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vs西班牙比赛,法语和西班牙语哪个使用范围更广?

2023-10-06 07:54:04 92阅读

:摩洛哥vs西班牙比赛,法语和西班牙语哪个使用范围更广?

首先,我们来了解西班牙语与法语的共性与各自的历史发展。西班牙语和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

按照使用者数量的排名,西班牙语大约有4亿人作为母语使用,同时使用西班牙语的人数占全世界人口的近5%,总计使用者将近5.7亿人,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有23个。

1492年,哥伦布率领着西班牙船队,经历70余天后到达了美洲大陆,也把西班牙语带到了美洲,在那个时代,世人都认为大海是属于它的发现者们。于是,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到了16世纪末,西班牙占有世界金银总产量有83%。正是因为西班牙在美洲大陆上疯狂地掠夺,也把西班牙语带到了那里。随着时代发展,西班牙语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在美国南部的几大州也主要使用西班牙语。在菲律宾、非洲的部分区域,也有相当数量的使用者。

:摩洛哥vs西班牙比赛,法语和西班牙语哪个使用范围更广?

再来说说法语。法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之一,截至2019年,世界上有8000万人把它作为母语,还有其他地区的2.85亿人也在使用法语。法语是很多地区和组织的官方语言(如联合国、欧盟)。从公元9世纪到13世纪,法国一直处于割据的状态,不同地区讲着不同的方言。从14世纪到16世纪,法语才因为历史原因,逐渐在国民生活中取得优势地位,慢慢成为法国的统一语言。法国在17世纪和18世纪实现统一,法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后来18世纪启蒙思想的兴起,法语又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一些技术的词语、革命相关的语言,不断丰富法语的语言词汇。

众所周知,法语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殖民扩张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也与法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有关,更与法国文化有关。虽然二战后美国文化不断冲击法国,但法国人对自己的语言一直自豪不减,很多人自发维护法语,提高法语的国际地位,鼓励人们学习法语的。

法语使用范围大于西班牙语

1、在实用方面,法语胜于西班牙语,因为法国的经济超过西班牙,出于经济、学术交流的考虑,法语比西班牙语更加实用。

2、从文化的角度上看,法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远胜于西班牙;

3、再者,联合国的第二工作语言是法语,重大活动和会议基本都会用到法语。现在还有不少海外的区域属于法国,遍布非洲、美洲、大洋洲等,虽然从人口数量的角度来说,说西班牙语的人可能稍微多一些,但是就世界区域范围而言,法语远超西班牙语。你如果到国外,如果不懂英语,那么法语就是沟通的第二语言。

4、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历史原因,法语的地位逐步下降,到了六十年代,总统戴高乐提出建立“法语共同体”的计划。上世纪七十年代,21个法语国家,在尼日尔召开会议,成立法语国家组织。首届首脑会议在1986年召开,后来基本两年举行一次。1995设立秘书长的职务,以协调法语国家的相关事务。

全世界讲法语的人数超两亿,虽然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地方语言总体开始回落的状态,但是,经过法国政府的努力,法语依旧是世界性的官方语言,适用范围更广。

你觉得呢,欢迎与我一起讨论。

西班牙与摩洛哥的国界线?

西班牙和摩洛哥的国界线有两个,第一个是以直布罗陀海峡为界,第二个是西撒哈拉在非洲,但是西撒哈拉目前属于西班牙管辖管辖,所以他们的国界线有另一条在非洲的大路上。

摩洛哥和西班牙的海峡有多长?

摩洛哥和西班牙的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公里。直布罗陀(Strait of Gibraltar)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4千米。

非洲的西撒哈拉是一个国家吗?

西撒哈拉是位于非洲西北海岸的领土,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接壤。1976年以前,一直由西班牙管理。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均对该领土均提出主张,但这些主张遭到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波利萨里奥阵线)的反对。

1976年西班牙撤出后,“收回”该领土的摩洛哥以及阿尔及利亚支持的波利萨里奥阵线之间随即发生战事,联合国则一直努力寻求办法解决西撒哈拉问题。(毛里塔尼亚于1979年声明放弃对西撒哈拉的一切主张。)1979年非洲统一组织(非统组织)也开始积极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办法。

西班牙和挪威国王是不是虚君?

西班牙和挪威的君主是虚位君主,目前西班牙国王为费利佩六世,挪威国王为哈拉尔五世。

君主可以独裁,但是独裁者却很难成为君主

君主制度与共和制度有着本质区别,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的地位是否平等。君主制意味着这个国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君主以及贵族明显要高过普通公民一等。共和制则不同,在这个国家人与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总统(执政官)也公民,只不过其需要被法律赋予某些权力来服务公众,这也就是说权力不等同于地位。君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任期限制,而且还世袭,但是总统是有任期限制,而且不应该世袭。

(伊丽莎白二世与法国已故总统希拉克)

虽然客观存在那些无任期限制,且家族接班世袭的专制国家,比如阿萨德家族统治的叙利亚。不过共和制终究还是共和制,阿萨德就是再拥有权力,其也无法成为酋长,他只是一个普通公民。君主是需要历史积淀和宗教加持,才能成就君主的。比如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是先知穆罕默德所在的哈希姆家族直系后裔,是“圣裔”。还比如沙特国王萨勒曼,其是瓦哈比教派的领袖,两圣地的监护人。

(阿萨德与阿卜杜拉二世)

君主制之间仍然有所区别,问题关键在于权力

现代君主立宪制国家包括两种主流的形式,分为议会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者的直接区别关键就在于君主是否掌握权力,或者说是掌握权力的程度问题。一般而言议会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主并不实际掌握权力,其只作为国家的象征存在,精神上的领袖,行驶一些程序上的、礼节性质的权力,这也就是所谓的“虚位君主”,比如英国女王。国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经过民主程序推举出来的首相手中。然而在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却是掌握实际权力的,不同于绝对君主制的关键就在于“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分权”,部分权力授予首相,而自己掌握外交、军权等,并且有权免去首相职务,解散议会。在一战以前的欧洲,二元君主制度比较普遍,比如;德国、奥地利、俄罗斯、意大利等。

(伊丽莎白授予约翰逊组阁权)

君主制由绝对君主变为君主立宪,再到议会君主立宪其实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伴随欧洲大规模的公民革命和君主改革逐渐演化而来的。到上个世纪初欧洲的已经没有一般意义上绝对君主制度了,二战之后欧洲现存的君主国家绝大多数都是议会君主立宪制,包括北欧的三国挪威、丹麦、瑞典;西欧的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安道尔、西班牙、摩纳哥等国。这其中安道尔是双君主制,有两个大公,一个法国总统马克龙,另外一个是乌格尔教区主教霍安·恩里克·比韦斯·西西利亚。虽然是大多数都是议会君主立宪,但是以仍然有比较特殊的存在。

(欧洲王室)

目前欧洲比较特殊君主制国家有两个,一个是列支敦士登,另外一个就是梵蒂冈。

列支敦士登大公国(也翻译为亲王国)是欧洲的袖珍小国,其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这个国家的君主很特殊,其原为奥地利王国的贵族,其虽然有封号,但是却没有封地。这个国家是列支敦士登亲王为了能够在神圣罗马帝国属地内拥有一块土地而用钱购买的,而且不止一块,列支敦士登这个地方,是其亲王家族最后一块封地。所以长期以来亲王并不住在列支敦士登这个地方,直到1938年亲王才回到封地。目前亲王汉斯·亚当二世掌握实际权力,排在世界各国元首的前列。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并不行使权力,具体行政事务有议会选出的五人内阁行使。比较有意思的是,国王权力也是老百姓给的。汉斯·亚当二世在2003年威胁要搬离到奥地利,该国随即推动公投,民众为了挽留他,通过了提案,就这样他就拥有了至高的权力。至于民众为什么不让他走,除了保留文化印记和历史遗产之外,汉斯·亚当二世还是一位坐拥40亿美元资产的富翁。

(汉斯·亚当二世夫妇)

梵蒂冈是绝对君主制,而且还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其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小的国家(其实也就是个教堂)。关于梵蒂冈的主权问题是在1929年最终解决的,当时的意大利王国玉圣座签订了解决罗马问题的《拉特兰条约》,确立了梵蒂冈城的主权地位,这一条约也为现在的意大利共和国所承认。教宗是方济各世界天主教的最高领袖,其是通过由教廷枢机(顾问)在西斯廷小教堂选举产生的,任期为终身。不过教宗一般也仅为象征,就如同其本身宗教领袖身份一样。梵蒂冈的行政事务由国务院负责,其负责人为国务枢机卿,现任为伯多禄·帕罗林枢机。

(方济各)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