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辫子表情,还记得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吗?

2023-11-05 14:16:04 66阅读

小辫子表情,还记得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吗?

天堂里的妈妈,您还好吗?您最疼爱的小女儿又想您了。

小辫子表情,还记得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吗?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时间定格在2016年6月28日,一大早电话

响起, 耳边传来银铃般的声音:“你和宝

宝什么时候回 家呀?我好想你们!”“妈

妈,想孙子了?等他30号期末考试结束

了,我们就回南昌看您哈!再耐心等两

天”电话里我笑着回复妈妈。

“还要等到30号啊?我等不及哦!看着皓

坨的照片就好想好想他”妈妈撒娇似地说

到。

我仿佛看到了妈妈眼中 的渴望:“好咯,

好咯,30号上午皓坨一考完, 我就立马

带他回去,我晓得咯,孙子比女儿重要”

酸酸的我酸酸地回答着。

没想到,这次咱娘俩的通话竟然成了永

别!10多个小时之后,我和妈妈阴阳两

隔。

突如其来的心梗,她只来得及说一句“哎

呀,我的心脏好痛”就离开了我们。当时

远在400多公里之外的我,听闻噩耗,如

五雷轰顶,悲痛欲绝!

那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每每想起都

止不住泪流满面,痛!太痛了!

昨夜,小姨发了一张儿子和妈妈的合影照

片,一 点开就泪目。

照片里的妈妈笑得多甜,多慈祥, 忍不

住亲吻着她,犹如每一次在她身边撒娇卖

萌。

妈妈是我们工厂的一名科员,工作很认真

负责。 在我童年记忆中是个对我管教严

厉的人,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女儿的缘故

吧。

小时候的我性格外向,有假小子范儿,常

跟邻居家的同龄小伙子姑娘们在外撒野,

玩得忘乎所以, 妈妈总是堵在家门口一

顿教训:“一个女孩子那 么疯癫,有没有

点女孩子的样!以后再这么晚回 来就把

你锁外面。”

这样的教训多了,倒养成我从不晚归的习

惯,到点就乖乖回家。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逢假期,家里买菜

做饭打水洗衣服等家务都落在我的身上,

妈妈常说,女孩要学会做家务,要勤快,

眼睛里要有活儿,看到了就动手做。

嗯,确实,做家务得从娃娃抓起,我是彻

底被培养出来了,妈妈功劳大大的。

妈妈虽然很严厉,但也是温柔的,疼爱我

的。

读书时的我很努力上进,没让父母操过

心。

妈妈从不去学校开家长会,我曾问她原

因,她笑着说: “去了也是听老师表扬

你,妈妈放心才不去的”。

那时候的大人们工作特别忙,忙着养家糊

口,我算是比较省心的好孩子。

记得周末晚上我像平常一样,晚饭后把自

己关在房间里写作业,突然停电了,我着

急地叫着: “妈妈,怎么停电了?赶紧去

看看,我作业还没写完呢!”

妈妈走进来,一把拉起我:“傻孩子,没

有停电,是妈妈把电闸拉了,今天周末你

好好休息休息,快出去玩,别总是学

习。”一边说着,一边把我推出家门。

“出去找同学玩啊!轻松轻松, 作业明天

再写”。哎呀,感觉这时候的妈妈老慈祥

了!咋这么宠我呢?

成年后,妈妈的模样愈发可爱。尤其是见

到外孙出世后,爸爸都常笑话她变了一个

人,妈妈总是笑侃自己是隔代亲。

妈妈退休后,大儿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

级都是她带着,果真是隔代亲,宠到没

边。一碗饭可以 从家里喂到公园里,她

也不觉得累。

儿子考试没考好,我想教训他,没门!因

为这时候妈妈总是挺身而出:“你敢打

他,我就打你!” “妈,我教育孩子的时

候,您能不能不说话?”我很无奈。“动不

动就打孩子,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你

要反思”妈妈反过来教育我。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特别感谢妈妈,她的

这一番话给我的影响很大。

妈妈点醒了我,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

方法。

2003年怀上二宝,妈妈可开心了!看着

我的肚子越来越大,她总是喜滋滋的。

有一回产检回家的路上,妈妈神秘兮兮地

掏出一 个小本本,翻动几页后递给我“你

看你看,妈妈算了算,这一胎又是个儿

子”说完笑眯眯地看着我。

不说是个儿子倒罢了,听着我就来气:

“妈,你是故意跟我作对吧?我想要个女

儿!”“妈妈就喜欢孙子,你这胎肯定是儿

子!”“没看出来你这么重男轻女”我没好

气地白了她一眼。“是啊是啊,我就是喜

欢男孩,你要是实在想生女儿,再生 一

胎,说不定老三就是女儿”。妈妈乐呵呵

地说 到。“说得好像这胎就是儿子似的,

你能掐会算啊?”我继续愤愤不平。“嘿

嘿,妈妈就算准了是个儿子”老太太洋洋

自得。

结果还真被她算准了,又是个建设银行。

那一年,妈妈65岁,身板依旧硬朗,笑容

愈发慈祥。

有了二宝后,妈妈干劲更足了。每天来我

家几 次,也不嫌爬楼累得慌。二宝洗澡

必须她亲自上手,我和保姆都争不过她,

跟这个小孙子她有说不完的话,哪怕回答

她的只是“咿咿呀呀”。

每一位母亲的心都是极为纯真的,没

有任何索求,只有无私奉献。

2005年7月,为了更好的照顾俩孩子,我

变卖了南昌的房产,义无反顾的追寻孩子

他爹的脚步来到了长沙,一家人终于在一

起了。妈妈舍不得孙子,跟着我们回到她

阔别已久的家乡。

在妈妈的帮衬下,我们在长沙安顿了下

来。开始是租房子住,一家人挤在几十平

方米的空间里倒也其乐融融。

家中有老人是块宝。 妈妈将这块宝物的

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有她在,我很安

心。

3个月后,我们在长沙买了房,新家安顿

好,大儿子的学校落实好后,妈妈依依不

舍地回了南昌。从此,我开始了两地奔波

的生活,开始了电话热线解相思的日子。

写到这里,母亲的形象格外清晰,过往的

一 幕幕画面喷涌而出,泪水模糊了双

眼……

妈妈留给我的最大财富就是热爱生活,对

家人的无私和包容,在她的世界里,家人

永远放在第一位。

老舍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

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我知道,此时天堂里的妈妈正笑眯眯地看

着我,犹如那晚梦境中,您笑着拥我入

怀。

▶题主问:还记得妈妈年轻时

候的样子吗?

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字眼,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妈妈的气味、妈妈的声音、妈妈的相貌都是孩子所依恋的

好好珍惜有妈妈的日子吧,记得常回家看看,常回家陪陪她

莫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祝愿天下母亲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杨幂粉色旗袍加马尾辫被吐槽装嫩?

前几天,网上放出了一波杨幂录制《密室大逃脱》综艺的路透图,只见照片中的杨幂穿着一身浅粉色的旗袍,旗袍的收腰设计恰到好处地勾勒出杨幂的妙曼曲线,前凸后翘,显得火辣极了。

此外,杨幂还把头发烫卷,扎了两条大马尾。说她是超级无敌可爱的美少女,估计也有人信吧?

但是呢,网友对杨幂的美貌并不买账,还吐槽她三十几岁了,还少女装扮,不是装嫩是什么?

鱼鱼对此的看法是:

1、市场偏好少女人设。

在中国的影视市场上,大家普遍不能容忍女明星变老。如果女明星脸上多了条皱纹,或者没保养好,出现脸僵、卡粉、赘肉横生,媒体人准会极尽刻薄之能事,对当事女明星各种嘲讽。

媒体的嘲讽,还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女星老了,就不好接戏了。在我们的印象中,14岁的萝莉配大叔,大家可以接受(在周冬雨和余文乐参加的真人秀里,周冬雨的人设就是长着14岁少女身体的女生。鱼鱼写出来,不是为了宣扬萝莉控)。

但是小鲜肉配御姐,大家普遍不能接受。正是因为这种苛刻,让海清当众喊出:“各位导演、制片人们,请看看我们中年女明星吧,请给我们机会,我们比胡歌便宜。”之类的话。

正是因为市场不能容忍女明星变老,女星们也为了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不得不像资本屈服。

就像赵雅芝,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要顶着一张打玻尿酸过度的脸在机场巧言笑兮地走秀,才能保持住美容院头号代言人的地位。

基于此,杨幂即使三十多岁了,孩子大得都可以打酱油了,但是她仍然不能老,她仍然要营销少女人设。

2、少女感是杨幂的人设

不管是不是明星,大家都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年轻,自己听着也高兴。除了市场不能容忍女星变老之外,少女感一直都是杨幂的人设。

杨幂在生孩子之后,也一直在营销自己的少女感。大家基于杨幂的这个人设,还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少女妈。

3、杨幂们仍要把转型提上行程

无论是市场偏好少女感也好,还是杨幂的人设是少女也好,鱼鱼希望杨幂们能明白一个道理:花无百日红。

也就是说,人总是会变老的,杨幂也不能一直走少女这个路线。年纪上去了,再装嫩扮少女,难免会引起路人的反感。

这个时候,为了延长自己演员的生涯,这些女明星都应该考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转型成演技派。

实际上,很多85后的小花多多少少都考虑过转型成实力派。唐嫣如此,杨幂也是如此。但是很难过的是,一直营销自己转型实力派,杨幂们的演技实在撑不起她们转型的这个过程。

4、和赵丽颖的拉踩

在杨幂的这个热搜评论区里,很多网友都带上了赵丽颖做对比。讲真,杨幂的路透图,杨幂的造型热搜,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评论区带上赵丽颖,跟赵丽颖进行各种对比。

鱼鱼看了一下,赵丽颖的粉丝们觉得杨幂是copy精是抄袭狗。说到杨幂的旗袍造型,萤火虫们会说杨幂是在抄赵丽颖在《偶像来了》里的造型。

两位明星除了在旗袍造型上的battle之外,网友们还扒拉出两人撞造型的实例。还说都是赵丽颖先穿的,杨幂抄袭之后还买了热搜,说是杨幂带火的。

其实鱼鱼挺好奇的,杨幂怎么还和赵丽颖杠上了?两者有哪些地方可以联系起来吗?

赵丽颖在接影视资源上,确实会比杨幂的质量好,毕竟赵丽颖还是有演技加持的。至于杨幂,则是最初的带货女王,在时尚资源上,杨幂比赵丽颖好太多了。

此外,鱼鱼也想了一下,为什么大家热衷于拿这两位来做对比。原因无非是,两人都是时下炙手可热的小花,粉丝号召力也齐驾并驱;都是85后小花,还都结婚有小孩了......她俩实在是有太多可比之处,太像了。之前不是还有粉丝把赵丽颖认成杨幂吗?

还有一个巧合大家可以琢磨一下。赵丽颖和杨幂撞款的单品都卖脱销了。所以,会不会有有心人故意让她们撞造型,利用她们俩的热度带节奏好带货呢?

—END—

互动话题:赵丽颖的旗袍造型VS杨幂的旗袍造型,你更喜欢谁?谁才是你心目中的旗袍女神?

狗狗犯错后一般是什么反应?

狗狗犯错后的10种表现,最后一个很带劲。。。

当呆萌狗狗们各种犯错被主人发现后,

汪星人都是如何面对的?

感觉都已经成精了。。。

第一种:装作听不懂型

我什么也没干

人家才没动你的口红呢!

不。。。不关我的事,你别看我

第二种:甩锅给别人型

甩锅技术哪家强?兄弟,对不住了!

哦,主人,稍等我去上面找一下是不是来猫了啊?

第三种:逃离现场型

完了被发现了,36计走为上计!

我。。。只是想帮你把纸捡起来

第四种:原地隐身型

你看不到我,你一定看不到我

逃避隐身,坚决不承认

第五种:装可怜型

汪自己在家好怕怕,枕头还来欺负我

第六种:撒娇求抱抱型

有一些汪,直接用委屈撒娇来打动主人:

我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你就原谅我好不好~

第七种:主动认错型

一狗做事,一狗当!

狗子:没错!就是我干的

第八种:仗义型

皇上,千错万错都是老奴的错!

放过太子吧!

关注宠知乎,是一种支持,是一种鼓励

郑恺和苗苗官宣结婚?

虽然郑恺和苗苗两个人大概率是奉子成婚,但我认为是真爱,郑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女孩。

历数郑恺前女友

我们知道的郑恺前女友,85年的李小萌,跟郑恺拍《离婚前规则》因戏生情,两个人有过一段,最终分手,她选择嫁给了演员王雷。

郑恺最高调的女朋友,是1991年生人,上海沙滩宝贝,选美出身的程晓玥,典型的ABC和富二代,美国名牌大学毕业,妈妈是国际知名公司高管。

她跟郑恺的恋爱是轰轰烈烈,从2015年高调宣布恋爱,到2017年11月25日的宣布分手,两年多的时间,两个人不时地示爱,还高调上综艺节目,把恋情公之于众。

最终,两个人还是分手,其实分手的原因,鹏哥以为,1986年的郑恺,希望有一份稳定的走向结婚的恋情,而1991年的程晓玥,还年轻,ABC富二代的性格,还没玩够,导致两个人的分手。

你再看郑恺跟苗苗,两个人因为合拍陆川的动作冒险电影《749局》而结识。这次郑恺就低调多了,即便被记者察觉了风吹草动,比如同游新加坡,或者探视闺房,或者去医院查体,就是不公布恋情。

两个人不见兔子不撒鹰,非得等今天,2020年5月21号,错过20号的高峰期,同样寓意“我爱你”,直接公布结婚,亮大招。

也不说什么公布恋情,不给媒体,公众缓冲期,直接进入正题,这说明了一个问题。

郑恺,苗苗,是冲着结婚去的,尤其是郑恺,以前的上综艺,高调示爱,高调分手,都玩儿蛋去吧,公布之时,就是花开之日。

明眼人都知道,郑恺跟苗苗不仅是结婚了,结合之前两人去医院的消息,两个人是奉子成婚了。

简直就是双喜临门。

1986年的郑恺,今年34岁,1988年的苗苗32岁,都到了男婚女嫁的年纪了,结婚正当时,今年再抱个大胖小子,完美。正所谓,不经历山川的险峻,就体会不到平原的温馨。郑恺恋爱过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郑恺结婚了。

一定程度上来说,郑恺还得感谢之前的女友。

最后,除了祝福还是祝福,祝愿郑恺苗苗,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我是大鹏哥,喜欢就关注我。

你见过最奇葩的?

一个男子下车查看被自己撞倒的女人,他看到女人的眼睛以后,立马回到车里,本以为他会呼叫120,可是他却拿出一把刀走向女人,死刑前他哭着说:“我父亲对我太凶了,我害怕!”

2010年10月21日凌晨3 时许, 张平选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吵醒,他迷迷糊糊接通了电话,对方传来了一个民警的声音:“你女儿出事了,请立即来大学城这边。”

张平选猛地一听自己的女儿出事了,瞬间心里发慌,赶紧起身前往大学城,当他们走到大学城附近一条马路上时,看到 几十个人将马路中央团团围住,而张平选看到自己的女儿躺在血泊中。

张平选蹲在女儿冰冷的尸体面前嚎啕大哭,从现场的种种迹象来看,张平选的女儿是被车撞死的,因为他女儿的电动车已经被撞的严重变形,这就是一起撞人逃逸的交通事故。

由于没有找到肇事者,警方随即将张平选的女儿拉走,做进一步的确认。

死者名叫张妙,育有一个儿子,张秒的儿子当时才2岁多一点,就因为一起车祸,葬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张平选和他女婿心里只期盼警方赶紧抓到凶手,还女儿一个公道。

可是,事实的真相并没有他想得这么简单,张妙的死因另有他因。

凶手投案自首,死者被撞后被刺8刀身亡

案发后,长安分局交警大队立马赶到现场,初步来看也认为是一起肇事交通事故,侦查过程中,民警从附近的村民口中得知,在距离事发现场不远的地方,有一男一女也被车给撞了。

警方随后调取了交通视频监控,视频中一辆红色的学弗兰轿车在另一个路口撞上了一对男女后逃逸,在通过对汽车修理厂以及案发地周边区域调查,警方最终找到了这辆私家车。

而就在警方打算前往抓捕凶手的时候,凶手却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开车撞人的年轻人名叫药家鑫,时年21岁,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一名学生,警方随后将其收押,等待最终的审判,而这个时候,药家鑫的父母一直以为自己的儿子就是开车撞到人了,赔一笔钱就可以,可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犯得错到底有多严重。

就在大家等待审判结果的时候,法医出具的一份死亡原因分析结果,在死亡原因书上清晰地写着这样一句话:死者被撞后,没有当场死亡,而是在重伤情况下,被人用刀砍死的,死者的身上有8处刀伤。

也就是说,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而是一起凶残的谋杀案。

痛下杀手,只因担心被死者赖上

所有人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都很意外,按照死亡原因报告来说,张妙被撞以后并没有当场死亡,甚至可以能都没有生命危险,只要抢救及时,就不会丧命。

可是,刀伤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人这么残忍?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肇事逃逸人药家鑫身上。

面对外界和警方的压力,药家鑫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在被问及杀害被害人的原因时,药家鑫悲痛地说:“我害怕她记下我的车牌,更害怕她找到我家里纠缠不放。”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一个21岁的男生,竟然因为害怕被撞的人赖上自己家,竟然凶狠地杀害了别人,这种扭曲的心理是临时起意还是与生俱来呢?

据药家鑫回忆,2010年10月21日,他开车去找女朋友玩,晚上回去的路上,不慎撞上一个骑着电动车的女子,他赶紧下车查看,发现地上的女孩穿着朴素,痛苦地倒在地上呻吟。

如果药家鑫能够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张平选的女儿会得到及时的救治,对于他来说顶多就是一起交通意外,不会给他带来牢狱之灾,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做了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而张妙看到撞自己的车停在不远处,她试图睁开眼看一眼,正是张妙的这一眼,让药家鑫认为是想记住自己的车牌,这让药家鑫很是害怕。

药家鑫看了看四周,凌晨的街道没有一个人影,他想起了自己严厉的父亲,更担心这个被撞的女人以后会赖上他们家,药家鑫越想越激动,随即跑回车里,拿出来一把大刀,凶狠的向躺在地上的张妙砍了下去。

在药家鑫回忆完事情的经过以后,人们不禁有个疑问,药家鑫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为什么要害怕自己的父亲,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不过这个答案很快就浮出水面,药家鑫的这种不理智行为,都是因为他父母将其硬生生的培养成了一个“成年巨婴”。

被自己的父亲“逼”出来的乖宝宝

得知药家鑫被抓后,无论是药家鑫的亲戚还是学校里的师生,都不敢相信药家鑫持刀伤人,因为在他们眼里,药家鑫绝对是一个很乖巧的孩子。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所有人都认可的乖孩子,在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药家鑫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痛苦。

而这一切,还要从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说起。

1、父亲归来,却成为了药家鑫的噩梦

上个世纪60年代,药庆卫出生在山西一个偏远农村,因自幼被家人疏于管教,17岁时药庆卫就选择离家参军,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考上了石家庄军械技术学院,结识了自己的爱人段瑞华,并于1989年生下了儿子药家鑫。

儿子出生不久后,药庆卫就回到部队继续工作,家里的一切重担都交给妻子段瑞华,而段瑞华满怀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成才。

段瑞华在抚育药家鑫的过程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药家鑫做得好的时候,她就给予肯定,而药家鑫犯错了以后,她就给予批评。

在段瑞华的严厉要求下,药家鑫常常是一边哭,一边改进自己的错误,那个时候的药家鑫还有着正确的人生观。

另药家鑫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正确的人生观陪伴他到了初中以后,因为父亲的归来,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药庆卫回到家以后,主动接管了药家鑫学习上的一切事情,可是没几天,药庆卫听说药家鑫经常去网吧玩游戏,气愤的药庆卫当面质问了自己的儿子,可是药家鑫因为十几年没有接触过父亲,没有过多解释的话语。

药家鑫是因为陌生而沉默,但这种行为在药庆卫看来,是无视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因此药庆卫决定好好“改造”一下药家鑫。

为了让药家鑫戒掉网瘾,药庆卫强行将他拉到地下室关了一个月,除了上学,回到家药家鑫都会进入阴森的地下室生活。

药庆卫后来解释说:是药家鑫自己提出来去地下室的。

长达一个月的地下室生活,对药家鑫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从地下室出来后,他对父亲变得言听计从,整个人都变得乖巧了。

看到儿子的变化,药庆卫认为自己成功了,更加坚定“改造”药家鑫的想法。

2、过多的干预,让药家鑫成为了“成年巨婴”

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药庆卫和药家鑫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命令的语气中,如果药家鑫不服从的话,等待他的将是地下室的生活。

久而久之,药家鑫变得软弱了很多,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正视自己的父亲。

而对于这一切,药庆卫的内心是欣慰的,他坚持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因此变本加厉地干涉药家鑫的生活。

有一次药家鑫被几个同学欺负了,他不敢告诉老师,就偷偷地往其中一个学生的书包里放了石头,最终这件事被药庆卫知道了。

本以为父亲会为自己出头,却没有想到最终却遭到了父亲的打骂,药家鑫默默地回到房间,他想不明白自己错在哪。

如果说把石头放在别人的书包里是自己做错了,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药家鑫的人生观彻底改变。

有一次玩笑开过头了,一个同学欺负药家鑫,还要求药家鑫背着自己走,药家鑫背完同学后立马告诉了老师,老师第一时间通知了药庆卫,希望他到学校共同了解一下情况。

药庆卫到学校后并没有仔细处理这件事,而是满不在乎地当着众人的面对儿子说:“不就是背一下嘛,至于这么兴师动众的吗?”

药庆卫不知道,他对这件事的潦草处理,不仅打碎了药家鑫正确的人生观,更是将药家鑫脆弱的尊严置于无物。

从此以后,无论是被同学欺负,还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他再也没有告诉过家里,因为在他的内心里,无论是谁的错,在他父亲眼里都是自己的错误。

父亲渴望儿子成才无可厚非,但要求儿子什么都不能做错,做错了连一点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药庆卫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孩子,已经偏离了家庭教育之道。

3、改造出来的乖宝宝,内心深藏叛逆

有一回药家鑫上完法制课后,回到家看到自己的父亲,他想起来课本上的一些话,然后将课本拿给药庆卫看,说父亲压迫他是不对的。

对于一个高中生,像这样和父母谈心的对话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对于药庆卫来说,药家鑫的行为是对自己权威的再一次挑战,听到儿子言论后,药庆卫却勃然大怒道:“我是你的监护人,我不管你,难不成等你犯罪了要我来替你承担吗?”

药家鑫沉默了,面对父亲对自己霸道的“关爱”,他虽心有不甘,但却无力反驳,这一次,他放弃了。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药家鑫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药庆卫坚信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没有错,而后更加频繁地干涉药家鑫的日常生活,让药家鑫彻底几乎失去了主动选择权,与此同时,药家鑫的内心里深埋的叛逆正在发芽。

4、叛逆萌发,酿成惨剧

高考时,药家鑫以音乐全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由于高考成绩优异,药家鑫的外公奖励了他一万块钱,他并没有把钱存起来,也没有用在学习上,而是拿着这笔钱偷偷做了双眼皮手术。

等到手术做完,得知这一切的药庆卫本想好好教育一番,但是钱已经花出去了,他只好就此作罢,那是药家鑫第一次见到态度强硬的父亲无奈的样子。

这让药家鑫感受到了金钱的力量,他决定赚更多的钱,他认为只要有了足够多的钱,就能摆脱父亲的枷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药家鑫利用业余时间疯狂赚钱,去酒店当服务员、给别人当家教,各种兼职他都尝了个遍,几乎每天晚上都要11点才能回到家。

兼职赚到钱的第一个月,药家鑫给自己的母亲买了一套名牌的护肤品,段瑞华欣然接受了儿子的礼物,还连续好几天夸药家鑫懂事了,长大了。

得到母亲的肯定之后,几个月以后,药家鑫又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给父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期望得到父亲的认可,毕竟从小打到父亲除了打击他以外,很少认可他,他期盼着父亲能真诚的夸赞他一番。

但这一次,药家鑫没有得到夸赞,药庆卫没有因为他给自己买按摩椅而欣慰,反而冷冰冰地对他说:“我要的不是这个,只求你以后没钱了不要找我。”

这句话对药家鑫的打击并不算太大,因为他早就习惯了父亲的打击。

大二下学期,药家鑫和父母提出买车的请求,药庆卫一开始是反对的,但在妻子的请求下,最终还是点头同意,夫妻俩咬牙凑了凑,给儿子买了一辆14万元的雪佛兰。

但是药庆卫有一个条件,就是药家鑫每个月必须给家里1000块钱,对于这一点,药家鑫却理解为父亲很爱钱,他没有夸赞自己,是因为父亲觉得按摩椅太便宜了。

这个时候,药家鑫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这一切,没有任何人能看出来,包括药家鑫自己。

有了车以后,药家鑫更加积极地赚钱,同时也结交了一位女朋友,此时的药家鑫完全是朝着美好的明天在前进,可是,这美好的一切,都被药家鑫亲手给毁了。

出事那天晚上十一点多,药家鑫开车将女朋友送回家以后,他一边开车一边观看影碟机,突然一声巨响,药家鑫将骑电动车的张妙撞到在地。

他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怎么救人,而是内心里在激烈的挣扎,挣扎的原因就是他父亲长期对他完全的掌控,让他没有一点自主的思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想起了被父亲打骂的情景,以及担心被撞的人以后赖上自己家,最终拿起一把刀,残忍地向张妙砍下去。

有人说,这一切都是药家鑫的错,其实,如果反过来想一下,如果药家鑫受到的是正常的家庭教育,他就不会在内心积累邪恶的种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家庭的原因,让药家鑫变成了一个“心理巨婴”。

巨婴心理

巨婴心理大多是指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的成人。

巨婴心理最主要的两个特质:

1、完全自恋

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种非常有杀伤力的病态,它导致一个人把全世界都当成自己的所属品,不能平等对待别人,甚至不把其他人当做生灵,这种心理其实是婴儿早期都会存在的一种心理,它在教育学中被叫做“自我中心化”。

其实这种类型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所有的事情别人都要帮着自己做,用一句话形容的话就是:全世界的人皆是妈。

2、偏执分裂

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内心的牢固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

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

而药家鑫则属于第二类型,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所以撞人后,他第一想到的就是会不会被父亲责骂,随后经过内心挣扎后,他拿刀狠心砍向了张妙。

因为害怕被骂,砍人后药家鑫对家人隐瞒了真相,只是简单说自己撞了人,伤者受了点不轻不重的伤。

直到第三天早上,内心煎熬的药家鑫才走到母亲床前说:“我很害怕,车祸死了人。”

总的来说,“成年巨婴”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使用婴儿般的方式来抗议,试图通过哭闹、喊叫、肢体冲突等极端方法来使他人甚至周围环境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婴”

“巨婴”的产生离不开两个因素:家庭和教育。

1岁以内的婴儿,妈妈是他们世界的全部,这个时期的婴儿,享受到的是母亲一天24小时的守护,但是这个时候的婴儿并没有太多思维,满脑子都是吃了睡,睡了吃。

当孩子长到1岁以后,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妈妈以外还有其它事物,这时孩子已经不满足妈妈的怀抱,想要接触更多妈妈以外的事物。

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认为自己可以满足婴儿的一切,或者特别焦虑,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对孩子保护得很好,就会影响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就会出现哭闹,而这时很多妈妈的做法就是喂奶,以为奶是万能的。

这样的做法,就会让孩子觉得一哭就有奶吃,“巨婴”'就在这样的呵护下慢慢形成了。

再大一点的时候,有的孩子从小就被安排学习各种兴趣班,忙得没有童年,一步一步走着父母安排好的路,上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和合适的另一半结婚,按部就班成为一个平庸的普通人。

父母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一旦孩子稍稍有一点叛逆心理,父母就会用:“我做的这一切还不是为你好吗?”的语言来回击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用思考,凡事都有父母在帮自己操办,从而养成过度的自恋心理,以至于走上社会的时候,认为所有人都有义务帮自己。

而当他们在社会中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往往不会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将一切原因归咎到父母身上,以至于有些人跑回家中,长年卧床不起。

写到最后:

药家鑫到案后,其父亲依然认为自己管教的方法没有问题,但是作为父亲,他也努力争取,想花钱保下儿子的命,但当时面对愤怒的民众,被害者家属也不敢轻易调解,最终药家鑫被处以死刑。

深知自己无法避免死刑后,药家鑫向父母提出捐献自己的眼角膜,然而,这个决定再次遭到了药庆卫无情地拒绝:

“你捐给了别人,别人以后犯罪了也说是你的错,这样的连带责任我受不起!你赶紧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再连累其他人。”

在药家鑫生命最后的一刻,他的父亲依然用自己的“霸权”剥夺了药家鑫的选择权,而这一次药家鑫同样选择了沉默。

从药家鑫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给孩子一点自主选择的权利,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偏执分裂”型的“成年巨婴”。

相反的,如果父母一切都帮孩子规划好了以后的人生,孩子就会失去目标,就算考上大学,他们也认为是帮父母完成的一个任务而已,自己的内心没有太多的波动。

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的指引,生活就会失去方向,变得茫然失措,以至于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害怕,形成懦弱的性格,最终变成自我迷恋型的“成年巨婴”。

其实,父母爱护孩子是天性,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男成龙女成凤,可是如果不能分清楚什么是爱,什么是害的话,往往适得其反。

有的时候,父母本身就是“成年巨婴”,才会造就出来更多的“成年巨婴”,想要彻底改变这一情况,有时候就要学会适当的放手。

要知道,没有任何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没有任何人能成为别人,不要将自己的遗憾强行施加给孩子。

同时也希望人们能给予一些有“成年巨婴”心理的人一些空间,毕竟他们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故事为真实事件,稍有改动,主题方向没变,书写有误还请见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