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总统(美众议院对总统发起弹劾调查)

2023-10-22 10:00:04 66阅读

克林顿总统,美众议院对总统发起弹劾调查?

佩洛西在众议院发起的弹劾调查已经通过,难点在于参议院,参议院需要2/3票数通过才可以成功罢免总统特朗普。应该跟当年克林顿一样,弹劾最终不会成功。

这个原因显而易见,众议院是根据每个州的人数多少配置议员,总人数是435人,民主党控制的都是大州,可控票数自然就多,而且发起弹劾调查只需半数通过即可,相对容易。而参议院则完全不同,每个州限额2名议员,不能多也不能少,总人数100人,而且必须超过2/3通过才可以,这就相当于得有34个州通过,特朗普才能下台。

克林顿总统(美众议院对总统发起弹劾调查)

大家都知道当年希拉里总票数超过特朗普,但是没有用,总统选举是以州为单位,所以特朗普胜出。这就和现在的局面大同小异,众议院一定能通过,而参议院百分百没戏。

另外特朗普的言行虽然有给乌克兰施压,但是拜登父子也未必就清白,所以不能判定特朗普是无中生有,也很难定性为干涉大选。这个事件反而很有可能把公众视线转移到拜登身上,让民主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克林顿当总统多大年纪?

比尔克林顿,男血型A星座是水瓶座身高1.88米体重200斤民族是美利坚,1946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据悉克林顿在46周岁那年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克林顿总统任期几岁?

克林顿担任总统期间的年龄是46岁到54岁。

克林顿是美国的第42任总统,在1946年出生,1992年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当时他的年龄是46岁,1996年又连任总统,到2000年卸任总统,一共做了8年总统,确认时的年龄是54岁。他在担任总统期间加大税收和扩大联邦政府开支提出新的科技政策,并对美国教育进行了改革,使美国保持了繁荣。

克林顿多少岁当总统?

克林顿当选总统时46岁,其总统任期为1993年1月20日~2001年1月20日。

奥巴马布什克林顿3位美国总统23年入侵9国杀人1100万您信吗?

美国人何止是这3个人做总统入侵他国造成死亡的,从美国建国到今天他们依靠的丛林法则残害了多少无辜的人,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侵略了多少国家,美国人罪刑劣迹斑斑。

为什么美国总统要对卢旺达屠杀道歉?

前言

卢旺达屠杀

卢旺达大屠杀是以1994年4月6日布隆迪和卢旺达总统乘坐的飞机受袭失事、两位总统死亡为导火索,于次日(4月7日)引发并延续至1994年6月中旬的大屠杀。该事件是卢旺达的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万至100万人死亡。除了军队,对大屠杀负主要责任的还有两个胡图族民兵组织:Interahamwe和Impuzamugambi,同时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了大屠杀。

美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没有出面干涉

悲剧发生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有能力干涉却选择不作为的美国身上,因为美国的不作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助长了屠杀的蔓延,而作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大国在此时竟然选择了回避,这种逃避的态度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面对这种国际舆论压力,美国最后不得不开始出动,并在一片骂声中进行着善后的工作。

作为一个国际社会中的大国,美国是有责任出面干涉的,但是美国在屠杀事件前后却受着国际与国内的双重舆论压力影响,这种压力就使美国在决策中延误了时机,不仅没能及时制止屠杀事件,同时也使美国的国家形象受损,而这个舆论压力就与不久前在索马里执行的维和行动有关。

美国政府因维和受到双重压力而延误干涉的机会

1992年1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94号决议案,批准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索马里维和部队,其任务是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安全发放及协助索马里重建和平社会,但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维和部队屡遭当地武装军阀侵扰,大量援助物资被抢夺,美军为除掉军阀开始策划了军事行动。

1993年10月3日,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和当地武装军阀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市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这场战斗中美军两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19名战士阵亡,而当地民兵的死亡人数则超过1000人,战斗非常惨烈。

但这场本该是正义的军事行动其性质却在不断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战斗结束后国际媒体开始爆出战后的惨状,当地民兵死伤成片,其中还包括妇女和儿童,这些画面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有人开始质疑美国:你们到底是去维和还是去搞屠杀?

而这种负面情绪还在不断地蔓延,在国际媒体中也开始出现了质疑美军行动的声音,而一些阴谋论更是把美国刻画成丑陋的伪君子,直指美国在非洲的部署是在贪图中非的宝石。

但最令美国无法承受的是国内的舆论也开始发生转变,战斗结束后,阵亡的美军士兵被游街拖行,这个画面被传回到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美国民众的内心,国内舆论一致抨击美国政府无能的表现,强烈要求撤军。

此时美国政府受到了国内外的双重舆论压力,只能被迫妥协放弃行动,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不断地遭受指责,还因交换战俘被质疑军事行动的初衷,最后在一片骂声中陆续撤军。

美国在送去成千上万吨的粮食和药品,还牺牲了19名优秀的战士就换来了这种结果,此时的美国也只能做自我安慰,而这段时期也是美国政府最难做的时期,不敢发声,只能默默地等待事态的平复。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卢旺达爆发了种族暴乱,这个信息又触动了美国政府的神经,索马里的阴影还未消散,全世界也都在观望着事态的发展,美国国内也没有过多主张干涉的声音,也只提出了提供必要的医疗等物资援助。

然而谁也没想到,卢旺达的暴乱迅速发展成了种族屠杀,国际社会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死伤无数了,此时美国鹰派开始提议要干涉,但反对的声音则更顾及国内的情况,双方各执一词,美国政府就在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下延误着干涉的时机。

但很快,卢旺达的种族屠杀规模已经到了死伤几十万人的规模了,部分欧洲国家看到如果事态得不到控制那将可能会发生更大的悲剧,有国家开始试探性的前去开展小规模武装救助行动,但很快这些前去的国家也受到了屠杀威胁。

面对屠杀的失控,白宫吵翻了天,而美国国内的舆论也开始发生着改变,“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这种声音开始出现,但此时美国政府的谨慎还是没能做出最终干涉的决定,直到大屠杀死亡近百万人。

然而,一切争吵都没有意义,死去的生命不可复生,卢旺达的种族屠杀震惊了全世界,而更可怕的是这种屠杀没有人来制止,尽管部分欧洲国家已采取了行动,但并没能阻止屠杀,而最有能力的美国却在一旁观望,这就让此时的美国又成了众人的焦点。

而美国国内的舆论也发生了惊天的转变,“纵容屠杀就是帮凶”、“身为美国人是一种耻辱”,这些激烈的声音开始不断出现,更有人表示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数十万人的生命,纷纷表达了对美国政府的不满,美国政府再一次的陷入了舆论的旋风中。

美国最终开启了救助行动,但这个行动却是在一片骂声中进行的,部分欧洲国家站在出兵救助的道德制高点上严厉指责美国的不作为,而更多观望的国家也跟着一起数落美国没负起大国的责任。

美国在短时间内受到了两次国内外的舆论冲击,这使美国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做与不做是都会受到指责的,做了受指责那是因为做得还不够好,而不做则直接是一个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信仰绝对不能再次被舆论所影响,因为作为一个有信仰的强者就必须要勇于承受世人的误解与指责,但绝不能因压力而违背自己的信仰。

1998年3月25日,卢旺达基加利机场,美国总统克林顿怀着沉重的心情说出了这段话。

屠杀开始后,我们没能快速地采取行动,而在全世界都有像我一样的人坐在办公室里任其一天天过去,我们并没有领会到自己已经被难以想象的恐怖吞没,不知它有多深,有多快……

比尔克林顿

我是小熊哥,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