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之家,父母年纯收入150万?
期权之家,父母年纯收入150万?
我家有5套房,2个车位,3个门面,市值2000➕,两辆车,价值100,以上均为全款,家庭纯收入年200➕不算理财,股票,期权,保险。
生活在新一线。个人认为,和富二代三个字一毛钱沾不上。
也完全感觉不到阶层的区别。我的消费一个月也就3000块最多。自给自足,也从来没想过靠他们。钱,够用就行了,别有不良嗜好。
陈震为什么离开汽车之家?
陈震已经离开汽车之家了,是被开除的。追究起来原因就很多了,有一部分利益问题,还有个原因是陈震作为当红但资历浅的主持人,当时和闫闯合作不愉快,另外就是上市前后股权期权分配低于预期。韩路认为这么一闹,所有员工就都闹起来了,于是杀鸡给猴看,一拍两散。
1、 “二环十三郎”名叫陈震,北京人。传说中的“二环十三郎”,即在晚上九十点之间,在北京二环32.7公里的路程,以每分钟超出266辆车的速度,仅花不到13分钟就跑完全程。而据说即使是熟练的老司机都要花至少80分钟跑完这段拥堵的路程。
2、他有时候甚至可以在8分钟跑完全程。就是这个在地下飙车圈子备受人瞩目的青年,2006年2月10日飙车时被警察追捕并拘留7天,罚款千元多。2008年开始参加场地房车赛,2009年起一直参加国内的公路超级摩托车赛事。
3、陈震和玩改装车圈子中的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北京本地人,没有正式的职业。读了3年计算机大专之后到一家软件公司做了3年软件开发,接着辞掉工作变成了一个标准的有闲也不缺钱的飙车族。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分封诸侯王,常常引发内战。
汉代有七王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都是诸侯王挑战皇权的典型例子。
因此,自西晋八王之乱后,后世天子对分封很谨慎,隋唐宋历代,各王的权力都受到严格限制,不再裂土一方了。
然而,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又搬起了分封制度,赋予藩王相当的权力。
朱元璋,为何要开历史的“倒车”呢?
继承者首先“开倒车”的,不是朱元璋,而是老朱推翻的大元。
蒙元来自草原,入主中原后,虽然做出了一些调整,但其各类制度仍然保留了草原民族的特点。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为了统治广袤的疆域,成吉思汗就将土地分给诸子、兄弟。
元代建立后,忽必烈继承此制,先后封诸子为王,各镇一方,赋予政治、经济特权。
朱元璋本淮右布衣,起兵反元,打下地盘后,要立刻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可能拿着古书去学习唐宋制度,当然是以袭承元制最为稳妥、方便。
因此,朱元璋立国之初,主要就是袭承了元制。
因此,明初的分封制度,元代的分封制(源自草原)不无传承。
当然,对朱元璋这样的创业之主来说,当然不会只是简单的继承前朝的制度。一些不合本意的制度,即便暂时继承,也是要逐渐改变的。
比如,明初时,继承了元代的中央官制,导致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朱元璋毫不含糊,干掉胡惟庸,甚至连宰相制度都废除了!
因此,朱元璋是否继承元代的分封制,关键还看他本人的治国思想。
非要开“倒车”对于分封制度的危险,朱元璋是不可能不了解的。
即使不了解,也有人提醒过他了。
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求直言。
叶居升上奏,回顾了古代分封制的危害,讲述了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的历史,并建议限制诸王的权力、护兵。
朱元璋见奏大怒,将叶“系死狱中”。
从此,“后无敢言者”,再没有人敢提这个事情了。
虽然朱元璋脾气不好,但像这样因人谏言,直接将人“系死狱中”确实不多见。
而且,经常看朱元璋事迹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是有“杠精”精神的,对于不合适的言论,一般都是要直接批驳的。
然而,这一次,朱元璋没有留下什么反驳之言,直接把人弄死了事。
看来,朱元璋不是不了解分封制的危害,而是有自己的想法。
掌控地方朱元璋的北伐之所以能迅速取胜,除了自身厉害,还在于元代四分五裂。
自元代中业以来,地方军政权力膨胀,以有割据之象。
到红巾起义后,王保保等地方势力作大,不但不能团结抗击朱元璋,还无休止地互相征伐,便宜了朱元璋。
显然,加强对地方军政的控制,是朱元璋当务之急。
朱元璋分封之初,赋予了藩王极大的权力。
当时,王府的长官,左右相、左右傅,都是从二品的勋臣大吏,又兼任了地方行省的左右丞、参政或都司、卫所军官等职务。
因此,诸王可以通过属官,对地方的行政、军事、人事等关键事务进行充分的监督。
诸王被分封在太原、北平、大宁、广宁、宣府等边塞,及青州、桂林、西安、开封、武昌、长沙、成都、南阳等名都大邑,“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如此,作为朱元璋的军政代表,诸王可以很好的监督地方,加强朝廷对地方的领导。
军权转移要维系大明的稳定,不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更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朱元璋时期,大明的都城在南京。
而大明的主要国防压力,在北部边疆。
北元的实力很强,即便是徐达领军,也难以一举剪除,必须长期驻扎大军。
然而,如果长期由勋臣将领在此领军,难免威胁皇权。
因此,朱元璋分封年纪比较大的几个儿子在秦、晋、燕地,负责指挥作战。
随着朱棣、朱权等人年纪渐长,军事才能成长起来,朱元璋赋予他们统一指挥之权,节制诸将。
到朱元璋晚年,朱棣等人已能承担起防御外患的重任后,朱元璋开始加快军权转移。
一方面,像蓝玉这样“强得过分”的将领,直接作掉。
另一方面,傅友德、耿炳文等将领,则接受朱棣等人的节制,随同作战。
如此,朱元璋将军权由勋臣大将手中转交到塞王手中,从根本上杜绝了异姓将领的威胁。
自以为可以奏效的限制之法那么,朱元璋真的不担心藩王威胁皇权吗?
退一万步说,藩王再怎么威胁皇权,也是朱家子孙,总好过让异姓将领威胁皇权。
当然,朱元璋也是不愿诸子夺位的。
因此,朱元璋也制定了一系列错失,严格防备诸王威胁皇权。
首先,朱元璋从制度上,剥夺了诸王擅自调兵的权力。
朱元璋规定:各都司兵,必须得到王令和朝廷调令才可行动,没有朝廷调令,即便得到了王令,也不得行。
如此,诸王能比较自如掌控的,只有自己的护卫。
有些藩王的护卫数量不小,但与卫所兵相比相形见绌。
如此,诸王有指挥权,能发挥其才干守边,但调兵权有限,难以造反。
其次,朱元璋晚年,还收回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权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杀大权”。
我们知道,生杀大权,是实权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掌生杀大权,你看他不顺眼,杀了就杀了,随意;没有生杀大权,你看他不顺眼,他还可以跟上级汇报,使你不得自专。
此外,王府官员的选用、废黜,也都由朝廷决定。
如此,诸王实际上很难直接利用王府的力量图谋不轨。
最后,朱元璋还限制诸王联络。
包括朱棣在内,任何一王,以其自身的实力,都不足与朝廷抗衡,所以,限制诸王见面,使诸王不得相互串联,再闹出“七国之乱”这样的联合起兵来。
出乎意料的悲剧应该说,朱元璋的限制之法,原本真的是足够的。
建文帝即位后,推行削藩。
不过十个月时间,五王被削,各王毫无还手之力。
此后,建文帝对朱棣动手时,朱棣的力量被严重削弱,燕王能用的一度只剩下张玉、朱能等800余护卫。
即便在朱棣起兵后,其实力与朝廷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要知道,七国之乱时,叛军的地盘、兵力,一开局就足以与朝廷相当。
即便是在朱棣势起之后,占据绝对优势的朝廷大军,仍有几次直接杀掉朱棣,或全歼燕军的机会。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文帝还是让朱棣夺了天下。
可以说,朱元璋的布局原本是够用的。
他没有低估制度对诸王的约束,也没有低估朱棣的才能,唯一低估的,是建文帝君臣的拙劣、迂腐。
错误,始终是错误朱元璋有很多理由推行分封。
然而,理由再多,也无法掩盖的是:这是一个过时、错误的举措。
靖难之役,燕王夺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朱棣夺位后,开始对分封制进行了大调整。
朱棣先是封赏诸王,恢复被建文削夺的王,以安抚人心,争取广泛支持,安定局势。
很快,朱棣就徙封军权较大的宁、辽、塞王,将北方边防的指挥大权收回。
随即,以过失、劣迹为名,削废五王,剥夺了他们的权力。
朱棣自己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不再诸王承担边防重任了。
朱棣进一步限制诸王的活动,剥夺诸王的权力,使诸王失去实权,只保留了经济特权,而无法威胁皇权。
如此,朱元璋推行分封制,期望诸王控制地方、掌握军队、“藩屏王室”的构想彻底失效了。
然而,朱元璋分封制的弊端却日益严重。
保留了经济特权的藩王们,其迅速增长的人口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是后来大明财政破产的重要因素,又侵占土地、鱼肉乡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朱元璋的分封,终究是一个错误!
朱元璋推行分封,自称是“遵古先王之制”。
然而,事实上,朱元璋的分封,与周、汉、晋的分封制并不相同。无论是权力、实力,明代藩王与古代诸侯王都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的分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将异姓将领的军权收归朱家,由朱家子孙“屏藩王室”,确保朱家对天下的统治。
然而,最终,朱元璋的设想并未实现。
靖难之役后,朱棣父子事实上废除了诸王的权力、责任,使藩王们只有“享福”。
最终,藩王们不但在“屏藩王室”上毫无作用,甚至成了大明王朝沉重的负担。
明末,崇祯号召诸王助捐,以应对危局。
然而,诸王虽富,捐者却寥寥,似乎对大明的危亡无动于衷。
朱元璋若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不会做职业规划怎么办?
首先非常恭喜你,现在就有了职业规划的意识,而且意识到了暂时不会做,因为职业规划确实是需要一些技巧和一些经验的。怎么做好职业规划呢?怎么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对于刚毕业的职场小白、普通职员,或者人生刚起步的年轻人来确实非常重要。
2020年大学生据说有870万毕业 ,所以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现在我将自己12年的职业规划经验和心得分享给你,希望能采纳!(深度回答,敬请读完)
我是一位拥有12年职业规划培训经验的资深导师,曾经帮助过数万人职业成功升级、职场工资收入倍增,今天分享7个"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点,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有用的启发。
我一直有个观点:不管你是什么岗位、或者人生处于什么阶段,职场的成就来源于职业规划、而且越早掌握职业规划越好!
01 对于职业,应该"选一行、爱一行"。
很多时候命运把你安排在某个起步的工作岗位上、或者让你进入了一个领域做起步的生意。你应该用认真的态度把它当成一门艺术去做,而不应该总是抱怨:为什么我会做现在的工作?选你所爱,常常是很难,或者不现实的,我们还不如爱自己所选。整合自己的身边资源,做生意也是一样的。要找到自己的热爱细分领域。
用匠心精神精耕细作、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不敢做的事情,积累自己的厚度,把手上的烂牌打好(就像李佳琦最开始出道的时候,当基层的美妆推销员一样)如果你迷茫,那么请你多去体验、观察生活和职场,从而了解自己的天赋、需求和梦想,想想你要什么,你适合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想为哪些人群服务,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02 认真必胜:职场真的是 "偏执狂" 才能生存。
做事情要认真,职场上真的是 "偏执狂" 才能生存。你只有足够的深入到某一个领域之中,你的认知和水平才能超越社会上的大多数,你才能成为老板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人。然而开始的三年肯定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你觉得凡事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的态度你永远都不会成为专家,在职场一个细分领域,只要你成为专家,一切都将随之而来。
03 职业规划的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
职业规划的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小步快跑、积跬步才能至千里,当红的口红一哥李佳琦他一场场的直播,每天固定坚持,就反映了这一点。
而普通人呢常常不够自律,不愿意去做简单重复的事情、三分钟热度就泄气了,或者总觉得自己只有某一天充分的准备了、一切条件都成熟了,就能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于是就无限的拖延、不采取行动 ——— 记住职业规划的成功就是每天重复行动、量变积累的结果。一个人职业成功常常是厚积薄发,而不是很意外地一飞冲天、一夜暴富 。
04 职业规划和做生意都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独特天赋。
职业规划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天赋,比如李佳琦本身长相也算清秀,有一定的时尚感。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很好,表达生动有趣,吸引人、有感染力,口头禅“偶买噶”还引来无数人模仿,长相"俊秀"、良好的语言表达 和 记忆力,属于李佳琦的三个小天赋。
那么目前屏幕前的你有什么超越普通人的天赋呢?用自己天生的优势和长处去和别人竞争,在职业生涯的路上你会事半功倍,千万不要盯着自己的弱势、想去弥补完善自己,这样你只会白白浪费多年的光阴。
05 要让自己尽快迈上职业良性循环的”高速公路”。
在职业发展上,要让自己尽快迈上良性循环的”高速公路”,不断让自己看到自己行动的成果。比如李佳琦在直播开始赚钱之后,也不是一下子每次直播赚几万的。开始可能只赚几百,但是这也会让人很有成就感,在行动中找到成功和快乐、快乐又驱使人进一步的行动,行动又造就下一次成功和快乐,如此良性循环,这种情绪不断的正向强化,从而造就了他的最终成功。
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一直失败,那么你坚持下去是很难的。
如果你写文章投稿,每天收益几千几万,你肯定越写越有劲,就是这个道理,偶买噶!
所以要干自己擅长的事情,让自己不断地看到成果和快乐,这样你想"不成功"都难。
06 职业规划的成功秘诀,在于"热爱"而不是在于忍受和坚持。
职业规划成功的秘诀,在于热爱而不在于坚持,我相信李佳琦本人在直播的时候每天都是开心的,你看他投入的样子就知道了,因为他分享产品、获得了收益、还有那么多的粉丝和他交流。
记住:真正的成功是不需要坚持和忍受的,凡是让你感觉到无力、痛苦、枯燥的职业,你坚持了也没用,坚持能坚持忍受多久呢?只有热爱,这种力量才是源源不绝的!
职业规划要从心热爱,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凌驾在"热爱"之上,这伪装不来的。
我们看过很多励志"毒鸡汤"、它们告诉你:生活中,无论多么痛苦都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是王道 !—— 其实我觉得都是毒鸡汤、很不科学:严重反人性 !
职业规划的秘诀,在于"热爱"而不是在于忍受和坚持!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那么赶紧换行,找到你内心的所爱。
作为一个12年经验资深职业培训师,我想告诉你的是:跟着内心感觉走,那些让你快乐成功、兴奋的东西,可能就是适合你的那份事业。那些让你起床都充满无力感、让你早晨一想到就不想去公司的工作和事物,可能真的不是适合你的"职业规划目的地"。你应该要想办法找到一个让你洗澡、走路、吃饭、坐地铁、上大号、睡觉之时,都让你感觉充满力量感 和 希望感的事业去做。
逼迫自己去面对不喜欢的工作和职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就像逼你和一个不爱的人结婚生活一样。
逼迫自己忍受坚持,是难有大成功的。
即使你在职业中,凭借着超过常人的坚持和忍受,获得了高收入,那么你也是戴上了"职业金手铐",即使获得了足够的金钱,但是内心不会真正的快乐、意义和成就感。
用忍受获得了高收入,你就戴上了"职业金手铐"
07 职业规划,需要提前"定向学习"有意识的积累、主动准备必需能力。
是因为你的职业规划要成功, 所以才要去主动提前准备相应的能力、定向学习相关的知识,而不是因为哪天你有了相关的所有能力和知识,才决定要去成功。这个顺序很重要,不能颠倒 —— 自己激励自己前进,是很重要的,不能等着别人来催你,
没有条件的时候、潜龙勿用,同时要自己设法"调度资源"、自己去创造成功的条件。
这次疫情职业危机来临之时、职场的残酷和无情,让我们看到了巩固自己实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我们一起从春天出发吧!
职业规划也急躁不得,凡是职场大成功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要学会和时间做朋友、和时间结盟 ——— 积累、蜕变、突破自我。
对于你大学刚毕业之后,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希望我的这篇文章和分享的"7大职业规划黄金法则",能为你的职业发展之路,启动"蝴蝶效应",深远影响你的将来;如果你身边有亲友在读大学、读书,一定要把这个文章给他/她看看,他会感谢你的一辈子。
听明白的点赞+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我的头条号的look栏目,可以点我的头像关注。还有什么的提问交流的,欢迎评论区提出噢~~ 敬请采纳!
机械专业的未来?
机械专业,本身就是慢热的,你既然选择了它,就应该要耐得住寂寞了,如果你的同学是IT专业的,你跟他肯定没有可比性,人家是吃青春饭的。打个比方,人家是外科医生,可能做几场手术收红包都多过你工资了。你是内科医生,可能在诊室里边没有人问津,毕竟人家都相信老医生啊。但是过个二三十年,做手术的因为眼睛和手脚不好使了,干不动了,而你的诊断经验上来了,胡子也够长了,这时候轮到找你的客户排成龙,你还会迷茫吗,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某个行业成熟了,就会产生新的行业,新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促进老行业的发展。前几年大家都玩电商,现在又回头玩线下线上结合了。我相信机械行业也存在这样机遇。
机械这种老行业,本身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来的,所以年轻人机会就少了很多,所以大家都去玩电子和和软件互联网了,但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地步,又会给机械行业带来一些新东西了,比如你说的工业机器人这些产品出来了,现在这个行业至少在中国还是比较红火的,你现在能接触到它,就是有很多机会了,很多人想入这个行,还找不到机遇呢。
你现在还年轻,应该是扎实学习技术的好时光,中国的工科教育,实际上和理科没有太多差别,动手能力不强,你刚出来还不如一个技校生能干。你现在进入工厂一线了,应该脚踏实地从机修工做起,完善你的动手能力和技术视野,机械的东西,对这些要求非常高了。你把在一线的工作机会,当作一种锻炼,就不会无聊了,一般熬个3年左右,就是一个合格的机械工程师了,这个时候如果工厂没有什么晋升机遇,可以跳槽到别的单位,你的腰杆已经硬了,可以要价了,也很好选择了。
普通机械工程师,一般薪水都有1-3万元的,虽然可能和IT行业比起来,不算很高,但是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面子了。你可以选择做机械设备或者模具类设计的,加强软件应用上的学习,有机会可以转型做软件方面的培训老师。也可以根据工厂现有状况,做设备经理,慢慢变成管理阶层,我以前一个同事,就是做了这个,目前年薪60万,还配有股票。
如果你努力个10年,至少在技术和管理上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选择创业的,其实非标设备设计生产在这个社会需求是很大的,我见过一个老头子做这个,养了几十号人马,一年有几千万营业额了,利润基本上是对半的。
另外,社会在不断发展中,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物联网,我相信下来会出现智能机械的热点的,毕竟到最底层,还是靠机械设备来实现的,最终某一天机械行业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最后,回到第一段,机械行业,越来越值钱,也许等你胡子白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祖师爷了,下边会有很多徒子徒孙,你不用干活,很多单位抢着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