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成功法国队赢球(也要挨个拥抱自己的球员并给予他们鼓励)
马克龙成功法国队赢球,也要挨个拥抱自己的球员并给予他们鼓励?
普京也羡慕,克罗地亚美女总统成最幸福女性,亲吻MVP拥抱英雄
柳号足球观察
俄罗斯世界杯曲终人散,法国队捧走大力神杯,莫德里奇夺走金球奖,两支参赛球队各有收获。
7月16日历凌晨,2018年世界杯在俄罗斯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落下帷幕,法国队4-2如愿夺冠,这也是他们时隔20年之后再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但克罗地亚颁奖仪式上,一身红白格子装的克罗地亚女总统科琳达却成为最抢镜、最幸福的女星。
一方面,克罗地亚尽管失利,可亚军也是球队历史最佳战绩。1998年世界杯,克罗地亚在苏克、博班的带领下,历史性获得了世界杯第三名,这个成绩让只有400万人口的小国克罗地亚疯狂了。
20年后,莫德里奇、拉基蒂奇带领的新一代克罗地亚球员更进一步,1/4决赛淘汰东道主俄罗斯,再次的打进世界杯四强。
那场比赛,科琳达身着克罗地亚的红白格子队服,与再接再厉掌门因凡蒂诺、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一同观战,当克罗地亚获胜后,科琳达兴奋异常、真情流露,她扭动身躯甚至律动起来,让一旁的梅德韦杰夫好生羡慕。
而在今天的颁奖礼上,科琳达为她的球员们逐一颁奖,并送上热情拥抱。
颁奖台上,普京、马克龙似乎都成为衬托。而这,就是足球的魅力,这一刻417万人口铸就了大奇迹,全体国人扬眉吐气。
普京与默克尔同意展开诺曼底模式磋商?
俄、法、德、乌四国再一次就俄乌冲突展开磋商,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对于欧洲、俄罗斯、乌克兰这三个方面来讲,一旦战争爆发,除了美国会因此受益之外,其他人都将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波罗申科愿意加入并不一定就是缓兵之计,毕竟他还是乌克兰总统,再怎么弱鸡,也还是要为国家和自己的前途稍微考虑一下的。
“诺曼底模式”磋商再一次展开,有助于稳定目前不断紧张的俄乌关系,以最大限度的可能避免俄乌两国战争的爆发。就目前俄罗斯针对俄乌冲突所作出的表态来看,尽管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表现出了一惯强硬,但是如果一旦真的发生了俄乌战争,即使俄罗斯在战争中打赢了支持下的乌克兰,但是在战略上却是一个大败亏输的局面。
因为这是继二战之后再一次有战火烧到了俄罗斯的本土,这种战略上的失败将会让其他国家意识到俄罗斯的虚弱,这对于俄罗斯国际战略上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尽可能避免在本土作战是他必须要考虑的,否则如果俄罗斯就此失去超级大国的光环,那么即使是普京也承受不起这样的过失。
而战争对于德国和法国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且不说俄乌战争爆发将会对欧洲经济造成怎么样的严重影响,单单就北约体系来说,一旦俄乌战争爆发,站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美国,也肯定会借机再一次竖起北约的大旗,强迫法德接受美国的领导。
如果是这样的话,“欧洲人领导欧洲”这句喊了几十年的口号必然从此沦为泡影,而法国和德国的大国崛起梦也将会无从谈起。
因此对于俄、法、德三国来说,俄乌冲突可以存在,但必须要尽可能避免俄乌战争的爆发,其产生的后果非常不利于三国的利益,所导致的局势走向也是三国所不能预料和控制的,不管这三个国家在其中如何博弈,都无法取得足够的利益来弥补损失。
俄乌冲突的大局走向与乌克兰无关,波罗申科同意参加会谈,只不过是想浑水摸鱼,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虽然从表面上看,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之间的纠纷,但实际上在这场国家博弈中真正唱主角的,实际上还是美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全都是配角,而乌克兰则更惨,因为他只是一个舞台。
所以波罗申科在此次冲突中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因为他完全不能左右本国局势的走向,只能以美国傀儡的身份来参与会谈,这将会严重损害与乌克兰有关的利益,因为在这场对抗中,最终要被牺牲的必然是乌克兰的利益。
在这个问题上,乌克兰面临的局面与中国在上世纪初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只不过那个时候中国有顾维钧等爱国者,而乌克兰则只有波罗申科这样的卖国者。
由于乌克兰近些年经济持续下滑,使得波罗申科在乌克兰的支持率已经掉到了20%以下,巧克力政府在乌克兰的统治实际上已经摇摇欲坠,而这个波罗申科此次同意参加会谈,实际上并不能给乌克兰带来多大的好处,顶多只能是借这个机会为自己争取一点政治资本,给自己在下台点挣点面子,不至于遭到事后有可能的政治清算。
总的来说,此次俄、法、德、乌四国进行会谈,并不一定就是乌克兰或者美国的“缓兵之计”,关键就是要寻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各方就将很有可能会达成一致约定,毕竟国家之间的博弈都是为了利益,只要价格合适,就没有什么交易是谈不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