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大家看过最精彩最激情的动作片是哪部)
军机,大家看过最精彩最激情的动作片是哪部?
我看过最精彩最激情的动作片是《真实的谎言》,因为这是一部最早被引进国内实行分账的美式动作片开山之作。一九九四年七月十五日,《真实的谎言》首先在北美上映,直到1995年才引进中国。电影甫一上映即引起观影狂潮,一举在内地轰下了票房1.2亿美元的奇迹,位列1995年度票房榜第一名,这被视为中国引进好莱坞大片的开端。
“震撼!”、“爽!”……这些大家脱口而出的赞语就是《真实的谎言》的精彩之处。
那么,《真实的谎言》到底精彩在哪里呢?
强强联合:阿诺·施瓦辛格+詹姆斯·卡梅隆施瓦辛格可是与“兰博”——史泰龙一样享誉世界的神级动作演员,他的《红场特工》、《蒸发密令》、《魔鬼司令》等在世界影迷耳熟能详。
而詹姆斯·卡梅隆则更加了得,这是屡屡创造电影神话的好莱坞天才大导演。他的拿手作品《泰坦尼克号》当年一经推出后,短短3个月就在全美揽金高达4亿7千万美元,全球票房更是超过了18亿,这部影片成为了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同时获得了第70届14个奥斯卡奖的提名最终获得11个,其中就包括卡梅隆获得的最佳导演奖。其后的2009年,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则一举达到了电影史的高峰:全球票房26亿美金,是目前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历史之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在阿诺·施瓦辛格和卡梅隆合作的《真实的谎言》退出前,这两位黄金搭档还奉献了《终结者》《终结者2》。当年《真实的谎言》全球总票房3.78亿美元,位列北美票房第三名,仅次于《阿甘正传》和《狮子王》。
视角冲击:核爆+空战+打斗+艳舞说起动作片,《真实的谎言》里的很多镜头已成为经典至今令人难忘,原因就在于震撼性的视角画面。
1.核爆的惊天预演
袭击美国本土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二战时的1941年啊,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而《真实的谎言》营造的是恐怖分子意图在几个美国大城引爆核武,这比后来的“911事件”整整早了7年时间,只不过“911事件”是客机恐袭。当然了,核武最终是引爆了,是在一个无人小岛,这可是石破天惊,给我们带来的是和后来好莱坞影片绑架美国总统、白宫陷落一样的惊悚画面。
2.警匪追逃进电梯
《真实的谎言》篇首就有一场动作戏,一下子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其后的厕所打斗让人们见识了烟盒监视器的神奇,接下来的一位老者如厕遭遇互殴导致裤子脱落张大了嘴巴的场景令人啼笑皆非。更令人惊愕的是施瓦辛格在追杀一位恐怖分子首领的时候,顺手夺下了一位骑警的战马,在与恐怖分子的对视中互乘电梯,到顶楼后迫使恐怖分子驾驶摩托车破空而出坠落泳池逃跑。而施瓦辛格要快马加鞭追击时,却因战马“急刹车”裹足不前致使自己悬空,只有靠战马一步步后退拉上楼顶。其间特工同伴得知施瓦辛格骑马追击的连呼“horse!”的不可思议,以及电梯里一对老夫妇“赞美”战马的惊惶万状,都让人忍俊不禁。
3.战机暴击恐怖分子
大楼里,当恐怖分子听到巨大的轰鸣声不知就里端起望远镜查看的时候,映入眼帘却是一架迫近的巨大战机。随即战机吐出火舌,打得恐怖分子粉身碎骨。接下来,一场战机上的打斗动人心魄,先是主人翁女儿跳到飞机上求生,后是恐怖分子追跳到飞机上剑拔弩张生死搏斗,最终恐怖分子掉落到战机挂弹上,在主人翁的一句“请你坐火箭!”的讥笑中,被发射出去轰爆了恐怖组织的一架直升机一同灰飞烟灭。
4.无奈妻子跳艳舞
《真实的谎言》里环环相扣的打斗场景之余,还有主人翁为了追查妻子偷情在旅馆“邂逅”观看“艳舞”的香艳画面。在这个场景里,主人公假冒招妓的顾客,强令同样扮成妓女的妻子跳起艳舞,不料想一个跳得动人心魄,一个看得意乱情迷,好一幅香艳图画!
还有妻子被当做人质在失控的车辆上狂奔,眼看就要掉入大海千钧一发之际,主人翁丈夫猿臂再伸救了妻子;还有鹞式战机的起飞、发射导弹升腾起的优美弧线击中恐怖分子车辆画面……这无一不看得人们血脉贲张、新鲜刺激。
精彩内容:恐袭+间谍+偷情+成长好的形式还得要扎实精彩的内容来充实,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引人入胜,而《真实的谎言》确实做到了。
首先,这是一个伪装成平民的高级特工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其间作为主人公妻子的一个职业女性,正在经历和千千万万家庭一样的寡淡无味生活,叛逆期的女儿让人不省心,这都考验着这个家庭的“粘合度”。不幸的是,表面淑女心内狂野的妻子居然被一个冒充特工的骗子拉下水。这当然不能逃过特工丈夫的法眼,随后丈夫动用特工小组一举抓获了“接头”的骗子和妻子。而最终历经战火和生死搏杀的淬炼,这一家人终于化解隔膜,重回相亲相爱的血浓于水。
其次,与主人公作为特工使命反恐的另一条线则是凶残狡猾的一帮恐怖分子。这些人偷运核武意图制造轰动世界的惊天大案,谋杀、绑架、宣言、爆炸无不穷凶极恶,这些人中有智勇兼备的带头大哥,有卖弄风骚、下手狠辣的蛇蝎美人……他们堪称特工主人公的劲敌。
张弛有度:节奏紧凑+喜剧元素在这部140分钟时长的电影里,武戏有枪战、追逐、爆炸、空战等,大型的动作场面有四个,虽然不能算太多,但每个都 份量 十足,货真价实,场景宏大逼真令人拍案叫绝。 文戏有夫妻试探、父女交流、菜鸟间谍,以及首尾呼应的跳舞烘托,可节奏把控流畅、情节紧凑,没有丝毫的拖沓冗长之感。
更难得是,这部看似火爆的动作片里常常有喜剧的神来之笔出现,例如打斗环节里的妻子竟然胡乱开枪失手,一阵枪支跳舞子弹乱窜居然阴差阳错打死了围困丈夫的敌人,救了自己更救了主人公;以及另一辆紧急刹车恐怖分子在断桥边缘侥幸庆贺时,恰恰是一只飞来的鸟儿停在了半坠向大海的车头,果然是四两拨千斤,恐怖分子只落得车毁人亡的下场,这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作为我国引入的首部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确立了动作片的新标杆,为其后《泰坦尼克号》、《2012》、《阿凡达》的引进奠基。这样的开山之作值得我们回眸,因为激情难忘,经典永存。
中国飞控技术对比美俄落后吗?
航空发动机和飞控系统是战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战机的飞控分为机械飞控和电传飞控两种,目前世界上飞控系统做的最好国家当属中国、美利坚和俄罗斯。F-22和歼-20战机就是最好的EG,歼-20战机的飞控系统虽属绝密,但从综合的性能表现来看这种水准的飞控系统足以折服美、俄这样的老牌飞控设计强国。谈当下主流电传飞控之前我们先讲一下机械飞控:
机械飞控系统战机的飞控系统大体是由信号系统硬件、信号系统软件和辅助动力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在世界进入二代战机时代之前飞控系统采用的几乎都是机械式的。简单来讲就是飞行员通过手控操控杆、脚控金属操控连杆来带动战机的尾翼和方向舵进而控制飞行姿态。
在这个时期,各国对飞行员的体能要求极高,因为当时辅助系统还没有把液压技术融入,战机在较高速度航行的时候人力控制飞机需要消耗很多的体能,否则就不能完美驾驭战机,这就是机械飞控(传动)系统。
但随着人类喷气涡扇航发技术迅猛发展,战机的动力系统愈发强大,尤其是在高速高空状态下单靠人力操控战机无异于痴人说梦,鉴于此,辅助类的液压系统技术彻底融入了二、三代战机成为必要条件。随着航空工业及计算机等技术的成熟,原有飞行员人工机械传动更迭为电子传动、金属索更迭为高科技电缆,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电传飞控系统。
电传飞控系统飞控系统是战机的核心系统之一,如果说战机是人的身体,飞控系统就是人的灵魂,战机没有飞控系统是飞不起来的。电传飞控系统与机械飞控系统的组成类似也是由硬件、软件和辅助三个子系统组成,但结构却发生了本质变化:体积更大、质量更重、技术更复杂等。
硬件主要由多传感器、机电作动系统和电脑控制系统组成;软件由飞行器管理软件系统与飞行器控制律、自适应律设计系统组成。其中控制律绝大多数都是基于线性控制的,基本都是PID、MPC、LQR等,这个领域中美俄三国水准平分秋色,这里不做深入探究。
由于飞控系统涉密程度太高,咱们还是直接EG来讲:
F-22战机图为F-22战机驾驶舱
图为F-35战机驾驶舱
此前,据美利坚前军方高官透露称,F-22战机采用的IBM的飞控(操作)系统,件代码有170万行(F-35战机代码高达800万行、歼-20未知),还表示F-22战机的飞控系统是十分先进的。F-22战机的飞控系统设备是上世纪80年的产品,虽然设备年代久远却可以把战机的偏转角度、位置及航发的运行状态等一一显示在主控屏上,甚至可实现自控减速安全降落等......这应该是自2005年F-22战机服役以来美利坚最大尺度的一次爆料了。
美利坚F-22战机是一款注重高空、高速的高机动性空优战机,这对飞控系统要求是极高的,F-22战机装配了世界最顶级的高压液体系统,是美国现役F-15/F16/F-18等四代机同系统功率的2倍以上。F-22的飞控系统可以根据战机的飞行姿态、高度、质量等进行自动调校避免了战机飞行姿态错误导致的后果。
即便如此,美国F-22从服役至今还是坠毁了5架,其中3架都是由飞控系统导致的,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5月15日(各位先不要高兴)。除了F-22之外,瑞典的JAS-39(鹰狮战机)、俄罗斯的苏-27和中国的歼-11B战机等都因飞控系统的导致过坠毁事故,世界上绝大多数自主研发三代、四代战机的国家几乎都有因飞控系统导致事故的案例。
F22最早的一次事故是在低空通场是发生了人机耦合震荡导致飞机直接摔在了跑道上,原因就是飞控系统中的某个软件设计存在缺陷;JAS-39的操纵杆左拐三次直接锁死,战机就变成了一个火箭弹直冲地面;美国的F-16和俄罗斯的苏-27采用的是放宽静定设计,由于战机的边条翼会产生涡流(战机高速拉升的白色烟雾),这种情况超出了当时飞控系统的控制范畴,飞行员就很难控制战机稳定飞行然后就发生了事故等等。
歼-20战机目前,世界各国的主力战机发生人机耦合的概率都是存在的,假如飞控系统设计比较完美即使飞行员高频率介入战机操作也可以避免人机耦震荡的情况发生。
中国的歼-20是一款重型双发五代隐身战机,在验证机时期也只出现过一次有惊无险的机翼轻擦事件,但没有出现F-22/F-35/苏-57等同类战机的坠毁事故,这足以说明中国的歼-20战机在飞控系统领域的技术是极为领先的。
歼-10系战机是中国中、轻型歼击机里的典范之作,歼-10采用的是中距耦合+兼顾涡流胜利+配平操纵,在中俄两国所有的鸭式气动布局类战机里歼-10的鸭翼尺寸是最大的。简单来讲就是静不安定度更大,机动性更好,但这种设计布局的难度很高。歼-10的鸭翼可以差动,说明对涡流的控制性和适应性极高,这种设计在世界上属于超一流水准的存在。
歼-20战机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涡流增升设计,达到了机身前段、前端边条、主边条、鸭翼、前缘襟翼的“五涡”,此外,歼-20还是世界上唯一一款采用全动尾翼设计+升力体的战机,最终实现了航发推重比不足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实现低速时增升、高速时减阻的设计预期,直接拉平了中国与美利坚在五代隐身战机领域的代差,整体性能直逼F-22战机。
歼-20战机如此优秀的性能表现是绝对离不开一套极为优异且世界领先的飞控系统的,有了如此顶尖的飞控系统加持,歼-20战机未来的发展前景极为可期。
几年前,据业内专家称,中国在飞控系统领域的水平不是世界第一也是世界顶尖的存在,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在姿态陀螺的精度方面比美利坚要弱一些,在整体的系统辨识领域相对于俄罗斯要弱一些,但结合歼-20战机当前的综合性能来看,或早已拉平与美俄的差距。
各位小伙伴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火箭炮能击落飞机吗?
火箭炮属于地炮,也就是主要用来射击地面目标,防空这种事还是交给火箭的进化版本导弹去办比较合适。
火箭炮主要是针对地面目标,打飞机的话,也能够小猫碰上死耗子的蒙下来,但是这种事和中500万的概率差不多。
火箭弹的弹道基本上也是一个抛物线,只要在弹道的高度下,的确是有可能被飞行中的炮弹碰下来,在制定空地火力计划的时候,协调飞机和火炮的一个内容就是,飞机进入的时候天上不能再有自己的炮弹了[捂脸],不然飞机可经不住炮弹那一坨铁疙瘩。
不过说火箭炮可不可以击落飞机,从理论上是存在这种可能的,不过这种可能仅仅存在于纸面上,就是飞机的飞行高度比较低,而同时火箭炮正在进行齐射,飞机的飞行高度比火箭炮的弹道高度还要低,这样有可能火箭弹是能够击落飞机的,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属于“瞎猫碰上死耗子”,实用的价值基本上为零。
不过,历史上的确是有过国家研制过防空火箭,主要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德国,都曾经研制过防空型的火箭炮,苏联在越南战争期间也为越南研制过一种便携式防空火箭发射器,不过这些防空火箭的命中率太低,所以也就基本上被淘汰了。
二战期间,的确是研制过一些防空火箭,但是效果太差,后来也就没人这么干了,后来苏联人也试图给越南人弄一种类似于下边这种“飞拳”的防空火箭用来对付美军的直升机,后来试了一下效果太差,还是直接给越南人萨姆7,要不就是德什卡,从实践上来看,还是德什卡更合适越南,越南的气候湿度太大,萨姆7还是稍微娇气一点。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战斗机一年只能建造几艘?
具体还得看这个国家的工业技术和先进化程度。
一般排水量7000吨以上的驱逐舰1-3年。
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从建造到服役基本上是1年,技术成熟、建造技术先进。最主要的是有钱。
比如韩国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核心装备是从美国购买的,也就是自己建造船体和组装,建造速度快一些。包括日本的爱宕级驱逐舰
国产的大型驱逐舰建造周期为2-3年了船体还有各种武器系统,还要经过海试等一系列的验收过程。国产驱逐舰由于装备都是自行生产的速度相对慢一些。
还有些国家根据国防要求来,边建造边改进比如说英国的45型驱逐舰,从开工到服役至少6年时间。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地平线级驱逐舰也是6年左右服役一艘。
俄罗斯的22305型护卫舰第一艘建造用了9年,后续的最短也得6年。
印度“德里级”驱逐舰,首舰“德里”号1987年11月开工,1991年2月下水,1997年11月15日服役,用了10年。
战斗机分为双座和单座?
你首先要明白双座战斗机后座(也可能是隔壁座)的作用是干什么的?
第一:雷达/电子战操作员。
代表机型:F-14、EA-18G咆哮者
早期战斗机电子自动化程度较低,其使用高性能雷达执行远程攻击任务往往需要一个雷达操作员来分担雷达的搜索、电子对抗、火控等任务,来降低飞行员操作压力。最典型的是F-14雄猫,其搭配的AWG-9雷达在当时性能非常高,而且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远距离攻击能力,为了发挥其雷达和不死鸟导弹的最大威力,其后座为雷达操作员岗位。
类似还有米格-31,其装备的世界第一款战斗机载相控阵雷达SBE-16雷达,兼具早期预警机的功能,其后座雷达操作员兼具预警机的空中指挥员的职责。
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代战斗机设置专职雷达操作员的需求已经不再需要,但在电子战机上设置电子战操作员以应对复杂的电子对抗需求还是必须得,美军的EA-18G都是由双座型的F/A-18F上改装而来。
第二:对地武器操作员
代表机型:F-15E、苏-30
对于对地攻击任务来讲,双人的效率远远超过单人的效率。因为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而言,本身低空突防贴地飞行,同时规避地面防空火力,已经让飞行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再去分心对地攻击已经强人所难。
这时候,增加一名武器操控员,让飞行员专注于飞行,武器员操作侦察设备观察目标,可以更好辨识隐藏目标或真假目标,并可以使用电视/红外制导等抗干扰能力极强的精确制导武器。
第三:教练功能
这种机型是双座战斗机中最多的,大多数战斗机的双座型都是战斗教练型,不说国外,我国从歼教-5开始,到歼教-6、歼教-7、歼教-8、歼-10S、歼-11BS等都是对应机型的教练型。菜鸟从高教机毕业后,再去对应机型的教练型熟悉机型,最后放单飞。
但是,这个功能正在逐渐的退去,毕竟相关双座型增加了一吨多的死重,影响作战性能。而现在新服役高级教练机性能可以满足大部分飞行包线模拟能力,而且模拟器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用高教机+模拟器的组合来替代专型教练机的训练功能,F-22和F-35目前都取消双座教练型号。
美国的战机编号是怎样的?
美军战机编号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其实美军战机编号给你感觉是一本乱帐,让你迷迷糊糊。
下面先看看过去和现在的命名方式,再看看后来的一些怪现象。
美军军机早期编号:
按照美国海军1919年公布的一套完整的军用飞机编号规则,海军飞机的型号通常以字母、数字、字母--数字、字母、数字的格式组成。
第一位的字母代表飞机机型(由1-2个字母组成):
A:攻击机
B:轰炸机
BT:鱼类轰炸机
F:战斗机
HJ:救援直升机
HN:教练直升机
HO:观测直升机
HR:运输直升机
HS:反潜直升机
HU:通用直升机
J:勤务机
JR:勤务运输机
N:教练机
O:观测机
P:巡逻机
PB:巡逻轰炸机
R:运输机机
S:侦查机机
SB:侦查轰炸机
SN:侦查教练机
SO:侦查观测机
T:鱼雷攻击机
TB:鱼雷轰炸机
TS:鱼雷教练机
W:特种电子机
Z:飞艇
第二位的数字代表设计序号:表示某公司为海军制造的该机型的第几种,通常第1种型号往往都作省略不表示,然后依次:2、3、4、5、...
第三位字母代表制造商:
A:布鲁斯特、通用
B:波音
C:寇蒂斯
D:道格拉斯
E:贝兰卡
F:格鲁曼
G:固特异、大湖
H:麦克唐纳、希尔
J:伯利纳·乔伊斯、北美
K:凯塞
L:贝尔
M:马丁、东方
N:舍维尔斯基
O:洛克希德
R:瑞安
S:希科斯基
T:诺斯罗普
U:钱斯·沃特
V:洛克希德公司(维格分部)
W:加拿大车辆与铸造
Y:联合(后改为康沃尔)
第四位数字代表该飞机的改型代号,和前一位字母用“-”连接,通常第1种型号往往都作省略不表示,然后依次:2、3、4、5、...
第五位字母表示特殊用途的改型代号
A:水上飞机
B:特种作战型
C:舰载型
D:带可抛副油箱型
E:带特种电子装置型
F:换装发动机改型
G:搜索救援型
K:靶机型
L:带探照灯型
M:可使用导弹型
N:夜间战斗型
P:照相侦查型
Q:雷达干扰型
S:反潜型
W:早期预警型
第六位数字表示在特殊用途的改型上的进一步小改型
通常第1种型号往往都作省略不表示,然后依次:2、3、4、5、...
举例:“F6F-5N2”就是格鲁曼公司为海军研制的第6种型号的战斗机的第5种改型夜间战斗机的第2种小改型。
美军军机现代编号:
美国军用飞机的编号可代表美军战机的机种、序列、型号等。从1962年开始,美国三军对军用飞机采取统一的编号方法,以区分各种战机。
美国军用飞机的编号一律使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机种代号使用英文字母,代号大部分是机种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也有的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如: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机种代号后为序列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按设计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序列代号后为飞机改型代号,使用英文字母。
例: Y A T – 38 B
状态代号 任务变更代号 机种代号 序列代号 改型代号
状态代号分为:
G:停止飞行
J:临时特别试验
N:永久特别实验
X:实验研究
Y:原型机
Z:计划或研制中
任务变更代号分为:
A:攻击
C:运输
D:指令
E:特种电子设备
H:搜索、救护
K:空中加油
L:寒冷地带用
M:载导弹用
Q:无人机
R:侦查
S:反潜
T:教练
U:多用途
V:专机
W:气象观测
机种代号分为:
A:攻击机
B:轰炸机
C:运输机
E:特种电子设备携带机
F:战斗机
H:直升机
K:加油机
O:观察机
P:巡逻机
Q:无人驾驶飞机
SR:战略侦察机
T:教练机
U:多用途飞机
V:垂直起落和短距离起落飞机
X:试验型号飞机
Z:水上飞机
序列代号分为:
1、2、3、4、5、……
改型代号分为:
A——Z(I和O除外)
现在的诸多怪现象:
现行美军飞机编号依据MDS原则(任务,设计,系列),按照AFI 16-401规定来命名。
实际工作具体负责的是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命名办公室,隶属AFMC/LGSI(美国空军装备总部后勤司供应处),他们依照命名规则提出一个命名建议,然后提交给国防部的空军总部,HQ USAF/A8PE办公室做出最后决定,这时一般需要60天,然后把决定返回给AFMC/LGSI,写入美军官方分配与储运数据库相关信息Blessing in seoul。
所以没有某种“单方过失”时,编号不会违反MDS原则。
但是实际投入使用的编号系统中还是有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错误编号。
一类是不规范的,或者令人迷惑的错误任务代码。
有F/A-18, F/A-22, CC-130J, FB-111, F-117, AL-1, SR-71,TR-1。
还有一类是错误的后缀。
经常出现在出口型上的特殊后缀字母,比如给英国飞机上的K(C-130K,F-4K),本来应该放在最前边。
不同改型用了一个后缀,比如F-16C/D编号用批次分别的一系列改型。
后缀用了特殊字符和双字母,比如(AV-8B+,F-16CJ)
同一飞机给了不同系列名字。
比如波音707基础上的军用型有C-18,C-137,E-3,E-6,E-7(被EC-18取代),E-8,和T-49。其实这些不同机型应该都属于C-137系列。与此相似的还有波音747,有5个不同名字(C-19,C-25,C-33,E-4,L-1)
不同飞机给了同一个系列名字。
比如UH-1和AH-1,还有C-12J和C-12也完全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