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虎永久,契丹民族现在是不是已经消失了?
4虎永久,契丹民族现在是不是已经消失了?
在今天的俄语和阿拉伯语中将”中国“一词念作契丹——这个名字原本属于中国北方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辽国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契丹源于东胡鲜卑,秦汉时期匈奴雄踞北方草原并战胜了东胡,东胡民族的一支分支逃到鲜卑山(据考证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因此被命名为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后生活在中原汉地的鲜卑人日渐汉化,最终完全融合到了汉民族之中;而留在东北老家的鲜卑后裔逐渐繁衍出契丹、室韦、库莫奚等民族。契丹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繁衍出八个部落,其中的迭剌部出现了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实际统治者分离的现象:名义上迭剌部的首领是可汗,然而实际的军政大权皆掌握在军事首领夷里堇手中。公元907年2月27日迭剌部的夷里堇耶律阿保机取代了痕德堇可汗的汗位,结束了迭剌部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实际统治者分离的现象。他镇压了部落内部贵族的叛乱,又征服了奚、室韦、阻卜等部族并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阿保机通过对食盐这一战略资源的掌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与此同时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财富打造了一支战力卓绝的军队。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凯旋归来后却遭到契丹其他七个部落首领的排挤,被迫放弃汗位来到滦河边定居,在这里他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郭。在这里阿保机率领归附他的汉人耕种、煮盐、炼铁,很快阿保机就垄断了契丹诸部的盐铁供应,于是他派手下给其他七个契丹部落的首领传话:“我有盐池,经常供给各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盐方便,却不知盐池也有主人,你们应该来犒劳我和部下。”其他七个部落的首领一听这话就带着牛和酒来犒劳阿保机,结果阿保机在酒宴上布下伏兵将七个部落首领尽数斩杀,至此耶律阿保机完成了契丹八部的统一。
这时的契丹仍是类似于此前的匈奴、鲜卑、突厥一样的草原游牧部族联盟,而不是成熟的国家形态。按契丹传统:可汗之位三年改选一次,不能像中原皇帝那样搞终身制和世袭制。然而阿保机凭借自己的实力一直不让位,由此引发了契丹耶律氏族内部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等人的叛乱,史称“诸弟之乱”——从公元911年到913年耶律阿保机的弟弟们先后发起三次叛乱。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接受汉人幕僚韩延徽的建议仿汉制称帝,定国号为大契丹。926年耶律阿保机东征渤海国,契丹的势力由此扩张到渤海沿岸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消除了东面渤海国的威胁的阿保机又征讨党项、阻卜等部落,向北到达了乌孤山(今肯特山),还曾抓获回鹘都督毕离堇,回鹘乌主可汗只得派使臣纳贡谢罪,阿保机的势力最西到达了今阿尔泰山一带。这一时期的阿保机还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这一时期的契丹国以初步确立了对契丹等游牧民族同汉族以及汉化程度较深的渤海人分而治之的南北面官制度:治理汉人的官署设于皇帝行宫的南面,称南面官,其设置按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制,官吏亦多用汉人。治理契丹的官署设于皇帝行宫的北面,称北面官,官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帐、部族、属国之事。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病逝,其妻述律平宣布摄政。在述律平的干预下耶律阿保机钦定的太子耶律倍被废,次子耶律德光继承了契丹国的帝位。936年中原的后唐王朝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耶律德光支援攻打自己的政敌李从珂,于是耶律德光亲率5万骑兵南下支援石敬瑭,石敬瑭因此得以建立后晋王朝。事后契丹获得了燕云十六州,这里成为了日后契丹进一步南下的基地。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于是上表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随即发兵攻打后晋并于947年正月十日攻克后晋首都开封。随着后晋王朝的灭亡,契丹得以控制了大部分中原地区。当年二月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辽,这时的耶律德光自视已继承中原正统,打算长期经略中原。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激起了中原百姓的极力反抗,与此同时辽军出现水土不服的迹象。四月辽耶律德光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河北栾城病逝。
公元979年南方的宋太宗赵光义在平定江南后发动了针对辽国藩属北汉的战争。当年三月援救北汉的辽军与宋军在白马岭交战,此战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辽军战败。六月北汉国主刘继元降宋。至此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格局混战的局面,宋太宗赵光义随即将下一步的目标锁定为辽国统治下的燕云十六州。979年宋、辽双方又交锋于高粱河,在这一战中御驾亲征的宋太宗赵光义被辽军射伤,仓皇逃走。至此宋辽之战的形势由宋攻辽守转变为辽攻宋守。982年辽景宗病逝,辽圣宗继位,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绰摄政。在萧绰摄政时期辽国进一步改革内政,国力进入鼎盛时期。993年辽国降服高丽并迫使高丽解除之前同宋朝的盟约。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仓皇失措的宋真宗打算迁都南逃,后因宰相寇准执意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因宋真宗亲自督战而士气大振,此战辽军前锋被击败,辽将萧挞凛战死。担心腹背受敌的辽国遂提出议和,最终双方达成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在今天的俄语和阿拉伯语中将”中国“一词念作契丹——这个名字原本属于中国北方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公元916年出自这个民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大辽帝国,当时从中亚直到西欧的各国皆以为辽国已入主中原,统治着整个东方,于是契丹成为从中亚到西欧的各国对东方那片土地的称呼。
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帝国纵横驰骋草原二百余年,南方的赵宋王朝也一直受到其压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依然逃不过灭亡的命运——兴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完颜部阿骨打创建了金国,随即辽、金之间爆发了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辽国最终被金所灭。
然而契丹毕竟是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祖先传承下来的热血基因并没磨灭,终于在契丹人中出现了一位名叫耶律大石的领袖,契丹人在他的带领下在民族消亡之前开创了最后的辉煌。
1115年耶律大石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1122年(辽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大举南侵,攻克中京,辽国天祚帝不敢留守,西逃入云中。当时耶律大石留守南京,遭到金、宋夹攻。为了安定人心,坚持抵抗,大石拥立耶律淳即位,称天锡皇帝,后世称北辽。耶律大石在分析当时形势后决定向金称臣,同北宋结好。但北宋君臣认为这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于是出兵二十万攻打南京。耶律大石率军迎战,败宋军于白沟河。
1123年四月耶律大石率军在奉圣州龙门壁附近抵抗失败被俘,逼迫为金兵带路偷袭天祚帝的青冢大营。后从金营逃脱,九月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并不能原谅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作为,也不能接受耶律大石“养兵待时”的意见,这使得大石深自疑虑。1124年夏在天祚帝准备出兵与金决战时耶律大石杀死了萧乙薛、坡里括二将,率领亲兵200人逃离。耶律大石率领这200亲兵辗转来到蒙古高原上的可敦城,1134年西域东喀喇汗国的阿赫马德汗死后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逻禄人叛乱,被迫邀请西辽出兵协助平乱。耶律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并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当年耶律大石定都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年号康国元年。耶律大石自称菊儿汗即世界之王。历史上称耶律大石创建的政权为西辽或喀喇契丹帝国。
不久西辽就实现了对于阗、喀什等地的征服,将昔日喀喇汗国的土地尽数收入囊中。西辽始终尊崇中国文化——将汉语定为官方语言,与此同时对原本游牧而居的当地原住民进行编户和征税。耶律大石在西域站稳脚跟后就开始东征金国,然而却遭遇了挫折,于是他转而向中亚地区扩张:1137年西辽军进入费尔干纳盆地,与前来抵抗的西喀喇汗国军队会战于忽毡,西喀喇汗国战败,可汗马赫穆德逃回撒马尔罕。战败的西喀喇汗国转而去进攻葛逻禄人以弥补在与西辽的战争中的损失,马赫穆德为增大胜算还向自己的舅舅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求援,塞尔柱帝国是当时中西亚头号强国,很快桑贾尔以圣战的名义召集了呼罗珊、西吉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10万大军。
葛逻禄人自然无法抵挡强大的穆斯林联军,于是向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写信为葛罗禄人,桑贾尔却回信要他信奉伊斯兰教并威胁恐吓他:若不改宗教信仰,将率大军将其消灭。为了显示自己军队的强大,桑贾尔在信中夸张的说:“他们甚至能用弓箭把头发射断。”耶律大石见到信后命令手下抓住使者,再递给他一根针,要他扎断自己的一根胡须,使者无论如何做不到。耶律大石就说:“你用针尚且无法扎断自己的胡须,你的同伙安能用箭射断头发?”随即耶律大石集合了由契丹人、突厥人和汉人组成的部队。
1141年9月9日两军在撒马尔罕城以北的卡特万草原相遇,相距两里对峙。战斗爆发前桑贾尔将自己的部队分为左右中三路: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其卫队及后勤辎重压后,西吉斯坦国王指挥联军左翼,联军右翼是埃米尔库马吉指挥。战前耶律大石指出桑贾尔的联军人多少谋说:“敌军虽多但是没有智谋,遭到我们的攻击,他们就会首尾不救,我们的军队必胜。”在仔细观察对手的布阵情况后耶律大石也将自己的部队分为三路。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2500为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率兵2500攻为左翼,耶律大石亲率部队作为中军。
战场地形是一个依山的草原,西辽军队的背后是山脉,有一道长长的峡谷达尔加姆峡谷。耶律大石观察了战场的地形后让军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安营。战斗开始后双方的中军出现僵持。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后,桑贾尔的左翼部队插入西辽军队中军与左翼之间。耶律大石的中军和左翼部队被迫向左移动,这样西辽军队的阵营就出现了一个缺口。桑贾尔的部队对准缺口猛攻,试图突破西辽人的阵营。被分割开的西辽右翼部队2500名骑兵迂回到桑贾尔空虚的左翼,西辽左翼部队的骑兵则迂回到桑贾尔的后方并攻击其后卫,而耶律大石带领的西辽主力被挤压向左回旋时,恰好攻击了桑贾尔阵营的右翼。这样战场就出现了西辽正面洞开,而桑贾尔三面受敌的格局。西吉斯坦贵族作战英勇,桑贾尔的部队在战斗中受到挤压,只能向前继续挺进,进入耶律大石看中的那条达尔加姆峡谷。这时西辽军队中的葛逻禄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桑贾尔的部队有至少上万人在这条小峡谷内被杀,桑贾尔的妻子、左右翼统帅和伊斯兰法学家布哈里均被俘虏,桑贾尔和马赫穆德带残兵侥幸夺路而逃,奔至泰尔梅兹。
卡特万之战后西喀喇汗国成为西辽藩属、花剌子模也表示臣服于西辽,布哈拉也俯首听命,西辽南部边界越过了锡尔河,以阿姆河为界。作为中华文明组成部分的契丹文化在中亚扎下了根。公元1142年古儿汗耶律大石去世,由其遗孀萧塔不烟摄政直到1150年,随后耶律大石之子耶律夷列继位。耶律夷列在1163年离世后其妹耶律普速完摄政。耶律普速完和驸马萧朵鲁不的弟弟萧朴古只沙里私通,并出贬萧朵鲁不为东平王,然后罗织罪名将萧朵鲁不杀害。萧朵鲁不的父亲萧斡里剌是朝中元老,官拜六院司大王,他于崇福十五年(1178年)发动宫廷政变,率兵包围皇宫,射杀耶律普速完和萧朴古只沙里,拥立耶律直鲁古继位,改年号为天禧。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真鲁古外出游猎时被蒙古降将、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让位。屈出律尽管沿用西辽国号,但这个政权已不是契丹耶律氏所统治的了,1218年西征的蒙古军团彻底消灭了西辽政权。
西辽灭亡后契丹贵族波剌黑前往波斯的克尔曼,于1224年建立了起儿漫王朝,又被称为“后西辽”,这也是契丹人在历史上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起儿漫王朝历经八帝二后,存在86年。起儿漫王朝所铸钱币皆用阿拉伯文书写,这标志着这已是一个高度伊斯兰化的政权。1306年起儿漫王朝被蒙古伊尔汗国兼并,此后契丹作为一个民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之前的匈奴、鲜卑等民族一样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的契丹被融合同化到其他民族其他文明之中。那么都有哪些民族继承了契丹人的基因血脉呢?
首先在辽金易代之时并不是所有契丹人都跟随耶律大石前往西域的,仍有相当部分的契丹人留在了辽国故地。这些人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征服,女真人对这部分契丹人进行了同化政策——公元1161年-1189年在位的金世宗完颜雍就曾经明确下诏:令契丹与女真杂居,男婚女聘,渐化成俗。不过并不是所有契丹人都被女真人同化了——耶律楚材的生平经历就是一个例证:尽管耶律楚材家祖上数代在金国朝廷为官,但他们作为契丹后裔的民族记忆并未磨灭,所以才有了日后助蒙古灭金之事。1215年契丹后裔耶律留哥趁金国在蒙古攻击下岌岌可危之际攻占金东京。公元1216年初耶律留哥前去朝见成吉思汗,奉耶律留哥之命驻守金东京的耶律厮不趁机自立后辽政权。一开始因为有女真金国这个共同的敌人,所以蒙古和后辽进行战略合作夹击金国,然而随着金国的灭亡一心统一天下的蒙古又将后辽锁定为自己下一个目标。后辽在蒙古的压力下进入高丽境内,1218年蒙古进入高丽围歼后辽,后辽灭亡后部分契丹人就留在了高丽并日渐融合到后来的朝鲜民族中。元代时期女真人的汉化现象比较普遍,而那些被女真同化的契丹人也逐渐汉化,元朝政府鉴于这样的局面诏令: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能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真、契丹生长汉地者同汉人。在这一过程中契丹后裔逐渐融合到汉族和蒙古族之中。在蒙古人破西夏、灭金、降高丽、平大理、亡宋、西征等战役中归附蒙古的契丹后裔也被征调出征,其足迹遍及整个中国,甚至远至朝鲜、中亚和西亚地区,其中有的人就留在了驻地并同当地民族日渐融合。根据现代基因检测:如今的中华56个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和契丹人的基因相对比较接近,因此基本可以视为契丹人的后裔。在云南省保山地区有10余万自称“本人”的群体被认为是跟随蒙古南征的契丹后裔,需要注意的是“本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跨民族群体,目前分属于10多个民族。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也被认为具有契丹血统。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李谷一老师的欢快?
最近一直被这首歌“洗脑”,有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来。《我和我的祖国》就是有一股这样的魔力,经久不衰。
李谷一从1985年发行这首歌以来,作为原唱,一直是保持着非常高的高度。她的版本欢快、喜庆,洋溢着对中国的热爱,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
王菲新版的《我和我的祖国》,好似一个女孩般轻盈,蹦蹦跳跳的唱歌。所以这是一版更幸福的味道。
有人说,听这首歌总能想起一片片麦田青山绿水,农民丰收的笑容。阳光撒在大街小巷,一群小孩在玩,老人坐着唠嗑,吃饭时间大人骑着车带买的着菜回家,孩子跑出去迎接,就是这种简简单单的幸福。
而王菲这版唱出的是窝在祖国麻麻怀里的天真烂漫和轻快活泼,是腻歪在祖国麻麻怀里的各种撒娇哼哼唧唧咿咿呀呀呜呜啦啦,是对祖国这么轻盈快乐浪漫的爱和眷恋。
那么,李谷一老师表达的是对祖国气势恢宏的爱。而王菲版本表达的是对当今幸福生活的满足感,对祖国那种欣喜的爱,这种爱是欢快的,轻盈的,飞舞在蓝天下流淌在山水间,王菲以一种哼唱的方式传递这种愉悦轻松的心情恰到好处。
不管是李谷一还是王菲还是韩红,都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民对美好祖国的歌颂,都是一首美好的赞歌。
为什么一些人会不相信?
谢邀!那只能说明你自己的实力不够,技能不够,阅历不同,文化水平不是很好,也不高,还想多挣钱,又不想付出,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信息社会化战争,竞争会更加激烈,人才济济,只要你的脑子里有别人不知道不懂得知识,你就可以依靠现代化技术,学习新的模式,改变自己的薪资水平,努力拼搏,朋友!
有哪些外国的顶级文物被收藏在中国?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文物流失现象。我国恰恰正是全世界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调查统计发现:在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里存在167万件中国流失的文物。事实上我国所流失的文物绝不止记录在案的167万件这么简单。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长达百年。在此期间很多珍贵的国宝文物都被列强所洗劫。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就曾把园中大量珍宝掠夺到海外。从1907年起英、法、日、俄、美等国的考古学家大肆盗掘敦煌莫高窟文物。这几次大规模的洗劫导致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如今光是大英博物馆就收藏有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这其中常年展出有2000件,另外十分之九深藏于库房中难得一见。到了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开始在占领区大肆搜刮文物。
当年日军推进到哪里就会有日本的考古队跟进到哪里。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是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后下落不明的。新中国成立后已不会再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掠夺中国文物了。既然明着抢已经不行了,那么可不可以暗中偷呢?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通过盗墓手段走私海外的文物几乎涵盖了所有种类:青铜器、陶瓷、玉石、书法等等可谓应有尽有。
这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中有些被博物馆所收藏的,而另外一些则被民间私人所收藏。上文提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出的167万件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就是各国博物馆记录在案的数量。至于那些流失于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很多如今已下落不明。如今随着国家日益强大也在努力争取让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家。既然我们有这么多文物流失海外,那么是否有外国文物被我国所收藏呢?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绍英、徐世昌、戴鸿慈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情况。这其中的端方在既是政治上的一位革新派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大收藏家。现藏于台北故宫的国宝重器毛公鼎和二十件一套的西周酒器就是曾经过他手的传世珍品。端方在出洋考察期间曾途经埃及首都开罗。端方在这里见到了埃及文物流失的现象比我国还要严重。
端方在开罗亲眼见到无数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像萝卜白菜一样放在地摊上随意叫卖。身为收藏家的端方在一处地摊上买下了品相极佳的古埃及彩绘棺木、古王国时期的石碑以及石刻拓片等一批珍贵文物。事后证实这是距今3200多年古埃及第19王朝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如今端方从埃及带回来的彩绘棺和石碑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端方也被称为“中国收藏古埃及文物的第一人”。
在佛教中管得道高僧圆寂后火化所遗留的晶体状遗物称为舍利。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所炼就的。相传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在骨灰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以及8.4万颗五彩缤纷的珠状真身“舍利子”。这些佛祖遗物曾被古印度的佛教徒作为圣物供养。公元前180年信奉佛教的孔雀王朝被巽伽王朝取代后婆罗门教与佛教一度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佛教徒为避免被掌权的婆罗门教执政者打击迫害只得带着本门圣物到海外避难。包括佛骨舍利在内的各种佛教圣物开始流入印度周边各国。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并被认可的供养佛祖舍利的寺庙共有8所: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寺、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北京八大处灵光寺、宁波阿育王寺、江苏南京大报恩寺。
这些寺庙所供奉的佛祖舍利中最珍贵的当属2008年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佛顶骨舍利。这枚黑黄色的佛顶骨舍利直径10厘米左右。这枚舍利被认定为“全世界唯一一枚佛顶骨舍利”。事实上中国收藏的佛教圣物还不只是这枚佛顶骨舍利。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前他的弟子曾根据他的相貌制作了释迦牟尼八岁、十二岁、二十五岁等身像。尽管如今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佛像,但当年根据佛祖真实相貌制作的等身像只有三尊。
在佛教繁盛时期三尊等身像曾被古印度人顶礼膜拜,然而佛教在印度式微以后等身像的命运也变得坎坷起来。八岁等身像和十二岁等身像由古印度的佛教徒带入了中国,而二十五岁等身像在印度人宗教信仰转变的过程中早已被遗忘地不知所踪。相传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皇帝苻坚曾派人前往天竺(古印度)求取佛陀的无价至宝。天竺方面将佛祖等身像和舍利子作为礼物赠予前秦使者。
唐代贞观年间吐蕃的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唐太宗李世民把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作为礼物让文成公主带到了拉萨。从此释迦摩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就在西藏大昭寺中一直被收藏至今。除了佛骨舍利和佛祖等身像之外贝叶经是中国所收藏的又一件重要的佛教圣物。所谓贝叶经就是写在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弟子将释迦摩尼生前所讲之话记录在500万片多罗树叶上。
这些佛祖弟子的弟子又将这些贝叶经抄写了八万四千份分别保存在各处山洞。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来的真经就是这些贝叶经。玄奘法师取回来的贝叶经后来被唐高宗李治供奉在大雁塔。如今在大雁塔四层仍供奉有2叶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目前同类型的真经在全世界已不足20片。如今这些贝叶经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得到了极为妥善的保管。
1983年在中国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了一批珍贵文物。这其中有一件波斯萨珊王朝在公元6世纪制造的鎏金人物银瓶。尽管这是银瓶的制作工艺是波斯式的,但银瓶上所刻画的人物反映的却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一件用波斯工艺制作的反映古希腊神话故事的文物却出土在中国本身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历史文化交流的见证。出土该文物的墓葬是北周柱国大将军都督李贤和妻子吴辉的合葬墓。
李贤究竟是如何得到这个银瓶的恐怕永远是个谜,不过目前大体上对此存在两种推测:一种认为这个银瓶是波斯使者带给北周皇帝的礼物,而皇帝又把银瓶赐给了李贤,等到李贤死后就把银瓶陪葬在墓中;另一种认为李贤生前可能通过从丝绸之路来到中原的波斯商人手中购买了这个银瓶。这解释了这个银瓶之所以会在中国出土的原因,可为什么波斯银瓶刻画的却是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呢?
对此有学者推测认为波斯在与罗马的战争中可能俘获了一批罗马工匠。这些罗马工匠用波斯的手工技艺方式刻画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如今的固原在当时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波斯的商人和使节通过丝绸之路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原。李贤作为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有几件海外舶来的奢侈品陪葬本不足为奇,但他的墓中能发现鎏金银壶和玻璃碗这样的波斯国宝级文物还是令考古学界感觉意外。
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北赞皇县发现的一座北齐古墓中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三枚东罗马帝国铸造的金币。这三枚金币上印有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头像以及一些铭文。这些古罗马金币之所以在中国出土很可能是被商人带来的。自从丝绸之路被打通以后西方诸国对中国的瓷器、丝绸等商品需求增加,所以西方人花了大量的金币来购买这些商品。在这一过程中罗马、波斯等国的货币很可能就流入了中原。
1988年秋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一户农民在自家宅基地挖地基时从黄土中挖掘出一件直径约31厘米、厚约4.9厘米、重达3.2千克的鎏金银盘。这件银盘的纹饰共分为三重:最外圈为植物、飞鸟、动物纹;中间为12个人像环纹;底部刻有西方字母铭文。经专家考证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从丝绸之路流传而来的拜占庭帝国物品。目前该文物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1997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4团在伊犁州昭苏县波马镇附近修路时在一个丘型土墩上无意间打开一个魏晋时期的千年古墓。古墓被发现后引起了附近居民对陪葬品的哄抢,后来伊犁州文管所用四年时间追回了70件珍贵文物。现在这些文物均安放在伊犁州博物馆中。在这70件追回文物中一尊高约14.7厘米、重约489克的带盖嵌红玛瑙的金杯尤为夺目。
这尊金杯内外表面均用模具压出菱形格纹。金杯外表面的每个菱格中都镶嵌了一枚红玛瑙。据专家推断这尊金杯应当来自于拜占庭帝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所途经的要地重地。伊犁作为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节点是来自中亚、中东、近东、西欧的货物进入我国的第一个重要中转基地。这尊金杯很可能就是通过丝绸之路贸易从拜占庭来到中国新疆伊犁的。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唐代兽首玛瑙杯是迄今为止所见的唐代唯一俏色玉雕。兽首玛瑙杯如今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件玛瑙杯的产地仍存在争议,但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来通”是希腊语“流出”的译音。这种被称为“来通”的酒具大多做成兽角形。
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地区十分常见。在中国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中可以看到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兽首玛瑙杯是唐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产物。从这件文物的的材质、造型等方面来看是融合了古希腊、波斯、中亚等地风格的产物。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所收藏的唐伎乐纹八棱金杯、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等也都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在故宫博物院中馆藏着一套来自古琉球国的黑漆嵌螺钿贡器。这套贡器包括漆匣、大盘、茶碗等物件一共300多件。螺钿工艺作为我国传统的漆器装饰工艺创始于北宋时期。这是一种是将夜光螺、鲍鱼等贝壳的内壁通过剥离、裁剪、雕刻等技法制作成人物、花卉、山水、文字等造型镶嵌在黑漆器物之上的工艺。工艺繁复精美绝伦的螺钿漆器一直以来就是十分贵重的装饰用器。
14世纪螺钿漆器由中国传入藩属国琉球。琉球国盛产制作螺钿漆器所必须的漆树和夜光蝾螺,因此螺钿工艺迅速在琉球落地生根。螺钿工艺品在琉球国不仅供王室赏玩,还作为贡品进献给中国明王朝,同时这也是琉球对外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故宫馆藏的这套螺钿漆器光滑明艳之中散发着珠光宝气,螺钿片大而规整,与胎器结合紧密,代表着琉球漆器的最高制作水平。
1698年为康熙皇帝讲授数学、天文等课程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携带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赠送给康熙的礼物从巴黎返回中国。在这些礼物中有巴黎最新刊印的世界图及大洲图。白晋为了方便康熙阅读就将地图中以法文标记的重要地名、山川河流、国名及与清廷关系尤为重大的“祖宗之地”等以黄签贴注汉译。康熙帝阅后将原图留存于内府。如今这些地图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公元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携带礼物访华。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使团提出的开放贸易的要求。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乾隆君臣对英国人的礼物并不在意。这些礼物被随意堆砌在内务府的仓库以及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内。在被乾隆君臣所忽视的这些礼物中就有足以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新式火枪火炮。马戛尔尼使团在见到清政府一系列固步自封的行径后得出结论:“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40多年后英国人凭着坚船利炮践踏了中国的土地、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又放火焚烧了圆明园。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夺的文物中有一部分就是当年马戛尔尼使团赠送给乾隆皇帝的。这时英法联军才发现当年马戛尔尼使团赠送给乾隆皇帝的火枪火炮都还没开封,而清军在战场上所使用的武器远远不及这些西洋新式装备。乾隆的妄自尊大使清王朝失去了与当时世界先进科技的交流机会。
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乾隆当年的失误为后来的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埋下了伏笔。存放在圆明园的马戛尔尼使团赠礼被英法联军又给抢了回去,不过当年马戛尔尼使团所赠礼物中也有一些因为没放在圆明园而侥幸躲过一劫。如今在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把长约97.7厘米的腰刀。这把以精钢锻造而成的腰刀配以牛皮刀鞘。这把刀最大的亮点是它以青玉为主材并镶嵌着金丝和宝石的握柄。
这把刀正是当年马戛尔尼使团送给乾隆皇帝的国礼之一。当时马戛尔尼使团为乾隆皇帝精心准备了600箱礼物。这其中包括科学仪器、书籍、冷热兵器、船舶模型、日用品、艺术品、钟表......如此丰富的礼物绝大多数都没能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唯一的例外是如今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铜镀金写字人钟。这是由当时伦敦最知名的钟表匠威廉姆森所打造的。
铜镀金写字人钟外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最精妙的部分是底层那个闻名于世的写字机械人。只需给毛笔沾上墨水上弦开动之后这个英国绅士人偶便惠单腿跪地扶案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笔锋清晰的汉字。此钟据说是威廉姆森委托瑞士自动机械大师雅克德罗共同制造。将西方机械和东方文化完美结合的特征在钟表界堪称举世无双。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此钟因故损坏后就再也没能恢复走动。
在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中有一副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的油画配图。这幅画不仅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朝鲜、越南、蒙古等国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事实上很多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在讲到十月革命时都会引用这幅画作。可能有人以为我们的教科书也不过是引用,而真正的原画应当是收藏在俄罗斯。实际上这幅画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幅画在前苏联的地位堪比我国纪念新中国成立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原画是苏联现实主义画家谢洛夫在1947年创作的。这画所反映的是1917年10月25日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向参会人员高呼“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场景。1957年苏联政府把这幅画作为国礼赠与中国。1959年11月这幅画入驻中国革命博物馆(如今国家博物馆的前身)。
在一些日本游戏和动漫中幕府时代末期新撰组局长近藤勇的佩刀“长曾弥虎彻”被视为日本的顶级名刀。所谓长曾弥虎彻是指日本江户时代著名锻刀大师长曾弥兴正所打造的武士刀。日本人管长曾弥兴正所打造的刀称为“新刀上上作”、“最上大業物”。公元1797年柘植平助方理写成的日本刀剑研究专著《怀宝剑尺》一书中将当时的名刀分为最上大业物、大业物、良业物、业物四个等级。
所谓最上大業物就是指最顶级的名刀。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军第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奉命到海南岛接受日军投降。受降期间日军海南警备府长官海军中将伍贺启次郎将自己的随身佩刀进呈给了韩将军。伍贺启次郎的佩刀正是出自于长曾弥兴正的日本顶级名刀。1958年韩将军将此刀捐献给了军事博物馆。从此这把日本国宝级名刀就作为中国人民的战利品被珍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供人观赏。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曾于1950年11月30日集中两个师5个团的兵力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围攻新兴里的美7师31团。组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第7师第31团因曾参加对苏俄的干涉作战而被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授予“北极熊团”的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第7师第31团参加过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
被称为‘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属于美国陆军中的王牌部队。在长津湖战役新兴里战斗中这支美军王牌部队遭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沉重打击。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第27军全歼美军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北极熊团)共3100余人,缴获汽车184辆,坦克11辆、各种火炮137门。此战中这支美军王牌部队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获。如今北极熊团军旗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东三楼一厅。
在1953年7月13日至1953年7月27日的抗美援朝战争金城战役中志愿军第20兵团西集团右翼第68军第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带领12名侦察兵换上南朝鲜军的军服潜入敌军后方通过抓”舌头“的方式弄清了敌军的基本情况。杨育才等人在摸清敌军基本情况后深入到了敌方团部驻地。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杨育才等13名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袭方式仅用13分钟就捣毁了南朝鲜军“白虎团”团部。
所谓“白虎团”是指1946年1月组建的南朝鲜"首都师"第一团。这个团在南朝鲜军中素来享有"国防军主力"的美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联合国军"和韩军绝大部分都逃到了"三八线"以南,唯独"首都师"第一团守住了在"三八线"以北惟一仅存的地盘。在金城战役之前南朝鲜"首都师"第一团在历次战斗中从无败绩。韩国总统李承晚因此亲自授予"首都师"第一团新的团旗——"虎头旗"。
从此南朝鲜"首都师"第一团就以“白虎团”的大名享誉战场。直到金城战役中白虎团遭遇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致命打击:奇袭白虎团之战毙敌223人,而我方13名战士无一伤亡。在战斗过程中白虎团团长崔喜寅被当场击毙,南朝鲜“首都师”副师长林溢淳被活捉,由总统李承晚亲自授予的白虎旗也在此战中被志愿军缴获。1959年“白虎团团旗”被放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公开展览。
综上所述我们已能总结出我国珍藏的那些外国文物所获得的途经:有的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得到外国赠送的礼物,有的是通过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海外贸易中购买得来,有的是在反击外国侵略的自卫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但没任何一样是从外国掠夺来的。对比一下美、英、法、俄、日等国是怎么得到我国文物的呢?要么直接赤裸裸地抢劫,要么通过国际黑市倒卖得来。
洗劫圆明园、偷盗莫高窟、盗挖黑水城......这一次次洗劫都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难以言喻的重大伤害。我说这些并不是在刻意煽动什么仇恨意识,但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牢记历史。历史是可以过去,但却不能被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想守住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得靠国家的富强。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才能守得住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甚至我们也才有能力进一步让已流失出去的东西回家。
当然我们中国人只想守住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即使中国将来再强大也不会像当年的列强那样通过野蛮掠夺的方式去“填充”本国博物馆。从历史上看我国在和平交往的前提下得到过无数价值连城的外国文物。如今中国的博物馆中珍藏有来自埃及、印度、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国宝级文物,可这其中没任何一件是我们从这样国家掠夺而来的。在某种意义上我国对这些文物的珍藏反而是对别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保存。
比如上文提到端方所珍藏的古埃及文物就能帮助我们现代人还原古埃及的历史。玄奘法师历经千难万险从印度取回的贝叶经让我们能看到古印度的语言、宗教、历史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如果没有我们中国人对这些文物的保护,那么可能有些历史就会失落。事实上如今印度人要研究自己的历史上还需要依靠玄奘法师等中国高僧的纪录去还原。我们对任何文物所抱有的都是一种保护的态度(而非是为了掠夺占有)。
人的毛拔掉后会再生吗?
感谢邀请!
有人认为人身上的毛发被拔掉之后就不能再生长了,这其实是错误的!为啥呢?想要了解毛发的生长就必须先得了解一个关键词:毛囊。
毛囊是用来生长毛发的皮肤器官,它分布在身体除了手掌、脚掌和嘴唇以外的全身体表皮肤上。而且毛囊与皮脂腺相连,那么我们人体毛发的密度就与它紧密相连了。毛囊还和一小束肌肉纤维相连,我们称它为立毛肌,它主要用来使毛发能更加的直立。
为什么拔除毛发之后还会再生长? 很多人误认为毛发被拔除后,毛囊会受到一定的破坏,从而能使毛发永久不能生长。
其实恰好相反,毛发具有生长、静止、退行三个生长性周期。毛发被拔除之后 ,反而能刺激毛发迅速转入生长期,所以毛发被拔掉之后,不但不能达到永久性脱毛的目的,相反毛发还很可能会长得更快。
就像我们拔掉头上的几根白头发一样,我们的目的当然是希望白头发被拔掉之后就不能再长起来了。可是,事实证明我们是错误的!过不了几天,我们发现白头发又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