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处,贵阳禁狗令?
禁处,贵阳禁狗令?
2021年贵阳养狗新规,贵阳养犬管理条例禁养犬。
第一条 为加强养犬管理,规范养犬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南明、云岩、小河区,其他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经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养犬人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遵守本规定。因商用、科研、演艺、警用、军事等需要养犬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公安机关及农业、城市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负责城镇养犬的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犬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不遵守养犬规定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镇人民政府应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立即查处,并且反馈结果。
第五条 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应当开展依法养犬教育,通过召开居民、业主会议等形式,订立养犬公约。
第六条 禁止城镇居民饲养烈性犬。本规定颁布施行之日起30日内,城镇居民所养的烈性犬由养犬人处理。养犬人不处理的,南明、云岩、小河区由公安机关处理;其他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经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由镇人民政府处理。烈性犬的名称,由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公布。
第七条 养犬人自养犬之日起10日内、幼犬出生后60日内,应当携犬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机构进行检查,注射兽用狂犬疫苗,领取标明有效期限的《家犬免疫证》和免疫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机构应当建立档案,公布动物防疫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收费标准以及检查、注射兽用狂犬疫苗的时间。
第八条 养犬人在领取《家犬免疫证》和免疫牌后,应当向环境卫生服务部门缴纳卫生费。卫生费的收取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价格行政管理部门采取听证形式确定。
第九条 养犬人凭《家犬免疫证》和卫生费缴纳凭据到所属公安派出所办理养犬登记。公安派出所应当及时办理养犬登记,发给犬牌,并且建立档案。除犬牌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第十条 养犬人变更或者犬牌遗失的,养犬人应当立即报告原发牌的公安派出所,申请重新登记或者补发犬牌。
第十一条 养犬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携犬进入商场、饭店、学校、医院、机关、车站、展览馆、影剧院、体育馆、航空港以及管理单位禁止携犬进入的公共场所;
(二)不携犬乘坐中、大型公共汽车;
(三)不携犬践踩公共草地花圃;
(四)制止犬吠干扰他人;
(五)清除犬粪;
(六)携犬出户采取栓犬绳等防止伤人的措施;
(七)按期携犬进行检查、注射兽用狂犬疫苗;
(八)按期缴纳卫生费;
(九)按规定进行变更登记;
(十)将犬牌悬挂于狗脖;
(十一)不遗弃所养的犬。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一)、(二)、(三)项规定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养犬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四)项规定,有受害人首次投诉并查证属实的,由公安机关或者镇人民政府予以警告;经警告后受害人再次投诉并查证属实的,对养犬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投诉人三次投诉并查证属实的,对犬予以处理;
(三)违反第(五)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责令养犬人清除粪便;拒不清除的,对养犬人处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六)项规定,造成他人损害的,养犬人应当立即将受害人送至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并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伤人的犬,必须立即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机构检查,并且根据检查情况予以处理;
(五)违反第(七)项规定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机构责令养犬人限期携犬进行检查、注射兽用狂犬疫苗;逾期不检查、注射兽用狂犬疫苗的,给予警告,并对犬实施强制免疫,费用有饲养人承担;
(六)违反第(八)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养犬人限期补缴;拒不缴纳的,由公安机关或者镇人民政府对犬进行处理;
(七)违反第(九)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养犬人限期进行变更登记;逾期不变更登记的,处5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拒不登记的,对犬予以处理;
(八)违反第(十)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养犬人出示犬牌;不能出示的,责令补办,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没有犬牌的,对犬予以处理;
(九)违反第(十一)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养犬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犬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 负有养犬管理职责的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接到举报或者投诉不予处理的;
(二)对犬检查、登记无故刁难的;
(三)不建立档案的;
(四)违法收取费用的;
(五)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禁养的烈性犬名称根据《贵阳市城镇养犬规定》第六条第一、三款“禁止城镇居民饲养烈性犬”、“烈性犬的名称,由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规定,现将烈性犬的名称公布如下:巴西獒犬、土佐犬等性情凶猛的犬。
2021年解禁摩托车的城市?
2021年城市一览表1、北京市。京A除二、三、四、五环主路、长安街以及有限行标志的路段,均可骑行,可上高速。京B同京A,但不能进4环,外埠牌照,全天禁入六环。
2、天津市。外环线以内禁摩,绝对不给摩托车加油,禁行区低调点行驶据说一般不会被拦车,其他地方证照齐全就可以上路。
3、上海市。限摩,任何地方外牌摩托车都不能进入。外牌到上海,在郊环外有些地方能开,318国道进来可以到外青松公路郊环沿线通过。
4、重庆市。内环快速路,机场路(渝航大道和渝都大道),双龙大道禁摩。
5、四川省。绵阳:禁摩。成都:三环内限摩,其他地方不禁摩,成都川AA川AB可以进城。宜宾:老城区白天禁摩,城区内晚21:00——早8:00可以行驶,最新补充可以全天进入,请广大车友合法骑行。西昌:长安路早7:00——22:30禁摩,其他时间可以进城,航天大道不禁摩。泸州:江阳区主干道延伸龙透关一线早7:00——22:00限摩。广元市:南河汽车站门口路段禁止摩托车通行。
6、贵州省。贵阳:摩托车不能进入一环路,其余路段都可以骑行,上牌验车都可以。主要严打的是中华路和延安路。
7、云南省。昆明:二环内限摩云A0,云A1 牌照可以进城,其他牌照都可以二环外跑,滇池路不能跑。
8、湖北省。武汉 : 全市区禁摩、据当地车友提供信息:中山路加油站(必须有牌照),江夏区(必须有牌照),武汉高铁站三环外可以加油。宜昌 : 三环内不让摩托车走,摩托车加不到油。
9、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外环内和快环路禁摩,外环外可以跑,但是交警也多,见一次查一次。北海市:限本地牌照 桂林市:市中心路段不能行驶。柳州:城区限摩,需要本地驾照参与摇号,每个季度900个号。
10、河北省。禁摩城市: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市:市里建设路,新华道、北新道、南新道几条路快速路早7:00—晚21:00限摩,其他道路没看到限摩标志。承德市:限摩 限行范围为南营子大街、新华路、武烈路、东大街、丽正门大街以内的所有城区道路。从早7:00到晚20:00禁行。邯郸市 : 主城区禁摩,实际除中华街和人民路外,只要摩托车手续齐全问题不大。
11、内蒙古自治区。禁摩城市:东胜、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昆山钢铁大街,青山钢铁大街、文化路禁摩。
12、黑龙江省。哈尔滨 : 二环以内限行。
13、吉林省。禁摩城市:长春、吉林。
14、辽宁省。明令禁摩城市:沈阳、丹东、铁岭、本溪。大连禁摩,是未公开以地方法律发文的,只是所谓的限行。非辽B,市内四环区牌照全天禁止入市内主市区,不含新开发城区,全市主干道禁止摩托车通行,市内快速路禁止摩托车通行。沈阳 : 三环以内禁摩,但是管的不是很严,三环以外不禁。
15、河南省。郑州市:四环以内禁摩。焦作市:解放区、山阳区只能跑有市区通行牌的摩托车。其它区县有正规手续(不区分外地)就行。信阳市:早7:00—晚17:00非A、非B、非0、非1牌照不可进入市区,其实只要有牌有证就可以。
16、山西省。禁摩城市:忻州市 太原 : 最新补充不禁摩。大同市 : 禁摩。
17、江苏省。明令禁摩:常州、扬州、盐城、张家港、昆山、淮安。
南京:限摩,蓝牌摩托车给上牌,全市通行,黄牌不再发放,原有黄牌照骑,限制外地及郊区牌照车辆进入限制区域。
无锡 : 市区禁止,其他地方可以。
常熟:明令禁止不能进市区,但警察一般也不抓摩托。
常州:限摩,五角场以内市区摩托车07:00—19:00不准进,其他时间不做要求(据说明面禁,实际不禁);武进区除市区一小块,均可行驶,其他区不禁摩,但是要上苏D牌,必须是非禁摩区户口。市区08:00-18:30禁止行驶,其他时间可以行驶。其他区除了少数地方禁摩,都可以。
南通 : 崇川区市区禁摩,其他区据说实际不禁。
苏州:中环快速路以内的户口不可上牌,以外的可以上牌,非苏州市户籍人员不能上摩托车牌照,摩托车不能上高架高速。被抓到扣分加罚款,中环以内区域可以骑行,古城区能不能骑行看JIAOJING心情,禁外牌。吴江区处市区外其他区小于250cc可以上牌骑行,外牌禁行。
淮安:名义上禁摩,一般情况不管的,还是比较友善。
张家港 : 有指定路线。
徐州:三环以内禁摩。江阴 : 禁止摩托车进入市区如解放路,中山路等。
18、浙江省。禁摩城市:杭州、除余杭萧山富阳临安外禁摩。宁波、绍兴禁摩。宁波市:海曙,江东,江北老三区禁摩,下属县市不禁。温州市:限外地牌照,17:00-19:00本地牌也禁行,自2011年开始停止报废更新。湖州市:市区部分区域禁摩。
19、安徽省。合肥 : 一环禁摩,外地摩托车不得进入二环以内。安徽长江大桥勿进,进了罚300元,2019网友留言说不抓了。芜湖限摩:本市颁发的驾驶证,本地牌允许行使;非本市牌禁止同行。
20、江西省。禁摩城市:南昌 赣州:中心城区河套内限外地摩托车,章江新区,开发区不限摩托车。
21、山东省。济南 : 市区已经解禁,需要在辅道行驶。烟台 : 限摩,部分路段限摩,有牌有证走限摩路段一般也没事。青岛:市区限摩,有牌证抓到一般问题不大,政策是扣3分,罚200 。高密县不禁摩,但摩友来了会罚的只剩一条裤衩,江湖传闻——宁走阎王殿,不过高密县。泰安市:只禁排量250以上的,而且仅仅是在泰山区禁。2015拟执行,后来未执行。
22、青海省。西宁:市中心部分地区禁摩。
23、陕西省。西安:禁摩令已取消,城区有手续随便跑。咸阳市:按规定也是很多年前就禁摩了,不过力度不大。
24、广东省。禁摩城市:广州、东莞、深圳、湛江、佛山。
中山市:限排量,理论上禁摩,其实只要证件齐全,态度好交警也不太会为难你。200cc以上不能上本地牌照,如果是200CC以下本地牌。
惠州市:限摩,蓝牌,如果外省牌照或无蓝牌,罚款200,记2分。市区禁摩,郊区不禁。
佛山市:禁止外地牌照在市区上路。佛山禅城南海桂城禁摩,佛山顺德不禁,其余地方都是限摩。
珠海市:斗门区和金湾区,虽然不禁摩,但是外地牌不允许驶入珠海。香洲区:南屏湾仔横琴岛禁摩。
汕头市:市区按规定是全禁,新车不给上牌,老牌基本全部过报废期,理论上摩托上路就违法,同时限外地牌照摩托车。龙湖区金平区已经不给摩托车上牌了。
25、海南省。禁摩城市:海口、三亚。
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禁摩城市:乌鲁木齐,喀什市区禁摩,网友留言只要不上外环,不下河滩就不管。
27、福建省。禁摩城市:厦门、漳州、泉州。福州 : 市区禁摩 厦门市:厦门岛内湖里区和思明区两区禁摩。岛外海沧区、翔安区、集美区、同安区都可以正规合法上路。泉州市:丰泽区和鲤城区禁摩,晋江外地牌照不能进市中心。福州市平潭县:现在为平潭综合实验区车牌闽K5XXX开头,原本是闽A。目前允许摩托车行驶,但已停止给摩托车上牌。
28、湖南省 :长沙岳阳:市中心城区岳阳大道中、南湖大道、巴陵中路3条主干道(含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禁止摩托车通行,并从2007年7月开始在市中心城区停止摩托车登记、注册、上牌业务该政策一直保持未变,有补充最新不禁摩。张家界 : 最新补充市区不禁摩。衡阳 : 市区禁摩。邵阳 : 市区禁摩。郴州 : 市区禁摩。
有人能普及一下古代王朝的各种机构名称以及作用吗?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可谓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我们就以最具代表性的清朝为例,回答这个问题。
朝廷权力中枢清朝时期的“权力中枢”大致经历了4次改变:“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军机处”——“总理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八旗诸王和总理旗务大臣组成,凡军国大政皆有该会议讨论、决策。
“内阁”——顺治年间该入关之前的“内三院”为“内阁”,设置“大学士”,加“殿阁”头衔,参议国家机要。康熙年间,为进一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内阁”逐渐成为权力中枢,“殿阁大学士”也逐渐成为清朝最高级别官员。
“军机处”——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战事而成立“军机处”,而后逐渐取代了“内阁”职权,成为皇帝的高级秘书处,标志着皇权集中进入巅峰时期。“军机处”设立后,“内阁”逐渐成为例行公事的所在,“殿阁大学士”也逐渐成为荣誉称号,不再拥有实权。
“总理内阁”——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下令废除“军机处”,由庆亲王奕劻组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内阁,成为了最高权力中枢。
朝廷行政机构朝廷权力中枢之下设置多个行政机构,最为后世熟知的行政机构即为“六部”——礼、吏、户、兵、刑、工。和“六部”平行的行政机构有“三院”——理藩院、都察院、翰林院;三府”——内务府、宗人府、詹事府;“两监”——国子监、钦天监;“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
六部(大致对照)
礼部——文化部、外交部;
吏部——组织部;
户部——财政部;
刑部——公安部、司法部;
兵部——国防部;
工部——住建部;
三院(大致对照)
理藩院——民族事务委员会;
都察院——中纪委;
翰林院——社科院;
三府(大致对照)
宗人府——管理皇家宗室事务,无对应机构;
内务府——中央办公厅;
詹事府——负责皇帝和皇子的内务服务,无对应机构;
两监(大致对照)
国子监——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钦天监——国家气象局;
五寺(大概职能)
大理寺——最高法院;
太常寺——负责祭祀;
光禄寺——主管庆典寿宴;
鸿胪寺——负责外交接待;
太仆寺——负责皇帝出巡的扈从车马;
军事系统清朝军事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八旗和绿营。
其中“八旗”分为“京营”和“驻防”,“京营”即拱卫京师的八旗武装力量,包括皇宫侍卫;“驻防”,即驻扎各地的八旗武装力量。
“绿营”,清朝的主要武装力量,京师绿营称“巡捕营”,归属于九门提督管辖;各省绿营独立存在,最高长官为“提督”,统一归皇帝节制。
地方行政清朝的地方行政大致可分为三级——省、府、县。“县”级行政单位以下,不设行政机构,由地方乡绅协助县衙管理。
其中,在“省”和“府”之间存在一级并不属于行政机构,但属于监察区级别的机构,协助“布政使”和“按察使”巡视、监察各府、州、县,称为“道”。
在“府”和“县”之间还存在一级特殊的行政机构——“州”,分为“直隶州”和“散州”。
其中“直隶州”和“府”平级,基本相当于“省管县”;“散州”和“县”平级,基本相当于“县级市”。
河南禁放烟花爆竹第几年了?
不让放炮已经进入第四年头了
河南省自2019年8月起开始部署实施烟花爆竹全域禁放工作。同时2021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规定,表示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烟花...
河南燃放烟花爆竹规定2022 —— 对于违反此规定的,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和时段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河南省春节哪能放烟花爆竹河南省全省都不能放...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什么职位?
其实清代官制基本承袭于明朝官制,但是在明朝官制上清代也做了调整,下面就来主要说一说清朝的地方官僚体系职务和品级。
制台就是总督,这个职位是清代封疆大吏制台就是清代的总督,比如两江总督、闽浙总督等等这些职位,这些总督下属一般都会尊称为“制台大人”,所以总督在民间也被称为制台。
总督这个职位也是始于明代,在明代景泰帝时期曾经设立总督,明朝著名的忠臣于谦就是第一位总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在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之时,于谦拥立明英宗之弟景泰帝朱祁钰即位,景泰帝就封于谦为兵部尚书、总督京师、南京一切事物,这算是明朝第一位总督出现。
但是在明代最初总督和巡抚都属于不长设的官职,也就是非定制官职,遇事才有总督,事后则撤销这一职务,到了明中期之后,总督算是成为定制官职,比如蓟辽总督袁崇焕等等,明朝时总督素有“文帅第一重任”之称。
到了清朝总督则成为了清朝地方九大封疆大吏之一,在清朝总督是几个省之内最高军政长官,掌握两个省或多个省军政大权,但是相比于巡抚,清代的总督更加偏重于军事管理,但却是文官。
清代总督官级为正二品,按文官级别走,但是清代武官级别都很高,就拿提督(相当于现代省军区司令)来说,提督掌管一省军务,但是提督的官职确实从一品,而作为从一品的官员,各省提督却需要受正二品的总督节制。
因此为了凸显总督的身份地位,清代的总督一般都会在中央兼任六部尚书的职务,这样一来总督的官阶就变成了从一品,和提督对等,就可以约束节制提督了。
清代总督所管辖区域也不完全是定制,而是根据皇帝对这个人的信任和喜爱划分区域,比如雍正时期的闽浙总督李卫。
李卫在雍正时期出任闽浙总督兼署刑部尚书,属于从一品官职,按照李卫的职权来说,他所管辖区域就是浙江和福建两省军政大权,但是雍正时期两江总督范时绎因为对文字狱督办不力,被雍正撤职,于是雍正将两江三省即江西、江苏外加安徽三省划入李卫的职权范围。
也就是说江南五省军政大权全部归李卫节制,也使得李卫成为清代历史上权力非常大的总督之一,李卫当时虽然叫浙江总督,实际就算是江南总督了,他实际权力是管辖江南五省军政大权。
还有再比如雍正还独立开设了一个鲁豫总督的职位,在雍正之前是没有鲁豫总督这个职位的,雍正专门为他信任的大臣河南巡抚田文镜开设这个职位,田文镜在河南推行雍正新政十分给力,是雍正的得力助手,所以雍正破格为田文镜设立了鲁豫总督。
雍正将河南全省外加山东地区划归给田文镜,而让田文镜成为了鲁豫总督,田文镜去世后这一职位就被雍正废除了,可见总督这个职务还可以根据皇帝喜好和当时局势变换来随意调整。
总督这个职务也没法类比我们现代的官职,如果有一比的话,那就是我们建国初期六大局第一书记可以与之相对应。
所以说总督是清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虽然官级不是很高,但是权力很大,掌握多个省份军政大权,往往出任总督的人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抚台就是巡抚,相对于总督,巡抚偏于处理政务巡抚这个官职其实是始于南北朝时期,但是在明朝之前,各朝各代的巡抚都不是定制官职,属于不长设官职,也是和最开始总督一样,遇事则设,事后则撤。
同样和总督相似,巡抚也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才正式设为定制官职,到了清代时期总督和巡抚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所以巡抚一般和总督并称为“督抚”。
总督和巡抚其实没有从属关系,属于并行制,总督名义上是管理数省军政大权,其实偏于军事,而巡抚相较于总督,则是偏于管理民政。
在清代巡抚是从二品官阶,还是清代武将职级较高,一省最高军事长官提督都已经是从一品了,而且布政使也是从二品,但是一旦遇有紧急事情,不管是提督还是布政使都要受到巡抚节制。
所以为了平衡职级,巡抚一般在中央都兼任六部侍郎的职位,虽然六部侍郎也是从二品的官级,但是两个从二品一兼就变成了正二品职级。
因此虽然总督和巡抚没有从属关系,但是从官级和权力以及遇事的调度来说,总督都是要比巡抚高一些。
但是清代为了避免一山二虎现象,总督和巡抚的治所一般都不在一个地区,就是为了区分开来,总督尽量不插手各省政务,而各省政务还是以巡抚为主。
清代的巡抚可以相对为我们现代的省委书记兼省长,所以说这个职务在古代是权力非常大的地方高官。
但是不要以为各省总督和巡抚不受监管,权力很大,其实他们也是受到朝廷监管,在清代各省分道设巡按御史,就是专职用来监督各省从总督巡抚到知府知县的监察职务,除了固定的巡按御史,清政府中央每年不定期还会派遣都察院的公差御史巡视各个省份。
所以说在清代总督和巡抚也并不是权力泛滥,也是受到御史监管。
藩台就是布政使,相当于一省之内仅次于巡抚的第二把手藩台就是布政使,也被称为藩台,这个职务的权力也是非常大,主管一省的财政和民政大全,在明朝初期,布政使就相当于一省的最高长官,因为当时巡抚不是定制官职,所以省内以布政使权力最大。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和清代,巡抚成为固定官职,布政使则成为了一省第二把手,如果把总督算上,那布政使就属于第三把手了。
布政使主要职能就是负责一省民政和财政,布政使的官级非常高,在清代布政使一般是从二品或正三品,和不在中央兼职的巡抚是几乎同一级别,但是巡抚通常都会在中央兼职,所以级别和地位还是要高于布政使,而且巡抚有兵权,权力也比布政使更大。
明朝时期布政使权力相当大,说这个职位是一省省长也说得过去,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之后,巡抚出现,布政使权力就有所下降,但是明朝时期巡抚和布政使没有从属关系,权力属于平行,类似于清代总督和巡抚的关系似的。
但是到了清朝以后布政使正式定为是总督和巡抚的属官,尽管一省实施政令还是以布政使为主,但是布政使必须上报总督和巡抚,由他们层级上报中央才行,所以清代布政使的职务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常务副省长。
所以说布政使就相当于一省的第二把手,算总督的话就是第三把手,也算是地方高级官员,权力比较大。
臬台就是按察使,相当于一省之内的第三把手臬台就是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刑法之事以及兼署一省的吏治考核。按察使这一官职是由最初的宋代提点刑狱司而来,就是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面中国法医学鼻祖宋慈就是这个职务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到了明朝之后,明朝初期将一省军政法三权分立,一省之中有都指挥使,主管军权;布政使主管财政和民政;按察使主管刑法和吏治。明朝中后期又出现巡抚统一协调这三大职权。
到了清代以后,清朝将巡抚设为一省最高长官,废除了都指挥使,改为提督管理军事,布政使和按察使职能不变。
所以按察使在一省政治上抛开主管军事的总督和提督,这个职位算一省之第三把手,仅次于巡抚和布政使之下。
在清代按察使为正三品官职,和布政使官职几乎相等,也是一省的高级官员。用咱们现代的官职对应,那按察使就相当于副省长兼省长法委书记。
道台就是道员,是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属官道台通常指的就是各省道员,清代一省有巡抚总管一省事物,布政使和按察使帮助巡抚分管具体事务,那么也不能就累布政使和按察使两个人啊,布政使和按察使属于是巡抚的属官,那么他们底下也是有属官的,那就是道员,也称为道台。
道员的官职品级跨越比较大,具体要看是管什么事物的道员,在清代道员一般官级为从三品到从四品。
布政使属官分为左右参政道和左右参议道,参政道道员品级比较高,是从三品官级,参议道品级相对较低,是从四品官级,到了乾隆朝时期,乾隆废除了参政道和参议道,统一为正四品道员。
按察使的属官道员一直都是正四品官级,所以外加布政使下属道员后来也都改为正四品官级,因此清代在乾隆时期之后道员官级一般都是正四品官级,道员的官级也就比知府还高一级,所以清代道员地位在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与知府中间。清代的道员官职也基本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各省厅厅长。
府台就是知府,一府之中的第一把手府台就是知府,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市长兼市委书记,是一府之中的第一把手。
清代的知府一般都是从四品官职,但是顺天府尹和奉天府尹不算,顺天府和奉天府相当于我们现代的直辖市,所以这两地的知府比一般知府官位高两级,这两个府尹都是正三品官职。
再多说一句,在清代知府还有两位副手,分别是同知和通判,同知是正五品官,相当于常务副市长,名义上就是知府的副手,辅助知府处理政务。
通判是正六品官,相当于按察使的职能,属于主管一府的诉讼、刑法和治安,同时别看通判官职比知府和同知都低,但是通判有权力监督知府和同知,所以说通判官职虽低,但是权力可不小,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副市长兼市政法委书记和纪委书记。
学台就是学政,是没有品级的兼职学台就是学政,而学政全名叫做提督学政,就是主管一省之教育,相当于现代的省教育厅厅长。
但是在清代学政这个官职是没有品级,确切的说不是没有品级,而是大多由中央官员兼任这个职务。
在明朝时期这个职能是归属在布政使的职能范围内,而到了清代,布政使就没有了这个权力了,清代也不在各省设置这个官职,而是在中央选择官职兼管各省的这一事务。
所以这个职务没有品级,以兼职的中央官员本身品级为主,通常中央都会派六部侍郎、翰林院编修或侍读学士、都察院御史以及六部郎中兼任各省提督学政,以兼任者本身品级为主。
比如清代出名大才子纪晓岚,在纪晓岚随乾隆南巡期间,纪晓岚当时官职是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而乾隆钦点纪晓岚提督福建省学政一职,纪晓岚就是以侍读学士身份兼任了学政,那么他的官级还是从四品的侍读学士。
但是清代规定凡是兼职出任学政的官员,必须是正规的两榜进士出身才能兼任各省学政一职。所以可见清代对于学政这种教育工作也是非常重视的。
因此来说学政又与布政使、按察使不同,严格意义上说这一职位并非地方官、而是由皇帝亲自委任指派的官员,反倒是有些类似钦差的性质的工作。
写在最后清代以省为单位的地方官僚体系大致基本就是这些,按照官职级别和权力大小来排,那就是总督最大,其次是巡抚,再往下就是布政使、按察使、道员和知府,学政单划出来不在其列,毕竟学政大多是兼职,类似于钦差性质不好对比。
其实大致看下来,清代各省主政的官职和我们现代还是很相似的,虽然清朝属于封建王朝社会,但是对于政务处理划分也是很细致。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