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骑砍2主线任务怎么没有自立的选项?

2023-10-03 00:36:03 80阅读

帝国霸主,骑砍2主线任务怎么没有自立的选项?

要4级家族,然后点家族那,在右上角那里

建议先加别的国家,弄几个城堡,顺便升级225交易再自立

帝国霸主,骑砍2主线任务怎么没有自立的选项?

骑马与砍杀2霸主自立好还是辅助帝国好?

好居住在这一方面呢,我给出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果您只是喜欢这款游戏的动作画面,并不喜欢在大陆上争霸,可以选择辅佐帝国的某个势力,带领您的军队,辅佐帝国完成大陆的统一;或者是做一名佣兵,自由的在大陆上活动;又或者做一名商人,在大陆上从事自己的贸易;还有像我以前玩儿的一样,做一名声望低下,掠夺和杀戮,为主的强盗。

如果您志在争霸天下,征服一切。那么就在合适的时机自立为王,带领您的部下,将一座座敌对的城市征服,让卡拉迪亚大陆重归统一,当然了,像这种志向需要的游戏时长是很长的,在没有外挂的帮助下,也是很艰难的,也需要巧合,也需要技术,还需要政治手腕。还可以建国后,开展外交,得到各国的承认,在某一块领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随波逐流,逐渐的发展壮大。

美利坚独立战争是如何成功推翻当时的全球霸主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的?

(说到美国独立美国人总是把约克镇战役和巴黎和约挂在嘴上)

英国作为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怎么会坐视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独立,如果说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是因为英国不愿意打了,那么1812年当美国在拿破仑战争里愚蠢的跳出来挑衅英国爆发“第二次独立战争”,这时候的英国已经成为反拿破仑战争的领导国,而且从1813年莱比锡会战以后拿破仑就已经走上了下坡路,1814年5月30日签署的《第一次巴黎和约》承认了英国对欧洲以外事务的自由支配权。换句话说如果这时候英国把拿破仑战争结束的老兵送往美洲作战彻底消灭美国,将不会受到《第一次巴黎和约》的所有签字国的反对和干预。法、俄、普、奥四大国都不会干预英国吞并美国之战。那么为什么英国人却在1814年12月24日和美国签署了《根特和约》结束了战场曾经导致英俊一度占领华盛顿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呢?

(却不愿意提所谓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和1814年的《根特和约》)

其实道理很简单,历史上一国不去吞并另一国的原因无非两种,第一种是不能,也就是说它的国力不足以彻底占领另一国,即使可以占领也不足以让其他国家承认自己对该国的吞并。但在美国脱离英国的问题上显然不是这样。如果说独立战争美国还找到了法国这个救星,那么1814年欧洲所有的大国,事实上也就是当时的全世界所有的大国都站在英国一边,承认了英国自由决定海外事务的权力。同时英国也有足够的兵力彻底征服美国,我们知道1814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就急切的解散了它的军队,军官只能领半薪。1815年当拿破仑再次发动战争的时候,伦敦的军官们为了能够再次找到工作简直欣喜若狂。换而言之,如果1814年12月英国不和美国缔结和约,而是把欧洲的陆军派到北美去征服美国,其实并不会遇到什么阻力。而如果威灵顿公爵率领的十万红衫军出现在北美战场,美国必败无疑。

(红衫军火烧白宫?是的你没看错!)

那么为什么英国却饶过了美国呢?那就只能从另一个理由来解释,也就是“不想”!很多人把世界理解成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支配的世界。这样想是否正确姑且不论,即使在丛林法则支配下的世界里也不总是“弱者先灭,强者后亡”。事实上国家不是动物,扩张和吞并也不是简单的捕猎和吞噬。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那就一定有成本和收益,一定存在性价比。只要小国的性价比不高,就不会有人愿意去触动。比如说奥斯曼帝国就是典型,这个国家从19世纪以来就欠下了英法一笔天文数字的钱,但这些钱也没有用在任何可以获得收益的领域,相反这个帝国把借来的钱用在购买武器装备,奢侈品和挥霍上。除了靠穆斯林捐款修筑的通往圣地的“汉志铁路”,这个国家连一条自己的铁路都没修过。这样的国家如果从强弱的角度早就该被瓜分了,但是这个国家的性价比实在太低,而且它欠下的外债又实在太多,处在资不抵债的局面。于是它的大债主英国和法国不但没有扣押抵押物,反而还成了它的打手和保护人,唯恐俄国把它消灭掉。这就跟欠银行几十亿贷款,银行就是捆着你也不能让你去跳楼一个道理。

(1814年威灵顿还不是滑铁卢的英雄,但他已经是西班牙的英雄和拿破仑的最大威胁了,不过真实的历史里他没有去进军华盛顿,而是在滑铁卢打败了拿破仑)

同样的如果一个国家的税收能力低下,中央政权力量薄弱。一旦被占领就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到处是游击队和抵抗者,强国也不愿意去加以占领。因为殖民地能带来的好处在19世纪初其实非常有限,无非是工业原料和商品市场。而这两点都非常需要当地的和平和稳定。如果亲自占领反而影响了自己收购原料和出卖商品,那还不如维持当地的政府。19世纪上半叶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美国打开日本大门,之后不但没有进行彻底的征服和吞并,反而乐于促使被迫开港的国家走上自强道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印度副王的华丽袍服,印度既有易于统治的人民,政府的盈利,又是英国棉布的重要市场,所以印度才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北美殖民地?那是什么贵?)

此外十九世纪的上半叶欧洲也才刚刚铺设铁路,而轮船的普及还要再等几十年。所以真正能够通过海上贸易运会欧洲的商品微乎其微。香料贸易到19世纪已经衰退,奴隶贸易因为英国的韦伯夫斯推动的禁止奴隶贸易运动也被禁止。到这个时期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几乎只剩下了白糖、棉布和粮食。但是英国的权力掌握在地产贵族手里,他们是英国市场上粮食的主要生产者,他们绝不会允许殖民地粮食来冲击他们的市场。所以实际上对英国来说有价值的国际贸易就是白糖和棉布。

(惠特尼这个机器要是早发明二十年可能美国就真完蛋了)

但是美国并不产白糖,美国唯一能够参与到国际贸易里去的是美国南方的棉花。棉花是英国棉布贸易的重要原料,在整个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是英国棉花的重要采购地。但是惠特尼到1794年才发明轧棉机,美国的棉花生产才迅速提高,而1814年战争已经结束了。换句话说到1814年英国政府有机会决定美国生死的时候,美国棉花的优势还没有表现出来。

其次美国的棉花第一是得益于惠特尼的轧棉机,但更重要的是南方棉花种植园里大量使用的奴隶。而英国此时正是废奴运动的高潮,如果英国吞并美国,即使不会直接解放奴隶,也会禁止奴隶贸易。则即在真实的历史上,因为英国禁止了奴隶贸易,南方棉花种植园的利润也每况愈下。

所以综上所述美国之所以能够两次从被英国灭亡的危机里解脱出来,最大的原因是当时的美国根本没有价值,不值得英国为此把欧洲战场的胜利之师运过大西洋去加以征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