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清(内蒙古通辽市有什么特别的)
徐永清,内蒙古通辽市有什么特别的?
通辽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靠近东北,东接吉林,南临辽宁,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理,东西宽约370公里,呈南部和北部高,中间低的马鞍形状。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主,其中平原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0%左右。是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热同季。
到通辽以后你会发现地域方言大多有明显的东北口音,饮食习惯也和东北接近。当然这里也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大约占到内蒙古蒙古族人口的1/3。通辽不仅是蒙古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通辽历史悠久,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比如清初的孝端文皇后、孝庄皇后,清代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哒梅林等都生于此。在解放战争中革命烈士麦新、吕明仁、徐永清等都牺牲在这里。目前尚存的名胜古迹有辽代古城、金代界壕、科尔沁十旗会盟地旧址、多座庙宇、佛塔、奈曼旗和库伦旗的燕国北长城等。
说起奈曼旗和库伦旗,到了通辽你一定不能错过奈曼旗的麦饭石和库伦旗的荞麦。库伦旗有“中国荞麦之乡”的美誉,库伦荞麦系列产品如荞麦面、荞麦米、荞麦挂面、荞麦壳等因其丰富的营养结构和特有的实用保健康作用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库伦荞麦大量出口至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对于麦饭石大家都不陌生,在我国也有着丰富的分布,但被冠以“中华麦饭石”的只有曼旗麦饭石。我国先后曾发现四个盛产麦饭石的长寿村,分别为内蒙古奈曼旗石场洼村、北京密云不老屯镇、辽宁阜新东窑屯、山东泰山南麓对旧村,村民平均寿命都在80岁以上,这四个村没有癌症、肝炎、结核、皮肤病等患者,尤其是内蒙古奈曼旗石场洼村村民从古至今几乎没人生病,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人人都无疾而终。石场洼村村民现在人均寿命高达88.86岁,“平均寿命和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位居世界第一位,被世界评为“世界五大长寿村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一个能治疗疾病的村庄”,同时奈曼旗石场洼村也被国内评为“麦饭石长寿村之首”!
除了声名远播的麦饭石和荞麦,通辽还有“中国马王之乡”之称,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科尔沁马更是马中的极品,在珠日河草原一处具有国际标准的赛马场,一年一度的“8.18赛马节”自1995年开始至今年已是第二十一届。8.18赛马节已成为集传统体育竞技、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
同时,科尔沁文化也是我国蒙古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是通辽的一张文化名片。在近代的发展中融合了满族文化,满蒙通婚等制度使其在保留传统蒙古族文化的同时又披上了一层神秘而高贵的色彩。
科尔沁特色的“手扒羊肉”、奶茶等各种蒙古族风味的美食和热情好客的科尔沁人民都会让你感受到浓浓的蒙古民族风情。
冬天还是冰雪游玩的好去处,感受天寒地冻白雪茫茫的世界
来一张地标图片:西拉木伦马头雕像
有更多通辽地标性建筑的亲们顶起来……
少林寺之大漠英豪三师兄是谁?
大师兄 徐鹏军二师兄 李渊三师兄 谢苗四师兄 姚杰元五师兄 曹骏六师兄 许明虎七师兄 徐永清八师兄 李冲
我最喜欢演员三师兄谢苗,英姿飒爽。
浙江出的名人有哪些呢?
浙江出的名人很多有历史名人和近代名人。历史名人有王守仁,西施,赵孟頫,孙权,于谦,褚遂良,贺知章,徐渭,虞世南,钱镠,严光,骆宾王,勾践,陈霸先,沈括,刘基,唐琬,赵福金,朱淑真,陈妙常等。近代,现代名人有,鲁迅,朱自清,茅盾,巴金,徐志摩,周作人,艾青,夏衍,章太炎,陶行知,马寅初,蒋梦麟,蔡元培,沈尹默,沈钧儒,沈兼士,夏沔尊,张元济,钱玄同,范文澜,戴季陶,周信芳,柯灵,吴世昌,穆旦,金庸,冯骥才,黄宾虹,李叔同,张乐平,叶浅予,钱君匋,秋瑾,陈望道,张静江,陈其美,周恩来(祖籍绍兴),蒋介石,陈布雷,戴笠,汤恩伯,严济慈,苏步青,黄昆,钱三强,钱学森,童第周,竺可桢,路甬祥等。
杭州有什么著名的历史人物?
杭州是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城市,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很多。
今天我就来说一说西湖三杰吧,他们在杭州西湖边都有葬墓。
西湖三杰是指南宋岳飞、明朝于谦和明末清初张煌言三人。因三人皆为民族英雄,且三人的墓均在杭州西湖边,故称“西湖三杰”。
一、岳飞,字鹏举,著名的南宋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深得广大将士的爱戴。他率领的岳家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金军都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虽然岳飞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但终因与主和派的朝廷当权者政见不和,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于风波亭,年仅39岁。岳飞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全词为: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王庙二、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于谦敬佩文天祥的气节,常年悬挂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立志要像文天祥那样,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于谦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土木堡之变,英宗朱祁镇被俘,京师大为震惊,一时人心惶惶。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力排众议,力斥朝廷南迁,拥代宗朱祁钰为帝。在瓦刺大军围攻京师的危难关头,于谦挺身而出,带领明朝官民,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了大明朝,为大明续命二百多年。“夺门之变”英宗朱祁镇复辟,于谦被石亨,徐有贞等以“意欲”罪名杀害。于谦17岁时写过一首托物言志诗《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爱国诗人。顺治二年(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后,张煌言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张煌言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联络郑成功积极抗清,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康熙三年(1664年),张煌言见南明大势已去,遂解散义军,隐居不出。这年七月,张煌言在其隐居处南田悬岙岛 (今浙江象山县南) 被俘,押至鄞县;八月初,解往杭州。张煌言临行时面对送行的父老乡亲,慷慨写下《甲辰八月辞故里/将入武林》二首诗,表达了在国亡家破后,矢志不渝的抗清精神和为国捐躯的决绝之心。甲辰八月辞故里 .其二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浙江出了哪些名人?
浙江的名人,古今数不胜数,文武全有,那可就太多了!
从古代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富春孙氏。东汉末,孙坚、小霸王孙策,东吴孙权雄据一方,三分天下,这是王霸之气爆棚的人物。
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有多猛?
孙坚十七岁时,随父行船经商,在钱塘江边遇海贼聚集,江中船舶皆停避,众人惊恐而不敢行。
孙坚大怒,不顾其父阻止,提刀上岸击贼。将近时,先故作疑兵之计,以手左右麾指,然后举刃直前。群贼以为官兵大队前来,于是顿作鸟兽散。
以一人惊退数百海贼,这江东猛虎名号,智勇双全,决不是虚的。
孙氏故里,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阳龙门古镇。古镇很有特点,值得一游。
一部《三国志》,使得江东孙氏之名,冠盖古今。那么由于带出来三国时代的浙江名将,那就太多了。举一例子。孙权攻合肥不克,撤军途中在逍遥津受到张辽尾随突袭,吴军措手不及而大溃,将士乱走。
孙权陷于危险之中。关键时刻,东吴将军凌统率三百卫士列阵,死战不退,以三百人全体战死,而掩护孙权脱险。
这个凌统,就是浙江余杭人。
图为小霸王孙策激斗太史慈,这是正史中罕见的、有记载的一次大将单挑。
近代的,那肯定要数奉化溪口的那位了。老蒋者,当世枭雄也。只是其人权谋过重,大义有亏,反动而失了民心,最终还是败到了那个岛上。老蒋任人唯亲,民国时浙江籍的黄埔门生,似乎多如牛毛。大名鼎鼎的戴笠与毛人凤,浙江江山人。
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二人是浙江湖州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其中有二家倒是浙江的。
至于其余的,就不一一说了,以上这些,算是有名的吧?
(老照片,戴笠与蒋介石合影)
越王勾践也是浙江人。十年生聚,卧薪尝胆。勾践这个人,那是有“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志的真狠人!
那么由吴越春秋牵出四大美女之首。
西施,浙江诸暨五泄人。今日五泄有一“西施故里”,风景不错。山好、水好,故而能出美人,古人所言非虚也。
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割据浙江,建立吴越国,浙江人称之为钱王。每逢八月十八,钱江大潮为世界奇观、天下闻名。知道的人不少吧?
而古代时,钱塘江边的石堤未修,每逢大潮暴涨时,不知要吞噬多少生命。
就是在这位钱王的主政下,沿钱江修筑了石堤,挡住了潮水,把祸害逐渐变成了一道风景。
钱镠这个人,身为五代军阀,却是难得的、肯在民生水利上下工夫的君王。
其人修筑钱塘江石塘,又置都水营使官职,专责主水利农田,治河筑堤,并沿太湖大造圩田。五代中国战乱,浙江在钱镠治下,民多丰衣足食,恰如一方净土。
这钱王,是有功的。
今浙江嘉兴市海宁市区内,有两座小山,名曰:东山、西山。民间传说,这就是钱王的两只草鞋化为山的。五代吴越国,全盛时拥13州府彊界,约为现浙江、上海全境、江苏省东南部、和福建省东北一带。
吴越国历三代五王,立国七十二年。
直至公元978年,北宋扫天下,吴越“纳土归宋”和平统一,这又避免了一场大战。
除君王将相外,浙江名人,当然绕不开近代三位著名的文化人,鲁迅、茅盾,还有著名画家丰子恺。(1)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如今正值五月野炊季,江南蚕豆又熟。
茶馆靠窗位置,选一张桌子坐下。一壶老酒,一盘蚕豆,几块五香豆腐干,然后啜几口,天南海北、家长里短的说上半天。
鲁迅先生的笔下之景,正是浙江农村老人们每日集市早茶习俗的真实写照,这风景,天天在上演。
(2)茅盾为浙江桐乡市乌镇人。
若能荣获茅盾文学奖,于中国文化人来说,比那什么一味迎外而获一个外国奖更有意义。
茅盾故居至今仍完整保存于乌镇。乌镇这名气,大了!这是中国修复保存的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亭台水榭、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黑瓦、青石板街道、乌蓬船,风情万种,令游人流连忘返。
(3)丰子恺也是浙江人,在桐乡市石门镇。
石门为春秋吴、越二国彊界,吴越在此垒石为门,故称石门。
而古镇又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拐弯处,所以唐宋后,又称石湾。
丰子恺的漫的漫画,也不须多作介绍了吧。
这是笔者手绘,临子恺先生作品一幅,以示敬意。
俗话说,有文武双全。除了文化人,再说几个浙江的侠客,还是女侠。先说两个传奇,越女剑与吕四娘。
(1)越女剑。
春秋吴越争雄,吴钩锋利,而越人善冶剑。
龙泉宝剑之名,都听说过吧。而且越人不仅剑铸造得好,击剑之术,更是无双,否则三千越甲,岂敢生出吞吴之志?
而越国有奇女子,击剑之术出神入化,曾受越王所聘教授军中击剑之技。金庸先生还为此写了部小说《越女剑》。
对了,新派武侠文艺祖师爷金庸先生,也是浙江海宁人。
(2)吕四娘。
明末大文豪吕留良之女,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晚村人。
十年学剑不曾用,一朝出匣惊鬼神。
乘着骊龙梦未醒,削尽尘烟吐不平。
此诗说得,就是吕四娘为报破家灭门之仇,刺杀雍正的故事,读之岂不令人顿生荡气回肠之感!
中国人是有仇必报的,敢报仇的英雄,才是为民间所认同的真英雄。
如果说前俩人是传奇,那么下一位是真实的女侠了。那就是清末的鉴湖女侠秋谨。
秋瑾,浙江绍兴人,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父为湖南郴州府知州。其人好文史,能诗词,又善于骑马击刺。
清末民不聊生,而秋谨身为州郡级高官子弟,过得本是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
然而人们最为崇敬的,就是她为了推翻旧世界,可以舍弃富贵,慷慨赴死,这是真正的侠义!
清末时,侠义英雄传奇遍地,真正的大侠,唯有谭嗣同与秋谨,二人同为官宦世家,本就活在富贵之中,却能为了追求而舍掉富贵。
在临危之际,又皆是明明能逃,却偏偏不逃,舍身取义,誓用自己之血去唤醒世人,数千年来能做到这一步的,也是寥寥无几的。
(图来自网络)
浙江近现代出过哪些名人?
厉汝燕(1888-1944),字翼之,浙江省定海人。中国近代航空活动家、设计师和飞行家。1914年3月10日至11日,他与另外两名飞行员完成北京至保定之间的航线飞行,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次长途飞行。同年曾制成水上飞机一架,与航校修理厂厂长潘世忠同为中国早期的飞机设计师。
姚醒吾(1897年-1988年),原名姚宝森,浙江省湖州吴兴县菱湖镇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吴兴县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沈泽民(1900年6月23日-1933年11月20日),学名德济,笔名成则人、风、罗美、李清扬,浙江桐乡人,作家,翻译家,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也是中国早期女权主义理论重要的译者,鄂豫皖边区的创立者,沈德鸿(茅盾)之弟。
曹天戈(1901-1995),号寒玉,字宣麾,浙江省镇海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参加过浙赣会战,指挥了龙衢之役。
朱炎晖(1901-1938.11.3),浙江瑞安人。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粤桂战争、中原大战、一二八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在武汉会战中,阻击金牛地区的日军,并与日军展开拉锯式的争夺战和肉搏战。后因寡不敌众,在1938年11月3日壮烈牺牲,年仅37岁。国民政府追赠朱炎晖为陆军中将。1987年8月12日,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朱炎晖为革命烈士。
汪寿华(1901-1927),浙江诸暨人,是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先后参与指挥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被当选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4月11日深夜被青帮流氓头子杜月笙指使打手活埋于上海城西枫林桥,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第一位牺牲的共产党员。
钟兆琳(1901~1990),号琅书,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人。中国电机工程专家 、电机工程教育家(著名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钟万勰之父)。20世纪30年代,指导并参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促成了我国第一家民族电机制造厂。成功地设计了分列芯式电流互感器、频率表、同步指示器等仪器仪表。
严济慈(1901年1月23日-1996年11月2日),谱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号子祥、厂佛、岸佛,生于浙江东阳,九三学社社员,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
贾祖璋(1901年-1988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著名科普作家与编辑家。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普作协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五届中央委员。
任明道(1901年-1983年),是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西岸村人。中国近现代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生物防治的开拓者和新农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唐兰(1901年-1979年1月11日),原名张佩,出生于浙江嘉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金石学家。终生从事教学及学术研究,论著甚丰,对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代史学等诸多领域都造诣很深,且治学严谨,学术创见甚多,对所及领域均有很大贡献。
王禹九(1902-1939.3.27),黄岩县(今黄岩区)宁溪镇王家店村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著名抗日将领。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保卫战,于1939年3月27日在南昌突围时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字雨庵,浙江永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战死后追赠二级上将)。参加昆仑关战役一战成名,参加滇缅龙陵战役屡建奇功,可谓有功于民族的抗日名将。更以善于治军享誉于黄埔诸将,号称"国民党军队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和以第五军为基础扩编的王牌兵团──第二兵团就是他亲手调教而成 。
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浙江诸暨人,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主持建成中国第一、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为在国内建立核物理实验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蒋志英(1902-1941),字伯清,浙江诸暨人。1940年10月,任浙东沿海台州守备指挥部少将指挥官,驻防海门。1941年4月,在浙赣战役中,率军死战日寇,与众多将士一起壮烈牺牲。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杨开渠(1902.10.27-1962.2.2),号顽石,浙江诸暨人,是我国再生稻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一位在科教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农业教育家。
叶长庚(1903年-1986年4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原名樟根,原分水县百新乡(今桐庐县百江镇)冯家村人,出生在开化县中村乡西畈村。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沈澄年(1903-1979),浙江余姚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毕业。抗战爆发后,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浙赣会战和常德会战。
谢升标(1903-1938.4),浙江临海人。参加过北伐战争、淞沪会战。1937年12月,任命为苏、浙、皖游击司令,率部在江苏宜兴建立游击根据地,经常以破坏交通、夜袭等方式袭击日军。1938年4月,第4军60师与日军遭遇,苦战于江苏宜兴、安徽广德两县交界处的凤凰岭、金鸡山一带。谢升标率边区游击队开赴金鸡山,配合第60师夹击日军,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生物学家。生于浙江镇海。他组织开展了"核试验放射性本底自然监测"、"核爆试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监测"、"生物探空火箭"等研究工作,为中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琴秋(1904年11月3日-1968年4月22日),浙江桐乡人,毕业于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学名张悟。张琴秋是著名的红军女将领,19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长征期间,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等重要职务。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解放军将领传》中,专门介绍了张琴秋,视她为没有军衔的红军将领;《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中,认定张琴秋为红军唯一的女将领。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王鲲(1905-1927),又名经奎,乳名宗宝,浙江宁波鄞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工运委员、宁波市总工会委员长、宁波临时市政府委员兼劳动局长等职,是宁波早期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扣押入狱。6月22日,壮烈牺牲。
褚圣麟(1905.11.29-2002.3.26 ) ,物理学家、教育家。从事高等院校物理学教育事业50余年,对我国物理学人才的培养、物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对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建设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最早立足国内开展宇宙线实践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 ,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 施蛰存还被中国翻译协会表彰为匈牙利语、波兰语"资深翻译家"。
严景耀(1905年-1976),浙江余姚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严景耀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创建人之一.
张崇文(1906年12月-1995年9月),浙江省临海市城关镇人。1925年任杭州学联宣传部部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杭州中心区委书记。参加了黄桥、莱芜、淮海等战役。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苏元复(1910年4月19日-1991年6月17日),又名赓芳,字滢平,是浙江海宁人,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首创中国高校化学工程专业及其研究机构。
汪猷(1910年6月7日-1997年5月6日),浙江杭州人,有机化学家、生物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参与并领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全合成工作、天花粉蛋白化学结构和应用研究。
徐献瑜(1910年7月16日~2010年10月23日),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是著名计算数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盟盟员,我国第一个“数学软件库”研制者。
卢绪章(1911年6月-1995年11月8日),曾用名卢植之,出生于浙江鄞县,早年参加革命,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外贸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外贸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2004年12月3日),祖籍浙江嘉兴,是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被誉为"整体微分几何之父"; 前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创始成员、英国皇家学会国外会员、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朱虚之(1912年2月-2000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浙江临海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野战军通信工作的主要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陈振汉(1912.7.3-2008.1.19),浙江诸暨人。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第一批中国经济史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执教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堪称我国经济史学领域的一代大家。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 ,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 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衔晋(1913-1984),浙江嘉兴人,森林植物学家,林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森林植物学教学、科学研究和教学行政领导工作。他是中国研究樟科植物较早的学者之一。发表木本植物新种70余个。对东北林学院的建设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邵象华(1913年2月22日-2012年3月21日),浙江杭州人,钢铁冶金学家、钢铁工程技术专家,中国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钢铁研究总院博士生导师。
柳夷(1913年7月-1996年4月10日),是浙江慈溪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原副主任,《人民海军报》原社长兼总编,海军政治部原秘书长,海军政治部文化部原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
孙观汉(1914--2005),是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毕业后去美四十多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学博士,是用闪烁计数计测定中子的第一人,也是用殒石粒子测出月亮自行发光的第一人。1959年任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期间,为台湾装置了第一座原子炉,被誉为「台湾原子科学之父」、「成功十杰之一」
孙传哲(1916年10月-1995年4月10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是中国著名的邮票设计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曾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室主任,高级设计师。邮票设计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梅兰芳舞台艺术》、《黄山》、《金鱼》等在全国评奖中获奖。
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九三学社社员,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陈铁君(1917年-1961年6月23日),浙江平阳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徐舜寿(1917年8月21日-1968年1月6日),是浙江省吴兴县南浔镇人,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曾任西安大型飞机设计研究所技术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上校军衔。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主持、组织或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6、轰-6、运-7,是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飞机的疲劳寿命》等。
还有很多很多浙江的近代杰出人物,欢迎大家补充,谢谢!