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扫码,这是什么植物?

2023-10-19 02:24:04 72阅读

秋葵扫码,这是什么植物?

从题主提供的图片看,我初步判断它是黄蜀葵的叶片。

黄蜀葵也叫秋葵、棉花葵、黄芙蓉等,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分布在我国河北、陕西、甘肃及以南部分省区,常生长在村旁、山坡、沟谷、地边、草丛灌丛中。

秋葵扫码,这是什么植物?

它的外形特点:多年生草本,高一公尺左右;植物体有稀疏长硬毛。叶五到九掌状深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八到二十公分,叶边有粗秃锯齿,两面有稀疏硬毛;叶柄长六到二十公分。花单生枝条顶部叶腋,花大,直径十公分左右,花冠漏斗状,浅黄色,有紫色中心,一般七八月开花。果实卵状椭圆形,长六公分左右,表面有硬毛,九十月份果实成熟。

黄蜀葵的用途:第一,黄蜀葵花大黄色醒目,常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栽培。第二,根含有粘液,可作为粘滑剂和造纸糊料;茎皮纤维可以带麻使用。第三,根、花、种子有药用价值。

住在海南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年零9个多月,在海口和三亚,这不是一段持续的旅居,而是大约在10年间,我有什么感受呢?

芒果落在地上才吃,保守的海南人

在海南的几大经济作物当中,本地人在房间屋后种得最多的是波罗蜜,芒果,椰子(芭蕉,槟榔都是成林的),而这几种几乎就是散种,也好养,不用照顾,果实长大后就那样吊着,要么垂着,我走进村里时(包括三亚也是这样),那芒果就垂在院外,都快到地上了,鸡如果两步助跑都能够到,也没有人摘。有一天,院子里有位大爷,坐在那喝茶,有粒芒果掉下来,他才弯腰捡起来,开了个口,两边一撕,把皮撕掉,然后吃了,离老远都能闻到芒果的香味。海南的水果太常见了,除非是做生意的,或者有心的妇女(挑一担子水果戴着斗笠在沙滩上卖给游客),大部分人家都是种几株,想起来就摘下来吃,想不起来就那样挂碰上,这种自然熟的果子。

路边的芒果树,就在路边

海南人两袋槟榔,一辆摩托,一杯老爸茶,可以快乐一整天,这里从旅游岛之后的10多年,本地人一直是这种生活,虽然慢慢的被外来的侵蚀掉不少,但本地的生活,包括饮食,习惯,语言却无法外向发展,和广东不一样,广东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外向辐射。而海南不一样,没有这个能力,且本身很保守,一直是小农经济(有果,有粮,打个鱼),对于海南的发展有点怕甚至排斥,除了游客来时涨涨价之外,与外地人几乎是两条平行线,老鸭,白切鹅仍然是嚼不动,也许这是一种固守传统,适合探寻世外桃源的小资,但却不是大潮流下应有的态度。

院子里的芭蕉树

田里的鸭子

工作都被北方人挤掉了

海南人以前农闲时的兼职,摩的,在三亚和海口已经逐渐式微,一个是共享单车的兴起,二来是准备扎根海南的北方人的进入,现在三亚许多摩的司机已经换成了东北人,他们除了在商场当售货员卖衣服,在饭店当服务员,在早市或农贸市场摆摊(现在已经有一半),开网约车(前两天有个本地司机感叹,在亚龙湾有一北方哥们,就睡在车上,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他是搞不过的),钱不多的就盯上了摩的这个职业,便是捡垃圾的都是北方人,我所在这个小区连清洁都换成了北方人,而且由于北方人的勤劳和能干,基本打破了海南下午3点之前不出工的作息习惯,也不是没事就去泡老爸茶,从来不顾忌天上有多大的太阳,这也算是一种最实在的冲击吧。

三轮摩的

好像离中原特别远,以前只在云南有过这种感觉

以前住在云南时有这种感觉,云南的阳光总是从云彩中间穿出一束来,还经常照不到你,永远在你前方,明亮一块,而你这边是暗的,感觉就像被扔到某处似的。在海南虽然天天大太阳照着,但那种感觉有时也很强烈,尤其午后,阳光软软的,风吹过椰树,蕉叶,左右看不到人,安静极了,出岛永远要过海,除了飞机都慢,就不想出岛了,像是隔绝一样,离着中原大陆特别的远。

无处不在的老人们

在海口好一点,国贸,世贸那里有好多年轻人,而三亚似乎到处都是老人,公交车上,菜市场里,超市里,路上,海边,河边,他们或是夫妻,或是中风偏瘫的,或是轮椅(被人推着,往阳光下一放,到点再推回去),有精力的老人便会组织合唱团,广场舞,去某某旅行团或者丝绸展上薅羊毛,孤独的老人便是独来独往,买菜,散步,静坐下来感受海南的空气和阳光。我在海南遇到过全国各地的老人,有钱的子女买了房,没钱的就租房(好的租小区,没钱的租民房,在村里也有许多老人,有的在三亚市区,或者往周边乐东,陵水,东方);长住的就不离开了,不长住的每年还要飞回去,再飞回来,有的就不飞回来了,因为走不动了,有人就在海南老去了。有时公交车很长,一个多小时,没看到几个中年人或年青人(除了放学时的小朋友),一车暮气沉沉,和窗外的阳光形成鲜明的对比。

等公交的老人们

公交上的老人

发现了几种好吃的水果

在海南所有的水果当中,我最喜欢吃的是芭蕉,长得特别挤,一般都是拿着一枝树在卖,上面挂着好几挂,看中哪挂切哪挂,买回来后要吊着放(这东西怕碰,一碰就黑),然后等皮发黄后2、3天,有点软,剥开后皮越薄越好(当然也不成薄成纸),然后早上放粥里,或者就牛奶,或者做清补凉,或者夹在方包里吃,那种细腻甜香的味道,任何香蕉都比不了,这种芭蕉每年只有2个月断档,上市之后先是卖6元,然后逐渐到2.5元。听我的,来海南旅游回去就带这种水果(因为外地不好运输,所以不常见,芒果什么的外地都有,我去宁夏,当地超市都有卖的)。

另外一种就是凤梨,每年3月份上市,特别大,特别甜,用来榨汁,早上喝一碗,连阳台上都是水果香,我还给朋友寄,4元1斤,运费90元。

芒果,一年四季都有,但你要挑,有些芒果不好吃,最喜欢吃青芒。

榨凤梨汁

仍然无法躲避旺季涨价

即使我发现了渔港,不是游客去的农贸市场,早市,但仍然无法逃脱旺季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春节前进入腊月开始(海南没有腊月的概念,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价格开始逐步抬升,就像一支有庄家操纵的股票一样,你想等它落下来,要等到春节十五以后,那你还吃不吃呢?马鲛鱼以前35,春节前从50开始涨到80元,花螺以前25,涨到80,葱,菜都能翻一倍,奇怪的是超市的价格也涨。餐饮价格除了一些连锁店之外,都在涨价,就是在琼海,万宁,乐东,东方这样的地方,餐厅价格也在涨,很难想像以这样地方的人均收入和GDP,能支撑一盘捞叶炒鸡108元,一盘青菜28元,一盘农家豆腐68元,一盘白切鸡98元(半只),这些都是给游客的价格。所以,住在海南,除非是来朋友了,旺季不去餐厅吃饭,春节前菜提前买好,就像东北过冬储菜一样。

渔港码头上的鱼

春节时贴了价格的菜牌

海南并不全是三亚的那个模样

海南岛内陆的芭蕉林,长长的槟榔树,宽宽的蒲葵,长长的美人蕉,戴着大斗笠的妇女,偏三,摩托,镇上只有中间一条路最热闹(两则是学校,邮局,银行,床上用品,超市,老爸茶,塑料椅,大排档),有河,有桥,感觉这便是东南亚某处,一两层的房子,人们吃着嚼不动的鸭子,清煮着鱼,喝着老爸茶,没有酒店,没有游船,没有美女,没有跑车,没有美式餐厅西餐和酒吧咖啡厅(有兴隆咖啡,像老爸茶,路边7元一杯),一切都和我2000年来旅游时一样,那时就坐偏三,现在也有偏三,这也是海南,甚至是70%的海南,游客除了海口三亚,东海岸的酒店群之外,这70%的海南大部分游客都没见过。所以,我建议来海南旅游的,如果你有时间,除了直奔三亚之外,到海南岛深处走一走,会有一个不同的印象。

海南某市街道

海南某市街道

三亚

三亚

作息时间不一样,海的颜色也不全是蓝

降温时最有意思,看着电视上的黄色预警,回想起在北方的黄色降温预警,忽然觉得海南有点小题大作,可以这么想像一下,海南的降温就好似在已经热了好久的房子里把空调开到最冷,吹了一阵风;而北方的降温,就好似在里面温度比外面还低的情况下把门窗打碎了,灌进风雪。同样的18度,两边的感受绝然不同。

春节时降了一点温,到琼海和万宁去玩,穿着长袖,但仍然到游泳池去游泳,海口降到历史最低9度,也就是一天,然后一周之后就爬上了26度,冷空气来挠你一下子,之后便天高日朗,太阳开始灼人,晒到脸上像一排小针在压迫你。所以夏天我的作息时间是早上出门,10点到下午16:00在家,尽量在16:30以后出门,晚上18:00以后,有风的,树摇的时候最为凉爽和惬意,海南的热不是炉子,而像是炉子边,最高温也就是33度左右,然后一条直线,而且一直有风。

潮湿,南方哪里不潮呢,以前在珠三角的时候,地面的磁砖上过完年都是水珠,有些老人说这边潮,有干的地方,你们也不能去啊。有台风吗?有,多不?不多,而且除了渔民农民之外,没有什么大的影响,2021年,台风只扫过三亚一次,其它的预报预报着,就都绕着走了。海面除了蓝色,还有黑色,绿色和灰色。

降温后三亚湾的海是灰黑的,前一周还是瓦蓝的

海南,是老天赏饭吃的地方,有海产,有肉(猪,牛,羊,鸡,鸭都有),有稻米,有水果,有阳光,有空气,不缺水,一直以来自给自足,日出而落,日落而息,这里有农场,也有国际酒店,海岸线与内陆的相差从直观上看有50年,意识上相差也有50年,如果你生活在这里,是很舒服的,富有富的活法,俭有俭的过法,你大可以像芒果掉了才捡起来吃的海南人一样,慢生活,也可以像自贸岛建设者一样,无论多大的太阳,都在工作,我不知道未来海南怎么发展,成为什么样子,但我确实挺喜欢赖在这里。

毁我塑我 原创

真实的尼泊尔是什么样的?

先点个关注呗。

月薪3000

在欧洲连半张机票都买不到

在国内旅行一圈都不够

但是在尼泊尔

可以来一场超长待机豪华游

在尼泊尔只要花几块人民币

就可以搞定简单饭菜

双人标间价格30RMB

一些廉价酒店甚至只有十几元

景区基本免费

最贵的门票只要几十元

尼泊尔的基础建设比较落后

以至于不少人们到达首都加德满都时

都以为这里只是一个相对大点的村庄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也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

作为2017年度被孤独星球评选的

“十大最佳旅行国家”之一

尼泊尔是会让人上瘾的国度

尽管贫穷

吃的、喝的、用的都比较匮乏

但是尼泊尔的人们

大多数都是信奉佛教

他们热情开朗,幸福指数很高

是一个善良、包容的国度

尼泊尔贫穷,但从不缺雪山。

尼泊尔国土面积147181平方公里,如此狭小的土地上,却集中了全球十大最高山峰中的八座,因此被称为“高山之国”。

珠穆朗玛峰 Mt.Everest

海拔高度:8848米;世界排名:一

(峰顶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界,南坡位于尼泊尔萨加玛塔专区,北坡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

干城章嘉峰Mt.Kanchenjunga

海拔高度:8586米;世界排名:三

洛子峰 Mt. Lhotse

海拔高度:8516米;世界排名:四

马卡鲁峰 Mt. Makalu

海拔高度:8463米;世界排名:五

卓奥友峰 Mt.Cho Oyu

海拔高度:8201米;世界排名:六

道拉吉里峰 Mt.Dhaulagiri

海拔高度:8167米;世界排名:七

马纳斯鲁峰 Mt.Manasalu

海拔高度:8156米;世界排名:八

安纳普尔那峰 Mt .Annapurna

海拔高度:8091;世界排名:十

雪山之上有神灵。

或许,正是因为被众多极高峰环绕注视,尼泊尔人才深信他们的国度是湿婆与雪山神女帕尔瓦蒂的乐土,是为诸神眷顾的雪山之国。

这在星球上是独一无二的。

尼泊尔贫穷,但从不缺幸福。

无论你走在尼泊尔的哪片土地,总能感受到它的幸福感,每个人的笑容都那么真挚。

遇上孩子们放学,邀请他们一起拍照,从来不会被拒绝,看着他们,你或许该思考一下,多久没有真心的笑过了呢?

尼泊尔贫穷,但从不缺信仰。

这里有一类人,叫做苦行僧,每人除了一个碗以外几乎一无所有,一生只洗两次澡。

我们总在追寻名利,忘记了生活本该有的模样,在这里静静的坐一下午,让内心平静下来吧。

尼泊尔贫穷,但从不缺徒步者。

EBC、ACT、ABC,是人们来尼泊尔选择较多的徒步路线,它们将带你近距离领略美得让人窒息的山峰和冰川,皑皑雪峰构成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壮丽画面。

将双脚放在地狱,将眼睛搁在天堂。

尼泊尔贫穷,但从不缺寺庙。

这里“神比人多,庙比屋多”,可谓“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浓郁的宗教色彩让人心生敬畏。

在那里,你会重新解析生命的意义,会更透彻地理解所谓信仰、所谓纯粹、所谓朴素、所谓富有的含义。

尼泊尔贫穷,但从不缺色彩。

无论何时什么角度,费瓦湖都各有风情,租上色彩鲜艳的小帆船泛舟湖上,静静地欣赏交映在水中的湖光山色。

来博卡拉不容错过的体验必然是滑翔了,从美丽的费瓦湖上滑翔而过,从不一样的视角看鱼尾峰。

参加洒红节活动的人们追逐打闹,开玩笑的向彼此身上泼洒五颜六色的颜料和粉末,一时间,尼泊尔的街头就变得无比热闹了。

尼泊尔贫穷,但从不缺动物。

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到处摆地摊的小商小贩,随处休息的人影,踢足球的孩子,乌压压的鸽子群,杜巴广场热闹得像个大集市。

来到猴庙,和沾染着灵气的猴子玩耍,这里也是加都一个特别棒的天然观景平台,可以看到加都的全景以及美丽的日落。

与加德满都的喧嚣不同,奇达旺国家公园是最纯粹的大自然,是大象们的乐土,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人文环境,让它们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得以休养生息、自得其乐。

这里是尼泊尔

拥有着雪山、湖泊、小镇、宗教的迷人国度

一个让人心心念念的地方

11月是去尼泊尔的最佳季节

尽管贫穷

但快乐和幸福不掺假

期待诸位的关注和互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