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殴传电脑版,三国武力许诸排老几?
三国群殴传电脑版,三国武力许诸排老几?
谯郡许仲康,大魏武魁首。
横勇绝淮汝,雄毅震九州。
飞石摧寇胆,壮力挽双牛。
渭凉战孟起,天下知虎侯。
在曹魏阵营中,许褚以膂力超群,勇武敢战而威名远扬,被曹操称为“虎候”、“此吾樊哙也”,并任命其为虎贲护卫军的首领,他与典韦两人都是曹魏大军中少有的“超级猛将”,能与蜀汉五虎相抗衡。
那么,以许褚的实力在三国武力排行榜上能够名列第几,他又曾经遭遇过哪些劲敌猛将呢?
被广大三国迷们比较公认的是,巅峰期的吕布是三分时代的最强者,武力排名榜上的头一位。天下第一帅哥,天下第一武艺,还拥有天下第一宝马――赤兔火龙驹,正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如虎添翼,横勇无敌,独立巅峰而雄傲天下。
吕布之下还有几位猛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许褚、典韦、颜良、文丑,这九位通常被称为“超级猛将”,他们的武力值和战斗表现相对于其他武将明显要高出一个层次。以许褚的实力,毫无疑问足以跻身于前十名之列,具体能排到第几名,咱们需要根据他的历次战斗表现来细细分析。
许褚VS吕布许褚经历过的劲敌还是蛮多的。濮阳之战时,许褚和吕布曾经在两军阵前有过一次交锋。曹操征伐徐州,吕布抄了他后方的兖州,曹操率兵回救,在濮阳城外与吕布摆阵对峙。吕布出阵搦战,曹军中许褚出马迎敌,“斗二十合,不分胜负”。通常情况下,这个“不分胜负”往往需要的回合数比较多,起码也得三十合开外了,二十合就说不分胜负比较勉强,只能说许褚勉力招架支撑。果然连观战的曹操都感觉到了许褚的处境不妙,“吕布非一人可胜”,立即派上典韦助战,两员猛将一齐联手夹攻,尽管如此,仍然没有胜算,随后又六将齐出,对吕布进行围殴。
通过这场战斗可以确定,许褚与吕布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
许褚VS张飞许褚和张飞也有过三次交锋,但情况都很不妙,完全被张飞碾压:博陵渡口,张飞拦截曹军败军,正遇许褚,便来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葫芦口伏击,张飞阻击曹操赤壁败兵,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和徐晃也冲上来助战,仍被张飞打退,曹操回看众将,“各自带伤”;褒斜道上张飞劫粮,正好又遇到醉酒的许褚,许褚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
许褚屡屡被张飞按在地上摩擦,仅仅以运气不好为理由是很难解释的。只能说战斗风格上有相克之处,许褚对张飞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忌惮,心理上存在着阴影,张飞就是他一生的“克星”。
许褚VS关羽许褚和关羽有过一次交锋,就是在土山之战中。刘备、张飞偷袭曹营失败被打散,关羽独守下邳被围。夏侯惇将关羽诱出城外,许褚、徐晃两将从两边杀出,截住关羽归路,关羽“奋力杀退二人”。当然,按照曹操的计划,这次战斗行动是困住关羽,争取他投降,“说之可也”,并不打算杀掉他。所以许褚和徐晃在战斗中不能伤了关羽,在束手束脚的情况下,不可能全力以赴拼死作战,为保障自己安全,两将被关羽打退也不奇怪。但也说明一个情况:无论许褚还是徐晃,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阻住关羽的,只能两人合力。
通过这场战斗,我们可以确定,许褚的武力值低于关羽。
许褚VS颜良许褚与颜良之间没有直接的交锋,但是通过徐晃可以判断出两人之间武力值的高下。曹操挟天子群臣迁都许昌的路上,遭到徐晃的拦截,曹操派许褚出战,两将“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而在白马坡之战中,颜良连斩曹军两将(宋宪、魏续)的情况下,徐晃抡斧迎战,“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曹军诸将“栗然”,无人再敢出阵。
通过两场战斗的相互比较,许褚和颜良之间高下立见,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许褚VS赵云许褚与赵云有过两次交手,都是穰山之战中:第一次是两军阵前的单挑厮杀,许褚出马,赵云挺枪接战,“二将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负”;第二次是刘备率部在夜间撤军,遭到曹军伏击,许褚率兵追击,“与赵云力战”,随后“于禁、李典又到”,将刘备与赵云隔开。次日刘备遭到高览和张郃的前后堵截,赵云突然杀到,枪挑高览,又“三十余合”杀退张郃。
通过这两场战斗看,在两军阵前堂堂正正地厮杀的情况下,许褚和赵云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战成平手。但赵云能够从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包夹中从容脱身,至少说明赵云的防御力极其强悍,以许褚的攻击力还没有任何机会能够伤到赵云。也就是说,如果两人对战,赵云将立于不败之地,取胜只是个时间问题。
许褚VS马超许褚与马超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旷世之战,就是渭桥边“裸衣斗马超”。在这场战斗中,两人连斗三局:第一局是“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第二局换马再战,“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第三局许褚卸去盔甲,裸衣出阵,“又斗到三十余合”,许褚弃刀挟枪,折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
从这场战斗来看,许褚是超水平发挥,倾尽全力奋战。而马超则始终全装贯束,从容应对,在境界上就要略胜一筹。
许褚VS典韦许褚还与典韦有过一次交锋,是在葛陂之战中。许褚那时候还占山为王当土匪,擒住了黄巾军的首领何仪。典韦来要人,与许褚发生冲突,两人一言不合打了起来,“从辰至午,不分胜负”;稍歇后再斗,“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
从这场战斗来看,许褚和典韦力量相当,同样悍勇,武艺也不相上下,可以视为武力值在同一水平线上,差距甚微。但许褚的战绩比典韦要好,斩将率要高很多。
许褚VS黄忠在蜀汉五虎上将中,许褚唯一没有交过手的就是黄忠了。由于黄忠出场时就已经是“年近六旬”了,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终究“老将不以筋骨为能”,体能下降,失误增多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我们记得,马超兵犯葭萌关时,刘备与诸葛亮商议对策,提到了关羽、张飞、赵云,却独独没有提到黄忠。可见在当时情况下,黄忠已经不足以应对如此劲敌了。比较渭水边大战马超的许褚来说,黄忠当稍逊一筹。
许褚VS文丑位居袁绍麾下“河北四庭柱”次席的文丑也是一员猛将。他比较出彩的两场战绩,一场是磐河之战中追击公孙瓒,遇到初出山的少年赵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另一场是延津渡以一敌二,射倒张辽战马,又与徐晃大战,徐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
但我们分析,当时张辽坐骑被射倒,翻身落马,文丑策马回来,徐晃“急抡大斧,截住厮杀”,主要还是为了救下张辽。这个时候文丑“后面军马齐到”,徐晃却是独立作战,“料敌不过”也属于战场因素。从战斗成绩上来看,文丑有过两个斩获,一个是关纯,一个是公孙瓒麾下的无名“健将”,他的杀伤力并不如许褚。
通过以上各场战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许褚能够排在第七、八名的位置上。在他前面的还有吕布、张飞、颜良、关羽、赵云、马超六人。许褚与典韦的武力值相当,略胜于黄忠、文丑。
希特勒为什么要清洗他的冲锋队呢?
二战的发起国——德国在一战后的短短20年,再次将人类拖入了一场世界大战。人们在反思这场战争同时,不由的将目光对准了留着一撮小胡子的希特勒,对他能够迅速登上政治舞台的“能力”唏嘘不已。
大多数人都对他极富煽动性的演讲记忆深刻,但很少有人知道其背后还有一个“打手”组织——冲锋队,为其“保驾护航”,直至站到了权力的最高峰。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希特勒“功成名就”后,却对其大开杀戒。这是为什么呢?
无赖组织。为了笼络大多数人的支持,“小胡子”将工人党的名称改为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即所谓的纳粹党。披着民族主义的外衣,但骨子里却是野蛮的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当然,他也知道组织要迅速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1921年,他找来自己的朋友恩斯特.罗姆建立了冲锋队。这位德军上尉,生性好斗,手段极其残忍。在他的努力下,迅速收拢了一批退役军人、激进分子,以及偷鸡摸狗的街头流氓、混混。
这帮人别的本事没有,耍狠斗勇、滥用暴力的手段却极其高明。他们不仅维持本党集会的秩序,而且还用极端暴力的行为来打击别的政党。因此,该党迅速在各个小党派中脱颖而出,同时,也给民众留下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声。
例如,纳粹在一家啤酒馆举行演讲,到会的人群中挤满了前来捣乱的反对派。随着演讲的进行,由开始的起哄、争吵演变为相互推搡,直至激烈的肢体冲突。然而,50名队员仅用了不到半小时,便打退了反对派的数百人,战斗实力可见一斑。
他们的激情狂热、打打杀杀,对于不谙世事的青年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大批社会青年、学生加入了他们,待其掌权前夕,他们已发展到了200多万人。
他们大规模的扩充和为所欲为,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社会各阶层对于他们的暴行都颇有微词。并且,罗姆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缺乏领导能力,控制不了各地的组织行动,在民众的心里,他们俨然成为一支无赖军队。
就连其“老大”也越来越担心这帮不守规矩的乌合之众。他挑选了一批可靠的精英队员,组成了党卫队,主要负责头目的安全。“啤酒馆暴动”失败后,呆在监牢里的“小胡子”有机会反思自己的“宏图大志”。如果要夺得更高的权力,就必须依靠国防军和上层社会的支持,这帮人必须舍弃。
取缔它的原因。首先是罗姆的野心太大。当时德军加上全国的警察不过几十万人,而该组织鼎盛时达到近300万。居功自傲的罗姆自认为有功,权力的欲望也越来越大,对其“老大”也不再那么尊重,常常不给其面子。
有勇无谋的他还整天口无遮拦。他常抱怨:我有几百万部队,我的人遍布全国各地,如果讲道理,我们就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否则,我将使用武力。这些言论自然威胁到其“老大”的统治。
其次,树敌太多,社会各阶层都有取缔冲锋队的意愿。一是一个国家不能有两支武装力量,否则是要乱套的。因此,国防军有意将其用来强化陆军的力量,成为其中一只有战斗力的部队。但是,随着他们的规模不断壮大,罗姆自然不愿听命于他们,甚至有吞并其的意思,于是双方矛盾不断激化。
“小胡子”当然清楚,有着军国主义传统的军官团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只有他们的支持,自己的位置才能坐的牢稳。眼下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甚至德军参谋部很明确的要求取缔冲锋队,否则不能保证德军的忠诚。
二是作为一群为非作歹的部队,打砸抢是他们最拿手的事情。十分在意国家形象,注重国民素质的工业界、教育界、金融界、政界以及贵族和资产阶级,自然看不上这群身穿统一制服的流氓暴徒。
更何况,让商人们头疼的是,他们肆意抓人和捣乱企业的正常生产,已经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希特勒需要当时容克贵族和大商团的资金支持,而他们也提出必须停止冲锋队的活动,否则将不再支持纳粹党。
当然,还有来自内部的反对。尤其是在其隶属下的两个组织,希姆莱的党卫队和戈林的盖世太保。他们二人也是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有罗姆在,势必是其发展权势的第一大阻碍,必须要“除之而后快”。
于是,他们致力于收集罗姆的各种“罪行”,并不断地打小报告。一次两次,“小胡子”不以为然;说的多了,他也就越来越不信任这位昔日的好朋友、好助手了。
更为关键的还是,俩人的分歧加深。原来,罗姆的政治意愿是消灭大资产阶级。纳粹上台后,拥兵自重的罗姆要求其兑现《二十五点纲领》,提出取代德军,打破垄断企业,改善工人待遇。这无异于是要与容克军事贵族和资本家们为敌。
而“小胡子”此时已经和容克军事贵族以及垄断资本家结盟。他也很清楚,对外侵略扩张不能靠鱼龙混杂、不懂规矩的冲锋队,只能靠国防军和大资产阶级。而且,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喜欢这支流氓队伍。
同时,他觉得这支队伍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任务,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了。同时,他们“臭名昭著”的名声,已成为纳粹党和他本人的负资产,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最让他下定决心的是,罗姆深入各地组织举行大规模的战术演习,声称要进行“第二次革命”。同时,购进大批武器,装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特别警卫队。这可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是该取缔他的时候了。
当上总理一年后的1934年,“小胡子”飞抵慕尼黑,命令党卫队和盖世太保开始对其进行大清洗,枪决了罗姆和150多名头目,300万成员被遣散。史称“长刀之夜”。
最终,他扫清了干扰自己政治前途的最后一个障碍,而党卫队取而代之后成为一支比它更疯狂的法西斯组织。
如果没有这场大清洗,冲锋队夺权成功,会阻止二战的爆发吗?欢迎大家留言和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是不是老妖婆佩洛西气的?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佩洛西气病拜登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拜登复阳已经6天了,今天8月5日还是阳性,且伴随着咳嗽,之前拜登阳性后六天就转阴了。为什么复阳后还“严重”了呢?让人觉得有点诡异。无外乎就是两种可能——①要么就是病毒奥密克戎实在狡猾狡猾的,真的是防不胜防,就连美国总统这样具有世界一流医疗保障条件者,每天打两针单克隆抗体,都复阳了,普通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②要么拜登此次的复阳可能是战术性的,最起码不能排除这种可能。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被等复阳的这几天,佩罗西老妖太在干什么?她正在窜访台湾搅局挑事儿。复阳和窜台这两件事儿,表面上看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是有内在关联的。我就不相信世上还有这么巧合的事,佩洛西窜访亚洲,拜登赶巧就复阳了。
现在综合各路的信息可以得出结论,拜登政府对佩洛西窜台,也是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如果佩洛西窜台成功了,拜登和他的民主党可能就要分享她的这些个所谓的胜利“成果”,最起码对11月的中期选举大为有利,拜登有可能就不成为跛脚鸭。毕竟佩罗西是美国的众议长是实打实的三号人物。反之拜登就极有可能和佩罗西划清界线,以复阳隔离为借口,然后就推缩说这是佩罗西的个人行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理中啊,拜登在美国政坛混迹了50多年,不愧是老油条啊!
从这个角度讲,拜登和佩罗西极有可能是合伙上演了一出肥皂剧式的双簧戏,为此,拜登别跑出来一颗五彩斑斓的烟雾弹,迷离了很多人的双眼。于是拜登便自然而然的就复阳了,而且连里德军事医学中心(总统的定点治疗医院)都不去。他还有什么理由笑话特朗普呢?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坐着军用直升机到你的医院去治疗,等于是把白宫搬到了医院。而拜登呢?表面上看是稳坐白宫,事实上是把医院大夫搬到了白宫,你说哪一个更加官僚?
有网友认为,拜登管不了佩罗西,劝也劝不住,于是就气出病来了,自然而然就复阳了。拜登管不了佩罗西,这话有道理也没道理。①说它有道理,是因为拜登和佩洛西在民主党内的资历和威望差不多,前者是建制派的代表,后者是保守派的代表。仅从美国三权分立的构架上看,总统和议长是并驾齐驱的,谁也没有管住谁的道理,只有互相监督的份。②说它没道理,是因为佩罗西此次窜访亚洲,那是必须要得到军方的支持者,而美国武装部队的最高司令就是总统。如果释登下了死命令,美国的海空军还能给佩罗西提供支持吗?所以嘛,拜登对佩罗西的行为还是睁一眼闭一眼,或者是明面上反对暗中支持。所以嘛,拜登被气病纯属是无稽之谈。
关羽关云长曾经两次被魏将乐进乐文谦击败?
曹魏“五子良将”中的乐进确实曾经与关羽有过交锋。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记叙来看,乐进与关羽的交锋是在演义的第31回,那场著名的穰山之战。
按照演义的描述,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后,挟胜势到直逼占据汝南的刘备。双方在穰山附近展开一场厮杀。曹操初战不利,就派夏侯渊去袭击为刘备运送粮草的龚都,又派夏侯惇率领一支人马去攻打刘备后方的汝南城。刘备大惊,派关羽去救汝南,张飞去支援龚都。
关羽到达汝南之时,城池已经被夏侯惇攻破。刘辟弃城而逃。另一路张飞去支援龚都,遇到夏侯渊,龚都已经被夏侯渊杀死,张飞奋力击退夏侯渊,率兵追击,却被乐进领兵围住。关羽撤退途中遇到败退下来是士兵,就“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张飞合兵一处回见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与乐进只有这一次交锋,关羽是获得了完胜。
那么在正史《三国志》中,关羽和乐进有过交锋吗?确实有过,就在“绝北道”的战役中。
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没有关羽“绝北道”的记载,但在其他人的传记中,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
赤壁之战后,曹军主力北还,留曹仁固守南郡。而东吴乘此良机,发动向外扩张的行动,周瑜率兵直取南郡,与曹仁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东吴方面负责攻坚,那盟友刘备方面呢?就是关羽负责打援,阻止北方曹魏部队前来支援曹仁。这就是“绝北道”。
咱们看一下《三国志·乐进传》中关于此事的记载:
“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根据《三国志·乐进传》这个说法,似乎是驻守襄阳的乐进率部去支援曹仁,打退了关羽和苏非,收降了关羽统战来的少数民族游击队。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恐怕未必。咱们再来看看曹军另一位猛将的记载。
《三国志·李通传》中是这样描述
“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
根据《三国志·李通传》这个描述,说是李通也奉命前来支援曹仁,他“勇冠诸军”,下马步战,破坏了关羽修筑的工事,步步前行,终于打通了道路,与曹仁汇合。在路上,李通突然得病而死。
从这个记载来看,李通也与关羽交锋,效果也还是蛮不错的。
这场“绝北道”战役还有其他人参加吗?还有,咱们再来看看《三国志·文聘传》中的记录:
“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说是文聘也参加了这次支援曹仁的战斗。在战斗中,文聘向汉津的关羽辎重队伍发动攻击,烧掉了一部分船只。
看来,文聘也是有功之臣,他打的是关羽的后勤补给。
除了以上这几位以外,曹军还有位猛将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他就是徐晃。《三国志·徐晃传》中是这样描写的:
“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根据《三国志·徐晃传》的说法,徐晃和满宠也参加了这次战役,在汉津地界与关羽进行了战斗。
那么,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信息。
1.周瑜率领东吴兵马攻打南郡的曹仁,关羽负责阻止曹操援军。
2.为了支援曹仁,曹军派出的将领有乐进、李通、文聘、满宠、徐晃。
3.南郡之战打了将近一年,曹仁孤立无援,伤亡惨重,弃城逃走。
按照曹军这些将领的传记来看,他们都揍了关羽,立了战功。但是,没有谁对孤守南郡的曹仁起到支援作用。南郡还是丢了。
曹军各路援军打了整整一年,孤守南郡的曹仁一个援兵也没盼来,只得弃城而逃。
大家说说,到底是曹军众将围殴蹂躏了关羽,还是被关羽把他们一个个揍得寸步难进?
所以说,关羽“万人敌”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在三国时代,能被誉为“威震华夏”唯一一人,军事水平之高绝不是吹出来的。至于《三国志·乐进传》中说乐进击败了关羽,纯粹就是一种粉饰和安慰。
结论:和关羽相比,无论正史还是演义,乐进他还差着一个很大的层次呢!
俄罗斯总统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总统需要留在国内?
肯定是有综合考量的,主要是分内外两个原因。
先说外部原因参会各国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基本上都是支持乌克兰的。而且拜登说了,不会与普京会谈。泽连斯基也说,如果普京去了他就不去。这种情况下,普京去了有什么意义呢?
况且,如果去了之后,连一个聊天的人都没有,那得多尴尬?
再说内部原因赫尔松撤军后,俄国内反弹强烈,俄共要求国防部解释为何要撤军;被视为“普京大脑”的杜金公开要求普京“分权”,甚至威胁处决普京。
可以说,当初支持普京开战的强硬派,现在竟然成为反对普京的急先锋。
对于普京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外部战场,而是内部不能接受战场失败的鹰派。
所以现在的普京,哪敢轻易出国,万一出个意外,那就不只是丢权下台了,很可能连性命都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