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内战(利比亚前身)

2023-10-28 22:32:06 73阅读

利比亚内战,利比亚前身?

公元前3世纪,利比亚人在反抗迦太基帝国统治的斗争中曾建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

7世纪,阿拉伯人打败拜占庭人,征服当地柏柏尔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利比亚内战(利比亚前身)

16世纪,奥斯曼帝国攻占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区。

1912年,利比亚在意土战争后成为意大利殖民地。

1943年初,法、英分别占领利比亚南、北部。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

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联邦制联合王国,伊德里斯一世成为国王。

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1977年3月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6年4月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奥巴马战争有哪些?

奥巴马在任(2009-2017)期间没有发动战争,都是在北约的名义下参与的。

2011年3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致信国会领导人称,美军正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在定性、持续时间和规模上均有“限度”。并希望北约主导军事制裁利比亚。

2011年3月至10月,第六舰队派出大批舰艇参加利比亚战争。其派出的攻击型核潜艇、水面战舰共发射了2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接连摧毁了利比亚政府军的许多重要设施和指挥机构。

2014年9月22日凌晨,美国与盟国展开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的首轮空袭。美军战机和军舰打击了数十个目标。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约旦、巴林和阿联酋亦有参与或支持空袭行动。

利比亚现在还在战乱吗?

不是

利比亚战争是利比亚在2011年发生的武装冲突,在利比亚国内常称为“2月17日革命”,交战双方为穆阿迈尔·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和反抗卡扎菲的势力。

示威抗议最初从利比亚城市班加西开始,民众要求阿迈尔·卡扎菲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由此引发军事战争。反对卡扎菲的势力组成“全国过渡委员会”,以推翻卡扎菲的独裁统治和建立民主政体为宗旨。2011年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项决议,冻结卡扎菲资产,并把事件交由国际刑事法院处理。3月初,卡扎菲军进攻反对派在东部的据点班加西。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通过决议,授权成员国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8月22日晚,反对派武装已全面控制的黎波里及清除市内卡扎菲残余部队。反对派全城搜捕卡扎菲,并排除其离开利比亚的可能。10月20日,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被杀身亡,利比亚分崩离析

俄罗斯副外长表态支持利比亚统一?

这则新闻的是一则跟进消息,源新闻或者主新闻是利比亚军阀哈夫塔尔武装进军的黎波里的新闻。北京时间4月4日,哈夫塔尔以国民军总司令的身份下令武装进攻的黎波里,目前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真在带着相关方介入斡旋。

利比亚时间线——“后卡扎菲时代”

2011年反对派武装攻入班加西,卡扎菲被爆头身亡

此后反对派组建联合人民议会和联合政府,但是其中没有大将军哈夫塔尔。

2015年,哈夫塔尔拥兵自重,在东部城市图卜鲁格组建临时民选政府,并宣布对利比亚主权,与的黎波里政权形成对峙。与此同时哈夫塔尔抓紧收复北部地区领土。

2016年,在联合国和欧盟的授意下,原临时政府改组为民族和解政府,由法耶兹·萨拉杰,意图与哈夫塔尔和解联合执政。

2018年,双方旷日持久的对峙难以解决,最终由法国出面与俄罗斯,联合国一道,邀请双边会晤,双方签署备忘录同意年底或今年大选。

2019年4月4日,哈夫塔尔以国民军总司令的身份宣布武装进军的黎波里。

【萨拉杰与古铁雷斯】

关于哈夫塔尔——从“韩信”到“曹操”

哈夫塔尔的身世就是卡扎菲末期权斗的活化石。

年轻时候的哈夫塔尔,是卡扎菲上校青年革命军官团的核心成员,可谓是左膀右臂。卡扎菲革命成功之后,哈夫塔尔也确实得到了卡扎菲的信任,卡扎菲将利比亚的国家军事力量几乎全部交给了哈夫塔尔在直接指挥。青年得意的哈夫塔尔出任利比亚的军事总参谋长。很长一段时间,哈夫塔尔就是卡扎菲的齐王——“韩信”。

【戴墨镜者就是哈夫塔尔】

但是此后卡扎菲为了与乍得争夺边境矿产资源,要求哈夫塔尔发动对乍得的侵略,但是这场战役随着哈夫塔尔大败被生擒而告终,面对国际舆论的指控和军事法庭的通缉,卡扎菲矢口否认自己的军事部署,称哈夫塔尔拥兵自重背叛利比亚政府擅自发动侵略战争。此后哈夫塔尔奇迹般地衰残部逃出生天,自己流亡美国。在这件事情上,卡扎菲确实是对不起哈夫塔尔,心黑手狠。既逃脱了国际和国内问责,又将多年掌军的哈夫塔尔彻底在军中洗牌。

利比亚内乱升级为内战之后,哈夫塔尔在境外某势力(其实就是美国)的安排下,率领自己十年修养培养的一代精英2000军人(其实基本上是美国帮助培养的雇佣兵),突然出现在反对派的阵营之中,并对天盟誓要打进的黎波里,生擒卡扎菲。反对派此后利用了哈夫塔尔的号召力和军事能力,授予其反对派军事同盟主席,总司令等职位,反对派军队攻入的黎波里,就是哈夫塔尔指挥的。

功成名就的哈夫塔尔,以为自己能够顺理成章登上利比亚的权力巅峰,但是未料想在反对派全国大会上,哈夫塔尔被本土势力贴上了美国的标签而逐出了权利核心,为了激化对美矛盾,反对派还制造了著名的袭击美国使馆事件。

【美国驻班加西使馆遇袭】

此时的哈夫塔尔一气之下出走回到自己的老家,依靠部落势力和自己的军事能力逐渐彻底控制了利比亚精锐武装,并命名为国民军,自己出任总司令,在哈夫塔尔的带领下,东部城市图卜鲁格自行组织民选,建立民选政府,并宣布自己是唯一合法的利比亚主权政府。此时的哈夫塔尔,已经从当年的齐王“韩信”成为了魏王“曹操”。

哈夫塔尔背后的美俄身影和博弈

哈夫塔尔长时间流亡美国,一出现在利比亚就有大批的武装力量追随,此间是美国支持无疑,全世界对此心知肚明。而无独有偶,哈夫塔尔与俄罗斯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因是哈夫塔尔的军事生涯开启于自己在苏联的军事院校留学与训练。2018年,自立为王的哈夫塔尔曾专门访问莫斯科前往克林姆林宫与普京会晤,且受到了热烈欢迎。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哈夫塔尔带上了传统的苏联与俄军军帽。

【新闻通稿中写到,哈夫塔尔恳请俄罗斯在利比亚建设军事基地,以帮助利比亚人民稳固和平果实】

哈夫塔尔背后的美俄身影,是对北非有着传统控制权的欧洲和非洲其他国家所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欧盟一直热心于利比亚的民族和解政府事宜,其中尤其是法国,在伊核协议被特朗普撕毁之后,损失惨重的法国不愿意自己的后花园再彻底落入美国之手,因此马克龙去年高调参加非盟峰会,热心主持利比亚的调解,答案就在这里。

【法国热心主持利比亚调解】

所以俄罗斯支持哈夫塔尔,并不奇怪,目前看来,哈夫塔尔是美俄都能共同接受的人物,但是非洲和欧洲并不答应。

为什么现在的中东战争叙利亚利比亚很少出现大规模伤亡?

战争不论在哪儿一定会有伤亡,只是规模大小之分。人们之所以谴责战争正是因为它带来的巨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但不可否认相较于上世纪数次的中东战争,现今的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中伤亡相对没有传统战争时期那么惨烈。题主提到的现今的中东战争(叙利亚、利比亚)之所以较少出现大规模伤亡,正是与这些战争的性质以及现代战争的特点这两个关键因素密切有关。

其一,伤亡较少的原因之一是由战争性质决定的。

中东战争,尤其是仍在持续中的叙利亚战争与利比亚战争,其本质或范围是内战或“准内战”(不要再来争叙利亚战争是否为内战,不论如何叙利亚政府军打击的对象是反对其政权的“反对派别和力量”,打击目标并未瞄准外国,比如美欧或是土耳其、土耳其),敌对双方发生冲突的烈度虽然很强,但由于双方装备的武器与水平都差不多,因而,在交战过程中相对有顾虑,大多不会选择在民众聚集的情况下动用大规模杀伤武器。

举个例子,在利比亚与叙利亚战争中,当双方开始交火前半个月,都会通知当地的居民赶紧撤离,而交战双方此时会很配合地腾出通道,安排撤离交通工具,然后在约定的时间与地点进行交接,直至居民多数撤离之后,双方才会真正大打出手。这会让交战区内的民众死伤率尽可能降到最低。

中东战争(叙利亚、利比亚)较少出现大规模伤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打法是精准打击。

比如说利比亚战争爆发后,主要空中与海上打击力量的实施者是美国与欧洲。他们使用了大量的精准打击武器,这些武器虽然威力强大,但打击的精度也相当高,甚至可以精确到目标打击对象周边方圆1米范围之内,这有助于将集体损伤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这就是为何新闻中会看到美欧锁定的目标被夷为平地,但相邻的那幢建筑可能分毫未损。

2018年4月,美国、英国、法国联合对叙利亚展开军中打击行动就是一个例子。当时,美英法分别对叙利亚政府“化武研发、储存设施以及指挥中心”进行“精准打击”,累计共发射了105枚巡航导弹,叙利亚政府的3处军事目标也被严重摧毁,但这场军事打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远比传统战争时期要少得多得多(战争很邪恶,必须抵制!必须谴责!!必须避免!杠精们不要来抬了)。

正是上述这两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了现今发生在中东地区的战争较以往相比较少出现大规模伤亡事件。

利比亚民众想和平?

谢谢悟空小秘书诚邀答题。利比亚是一个北非国家,面积176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30万人,但该国将近95%的土地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沙漠地区,不过利比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利比亚的石油探明储量有430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1.54万亿立方米。与不少中东和北非国家相似,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是利比亚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几乎占到了政府收入的99%。利比亚与中国保持着一定的经贸交往,2018年中国与利比亚的双边贸易额达到62.1亿美元规模。

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利比亚由政治强人卡扎菲掌握。2011年利比亚发生了反卡扎菲的政治运动,加上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卡扎菲政权因而灰飞烟灭。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利比亚人民本以为可以从此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但事实却是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一直没有真正实现过完全的统一和全面和平。在卡扎菲政权刚倒台不久,当初为了推翻卡扎菲政权而共同战斗的各路部落民兵武装便为了争夺利益而展开相互混战,这很快便使得利比亚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2016年1月,利比亚建立起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但在利比亚东部,以军界强人哈夫塔尔将军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控制了不少地区,与民族团结政府分庭抗礼。不久前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与控制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武装还曾经发生了激战,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利比亚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长期的历史发展并没有使该国形成具有主心骨作用的主体民族,不同的部落各据一地仍然是利比亚的现实状态,而不同部落之间因为利益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这是利比亚武装冲突不断的重要内部根源。现在利比亚虽然已经建立了民族团结政府,但该政府还远远不能算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无法有效控制整个国家;同时国家的军队系统、司法体系、警察系统还不够完善,很难从整体上对国内局势实行有效的管控。另外,由于目前民族团结政府和哈夫塔尔集团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双方在政治上互不让步,因此双方如果展开军事斗争的话肯定会形成持久战。

民族团结政府与哈夫塔尔势力的对峙,部落民兵武装相互之间的不断争斗,给一些觊觎利比亚的外国势力把手伸向利比亚创造了条件。目前一些西方国家和海湾国家分别支持民族团结政府或者哈夫塔尔集团,事实上造成了利比亚的内战升级;利比亚的战乱还给一些外国雇佣兵创造了商机,导致不少职业军人涌入利比亚“做生意”;另外,一些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极端主义分子也趁乱向利比亚渗透,使利比亚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利比亚人民对和平的期盼真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真正变成现实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