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游戏,现在的年味儿还和你小时候的年味儿一样吗?

2023-10-10 19:06:04 64阅读

杀猪游戏,现在的年味儿还和你小时候的年味儿一样吗?

在我的老家,差不多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过年的序幕被正式拉开。

此时,上学的孩子已经放假,大人们也都撂下各种活儿,开始一门心思准备过年。买鱼、杀鸡、煮肉……好吃的东西都要在除夕之前的几天里备齐。

杀猪游戏,现在的年味儿还和你小时候的年味儿一样吗?

俗话说“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小孩子这几天提出的要求,大人们通常都会答应的,在他们眼里,孩子们的欢笑声,是迎接新年最好的礼物。

传统习俗“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买壶酒,三十晚上熬一宿。”老家过年的习俗,应该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

年前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二十八贴年画”。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崭新鲜红的年画。一般情况下,贴年画需要两三个人协同来完成,一人拿着门对儿,一人拿着糨糊,不管是房屋还是院落,只要是有门的地方,都得贴。此外,床头、厨房甚至车上、树上、水井旁,也都要贴上诸如“身体健康”“ 小心刀口”“ 行车安全”“十年成材”“细水长流”等表示吉祥的单副年画。有时候,贴年画时,邻居也会过来帮助,并相互欣赏。一些讲究的村民,还要在这一天将火红的灯笼挂在大门前。贴过年画,将院子里里外外彻底打扫一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安安心心等着过年了。

大年三十晚上,村民一般不出去串门。放过鞭炮,吃过饺子,还会再炒几道好菜,备上几瓶好酒,一家人坐在一起,边看电视边聊天,这叫吃团圆饭,是一家人一年当中最团圆、最幸福、最温馨的时刻。而这时候,小孩子的心思却并不全在吃上,他们时刻惦记着大人们之前买来的烟花,并不停地催着问啥时候可以燃放。

八点钟左右,夜幕彻底降临,这时候,大人们才带着急不可耐的孩子来到屋外燃放烟花。在夜幕的衬托下,一簇簇烟花吐着火舌“嗖嗖”地冲向天空,伴随着“砰砰”的响声,绚丽绽放。此时,开心的不只是孩子,大人们也很享受这美妙的时刻,整条街上,到处是欢呼声和欢笑声。夜空中灿烂绽放的烟花,恰如一家家此时甜美幸福的心情。

陆陆续续地,家家户户的烟花会持续响彻整个夜晚。放完烟花,困了的人们开始睡去,等待五更的到来;而兴奋的人们,则会放开心情玩个通宵。五更时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再次响起。这时候,人们开始起床,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穿戴一新,准备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初一后最重要的事就是拜年。可能和有些地方不同,老家拜年,是年轻的晚辈向上了年纪的长辈磕头。辈分越低,年龄越小,需要去拜年的家数就越多。有的一早起来,需要跑大半个村子,一两个小时才能拜完年。虽然拜年是件辛苦且烦琐的活儿,但小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年当中难得的挣零花钱的机会,那些受拜的长辈们要给他们发压岁钱。钱虽然不多,一般1元到10 元不等,但一轮下来,也收入不菲。

拜年这种习俗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是对尊老爱幼这一美德的传承外,最大的意义莫过于联络感情。给长辈拜年是磕头,但平辈之间拜年是相互问候。邻里之间相处,难免出现磕绊。新春佳节,街头相遇,拱手一句“新年好”,足以“相视一笑泯恩仇”。

亲情纽带从初一到初六,是走亲戚的日子。一般情况下,晚辈们在这几天都会带着老婆、孩子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姑姑等长辈们拜年。到这些亲戚家去,除了拜年,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吃喝。知道晚辈们来,这些长辈都会提前备下丰盛的酒席,只有你吃好喝好了,走时他们才高兴。

当然,在这样的节日里,除了家人团聚、拜访亲人,朋友之间的相互问候也必不可少。孩提时的玩伴、上学时的好友,只要方便,都是要想方设法聚一聚,哪怕是短暂的。朋友之间的相聚,时间一般是在下午或者晚上,这时大家都从亲戚家回来了。几个人坐在一起,打打麻将、玩玩扑克、拉拉家常,饿了就炒几个菜喝两盅儿。

除了走亲访友,村里也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唱戏、舞龙、耍狮子等。早些年,村里的年轻人还组织了篮球队,专门在过年时和其他村打比赛。过年了,大家咋开心咋热闹就咋来。

家乡过年,仿佛始终和“吃、喝、玩”紧紧联系在一起。但玩归玩,大家心里都有数,这样的全身心放松,目的是积蓄更大的能量,以迎接更大的挑战,他们知道,新的年岁,必须有新的征程。

这几年在家乡过年,感觉变化很大:年货越备越足,烟花越放越高,小汽车越来越多,楼房越盖越气派……有朋友说,现在的生活富裕了,但年味似乎变淡了。“你看,现在还有几个扭秧歌、唱戏的,早成了儿时的记忆。”对此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不是年味淡了,是生活好了,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了,现在谁家没有电视,几个年轻人没去过KTV?新的时代,年也要有新的味道。

塞波尔seppol怎么玩?

塞波尔(Seppol)是一种古老的挪威传统游戏,类似于击球棒。以下是塞波尔的玩法:1. 准备:你需要一根长约1.8米的棍子,一块平坦的土地和一块小木片。2. 游戏人数:两队,每队2-3名队员。3. 游戏区域:在土地上,画出两个相等大小的长方形区域,它们之间有一条短边作为分界线。4. 游戏规则: a. 球员必须抓住棍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在地上的小木片上。 b. 当球员击打小木片时,它必须边飞行边旋转。 c. 对方球员必须用棍子接住飞行中的小木片。 d. 如果没有人接住小木片,得分的球员将获得1分,并再次踢球。 e. 队员可以用棍子阻止对方接住小木片。 f. 尝试接住小木片后,球员可以向任意方向射击,以取得额外分数。5. 游戏结束:游戏通常在一方获得10或15分后结束,得分更高的一方获胜。请注意,玩塞波尔时需要注意安全,确保没有人站在击球者的周围,并保持安全距离。开始之前,请确保没有易碎物品在附近。

每个假期孩子的作业会不会自主完成?

应邀回答。假期是我最头疼的时候!我家孩子从来都没有完成过假期作业!非的我“施暴”才勉勉强强做完,以逃避老师“追责”,我也懒得看,毕竟放假了,没老师逼了。这方面我做的欠妥,别学我。

我遵循假期还给孩子的原则,让孩子在假期里自由支派时间,但必须按她制定的假期学习计划来。任何事情都有章法,学习也一样。不能因为假期了,就乱了章法,把之前养成的习惯毁之一旦。

因为孩子期末成绩是语文98.5英语100数学91,所以虽然制订了学习计划,但侧重点是查漏补缺,都放在了数学上。每天按部就班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数学是我自己按平时孩子做作业的情况而出的题。以求数学能考高些,尽管我知道数学是因为老师的原因才考低的。

为啥这样说了?老师们可能看了会喷!我女儿从一年级开始双科成绩都在99分以上,自二年级换了个学校,数学开始下滑,但也每次在95分以上。这次是考最差的!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是女的,摸透了女儿的个性,奖罚并用。孩子学习积极性很高,平时做作业也及时完成,考试总考高分。

数学老师是男的,上课古板,也不会夸孩子,女儿说她不喜欢数学老师,上数学课简直就是折磨!再加上数学老师偏心把女儿的班长换给了一个班上学习最差的学生,孩子为这讨厌老师,不好好学数学了。为这我也生气了,不当就是了,咱好好学习,可在女儿心上过不去,学数学没劲。作为家长,我也因此不催孩子,懒得配合老师,等老师问原因,再和老师交流。

再一个,儿子放假回来了!一个假期兄妹俩一个手机一个电脑,转眼一个假期过去了。昨天女儿才匆匆忙忙补做了。

为什么现在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

现在觉得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首先是一种心理上的变化,也就是说越来越感觉不到“年味儿”了,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长大了

我们脑海里还保留着童年时对过年的感觉,小时候只有过年的才能吃到更多的美味,才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才能收到盼望已久的压岁钱,正因为“匮乏”才让我们体验到“满足”,才觉得过年“有年味儿”。而现在不愁吃穿,过年虽然能放几天假和家人团圆,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焦虑却在潜意识里隐隐作祟,似乎没有多余的心理能量去感受当下的“年味儿”了。

2、年俗简化

现在的农村风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年俗也消失或被简化了。家里的土灶拆了,传统的“过油”流程已经简化了。再也闻不到过去家家都飘出来的香喷喷地“年味儿”了。年集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懒得出门,年货也就从网上买了。以前光贴对联,家里的门上、墙上就能贴一下午,而现在村里建了高楼社区,只能简单的贴几幅对联了,大门前高高的灯笼也不见了。年俗的仪式、春节的氛围越来越淡化,所以“年味儿”也越来越难感受到了。

3、拜年方式

现在拜年的方式也变了,过去都是走家串户“磕头拜年”,现在“磕头”的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搬进社区以后,“磕头拜年”也就取消了。换成了只闻其声的电话拜年、千篇一律的短信或微信拜年。

总之,人们对年的期待感下降,再加上外界过年氛围的淡化,让人觉得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

【大乡】专注农业、农村、农民,承载您的乡土、乡村和乡情,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