤或煮熟,最后配以特色的湖南辣椒酱等调料,制作成色香味俱佳的菜品。
湖南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技巧而闻名于世,其菜品以辣、麻、酸、香为特点,风味独特。扒猪脸作为湖南菜的代表之一,不仅在湖南省内广受欢迎,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喜爱。
扒猪脸作为湖南菜的代表之一,展现了湖南菜的独特风味和精湛的烹饪技巧。如果你对湖南菜感兴趣,不妨尝试一下这道美味的扒猪脸。
喜羊羊与灰太狼歌词梗?
1. 明确结论:喜羊羊与灰太狼歌词中有许多梗
2. 解释原因: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中国广受欢迎的动画片,在歌词中加入梗点既可以增加歌曲的趣味性,也可以吸引粉丝的关注度。
3. 具体步骤:在歌词创作中加入明显的梗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例如,歌词中经常出现的“米老鼠”、“加菲猫”、“小熊维尼”等都是影视作品或卡通人物的代称梗。此外,还可以使用同音字梗或引用名言典故等梗点,让歌曲更加有趣。
4. 内容延伸:除了歌词中的梗点,也有一些与歌曲相关的梗点,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中出现的“灰太狼”和“喜羊羊”,成为了中国流行文化中的代表性梗点,常常被引用、模仿、恶搞。这些梗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为什么天津的南开大学被称为最尴尬的大学?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NKU),简称南开,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
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学府北辰”。
为什么有一种语调说南开大学很尴尬呢我觉得有这些因素吧。
1.在名称上多少有些“面向南方”的意思,但在众多南方学子的心目中,南开的吸引力其实并不大,不是因为南开真的不行,而是因为南开缺乏许多学府所具有的“江湖名声”。南开80多年所培养的人才,能列入著名公众人物实在为数不多。在历年来的新生录取过程中,南开与同类院校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当北大、清华、中科大甚至南大、上交大、复旦把各地的许多高考文理科状元尽收门下的时候,南开更多只能退求其次…
2.目前的许多排名,特别是那个武书连,特别注重学校规模,但南开的招生规模是每年3000多一点,这在同等级大学中可以说是最小的,南开不盲目扩招。而且南开几乎没有合并过学校,你去查查别的学校(特别是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哪一个不是合并了n个学校,靠合并成为了巨无霸。南开不是没有条件合校,天津大学(211、985)和南开大学仅仅一墙之隔,而且往来频繁,按理来说,在当年的合校浪潮中,两校合并,顺理成章,但南开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品格。
但是这些都掩饰不了南开是一所很好的、很有实力的大学这一事实。愿南开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