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农村常见的植物附子是什么植物?
花开,农村常见的植物附子是什么植物?
附子在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确实很常见,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甘肃等都有分布及种植。
但附子的主产区为四川和陕西,尤其是四川的江油地区,为附子的道地产区。
事实上,附子和乌头都是同一种植物乌头的根,乌头的母根为乌头,子根为附子。
附子,作为中药,在中医里有“附子最有用,附子最难用”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利用这个回答,从中医对附子功效认识发展的路径,谈农村常见的附子是一种什么植物,有什么作用?
附子,是一种什么植物?如上图,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其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附子气味辛温,性走而不守,可以温经逐寒,能彻内彻外,为宣通气血第一利器,为其他药物不可比拟的回阳救逆的功效,其能起沉疴、拯垂危,为古今中医各派所推崇。
但中医也有“附子最有用,附子最难用”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附子在中医中药发展历程中人们对其功效的认知。
附子,有大毒,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说:
附子,一名茛,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癓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而且,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应该是因为其有大毒的原因。
但是在《黄帝内经》中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说法,《神农本草经》把附子列为下品,应该有也有附子只适合用来“祛病”的意味而在。
因此,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对附子这样类似的药物使用有一个原则:“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就是像附子这样的有大毒的药物,在实际使用时,一定不要长期或过量使用,仅须在治病时使用即可,不能过度“祛病”,以防止过度使用而伤及正气。
还因为这个原因,《神农本草经》还认为既然为下品之药的附子,在配伍时尽量当做“佐使”来使用,主要用来治病,解决当下问题即可,有大毒,就不能久服。这个认知,就将附子的应用范围界定了。
至于附子的性味辛温,辛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但品尝过附子的人大多还认为有辛辣的味道。
附子的味甘,初尝附子的人不会有这个感觉,久服之人,才会有味甘。
中药辛入肺,甘入脾,且“心甘发散为阳”,所以可把附子看做性“阳”的药物。
久服附子味甘,应该有温中的功效,或者服用附子后有热的感觉,可以把附子的这个功效归为“甘”。
因为附子还有苦味,《黄帝内经》认为,“酸苦涌泄为阴”,所以附子还有“阴”的药性,附子的这个药性,就成为后来人们认为的附子是“阳中有阴”之品。
综上所述,附子味辛兼甘为主,苦味为此,所以形成了附子“辛甘发散”为主,“苦泄”为辅的阴阳药性。
到这里,你应该能理解,吃了附子后,大便中量比较多,就是因为附子辛走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同时附子的苦泄药性,可以促进泄浊功效。
关于附子的功效,要数清代医家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的论述最为全面到位,引用如下——
《本经》云: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是寒邪著于下焦筋骨也;癓坚积聚血瘕,是寒凝血,血滞于中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宣。最后还总结出主治特性:“阳气不足,寒气内生”,这就提示附子的功效可以概括为:祛除三焦节血肉筋骨营卫之间的寒气——散人体之寒邪:散寒气,助阳气。
张仲景认为,附子:散寒气,助阳气其实中医界中,张仲景是使用附子第一人,谁让他是《伤寒论》作者呢,在书中,张仲景用到附子的就有21个方,在《金匮要略》中,用到附子的就有11个方,但其善用附子,却对附子的解说较少。但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两个规律——
1.以回阳救逆为主的方剂,比如四逆汤:附子配干姜、炙甘草等,以四肢厥冷为主症。
2.以真武汤、附子汤为代表,具有温阳除湿散寒为主要功效。可以看出,张仲景也是沿用了《神农本草经》中附子的功效:散寒气、助阳气。
附子:味甘,百病之长之后的年代,人们对附子认知越来越深刻,对毒性也理解界山。
陶景弘认为附子:“味甘,大热,有大毒..为百药之长。”
既然认为附子和内经中认为的风药为百药之长,那意思是说附子和风药的药性一样,其走窜之性是其他任何药物不可比拟的,无法替代的。附子在发挥药效时可以在身体的所有部位上下左右无处不在,无处不到,这种特点也只有人体的阳气才有,更验证了附子助阳的功效。
元代医家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认为附子:“浮中沉,无所不知。附子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不止。”
进一步完善了附子的辛热助阳的药性。
到了清代,人们已经把附子通行十二经、扶助阳气的功效,发展的很完备了。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为什么刚结的南瓜几天后会烂掉了?
小时候家里妈妈每一年都种南瓜,乡居小菜经常去摘花煮来吃呢,现在我自己也种有南瓜,四月份的时候南瓜藤也开花接小果了,但是才几天就坏了,掉落到地上来,跟提主说的情况一样,至于原因,我认为是养分不足、光照少、有虫害、水淹,下面具体分析:
一、养分不足
南瓜藤是越长越茂盛的,分枝多、叶子茂盛,所需要的养分也是特别多的,特别是开花期、果期,而南瓜藤枝叶的生长并不会因为开花结果而停止,还会一直的生长,而且相对来说,枝叶吸收的养分比果实更猛,要是养分不足的话,藤枝叶是长得不错了,然而果实长得不够好,容易坏掉。
像我自己,大都是淋尿水的,偶尔淋下淘米水、草木灰,这样一来,氮肥比较多是利于藤枝叶的生长,但磷肥、钾肥比较少,整体来说,养分是不足的,不利于结瓜,结小瓜几天就凋落了;而从图片来看,你的南瓜藤跟我的长得差不多,应该也是养分有些不足的。
二、光照少
南瓜是喜温的短日照植物,如果种的地方有些遮阴,光照不足,是会影响结南瓜的进程的;像乡居小菜种的南瓜藤是离围墙比较近的,也靠近房子,围墙外面又有树木,所以有些遮光,光照也是不够多的;而要说经常下雨的话,光照也是比较少的,也会有影响。
三、有虫害
南瓜藤上结的南瓜由小变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时间可不短,容易被害虫吃;像乡居小菜自己种的南瓜藤,结的南瓜就是被虫咬坏的,都还没有开花呢已经被咬了,看着黄黄的,而叶子上还有虫子留下的屎呢,黑色的;4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已经开花了,还以为会长大呢,没想到几天之后藤那里没有看到了,再一看,已经掉落地上了。
四、没搭架子,被水淹
南瓜耐旱性强,生长过程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分,而要是经常下雨,被水淹的话,结的南瓜也是容易坏掉的,从图片上看,你的南瓜藤是爬地上的,坏掉的那个小南瓜也是挨着地面的,不是搭架子长的,而且地面枯草及土壤颜色也是比较黑的,应该是下雨比较多的情况,所以小南瓜坏掉,有可能是因为被水淹过。
春天是下雨比较多的季节,夏天也是,像我们这边昨晚开始到今天中午就下了很大的雨呢,而上个月月底还有谷雨前也是下大雨的;之前我那南瓜藤也是爬地上长的,也被水淹过。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使结的南瓜不烂掉,而是正常长大呢?
一、施肥以磷钾肥为主
南瓜藤开雌花结南瓜,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是磷肥钾肥,不用施太多的氮肥,那样光长藤枝叶了;而施的磷钾肥建议用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这样肥效长,更利于结南瓜;像我妈妈,长藤的时候都是施粪水的,后面长雄花、雌花的时候就施鸡粪、草木灰。
二、清理掉地面的杂树
光照少影响结瓜,要是有那些杂树杂草遮挡太多,除了锄草,也是要把杂树清理掉的;可以直接把小树砍了拿来搭架子这样更好;之前妈妈种的南瓜藤是沿着桑树围墙爬的,桑树长得太茂盛了,我妈妈也是要砍掉一些树枝的。
三、喷药除虫
乡居小菜种南瓜自己吃的,不喷农药,但南瓜被虫吃,没结出大南瓜来,后面我也是撒了些草木灰,但是效果不大,几天后还是遭虫了;所以要想想结南瓜的话,还是要喷药杀虫的,特别是夏天雨季雨水多容易滋生害虫,而虫害一般是蚜虫、瓜蝇、夜蛾等害虫,可以用抗蚜威加杀虫双或菊酯类农药交叉使用来防治。
四、搭架子
南瓜藤是越长藤枝叶越多的,特别茂盛,而爬地面上长枝叶容易互相遮挡,下雨容易被水淹,最好是搭架子起来,南瓜藤爬架子长,更利于结瓜,像乡居小菜自己也是前几天开始搭简单的架子起来的,藤也沿着架子爬着长了,快爬上围墙了。
总结:现在进入夏天了,夏天也是雨水比较多的季节,想要南瓜藤上结的南瓜顺利长成大瓜也是要搭架子,加强施磷钾肥的,防治病虫害的。
什么叫汉字开花组词?
汉字开花组词就是用一个汉字,组成不同个数的新词语。比如用“知”开花组词:知青、知县、 知耻、知津、知巧、知谢、知底、知辩、知奖、知局、知纵、知权、知证、知术;无知、感知、良知、同知、通知、认知、 先知、见知、熟知、行知、心知、故知、求知 、深知;知书通礼、知难而退、知难而进、知音识趣、知己知彼、知遇之恩、知恩报德、知行合一、知足常乐、知人善任、知书达礼、知人则哲、知人论世、知易行难、知人之明、知无不言、知疼着热;不知去向、不知轻重、不知好歹、明知故犯、不知所措、真知灼见、不知所云、一知半解、真知卓见、不知不觉、自知之明、不知所言、明知故问、略知一二、不知凡几、求知若渴、不知所错、不知死活、不知进退、不知颠倒、略知皮毛、深知灼见、天知地知、相知恨晚;迷途知返、乐天知命、见微知著、恬不知耻、温故知新、鉴往知来、见微知着、达人知命、倦鸟知还、食不知味、达观知命、闻一知二、知彼知己、落叶知秋、一叶知秋 。
我家的花椒种了好几年了?
感谢小丫邀请回答!
根据多年的花椒种植经验,花椒种了好几年,挂果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不注重整形修剪,从而导致花椒结果时间晚,树体弱,产量低和品质差等问题。
在花腰妹的家乡,花椒是农村人家最常种植的经济作物,一般家庭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或者田边地脚栽种,有条件的人家也会拿出好田好地来栽种,只要管护得当,花椒品质好,产量也相对高,经济收入也就提高了。
但是我发现,长期以来,好多农户在花椒的管理上只看重病虫害的防治和水肥管理,好多人却忽视了对花椒树的整形和修剪,有的甚至幼稚的认为,花椒树发枝越多越好,可以多开花多结果。
其实不然,花椒树一般栽种了2至3年左右就会挂果,此时如果不懂得整形修枝,最容易导致花椒出现“结果时间晚、树体弱、产量低和品质差”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花椒的生产效益。
花椒整形修剪最主要的就是培养树冠和调整光照,让树枝能充分占据和利用有限的空间,所以要尽量疏除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徒长枝等,最大限度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树体透风透光条件,促使树势健壮,正常结果。
其次是调整花椒树的长势,在幼树或者初挂果树期,可以通过短截、拉枝、缓放等手段扩大树冠,促进早结果。注意,花椒的修剪整形最好在晚秋初冬时节或者未萌芽之前进行,尽量避开寒冷季节,以防止抽条枯死。
另外就是要注意侧枝的修剪也可以有效降低侧枝萌发对产量的影响,侧枝修剪不能过早,会导致剪口处新芽萌发,无法形成花芽,结不了果。同时也不能过度剪短,导致留树的芽少,影响结果。
除了注意以上几点外,对于花椒树的管理还要抓好浇水、松土、防虫、施肥、防冻、防寒、防霜和断根等事项,做好这些就不用再担心花椒挂果少了。
我是花腰妹,欢迎关注我一起话三农!
多肉开花要剪掉吗?
一、是否需要剪掉
多肉植物开花后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剪掉。若是想要观赏就不要剪掉,若是想让多肉生长更健壮,那就及时剪掉。在开花后若是将它剪掉就能避免它与叶片争夺养分,多肉也可以正常生长。剪掉后它可以重新扦插,植株也能长出更多的侧芽。如果花箭比较多的话,需要注意其状态,若是叶片出现褶皱的现象就是花箭消耗比较大,这时就需要将花箭剪掉。
二、如何修剪掉
在不伤害叶片的前提下,将靠近底部的剪掉就行了,如果剪掉后出现流水的现象,就要用纸将水都吸掉。剪下的花箭可进行扦插,扦插成活后就会有一盆新的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